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13KB
頁數: 2頁
南同蒲鐵路 南同蒲鐵路為同蒲鐵路的南段,全長 528 公里。共有車站 60 個。 線路自太原站引出,向南延伸,經太原、臨汾、運城三個盆地, 進入中條山區北部,沿涑水上游過聞喜,經運城、解縣、永濟,達黃 河北岸的風陵渡口,在陜西省華陰市孟塬鎮的華山站與隴海鐵路相 連,是溝通晉陜兩省的交通大動脈。 線路最初自太原到風陵渡,長 505公里,于 1933年 5 月開工, 1935年 12月竣工。1956年將全線米軌按一級干線標準撥寬改建。 1958 年于風陵渡、潼關間建成黃河便橋與隴海鐵路相接,后拆除。重建的 潼關黃河橋及南同蒲、隴海聯絡線于 1970年 6 月竣工。南同蒲鐵路 自 1981年開始修建第二線,于 1989年 8月雙線開通至侯馬。 2010年 12月,太原至侯馬段完成電氣化改造,運輸能力大大增 強。此外侯馬至華山站段的電氣化改造也在籌建過程中。 沿線站點 晉中 晉中市:榆次站,修文站
格式:pdf
大小:5KB
頁數: 1頁
臭氧與干旱脅迫對盆架子和海南蒲桃幼苗熒光生理的影響* 葉龍華 1 易立颯 2 黃威龍 3 賴敏婷 1 莫云豹 1 張春花1 【摘 要】摘要 以臭氧和干旱交叉脅迫下盆架子 Alstonia scholaris 和海南蒲桃 Syzygium hainanense 為研究對象,測定其熒光參數變化,為華南地區選擇抗逆樹種提供參考。對 2種幼苗進 行人工臭氧熏氣和干旱處理后,用熒光儀測定其葉綠素熒光參數的動態。隨著脅迫時間的延長,盆 架子幼苗的最小初始熒光 F0無顯著變化,海南蒲桃幼苗則呈上升趨勢。盆架子幼苗的 Fv/Fm呈下降 趨勢,海南蒲桃幼苗先升后降或波動。 E150處理的兩種幼苗的 PSⅡ實際光量子效率先降后升,其余 處理的呈下降趨勢。 E20、E40+D和 E150處理的盆架子幼苗的 NPQ顯著上升后降,其余處理的盆 架子幼苗和所有處理的海南蒲桃幼苗呈下降趨勢。研究表明,盆架子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