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緯碳布增強針刺氈C/C復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格式:pdf
大小:872KB
頁數:4P
人氣 :55
4.5
比較了幾種不同工藝制備的針刺氈C/C復合材料。對針刺碳氈織物首先進行預增密處理,得到初始密度和碳纖維含量較高的坯料,然后用樹脂浸漬法進一步致密化。研究表明,用該方法制備的C/C復合材料比未經預處理的試樣,拉伸強度提高39%,壓縮強度提高14%,層間剪切強度提高36%。通過SEM觀察和常溫力學性能的測試,分析表明工藝的改進是強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黏膠絲基碳布增強C/C復合材料研究
格式:pdf
大小:1.6MB
頁數:7P
采用黏膠絲基碳布進行了二維層板c/c復合材料研究。和pan基碳布進行對比,分別從碳纖維微觀結構、表面形貌、碳布物理性能、樹脂基復合材料炭化過程殘余熱應力模擬、c/c復合材料力學和熱物理性能表征等方面進行了對比分析和研究。結果表明,2200℃處理的黏膠絲基碳纖維是非石墨化結構;纖維橫斷面呈腰子形,碳布緯向紗彎曲。黏膠絲基碳纖維的密度僅1.39g/cm~3;拉伸模量很低,約50gpa。炭化過程研究表明,黏膠絲基碳纖維軸向具有持續的正的線膨脹行為,在炭化初期與酚醛樹脂的膨脹行為相一致;黏膠絲基碳布增強樹脂基材料在800℃的面內自由熱應變是pan基材料的1/8;模擬的炭化過程熱應力是pan基材料的1/60。黏膠絲基c/c層板材料的層剪強度高于pan基c/c復合材料,達到16.2mpa;其拉伸強度為46.6mpa,彎曲強度高達95.5mpa,拉伸模量與彎曲模量基本一致,約10gpa。黏膠絲基c/c復合材料在800℃的熱導率是6.48w/(m·k),與pan基c/c復合材料非常接近;在800℃的線膨脹系數是2.18×10~(-6)/k,遠高于pan基c/c復合材料的-0.387×10~(-6)/k。總之,黏膠絲基碳纖維由于其表粗糙度大、碳布緯向紗彎曲、極低的拉伸模量、正的軸向線膨脹系數,因而c/c復合材料層剪強度高,成型工藝中熱應力低,較pan基碳纖維更適合于研制不分層的二維c/c復合材料。
一種改性碳纖維增強PEK-C復合材料
格式:pdf
大小:74KB
頁數:1P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改性碳纖維增強(pek-c)復合材料,pek-c復合材料由改性碳纖維與pek-c混合構成。改性碳纖維增強pek-c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碳纖維的改性處理;一次干燥;高速混合;擠出造粒;二次干燥和注塑成型。pek-c具有耐高溫、自潤滑、良好的熱穩定性、優異的力學性能和加工性能等特點,在許多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未經處理的
纖維增強聚合物復合材料性能與制造概述
格式:pdf
大小:22KB
頁數:8P
4.7
纖維增強聚合物復合材料性能與制造概述 復合材料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品質的材料通過專門的成型 工藝和制造方法復合而成的一種高性能新材料,按使用要求可分為結 構復合材料和功能復合材料,到目前為止,主要的發展方向是結構復 合材料,但現在也正在發展集結構和功能一體化的復合材料。 通常將組成復合材料的材料或原材料稱之為組分材料 (constituentmaterials),它們可以是金屬、陶瓷或高聚物材料。 對結構復合材料而言,組分材料包括基體和增強體,基體是復合材料 中的連續相,其作用是將增強體固結在一起并在增強體之間傳遞載荷; 增強體是復合材料中承載的主體,包括纖維、顆粒、晶須或片狀物等 的增強體,其中纖維可分為連續纖維、長纖維和短切纖維,按纖維材 料又可分為金屬纖維、陶瓷纖維和聚合物纖維,而目前用得最多的和 最重要的是碳纖維。范圍在6~8μm內,是近幾十年發展起來的一種
高強玻璃布增強聚酰亞胺復合材料性能
格式:pdf
大小:262KB
頁數:4P
4.7
