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2-2020年)
格式:pdf
大?。?span id="wgqvghc"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54KB
頁數:24P
人氣 :80
4.7
梧州市城市總體規劃( 2002-2020 年) 城市總體規劃 第一部分:梧州市城市總體規劃( 2002-2020年)總述 “十五”期間,是實施西部大開發和接受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的關鍵時期,同 時也是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擴大城市規模, 加快城市化步伐的重要時期。 河 東、河西防洪堤的建設, 全面提升了梧州市抗御洪澇災害的能力, 為城市建設和 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護屏障。 長洲水利樞紐的建設, 除提供電力供應外, 還鞏固 了梧州市“水上門戶”的地位,大大加強了河道的推行能力。北部地區隨著旺甫 外向型工業園區建設啟動, 將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帶動北部道路基礎設施的完 善和周邊物流產業的發展。 洛湛鐵路的建設將進一步推動城市往西、 往南的發展。 桂梧、南梧高速公路的建設大大加強了梧州與周邊城市的快速交通聯系。 水路 、 鐵路和公路等交通運輸設施的改善, 將充分發揮梧州市作為桂東中心城市和交通 樞
徐州市城市總體規劃(含規劃總圖)
格式:pdf
大小:836KB
頁數:10P
. . 徐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7-2020) 一、規劃編制的背景 1996年省人民政府批準的《徐州市城市總體規劃(1996-2010)》一直是徐 州市規劃建設的基本依據,在指導徐州城市建設、完善城市功能、推動社會經濟 全面發展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近年來,隨著江蘇省城市化總體發展戰略的實施、 市行政區劃的調整以及新形式、新問題和新機遇的出現,迫切需要對原城市總體 規劃進行修編。根據省建設廳的意見和建設部辦公廳建辦規函[2003]332號《關 于同意修編徐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函》的精神,我市開展了新一輪徐州市城市總 體規劃的編制。2000年至2002年,我市著手進行了一系列前期準備工作。由省 建設廳組織編制的《徐州都市圈規劃(2001-2020)》為城市總體規劃編制提供 了區域空間環境和政策框架。由省規劃設計研究院負責編制的《徐州市市域城鎮 體系規劃》為
惠州市城市總體規劃 (3)
格式:pdf
大?。?span id="kv7hymq"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05KB
頁數:41P
惠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綱要公示 第二章城市發展目標與策略 第6條城市性質 珠江三角洲地區性中心城市,以電子信息、石油化工為主的制造業基地,風景旅游城市和 歷史文化名城。 第7條城市職能 (1)中心城市職能:惠州市是珠三角東部的次中心城市,隨著規劃區經濟實力的提高, 次中心城市的地位將會進一步突出。由于扼守珠江三角洲東部交通門戶的地理區位條件和處 于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高端位置,惠州市對博羅、龍門、惠東、河源、汕尾等地將會發 揮更大的區域輻射和服務功能,包括商務、教育、就業、居住、旅游等方面。 (2)產業職能:惠州為廣東省石化產業基地,積極培育石油及化學產業集群;形成電子 信息業產業集群,形成勞動密集型的輕加工業發展優勢(如服裝、毛織、運動器材、燈飾等)。 建立起旅游業產業集群。 第8條城市發展目標 總體目標:產業強市,擁有良好生態環境和文化魅力的
惠州市城市總體規劃 (4)
格式:pdf
大?。?span id="oojoyos"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05KB
頁數:41P
4.5
惠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綱要公示 第二章城市發展目標與策略 第6條城市性質 珠江三角洲地區性中心城市,以電子信息、石油化工為主的制造業基地,風景旅游城市和 歷史文化名城。 第7條城市職能 (1)中心城市職能:惠州市是珠三角東部的次中心城市,隨著規劃區經濟實力的提高, 次中心城市的地位將會進一步突出。由于扼守珠江三角洲東部交通門戶的地理區位條件和處 于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高端位置,惠州市對博羅、龍門、惠東、河源、汕尾等地將會發 揮更大的區域輻射和服務功能,包括商務、教育、就業、居住、旅游等方面。 (2)產業職能:惠州為廣東省石化產業基地,積極培育石油及化學產業集群;形成電子 信息業產業集群,形成勞動密集型的輕加工業發展優勢(如服裝、毛織、運動器材、燈飾等)。 建立起旅游業產業集群。 第8條城市發展目標 總體目標:產業強市,擁有良好生態環境和文化魅力的
惠州市城市總體規劃 (2)
格式:pdf
大?。?span id="lufube6"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05KB
頁數:41P
4.7
