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98KB
頁數:
目的 研究腰椎間盤突出在矢狀位、冠狀位上的CT表現。方法 對 42例 5 0個突出椎間盤在橫斷位掃描后 ,進行矢狀位、冠狀位上圖像重建。結果 在矢狀位上表現為突入椎管的軟組織密度陰影 ,形態呈半圓形或橢圓形。在冠狀位上呈鉆頭狀 ,游離型椎間盤呈條索狀 ,或不規則形。可遠離椎間隙。結論 三維重建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有重要的診斷價值 ,可提供平片和橫斷位不易得到的解剖學信息。結合橫斷位可清晰地顯示突出椎間盤的位置、形態特征以及病理分型。為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可靠依據。
格式:pdf
大小:191KB
頁數: 2頁
目的:探討螺旋CT對腰椎間盤突出癥并發椎管狹窄的診斷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筆者所在醫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4例腰椎間盤突出癥并發椎管狹窄患者的臨床資料,通過分析患者CT影像學資料與手術結果的一致性,評價螺旋CT對腰椎間盤突出癥并發椎管狹窄的診斷價值。結果:螺旋CT結果顯示,12例患者硬膜囊受損,硬膜囊脂肪層不對稱、消失,因受到擠壓導致變形,神經根也被推壓移位;8例患者黃韌帶肥厚并伴隨鈣化;16例患者側隱窩狹窄;24例患者椎間盤部分脫出,椎間盤椎體后緣中央弧形突出;2例患者椎間孔狹窄。螺旋CT檢出率為98.44%,診斷正確率為96.88%,與手術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螺旋CT應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并發椎管狹窄的診斷中,可準確顯示患者腰椎管狹窄程度、腰椎間盤小關節突增生肥大程度、硬膜囊受損程度及韌帶和神經根受壓情況,對腰椎間盤突出癥并發椎管狹窄有較高的診斷價值,能為患者后續治療提供依據,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