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工程建設的最后階段,工程結算審核是控制成本、保障資金合理支付的重要環節。然而,在實際操作中,由于項目復雜、合同條款繁多或人員經驗不足等原因,一些應扣除的款項常常被忽略,導致結算金額虛高,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在工程建設的最后階段,工程結算審核是控制成本、保障資金合理支付的重要環節。它不僅是對施工單位報送的結算資料進行真實性、合規性審查的過程,更是發包方控制投資風險、避免多付、錯付的關鍵手段。
然而,在實際操作中,由于項目復雜、合同條款繁多或人員經驗不足等原因,一些應扣除的款項常常被忽略,導致結算金額虛高,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那么,在工程結算審核過程中,有哪些常見的價款扣除項最容易被忽視呢?
一、變更增新需扣舊:材料替換不能只加不減
這是工程結算中最常見但也最容易被忽視的一項內容。
當設計發生變更時,例如將原設計中的瀝青油氈卷材防水變更為柔性氯化聚乙烯橡塑共混防水卷材,結算中往往只計算新材料的價格,而忽略了原有材料應扣除的費用。
正確做法:
應同時計取新材料的費用;
扣除原設計中已包含的舊材料費用;
否則會造成重復計價,增加結算金額。
舉例說明:
某辦公樓地下室防水材料變更后,若未扣除原設計中瀝青卷材的造價,可能會多出數萬元甚至更多,尤其是大面積施工項目。
二、超用甲供材價款的扣除:甲供材料使用要“按量結算”
在很多工程項目中,部分主材由甲方供應(如鋼筋、水泥、電線電纜等),施工單位僅負責施工安裝。這類材料在結算時,必須嚴格核對實際使用數量與計劃用量之間的差異。
審核要點:
施工單位是否提前申報材料使用計劃;
是否經過監理和業主審批;
實際使用是否超過申報數量;
若存在超用、挪用、浪費等情況,超出部分應從結算中扣除。
常見問題:
有些項目在結算時未對甲供材進行實際核銷,直接按預算量或投標報價結算,結果造成大量材料費用未真實反映,出現“多給少干”的情況。
三、合同價及投標價中措施費的扣除:沒發生的費用不應計入
措施費是指為完成工程項目所采取的技術、組織、安全等方面的非實體項目費用,如腳手架搭拆費、大型機械進出場費、夜間施工增加費等。
審核建議:
在結算審核時,應根據實際施工情況判斷是否發生了某些措施項目;
如果某些措施項目未實施或未全部實施,則應相應扣除該部分費用;
特別是在工期較短、施工環境簡單的項目中,更應注意此類費用的合理性。
案例參考:
某住宅樓項目投標文件中列有深基坑支護措施費,但在實際施工中因地質條件較好,未實施支護作業,結算時仍未扣除該項費用,造成幾萬元的額外支出。
四、現場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的扣除:達標才有獎勵
現場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通常作為其他項目費的一部分,在招標文件或合同中會約定:如果項目被評為“市級文明工地”或“省級文明工地”,可獲得一定比例的獎勵費用。
審核注意:
若項目最終未達到文明工地標準,這部分費用就不能全額計取;
應依據相關部門的評定結果進行扣除;
避免“照搬合同條款”盲目計價。
實務提醒:
部分施工單位會在結算中默認申請文明工地獎勵,而實際上項目管理混亂、現場臟亂差,未通過任何評選,這種情況下必須扣除相關費用。
五、其它費用的扣除:工期獎、搶工費、優良獎等應據實結算
除了上述幾類費用外,還有一些激勵性質的費用也需要嚴格核實后再決定是否計入結算:
工期獎:是否按合同節點完工;
搶工費:是否存在趕工事實及監理確認;
優良獎:是否獲得相應質量等級認證(如優質結構、省優工程);
審核建議:
必須提供完整的證明材料,如監理日志、會議紀要、驗收報告等;
對于沒有明確證據支持的費用,應予以扣除;
避免“憑印象”或“走流程”式結算。
如何有效避免結算遺漏?
1、制定統一的結算審核清單
列出所有可能涉及的扣款項,形成標準化審核流程,確保每一項都不遺漏。
2、加強過程資料管理
建立完善的施工資料管理制度,確保每項變更、簽證、材料使用都有據可查。
3、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
對于大型項目,建議引入專業的造價咨詢公司參與結算審核,提升審核質量和效率。
4、建立結算復審機制
重大項目的結算完成后,建議安排二次復核,確保數據準確、邏輯嚴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