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961KB
頁數: 4頁
建筑藝術是通過空間實體的造型和結構安排、和各門藝術的綜合,以及與自然環境的關系等,發揮審美功能的一種廣義的造型藝術。作為造型藝術的建筑與作為表演藝術的音樂,表面上很難說有什么聯系,然而由于建筑與音樂在節奏韻律、意境等方面都有相通之處,而且可以相互得到啟發。從兩者的審美通感上對它們進行分析,得出建筑與音樂的審美特征的共同點為抒情性、表現性、過程性、流動性、節奏感和韻律美。而且對審美通感在建筑設計中如何體現及應用做了簡要論述。
格式:pdf
大小:8KB
頁數: 2頁
戲曲音樂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逐漸形成了兩種不同的體系,即曲牌聯套體和板式變化體。戲曲是我們中華民族的 藝術瑰寶,是世界音樂史上較為特殊的音樂現象,它源于民歌、曲藝、歌舞、器樂等多種音樂成分,有著嚴謹的結構方 法和表現體制,是中國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曲牌聯套體 曲牌聯套體是將若干支曲牌按一定章法組合成套,以構成一折(出)戲的音樂。一本若干折(出)戲,即由若干成 套曲構成。這種戲曲音樂結構方法開始于南、北曲,至昆山腔逐漸成熟,而戈陽腔則作了不同發展。在梆子、皮黃出現 之前,曲牌聯套體曾是中國戲曲音樂唯一的結構形式,昆曲、高腔至今仍在沿用。曲牌聯套體由諸宮調發展而成,經歷 了由簡單到復雜的衍變過程。從南、北曲到昆曲、高腔所用套曲,其曲體大致分為:1、單曲體,同一曲反復使用,除 引子與尾聲外,全為同一曲牌的反復,此種曲體在南曲(特別是在戈陽腔與高腔)運用較多。2、循環體,兩種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