采用真空輔助模壓方法制備了高強玻璃布(sw220)/聚酰亞胺(bmp350)復合材料,對該復合材料常溫和高溫條件下的熱、力學性能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常溫下sw220/bmp350復合材料具有較高的彎曲和拉伸強度,200℃下復合材料的強度保持率大于65%,平均熱膨脹系數約為(6~8)×10-6k-1;dma測試表明玻璃化轉變溫度值tg=375℃。
玻璃纖維增強PPBES基復合材料性能
格式:pdf
大小:412KB
頁數:3P
4.7
以共聚型二氮雜萘聯苯結構聚醚砜(ppbes)樹脂為基體,連續玻璃纖維(gf)為增強體,通過溶液預浸,熱壓成型工藝制備單向復合材料。通過對樹脂溶液黏度、復合材料纖維體積含量測試,并對復合材料樣條進行三點彎曲、層間剪切試驗,研究了纖維體積含量對復合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借助斷面形貌分析了復合材料受力破壞模式。結果表明,ppbes/gf復合材料的彎曲強度隨纖維體積含量的增加呈現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極值出現在纖維體積含量為57%時,彎曲彈性模量和層間剪切強度隨纖維體積含量的增加呈現逐漸增大的趨勢,復合材料的受力破壞模式為界面脫粘破壞和樹脂基體內部破壞同時存在。
玻璃纖維布增強EP/PPO復合材料性能及應用
格式:pdf
大小:471KB
頁數:4P
4.6
利用材料試驗機、掃描電鏡、高頻微波儀及差示掃描量熱儀研究了玻璃纖維布增強環氧樹脂(ep)/聚苯醚(ppo)復合材料的彎曲性能、相態、介電性能和耐熱性。結果表明,樹脂含量對ep/ppo復合材料的彎曲強度和介電性能影響很大,在樹脂質量分數約為40%時,復合材料的彎曲強度最大;當樹脂質量分數大于30%時,介電常數的理論預測值與實驗結果基本符合;硅烷偶聯劑kh-550處理玻璃纖維布制得復合材料的彎曲性能較優;玻璃纖維布增強ep/ppo復合材料的熱性能比純ep/ppo樹脂的熱穩定性好。
涂層碳纖維增強鎂基復合材料
格式:pdf
大小:199KB
頁數:3P
4.5
通過溶膠-凝膠法,采用含有機添加劑的正硅酸乙酯醇溶液,經二次水解、縮聚、干燥和燒結在碳纖維表面形成均勻sio2涂層。該涂層改善了碳纖維與鎂合金基體的潤濕性,實現了低壓液相浸滲制備c/mg復合材料,并提高了復合材料的阻尼性能。
纖維增強PA6/HDPE復合材料的性能
格式:pdf
大小:391KB
頁數:4P
4.8
制備不同配比的碳纖維(cf)、玻璃纖維(gf)增強pa6/hdpe復合材料。對其摩擦磨損性能和力學性能進行測試,用顯微鏡對復合材料拉伸斷面進行觀察。結果表明:碳纖和玻纖對pa6/hdpe復合材料的摩擦磨損性能和力學性能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中碳纖質量含量為3%時對pa6/hdpe復合材料力學性能和摩擦磨損性能的改善效果較好,其拉伸強度、彎曲強度及沖擊強度比未加纖維的pa6/hdpe分別提高了21.6%、38.8%和40.5%;其100n和200n載荷下的磨損量分別為未加纖維的pa6/hdpe的71.5%和75.6%。
碳纖維布增強復合材料力學性能評價
格式:pdf
大小:1.6MB
頁數:4P
4.4
**資訊http://www.***.*** **資訊http://www.***.*** **資訊http://www.***.*** **資訊http://www.***.***
V_8C_7硬質相增強高碳鋼復合材料的研究
格式:pdf
大小:2.0MB
頁數:4P
4.3
研究用釩絲作為增強相的原材料,利用釩絲與高碳鋼中碳原子原位反應,制備碳化釩-高碳鋼復合材料。結果表明,試驗制備得到了v8c7硬質相,顆粒大小范圍約為4~9μm,均勻分布的顆粒有利于提高復合材料的組織穩定性。在本試驗條件下,復合材料的耐磨性是高碳鋼標準試樣的4.17倍。
玻璃纖維布及碳纖維布增強酚醛環氧樹脂復合材料性能研究
格式:pdf
大小:138KB
頁數:未知
4.8
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簡稱frp,這種材料中有較大的強度和較良好的耐久性,這是其他材料都無法比擬的.碳纖維增強環氧樹脂復合材料相比其他材料具有較好的耐高溫、耐腐蝕、質量輕等特點.文章對玻璃纖維布及碳纖維布增強酚醛環氧樹脂復合材料性能進行了研究.
