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荷載作用下結構性軟土動應力-動應變關系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小:1018KB
頁數:6P
人氣 :67
4.6
通過對天津濱海新區典型結構性軟土進行室內循環三軸試驗,研究在交通荷載長期作用下,結構性淤泥質粉質黏土的動應變發展情況;考慮不同的振動波型、動應力頻率、動應力比以及固結狀態對動應力–動應變關系的影響,得到淤泥質粉質黏土的臨界動應力比和動應力–動應變關系隨加載頻率、圍壓及固結狀態而變化的規律。試驗結果表明,結構性淤泥質粉質黏土存在一個臨界動應力比和一個振動頻率門檻值;同時,在半正弦波型條件下動彈性模量和動剪切模量隨固結壓力值的變化存在一個轉折點。
交通荷載作用下結構性軟土動本構關系的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小:707KB
頁數:5P
基于大量動三軸試驗,針對濱海新區結構性軟土,研究了其動應力-應變、動模量和阻尼比變化規律,并對振動波型、加荷頻率以及固結應力比等影響因素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如下的結論:振動波型對于結構性軟土的動應力-應變類型影響不大,但是最大動彈模量edmax和動剪切模量gdmax的相差可達2.5倍左右;結構性軟土具有明顯的頻率效應和門檻振動頻率;半正弦波型條件下,當圍壓小于結構屈服壓力時,最大動彈模量ed隨固結比的增加而遞減,超過某一應變幅值時,最大動彈模量ed將隨著固結比的增加而減小;偏壓狀態下,低應變條件下固結比越大,阻尼比越大,當應變值超過0.004以后,隨應變值的不斷增大,固結比越大,阻尼比反而越小。所得出的結論對工程應用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交通荷載作用下軟土地基沉降分析
格式:pdf
大小:272KB
頁數:2P
交通荷載作用下軟土地基沉降分析——對軟土地基在靜力荷載作用下的沉降特性,交通荷載作用下軟土的動力特性以及交通荷載作用下軟土地基的沉降組成進行了分析,對工程實際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交通荷載作用下軟土地基沉降分析
格式:pdf
大小:304KB
頁數:2P
4.5
對軟土地基在靜力荷載作用下的沉降特性,交通荷載作用下軟土的動力特性以及交通荷載作用下軟土地基的沉降組成進行了分析,對工程實際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交通荷載作用下低路堤軟土地基硬殼層應力擴散作用研究
格式:pdf
大小:1.8MB
頁數:8P
4.5
為了研究硬殼層對低路堤軟土地基動力響應的影響,將軟土地基上的道路系統模擬成路面-路基-硬殼層-軟土地基4層結構。假設路面、路基、硬殼層都為單相彈性土體,而軟土地基采用飽和多孔介質模擬,通過積分變換法對模型進行推導求解,分別建立了路面、路基、硬殼層和軟土地基的動力剛度矩陣,并考慮路表車輛荷載條件、層間連續條件和飽和軟基表面透水條件,最終集成了道路結構的整體動力剛度矩陣,獲得了車輛荷載作用下低路堤軟土地基的動力響應解答。在該基礎上,利用快速傅里葉逆變換方法對動力響應進行數值求解,詳細分析了硬殼層厚度、模量和泊松比對動應力擴散作用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軟土地基表面的動力響應對硬殼層厚度和模量的變化十分敏感,硬殼層的存在大大地減弱了軟基頂面的豎向動應力,并且增大了豎向動應力的分布范圍,可見硬殼層對交通荷載引起的動力響應有明顯的擴散作用。
