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6.6MB
頁數: 9頁
鄂爾多斯盆地的火山巖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盆地相火山巖;一種是(盆地)邊緣相火山巖,邊緣相火山巖除了盆地邊緣的火山巖外,還包括盆地北部的陰山造山帶地區的火山巖.根據新的重力和航磁資料解釋了鄂爾多斯盆地及其周緣的基底斷裂,在盆地東部比對了航磁解釋的斷裂與地震解釋斷裂的一致性,確立了斷裂發育的地質年代.航磁異常顯示了盆地南部的北東向斷裂有兩個異常帶,認為是古生代前形成的火山巖巖性基底,這些北東向斷裂是早期(太古宙-新元古代)火山物質上涌的通道,也是陸核兩側的火成巖和沉積巖逐次拼貼的位置.寒武紀后,盆地內部較為穩定,但是盆地周緣在晚古生代、中生代經歷多次火山活動,并伴隨形成盆地周緣的近南北向、近東西向基底斷裂,產生大量火山物質,并在盆地中部發現來自周緣的火山凝灰巖,盆地邊緣也發現多處火山物質出露,通過生儲蓋配置,提出盆地邊緣形成于印支期-燕山早期及海西晚期的火成巖圈閉是有利勘探目標,盆地內部的火山巖是今后勘探探索的方向。
格式:pdf
大小:1.4MB
頁數: 8頁
針對目前利用層次分析法對CO_2地質封存進行適宜性評價過程中,極少結合研究區域實際計算低層次評價指標權重,對適宜性評價結果又缺少進一步的分析,結合鄂爾多斯盆地的地質特征,通過計算指標組成權重和適宜性得分對盆地開展了CO_2地質封存適宜性評價,并以適宜區杏子川油田長4+5蓋層為例,開展了蓋層封閉性評價實驗研究。同時,采用相應的計算方法對鄂爾多斯盆地深部咸水層和油藏的CO_2地質封存潛力進行了計算。結果表明:鄂爾多斯盆地在三疊系開展CO_2地質封存的適宜性最好,石炭-二疊系和奧陶系則次之;杏子川油田三疊系延長組長4+5蓋層對區域開展CO_2地質封存具備良好的封閉性;鄂爾多斯盆地深部咸水層和油藏的CO_2有效封存量分別為1.33×10~(10)t和1.91×10~9 t,且在延長石油吳起、靖邊及杏子川油田共有56個CO_2地質封存適宜區,其CO_2有效封存量可達1.77×10~8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