惠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綱要公示 第二章城市發展目標與策略 第6條城市性質 珠江三角洲地區性中心城市,以電子信息、石油化工為主的制造業基地,風景旅游城市和 歷史文化名城。 第7條城市職能 (1)中心城市職能:惠州市是珠三角東部的次中心城市,隨著規劃區經濟實力的提高, 次中心城市的地位將會進一步突出。由于扼守珠江三角洲東部交通門戶的地理區位條件和處 于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高端位置,惠州市對博羅、龍門、惠東、河源、汕尾等地將會發 揮更大的區域輻射和服務功能,包括商務、教育、就業、居住、旅游等方面。 (2)產業職能:惠州為廣東省石化產業基地,積極培育石油及化學產業集群;形成電子 信息業產業集群,形成勞動密集型的輕加工業發展優勢(如服裝、毛織、運動器材、燈飾等)。 建立起旅游業產業集群。 第8條城市發展目標 總體目標:產業強市,擁有良好生態環境和文化魅力的
惠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
格式:pdf
大小:6.8MB
頁數:28P
4.6
惠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年) 第一篇:惠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年)——總則和空間規劃 第二篇:惠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年)——市域城鎮體系規劃 第三篇:惠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年)——綜合交通規劃 第四篇:惠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年)——生態建設與歷史文化名城保 護規劃 第五篇:惠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年)——公共設施與市政基礎設施規劃 惠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年)——總則和空間規劃 2012-02-2010:51:00惠州日報 編者按 2012年1月12日,《惠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年)》(以下簡稱 “《總規》”)獲國務院批準,惠州的城市發展由此翻開嶄新的一頁,新一輪 《總規》的實施必將為惠州提供新的動力和機遇,為全市的發展提供新的戰略 平
惠州市城市總體規劃
格式:pdf
大?。?span id="egoaplv"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317KB
頁數:28P
4.3
惠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綱要公示 第一部分總則 第一章規劃界定 第1條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為適應新的發展需要,更好地 指導城市各項建設活動,對惠州市城市總體規劃進行修編。 1989年經廣東省批準實施的《惠州市城市總體規劃(1989-2005)》,在十五年 的城市建設發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規劃所確定的發展目標已經基本完 成,規劃也已達到實施年限。 目前,國家發展政策背景、區域發展環境和發展條件,城市發展條件、發展目標 和發展動力等許多方面都發生了變化:國家政策層面強調貫徹科學發展觀;中海殼 牌南海石化項目全面啟動,區域工業結構的全面調整,使惠州成為廣東省五個石化 產業基地之一;在《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中確定的沿海發展戰略等, 使惠州跨入區域經濟的主航道,同時全面提升了惠州市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 位,對惠州市產業結
梅州市城市總體規劃
格式:pdf
大?。?span id="dhc6g0w"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47KB
頁數:15P
4.4
梅州市城市總體規劃 規劃文本 一、規劃年限 遠期1993~2015年為22年 近期1993~2000年為8年 同時包含了2015年以后30年內城市發展的戰略構想。 二、城市性質 梅州市是閩、粵、贛邊區及粵東北地區區域性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 化名城和客家人文化活動中心;經濟發展以工業為主導,同時,積極發展 旅游事業、文化事業建成具有“綠化城,城中水”為主要特色的生態環境良 好的花園式現代化中等城市。 三、城市規模 (一)城市人口規模 遠期為50萬人 近期為30萬人 (二)城市用地規模 選用人均100平方米城市建設用地指標。遠期城市建成區面積為50平 方米公里;近期城市建成區面積為30平方米公里。 (三)城市規劃控制區范圍、面積和管理責任 梅州市城市規劃控制區,按遠期城市規劃建成區面積的3.3倍左右控 制,即以梅州市政府所在地
惠州市城市總體規劃
格式:pdf
大?。?span id="4xet5ck"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05KB
頁數:41P
4.4
