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25KB
頁數: 2頁
附 錄 L 干燥劑(硅膠)用量計算公式 (參考件 ) 本附錄給出的干燥劑用量計算公式,供設備包裝時使用。 L1 硅膠用量 L1.1 硅膠在不同的相對濕度下,其吸潮量不同。用量計算公式如下: W ARM K D 2 ??????????????????? (L1) 式中:W——硅膠用量, kg; A——防潮密封包裝容器的全表面積 m2; R——包裝材料平均透濕率, g/m2·24h; M——封存期限,月; D——防潮包裝內吸濕性包裝材料(如襯墊、緩沖材料等)的重量, kg; K——包裝場地外界氣候條件環境系數(見表 L1)。 L1.2 硅膠用量,可用經驗計算公式: W K A R M K D1 2 ????????????? (L2) 式中: K1——包裝場地環境溫溫度關系系數(見表 L2); K 2——防潮包裝緩沖材料種類關系系數(見表 L3); W、A、R、M、D、的意義與公式
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11KB
頁數: 1頁
建筑防震縫的設置與構造 建筑防震縫的設置與構造: 對建筑防震來說,一般只考慮水平方向地震波的影響。在地震區建造房屋,應力求體形 簡單,重量、剛度對稱并均勻分布,建筑物的形心和重心盡可能接近,避免在平面和立 面上的突然變化。同時在地震區最好不設變形縫,以保證結構的整體性,加強整體剛度。 多層砌體房屋,在設計烈度為 8 度和 9 度的地震區,當建筑物立面高差大于 6 米,或建 筑物有錯層,且樓板錯層高差較大;或建筑物各部分結構剛度、質量截然不同時,應設 防震縫。※防震縫寬度在多層磚房中按設計烈度的不同,取 50~70 毫米;在多層構件混 凝土框架建筑中,建筑物高度在 15 米及 15 米以下時為 70 毫米;當建筑物高度超過 15 米時:設計烈度 6度,建筑物每增高 5 米,縫寬的 70毫米基礎上增加 20毫米;設計烈 度 7 度,建筑物每增高 4 米,縫寬的 70毫米基礎上增加 20毫米;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