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1.6MB
頁數: 8頁
采用法瑞地植物學派的樣地調查法記錄了瀾滄江中上游河谷中一獨特的硬葉小葉常綠闊葉林類型———銹鱗木樨欖、清香木群叢。該群叢由南向北分布于1300~1900m的河谷下部,對群落外貌、生活型與生長型、植物種類科屬的組成、分布區類型等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1)群落結構簡單,物種數平均為18種;(2)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居多,生長型以草本居多;(3)群落中計有維管植物116種,隸屬于39科,84屬;(4)植物科級、屬級水平上均顯示出了熱帶性質,植物區系表現出一定的古老性,反映了與古地中海硬葉小葉林的歷史淵源。該植物群叢適應瀾滄江干熱-干暖河谷氣候,分布區域狹窄,是一類值得重點保護和深入研究的植被類型。
格式:pdf
大小:178KB
頁數:
樸樹(Celtis sinensis Pers.)對自然環境適應性較強,是落葉性喬木;樹皮灰色;喜陽光充足而濕潤的環境,喜肥沃深厚的土壤;壽命長,根系發達,根枝經修剪后,萌發力都很強。樸樹自然繁殖容易,只要近處有一株結果的樸樹,方圓數百米內都有樸樹苗生長的可能,樸樹苗年生長量可達2~3m,因其根系深而發達,當幼苗長到1cm以上,就很不容易被人們作為雜草拔除,而往往被攔腰砍斷。第二年又萌發生長,這樣通過連續幾年生長砍伐,就可以在近地面處形成一個又粗又奇的基干。這些基干的形成,在有綠籬的地方,通過多年的綠籬修剪,還能產生預料不到的效果,就可以用不長的時間,培養出一個較好的樁坯來。樸樹樁挖掘的時間是培養成活的關鍵,因為樸樹根系深,當地上部可作為樁景觀賞時,樹齡已較長,往往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