惠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綱要公示 第二章城市發展目標與策略 第6條城市性質 珠江三角洲地區性中心城市,以電子信息、石油化工為主的制造業基地,風景旅游城市和 歷史文化名城。 第7條城市職能 (1)中心城市職能:惠州市是珠三角東部的次中心城市,隨著規劃區經濟實力的提高, 次中心城市的地位將會進一步突出。由于扼守珠江三角洲東部交通門戶的地理區位條件和處 于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高端位置,惠州市對博羅、龍門、惠東、河源、汕尾等地將會發 揮更大的區域輻射和服務功能,包括商務、教育、就業、居住、旅游等方面。 (2)產業職能:惠州為廣東省石化產業基地,積極培育石油及化學產業集群;形成電子 信息業產業集群,形成勞動密集型的輕加工業發展優勢(如服裝、毛織、運動器材、燈飾等)。 建立起旅游業產業集群。 第8條城市發展目標 總體目標:產業強市,擁有良好生態環境和文化魅力的
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解讀
格式:pdf
大?。?span id="smp9gwa"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0KB
頁數:3P
4.7
發布時間:2008-11-3 一、本次總體規劃獲批復對杭州市城市發展有何重要意義? 答:城市總體規劃是引導和調控城市建設,保護和管理城市空間資源的重要依據和手段, 對科學合理地進行城市現代化建設、促進社會經濟協調發展、指導城市有序發展、提高建設 和管理水平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次國務院批復的總體規劃,確定了杭州市“一主三副六組團”的城市格局,明確了杭 州市由“西湖時代”走向“錢塘江時代”的發展方向,為城市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對保 護歷史文化名城和西湖風景名勝區提出了具體要求,并為杭州市到2020年的城市發展提供 了科學的依據。 二、本次總體規劃對杭州市城市性質是怎么定位的? 答:科學的城市定位對城市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總體規劃編制 過程中,對城市性質的確定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論證和研究,確定的城市性質既體現了杭州在 國家、區域、全省
四平市城市總體規劃
格式:pdf
大?。?span id="y5mzico"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7KB
頁數:7P
4.6
四平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30年)規劃成果(草案)公告 錄入者:欄目管理員錄入日期:2011-12-4 公布單位:四平市城市規劃管理處 聯系電話:0434-3269190 聯系郵箱:spsghc2011@163.com 前言 四平市位于松遼平原中部,吉林省西南部,遼、吉、蒙三?。▍^)交界處,北與松原市接壤,西與內蒙古毗鄰,南與遼寧省相連,北與長春市相依,是東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 物流集散地,因四戰四平聞名于世,素有“東方馬德里”之稱。 四平是吉林省南部重要的工業城市,建城已有百年歷史,改革開放后城市得到快速發展,已經發展成為現代化大城市。在城市規劃的指導下,城市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城市 通過持續發展,到2009年底,四平中心城區人口已達53萬人,建成區已達53平方公里。《四平市城市總體規劃(1996-2010)》所確定的社會、經濟及城市建設的各項目
宜昌市城市總體規劃
格式:pdf
大小:1.5MB
頁數:65P
4.5
宜昌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2020年)概況 一、規劃編制背景與技術路線 (一)規劃編制背景 宜昌市歷史上編制過多次城市總體規劃,最近一次城市總體規劃(1992-2010年)1994年經湖北省人民政府審批實施, 對宜昌市的發展起到重要指導作用。隨著三峽工程的建設完成,外部社會經濟環境的改變,宜昌市自身發展以及在區 域中的地位都面臨各種各樣的機遇和挑戰,需要通過對1992版總體規劃的修編,從規劃政策方面對未來發展作出整 體把握。湖北省建設廳于2004年批準宜昌市對上版總體規劃進行修編。對于本次總體規劃修編工作產生重要影響的 背景因素有如下方面: 第一,黨的十六大及十六屆五中全會報告明確了今后20年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提出城鎮化是工業化 和現代化的必然趨勢,要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逐步提高城鎮化水平,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走中國特 色的城鎮化道路。
濟寧市城市總體規劃的評價(1)
格式:pdf
大?。?span id="xlluo59"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8KB
頁數:2P
4.6