連續纖維增強PEK-C復合材料纏繞成型工藝及性能研究
格式:pdf
大小:319KB
頁數:4P
4.6
利用在線溶液浸漬法制備預浸帶,采用原位固結的方式進行連續玻璃纖維增強pek-c復合材料的纏繞成型工藝研究。分析了纏繞速度、加工溫度及樹脂含量等因素對nol環層間剪切強度的影響,研究發現在一定的纏繞速度和加工溫度范圍內,可制得性能良好的nol環纏繞構件。sem斷口形貌分析表明,樹脂和纖維分布均勻,界面粘接良好。該方法的研究,為高性能熱塑性樹脂基復合材料的纏繞成型提供了一種有效手段。
炭纖維增強C/SiC雙基體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性能(英文)
格式:pdf
大小:2.5MB
頁數:7P
4.6
以針刺炭纖維整體氈為預制體,聯用化學氣相沉積法與熔融滲硅法制得炭纖維增強c/sic雙基體(c/c-sic)復合材料;研究了c/c-si材料的顯微結構、力學性能和不同制動速度下的摩擦磨損性能及機理。結果表明:c/c-sic材料具有適中的纖維/基體界面結合強度,彎曲強度和壓縮強度分別達240mpa和210mpa,具有摩擦系數高(0.41~0.54),磨損小(0.02cm3/mj),摩擦性能穩定等特點.隨著制動速度提高,c/c-si材料的摩擦磨損機制也隨之變化:在低速制動條件下主要表現為磨粒磨損;中速時以黏著磨損為主;高速時以疲勞磨損和氧化磨損為主。
高效工業用復合針刺氈濾料推出
格式:pdf
大小:59KB
頁數:1P
4.6
中材科技膜材料公司于日前開發出“高效過濾工業粉塵用復合針刺氈覆膜濾料”,該項目產品是在普通濾料上覆一層網狀結構多微孔薄膜,大部分粉塵被截留在薄膜表面外,起到“一次粉塵層”的作用,可過濾pm2.5的細微顆粒,濾后粉塵排放理論值接近于“零”。覆膜濾料的制備技術長期以來一直被國外公司壟斷,中材科技膜材料公司通過科技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率先打破國外壟斷。
緯編雙軸向針織物增強復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研究
格式:pdf
大小:143KB
頁數:2P
4.5
對增強襯紗為玻璃纖維和芳綸纖維的緯編雙軸向多層襯紗織物的拉伸性能進行測試,介紹了試驗方法,并對試驗結果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該類復合材料具有很好的拉伸性能,兩種纖維的增強復合材料橫向拉伸性能均優于縱向,其拉伸斷裂都為脆性斷裂。
緯編雙軸向多層襯紗織物增強復合材料的彎曲性能研究
格式:pdf
大小:647KB
頁數:4P
4.8
本文主要對高性能纖維的緯編雙軸向多層襯紗織物增強復合材料的彎曲性能進行研究分析。本文所用的增強纖維為玻璃纖維和高強聚乙烯纖維兩種,增強織物包括玻璃纖維織物、高強聚乙烯纖維織物及玻璃纖維/聚乙烯纖維層間混合織物三種,基體為乙烯基酯樹脂,文中著重對幾種復合材料的彎曲性能進行測試和分析比較。分析結果表明,該類復合材料有很好的彎曲性能,含有玻璃纖維的橫向彎曲破壞有其特點,玻璃纖維為脆性破壞,而聚乙烯纖維表現為屈曲破壞。
短碳纖維增強鎂基復合材料的發展
格式:pdf
大小:51KB
頁數:6P
4.7
短碳纖維增強鎂基復合材料的發展 摘要:金屬鎂由于具有低密度和良好的阻尼減震性、導熱性以及電磁屏蔽性等特點,在 航空航天、交通運輸和電子工業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但由于純鎂的力學性能及耐腐 蝕性能較差,因此在工業上一般不直接使用純鎂作為結構材料。 關鍵詞:化學鍍、短碳纖維、熱擠壓、美基復合材料、阻尼性能。 金屬鎂的工業應用多采取以下兩種途徑來實現:一是添加合金元素形成鎂合 金;二是加入增強體制備成鎂基復合材料;在鎂合金中引入不同功能增強體可顯 著地改善鎂基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耐磨性能、阻尼性能及耐高溫性能。碳纖 維由于具有高的比強度、比模量、耐高溫、耐疲勞、低膨脹和自潤滑等優異的綜 合性能,使其成為一種非常理想的制備鎂基復合材料的增強體材料。但是,碳纖維 與金屬鎂之間的潤濕性較差,為此往往需要對碳纖維進行表面處理,化學鍍鎳一 方面由于其與金屬鎂之間良好的潤濕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的界面
格式:pdf
大小:713KB
頁數:4P
4.6
從碳纖維、樹脂基體、界面3個層次對碳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的界面研究進行了綜述,重點介紹了碳纖維表面特性表征及改性方法、樹脂基體特性及改性方法和界面分析表征手段,由此提出了纖維/樹脂界面的研究路線,簡要分析了復合材料界面研究的前景與趨勢。為了實現纖維/樹脂界面的良好匹配,充分發揮碳纖維復合材料的性能優勢,需完善界面表征手段、明確界面微觀性能與復合材料宏觀性能的關系、深化研究界面對復合材料濕熱性能及失效模式的影響等。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技術標制作工程師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