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14KB
頁數: 4頁
建筑物的造型可分為: 1 多層與高層建筑 2 單層大跨度建筑。 多層與高層建筑常用結構體系: 1 混合結構體系 2 框架結構體系 3 剪力墻結構體系。 單層大跨度建筑屋蓋結構: 1 平面結構體系:門式鋼架、薄腹梁結構、銜架結構、拱結構。 2 空間結構體系:殼體結構、網架結構、懸索結構。 混合結構優點: 1 主要承重結構墻體是用磚砌, 易于就地取材 2 剛性較大 3 殼節省三大材料, 有很好的經濟指標。 缺點: 磚砌結構強度低, 房屋層數受到限制 2 抗震性差 3 工程繁重施工 速度慢。適用范圍:五層以及五層以下的樓房。 混合結構墻體布置方案: 1 橫強承重,特點:橫強為主要承重墻,縱墻起維護隔斷和維持墻 體的整體作用。優點整體的剛度好。缺點:橫墻間距房屋布置靈活性差。使用:宿舍等居住 建筑。 2縱墻承重特點: 縱墻是主要承重墻, 橫墻只承受小部分荷載。 優點:房屋空間較大, 平面布置靈活,
格式:doc
大小:281KB
頁數: 16頁
建筑物的地震減災 摘 要 最近的自然災害,暴露了可怕的后果,損害和影響了建筑環境。看來,最大的挑戰之一,是如何提高社區舊的建設和基礎設施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以提高他們自然減災的表現。通過改善他們的表現,建筑物和基礎設施對自然災害相關的風險與可以緩解。建筑物抵抗地震危害的管理,一般的做法是遵循三個步驟的過程中,即篩選,評價和減災。篩查構成了初步的評估過程,并將評估優先詳細的列出。新的結構根據規范進行評價比較建筑環境,并列出優先緩解。改造或更換,可以達到的緩解目的。改造的用意是改善的建筑環境的性能要求。經濟,技術和環境考慮資金時,重建可能是唯一可行的解決辦法。 1 、概述 地震,無可避免的自然災害,可對我們的建筑環境造成毀滅性的災難。近年中度至中強地震對有人居住的地區產生災難性的影響。這些地震,即在美國northridge( 1994年) ,日本神戶( 1995年) ,土耳其G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