循環荷載作用下結構性軟土微結構演化特性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小:1.7MB
頁數:9P
4.3
為探討動荷載作用下結構性軟土微結構演化特征,對天津濱海新區典型結構性軟土進行動力三軸試驗,并對特定循環振次下土樣進行微結構制樣及電鏡掃描,重點研究不同動應力比、不同振次以及不同圍壓下,循環荷載作用對軟土微結構演化的影響。試驗與測試結果表明:隨動應力比、振次以及圍壓的增加,顆粒數量和孔隙數量增加,而顆粒等效直徑、顆粒形態比、孔隙等效直徑、孔隙形態比減小。當動應力幅值小于臨界幅值時,微觀結構隨振次增加很快趨于穩定,當動應力幅值大于或等于臨界幅值時,微觀結構隨振次增加持續處于變化中。循環荷載作用過程中,當圍壓分別在土體固結結構屈服應力前后取值時,微觀結構參數值存在明顯變化,不同微結構參數值與振次均呈對數關系,相關性較好。
循環荷載作用下結構性軟土微結構演化特性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小:1.2MB
頁數:9P
4.7
為探討動荷載作用下結構性軟土微結構演化特征,對天津濱海新區典型結構性軟土進行動力三軸試驗,并對特定循環振次下土樣進行微結構制樣及電鏡掃描,重點研究不同動應力比、不同振次以及不同圍壓下,循環荷載作用對軟土微結構演化的影響。試驗與測試結果表明:隨動應力比、振次以及圍壓的增加,顆粒數量和孔隙數量增加,而顆粒等效直徑、顆粒形態比、孔隙等效直徑、孔隙形態比減小。當動應力幅值小于臨界幅值時,微觀結構隨振次增加很快趨于穩定,當動應力幅值大于或等于臨界幅值時,微觀結構隨振次增加持續處于變化中。循環荷載作用過程中,當圍壓分別在土體固結結構屈服應力前后取值時,微觀結構參數值存在明顯變化,不同微結構參數值與振次均呈對數關系,相關性較好。
交通荷載作用下上覆硬殼層軟土地基動力響應特征
格式:pdf
大小:296KB
頁數:5P
4.3
借助數值模擬軟件flac3d的動力分析功能,編制了計算模型構建與求解的程序,對交通荷載作用下上覆硬殼層軟土地基動力響應特征展開分析.交通荷載作用下產生的動應力在地基土中的傳遞規律表現出以下特征:不同埋深處,應力時程曲線波動出現短暫的滯后現象;應力水平的高低以及有無硬殼層對于動應力衰減速率影響較大,動應力衰減速率呈現非線性變化特征;動應力沿深度方向的衰減率較靜應力明顯迅速;上覆硬殼層的存在增大了動應力的影響擴散半徑,且動應力在地基土中的擴散路徑得以改善.
交通荷載作用下低填道路軟土地基的動力響應分析
格式:pdf
大小:1.3MB
頁數:5P
4.3
為了揭示交通荷載對低填道路下臥軟土地基的動力影響規律,對軟土地基的動孔隙水壓力進行了現場測試,分析了不同上部路堤厚度和行車速度工況下地基孔隙水壓力的分布規律,并據此借助數值模擬對長期交通荷載作用下軟土地基的附加沉降進行計算分析.結果表明:上部路堤結構對交通荷載的動力激勵具有消減作用,填筑厚度越小,下臥軟土地基的動力響應越明顯,且隨著深度的增加動孔隙水壓力呈衰減趨勢,長期交通荷載作用下軟土地基的附加沉降呈近似指數型非線性增長.
交通荷載作用下低填道路軟土地基的動力響應分析
格式:pdf
大小:1.2MB
頁數:5P
4.5
為了揭示交通荷載對低填道路下臥軟土地基的動力影響規律,對軟土地基的動孔隙水壓力進行了現場測試,分析了不同上部路堤厚度和行車速度工況下地基孔隙水壓力的分布規律,并據此借助數值模擬對長期交通荷載作用下軟土地基的附加沉降進行計算分析.結果表明:上部路堤結構對交通荷載的動力激勵具有消減作用,填筑厚度越小,下臥軟土地基的動力響應越明顯,且隨著深度的增加動孔隙水壓力呈衰減趨勢,長期交通荷載作用下軟土地基的附加沉降呈近似指數型非線性增長.