2008年8月20日,省建設廳組織召開了《濟寧市城市總體規劃綱要(2008-2030年) 評審會》,來自住房與城鄉建設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同濟大學以及省國土廳、省建設 廳等部門的10位國內知名規劃專家審閱了規劃綱要文件。專家們對編制成果給予了高度評 價,對《綱要》的編制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結合濟寧市的發展提出了寶貴建議。 規劃指導思想是貫徹科學發展觀,按照“孔孟之鄉、運河之都、水城風貌、生態宜居”的城 市發展定位,堅持“規劃先行、產業先導、文脈存續、自然生態”的原則,加快推進濟寧城區 “東拓西跨南聯北延”,切實轉變濟寧現有發展模式,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完善 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的綜合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從外延式、資源消耗型模式轉變為經 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內涵式、技術提升型模式;促進城鎮空間布局由均質走向重點、 由分散走向緊湊、由粗放
阜陽市城市總體規劃
格式:pdf
大小:16KB
頁數:9P
4.7
阜陽市城市總體規劃(2007―2020) 》冬日暖陽《 5位粉絲 核心會員71樓 阜陽市城市總體規劃(2007―2020) 一、規劃指導思想 大力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持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合理拓展城市 發展空間,把阜陽建成帶動皖西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現代化中心城市。 2008-06-1311:11回復 》冬日暖陽《 5位粉絲 核心會員74樓 二、城市規劃區范圍 城市規劃區是城市市區、近郊區以及城市行政區內因城市建設和發展需要實行規劃控制的區 域。本次規劃區范圍具體界定為: 東部――潁東區的插花鎮、正午鎮、新華辦、袁寨鎮行政管轄范圍。 南部――潁州區的王店鎮、三十里鋪鎮、袁集鎮,阜南縣的三塔鎮,潁上縣的五十鋪鎮行政 管轄范圍; 西部――潁州區的程集鎮、西湖鎮、三合鎮行政管轄范圍,包括潁州西湖風景區; 北部――潁泉區的周棚辦、寧老
遵化市城市總體規劃說明書
格式:pdf
大?。?span id="zrt69wv"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6MB
頁數:215P
4.7
.. 項目名稱:遵化市城市總體規劃(2003年—2020年) 委托方(甲方):遵化市建設局 承擔方(乙方):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國家事業法人代碼:40001083--0 城市規劃編制資質證書等級:甲級 城市規劃編制資質證書編號:[建]城規編第(021001) 院長:李曉江教授級高級城市規劃師 總規劃師:楊保軍教授級高級城市規劃師 院規劃設計成果專用章: 規劃設計編制完成時間:2005年08月05日 .. 主編單位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主管所長:朱波高級城市規劃師 主管主任工程師:趙朋高級城市規劃師 項目負責人:師潔城市規劃師 項目組成員: 張文奇教授級高級城市規劃師 許景權城市規劃師 羅義永工程師 蘭旭助理城市規劃師 蔣超助理城市規劃師 楊陽助理城市
86合肥市城市總體規劃
格式:pdf
大?。?span id="mcwrg96"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7MB
頁數:5P
4.4
合肥市城市總體規劃 獲獎年份:2000 所獲獎項:三等獎 合肥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江淮分水嶺南側,巢湖的西北岸?,F轄三縣:肥東、肥西、長豐;五區: 東市區、中市區、西市區、蜀山新區和郊區。市域土地面積7498平方公里,總人口402.7萬人。其中, 市區土地面積458平方公里,人口112.7萬人;建成區面積89.52平方公里,人口120萬人(含暫住人 口15.6萬人)。 規劃期限 1995-2010年,其中:近期1995-2000年;遠期1995-2010年。 規劃范圍 合肥市總體規劃范圍分為市域、城市規劃區和市區三個層次。市域土地面積為7498平方公里;城 市規劃區土地面積為1672.5平方公里;市區土地面積為458平方公里。 城市性質 合肥是安徽省省會,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城市規模 人口近期135萬
株洲市城市總體規劃說明書
格式:pdf
大?。?span id="yq6mirn"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4MB
頁數:131P
4.3
株洲市城市總體規劃(2001—2020) 說明書 (送審稿) 株洲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辦公室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株洲市規劃設計院 二○○二年八月 目錄 概況.....................................................................................................................1 第一章總體規劃背景............................................................................................................3 第二章規劃修編的依據、指導思想與規劃區范圍.............................
