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35KB
頁數: 5頁
1 1、火災的危害 ( 1)火災日益嚴重地吞噬著人們的寶貴生命。 ( 2)火災對一個地方的經濟建設具有極大的破壞作用。 ( 3)火災使我國大量的歷史文化遺產無法挽回。 2 、火災的成因 (1)理論表明火災的形成是由人、物、技術這三要素相互作用,連鎖反應的結果。 (2)火災發生的直接原因。 (3)火災發生的間接原火災發生的直接原因是多種的,但歸納起來,可分為以下三類: (一)失火。由于人們的思想麻痹,缺乏防火知識,或者不遵守必要的規章制度,違反操作規程引起的 火災。 3、 火災的防控 (1)正確理解、切實擺正 “防”與“消”的辯證關系。 (2)預防為主,切實把各項防控措施落到實處。 (3)防消結合, 切實做好火災撲救的各項準備工作。 做好消防工作, 必須認真執行消防工作方針, 而執行好消防工作方針,又有賴于對該方針的準確理解,尤其是對防火與滅火之間關系的準確理解。 “預 防為主,防消結合
格式:pdf
大小:9KB
頁數: 3頁
防 火 常 識 一、要防火首先要知道燃燒的三個條件:火源、易燃物、助燃物。 1、火源: 火源:明火;如火柴、熱水器、打火機等。電器開關,電器短路,靜電等產生的火花。金屬與 金屬,金屬與巖石之間的撞擊摩擦所產生的火星溫度可達 1000°С以上。 自然火源:雷電、靜電產生的火源。 生產性火源:工業鍋爐、電焊等。 2、易燃物: 可燃性固體:如木材、布匹、紙等。 可燃性液體:如汽油、煤油等。 可燃性氣體:如煤氣、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等。 3、助燃物: A、主要指空氣(空氣中的氧是主要與可燃物起燃燒反應的氧化劑)。 B、其它很多氧化劑也會與可燃物發生燃燒反應, 根據這些氧化劑火災危險大小可分為甲、 乙兩 類。 甲類:有氯酸鈉、氯酸鉀、過氧化氫、過氧化鉀、次氯酸鈣等。 乙類:有發煙硫酸、發煙硝酸、高錳酸鉀和重鉻酸鈉等。 二、怎樣防火: 1、電器失火的主要原因是超負荷、電器短路、漏電產生火花引起火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