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安徽省宣城市通過制定標準化操作流程、開展靶向檢查和推進“智慧監管”等舉措,全面規范建筑工地動火作業行為,強化消防安全管理。目前已覆蓋65個在建項目,整改隱患30余項,有效提升施工現場本質安全水平。
在施工現場,飛散的火花、熔融金屬以及熔渣顆粒等動火作業帶來的安全隱患不容小覷。針對這一問題,安徽省宣城市自今年年初以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規范施工現場電氣焊等動火作業行為,通過推動重點場所全鏈條、全環節、數字化監管,有效預防和降低動火作業安全風險,確保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
為實現上述目標,宣城市出臺了《房屋市政工程動火作業安全操作指南》,該指南結合了建筑施工的特點,細化并規范了施工現場動火作業的操作流程,為現場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提供了清晰明確的指引。這不僅有助于提升施工質量和效率,而且能夠顯著降低動火作業過程中的安全風險。與此同時,宣城市還組織專業隊伍深入各個在建建筑工地,制定詳細的對照檢查要點清單,對每個項目進行逐項檢查銷號,重點關注動火作業審批、持證上崗情況及防護設施配備等關鍵環節,確保每一次動火作業都有相應的影像資料記錄,做到有據可查。
截至目前,宣城市已完成了65個在建房屋市政工程的安全檢查,排查并督促整改了30多個與電氣焊及其他形式動火作業相關的安全隱患。為了進一步加強安全管理,宣城市采用了先進的“智慧監管”技術,為電焊機加裝芯片并接入物聯網,實現了“讓有證的電焊工掃碼開機,無證的電焊工開不了機”的目標。這種“加芯賦碼”的方式是電氣焊作業向“以碼管機、以機管人、以智管焊”轉變的重要一步,依托于一個集成的數據平臺,實現了全過程的監管責任落實,嚴格把控電氣焊作業的源頭關,從根本上杜絕了作業人員無證上崗或違章操作的可能性。
通過實施這些綜合性的措施,宣城市不僅提高了建筑工地的整體安全性,也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參考。在保障施工現場消防安全的同時,也促進了當地建筑業健康穩定的發展,體現了政府對于安全生產紅線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承諾。未來,宣城市將繼續探索創新,不斷提升建筑工地的安全管理水平,努力構建更加和諧穩定的安全生產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