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
格式:pdf
大?。?span id="pdvrp4e"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3.4MB
頁數:6P
4.8
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 獲獎年份:2000 所獲獎項:一等獎 武漢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武漢市位于湖北省東部。1998年全市下轄七個中心城區和市郊六區,93個街道,34個鄉,59個建 制鎮。市域土地面積8467.11平方公里,總人口731.79萬,按非農業人口比重計,城市化水平達到58.55%。 武漢是我國最大的內河港口城市,重要交通通信綜合樞紐,國家重要的工業基地,也是華中地區最 大的內外貿、科研和教育中心。 武漢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眾多,城市建設依托特殊的地域環境,形成了“兩江交匯、三鎮鼎立,山 水相間,河湖密布”的獨特空間形態。 規劃期限:1996年至2020年,近期為2000年,中期為2010年,對若干重大問題展望到下世紀中 葉。 規劃范圍:分為市域、城鎮地區和主城三個層次,城市規劃區以規劃的外環公路為基本界線,并包 括市域內其他重點規劃發展的地區,面積
黃山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
格式:pdf
大?。?span id="ybej614"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3.9MB
頁數:11P
4.4
黃山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2008-2030)簡介 第一篇規劃總則 一、規劃期限 近期:2008年-2015年;遠期:2016年-2030年;遠景:2030年以后 二、規劃層次與范圍 1、市域:總面積9807平方公里 2、黃山市城市市區:由中心城區(包括屯溪城區、新城區、巖寺城區)和甘棠城區組 成。城市規劃區范圍總面積約588平方公里,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約85平方公里。 3、規劃內容:城市總體規劃 (1)中心城區 規劃區范圍包括:屯溪區;徽州區的巖寺鎮、潛口鎮、西溪南鎮;歙縣鄭村鎮、王村 鎮部分行政區域(徽杭高速公路以西、以北);休寧海陽鎮(橫江以及合銅黃高速以東,南 至花山謎窟風景區邊界)、東臨溪鎮(東、西、北以及東南至行政區劃邊界,西南至四堂、 汕頭)以及商山鄉部分行政區域(率水以北,合銅黃高速以東);花山謎窟-漸江風景區; 規劃區面積約505
連云港市城市總體規劃
格式:pdf
大?。?span id="rsnqmku"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0KB
頁數:4P
4.4
1 連云港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30) 一、規劃區范圍 規劃范圍分為市域、都市發展區、中心城區三大層次。市域:即連云港地市行政轄區, 包括新浦區、海州區、連云區(含開發區),以及贛榆縣、東海縣、灌云縣和灌南縣,總面 積7500(前三島和大部分海域面積未計入)平方公里。 都市發展區:主要由連云港市區(含新浦、海州、連云以及南翼地區)和贛榆縣東部濱 海地區(含贛榆新城、海頭、柘汪等地區)組成,總面積為1806.32平方公里。 本次規劃城市規劃區范圍為包括中心城區在內的連云港市區行政轄區(含2007年底行 政區劃調整后納入市區的浦南鎮和崗埠農場),以及灌云縣善后河以北地區、白塔埠機場控 制區和市區東部近海部分淺海域。總面積約為1644平方公里。 二、規劃年限 規劃期限為2008-2030。其中,近期為2008-2012年,遠期為2013-2030年,遠
參考: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文本
格式:pdf
大?。?span id="24tpqq6"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64KB
頁數:18P
4.7
1 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1996-2020年) 總則 1.《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1980─2000年)》于1982年由國務院批準,修訂于1988年,經過十多年的實 施,武漢的城市面貌顯著改觀,舊城改建和新區建設取得了較大的進展,規劃的城市重大基礎設施和主要 目標已基本實現,城市功能和整體環境得到了相應的改善。進入九十年代以后,武漢相繼被批準為對外開 放城市、開放港口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城市,黨和國家提出進一步加快中西部地區 發展,以三峽水利樞紐建設和浦東開發開放為代表的長江沿岸經濟走廊加速開發,都標志著武漢進入了新 的重要發展階段。 根據中共武漢市委、武漢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改革開放步伐、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建設二 十一世紀的現代化國際性城市的戰略決策,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的要求,以《武漢市城市 總體規劃綱要(1996—2020
