格式:pdf
大小:22KB
頁數: 6頁
如何區分:基礎梁,基礎拉梁,基礎連梁,地下框架梁,地梁 2011-03-11 13:02:53| 分類: 建筑專業 閱讀 760 評論 0 字號:大中小 訂閱 如何區分:基礎梁,基礎拉梁,基礎連梁,地下框架梁,地梁 從結構分析角度來說,基礎梁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 作用于建筑結構上的荷載和結構物自重,通過柱和墻傳遞到基礎,基礎又將其傳遞到地基土。基礎對地基 土產生了作用力,同時地基土對基礎產生反作用力,這個反作用力,工程界稱其為地基反力。凡是 受到地 基反力作用的梁,我們稱其為基礎梁。 基礎梁受地基反力的作用,在跨中無墻區域,產生向上隆起的變形趨勢。與上部結構的騰空梁在受到豎向 荷載向下作用后向下彎曲變形恰恰相反,所以在過去沒有電腦、沒有 AutoCAD 的年代,習慣上把基礎梁 視作“倒梁樓蓋 ”體系,就是這么一個原因, 與基礎梁相反,不受地基反力作用,或者地基反力僅僅是地下梁及其覆土
格式:pdf
大小:162KB
頁數: 3頁
剪力墻 上部是否都設 暗梁的探討(看到網站的文章) 關于剪力墻 是否需設 暗梁,我認為在框剪、框架中是必須設置的。 主要依據如下: 《建筑抗震設計 規范 GB 50011-2001》 P59 頁 6.5.1 抗震墻的厚度不應小于 160mm且不應小于層高的 1/20 ,底部加強部位的抗震墻厚度 不應小于 200mm且不應小于層高的 1/16 ,抗震墻的周邊應設置梁 (或暗梁 )和端柱組成的邊 框;端柱截面宜與同層框架柱相同, 并應滿足本章第 6.3 節對框架柱的要求; 抗震墻底部加 強部位的端柱和緊靠抗震墻洞口的端柱宜按柱箍筋加密區的要求沿全高加密箍筋。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JGJ3-2002 》 P83 頁 8.2.2 帶邊框 剪力墻 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要求: 1、帶邊框 剪力墻 的截面厚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1)抗震設計時,一、二級 剪力墻 的底部加強部位均不應小于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