動荷載作用下結構性軟土微結構變化的分形研究
格式:pdf
大小:710KB
頁數:6P
4.4
為探討天津濱海新區典型結構性軟土的動力特性,采用動三軸試驗和壓汞試驗,對交通荷載作用下結構性軟土微觀結構變化進行了研究。取原狀土和動荷載作用后的土樣進行壓汞測試,用分形理論對壓汞測試數據進行分析,探討孔隙分布特征,提出孔徑劃分的方法,給出了卓越頻率與土體孔隙變化的規律。研究結果表明:在動荷載作用后,天津濱海新區典型軟土的孔隙分布發生改變,可分為3種類型;利用menger海綿模型研究交通荷載作用下結構性軟土的孔隙分布特性是可行的;用孔隙分維數可實現對卓越頻率的預測以及路基土體變形行為的機制分析。
沖擊荷載作用下結構性軟黏土力學特性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小:461KB
頁數:7P
4.6
沖擊荷載作用對土體力學特性影響較大,為了研究此特性,基于天津濱海結構性軟黏土,以空心圓柱扭剪儀模擬沖擊荷載作用,并在沖擊荷載作用前后對土體進行不固結不排水三軸試驗,對比研究不同試驗條件下結構性軟黏土力學特性。試驗結果表明:低圍壓常規三軸剪切試驗狀態下,土體表現出弱應變軟化現象,且土體抗剪強度包線不能用直線表示,而是可由兩條直線近似擬合而成;沖擊荷載作用時,在一定應力范圍內,沖擊荷載越大,土體軸向應變、孔隙壓力以及主應力差峰值也越大;沖擊荷載作用后三軸剪切試驗各圍壓下土體都呈應變硬化型,主應力差峰值均大幅減小,且土體抗剪強度包線均可用直線表示,c、φ值也遠小于未受沖擊荷載時三軸剪切試驗相應數值。最后,總結分析沖擊荷載作用對軟黏土強度的影響,并擬合得到強度折減與圍壓、沖擊荷載的關系,為實際工程中承受沖擊荷載的結構性軟黏土強度確定提供參考。
低頻循環荷載作用下結構性對軟土變形的影響
格式:pdf
大小:428KB
頁數:3P
4.7
經試驗研究得出有關軟土變形特性、結構性及其對軟土變形的影響。在低頻循環荷載作用下,軟土的變形隨著循環次數的增加而增大,表現出變形累積性,且當荷載周期延長時,具有一定的流變特性;由于原狀土具有較強的結構性,因此其變形特性和重塑土的變形特性有很大差別,當所施加的荷載小于結構屈服強度時,軟土的結構性較強,其變形量較小,隨著荷載的進一步施加,結構性破壞程度提高,軟土的變形量逐漸增大;結構性的破壞程度不僅與作用于軟土試樣的荷載大小有關,而且還和加荷速率及作用時間有關。
循環荷載作用下軟土動力特性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小:1.3MB
頁數:1P
4.5
本文主要針對受循環荷載作用影響,而致使軟土動力特性出現的各種變化進行分析,并以云南某地區的軟土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展開動三軸試驗,結果表明,該地區軟土的結構性十分顯著,在(εd-lgn)曲線存在應變轉折點,且在此轉折點之上土地開始明顯變形。而動強度則隨著固結圍壓的上漲而不斷擴大,希望本次試驗研究可以為相關領域提供一些有效的參考意見。
交通荷載作用下低路堤軟粘土地基累積沉降規律分析
格式:pdf
大小:513KB
頁數:8P
4.3
基于黃茂松提出的上海軟粘土不排水累積變形模型和累積孔壓模型,借助靜態和動態有限差分法,對上海軟粘土地基的累積沉降進行了計算分析。結果表明:累積沉降包含不排水累積變形和累積孔壓消散引起的變形2個部分,但前者是主要的;累積沉降隨時間先急劇增大,然后逐漸變緩;當路堤高度小于1.5m時,隨著路堤高度的減小,地基累積沉降增加很快;車載越大,累積沉降增大速度越快,超載0.2倍,累積沉降將增大44%,因此限制超載是減小累積沉降的關鍵;提出的軟粘土地基累積沉降預測公式能很好地反映路堤高度和車載的影響。
隨機荷載作用下瀝青路面應力應變分析
格式:pdf
大小:1.9MB
頁數:8P
4.6
應用有限元軟件abaqus建立輪胎/路面結構模型,研究輪胎與路面的接觸印跡及隨機荷載下瀝青路面三維結構應力、應變變化特征.結果表明瀝青路面豎向、橫向、縱向應力應變隨荷載的非線性增加而非線性增加,隨路面深度增加應力應變逐漸減小,在瀝青路面的上面層和中面層出現應力應變集中現象.在荷載作用分析點,豎向、橫向及縱向應力最大應力值出現在上面層,豎向應力最大,橫向應力次之,縱向應力最小;豎向和橫向應變最大值出現在上面層,縱向應變最大值出現在上一中面層,縱向方向反復的拉壓變形,可能是導致路面輪跡帶材料產生疲勞損壞的原因.瀝青路面結構應力應變受溫度變化、荷載等多種因素影響,殘余應變恢復時間延遲體現瀝青材料的黏彈性特征.
交通荷載作用下聚乙烯(PE)燃氣管道的應力和穩定性分析
格式:pdf
大小:815KB
頁數:3P
4.3
近年來,聚乙烯(pe)管道在城鎮燃氣行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特別是2008版《聚乙烯燃氣管道技術規程》大幅度提高了pe管的最大工作壓力、管道直徑范圍,更有力的拓展了pe管的應用前景。但是,由于pe管管材的柔性特征,人們對其在交通荷載作用下的安全性能仍心存疑慮。本文介紹了pe管的應力和穩定性分析方法,并對一些在交通荷載作用下的管道示例進行了應力和穩定性推導,以說明pe管只要措施得當,使用在車行道下能夠確保其安全性。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農林水利建設機械員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