哈爾濱市城市總體規劃
格式:pdf
大?。?span id="0ie41x1"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9MB
頁數:5P
4.4
哈爾濱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 規劃范圍: 市域:指哈爾濱市行政轄區,總面積為5.3萬平方公里。 規劃區:指哈爾濱市區,總面積為7086平方公里。 中心城區:指哈爾濱市道里區、道外區、南崗區、香坊區、平房區、松北區的行政轄區,呼蘭城區及雙井 鎮、長嶺鎮、沈家鎮、孟家鄉和阿城城區(包括新利街道、舍利街道)及蜚克圖鎮、料甸鄉、紅星鄉,總 面積為4187平方公里。 主城區:指哈爾濱市道里區、道外區、南崗區、香坊區、平房區、松北區、呼蘭區規劃的城市建成區,總 用地面積458平方公里。 城市性質: 哈爾濱市是黑龍江省省會、我國東北北部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制造業基地、歷史文化名城和國際冰雪文 化名城。 城市規模: 1、人口規模 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控制在1050萬人,城鎮化水平達到65%;中心城區常住人口控制在600萬人,非農 業人口為5
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d
格式:pdf
大?。?span id="hshmwhw"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7MB
頁數:26P
4.4
班級:09城鄉 小組成員:鄧靜管念廖燦鵬 小帕劉謹赫樊琪 指導老師:張貞 城市規劃原理 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 (1995-2020) 目錄 第一部分:城市規劃總體目標............................................................................5 1.引言...................................................................................................................................5 2.總體規劃修編指導思想、規劃原則.........................................................................
昆明市城市總體規劃報告
格式:pdf
大小:12KB
頁數:4P
4.3
昆明市城市總體規劃報告 昆明是古滇文化的發源地,歷史悠久,古地質遺存和文化遺存豐富,風景名 勝獨特,有著多民族文化傳統和光榮革命傳統,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歷 史文化名城。昆明城瀕臨浩瀚的滇池,四周青山環抱,形成美麗的山水城市特點, 從唐代建城至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自元代設立行省以來,一直是云南省的政 治文化中心。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個,云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5個。 城市格局和民居"一顆印"建筑體現了中原文化與云南文化的結合,并體現了云 南多民族和睦相處、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特點。境內磷礦資源豐富,是云南省 的重要工業基地,其中磷化工業、冶金、機床制造、食品、藥品和卷煙生產在全 省占有重要位置。昆明也是全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有國家級風景區3個,旅游 業十分發達,目前正按"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國際商貿旅游城"目標建設發展。 昆明過
重慶市城市總體規劃3
格式:pdf
大?。?span id="pzn9otz"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02KB
頁數:29P
4.5
重慶市城市總體規劃(文本) 第一章總則 第三章城市性質與城市規模 第五章都市圈用地布局 第七章歷史文化名城保護 第九章環境衛生 第十一章城市交通 第十三章城市能源 第十五章郵電通信,廣播電視 第十七章市場建設 第十九章城市防災 第二十一章總體規劃的實施 第二章城市發展目標 第四章城鎮體系 第六章主城及社區建設 第八章環境保護 第十章園林綠地與風景旅游 第十二章對外交通 第十四章城市水源,供水和排水 第十六章教育,文化,體育,衛生 第十八章蔬菜,副食品基地 第二十章主城近期建設與中期安排 第二十二章附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進一步指導重慶在本世紀末和二十一世紀初的城市建設和發展,實現把重 慶建設成為長江上游經濟中心和現代化城市的戰略目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 《重慶市城市規劃管理條例》,《重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化工業務經理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