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61KB
頁數: 17頁
國家計劃委員會地質局工作標準 區域水文地質普查規范 (試行 ) 1 總則 1.1 區域水文地質普查是水文地質工作中一項具有戰略性意義的工作, 必須認真貫 徹毛主席“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偉大戰略方針,在毛主席革命路線的指引下, 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為國防建設服務。 水文地質普查的主要目的是: (1)為發展農業、畜牧業,大規模開墾荒地,圍海造田,改良土壤,治理沙漠 和解決山區人畜用水的遠景規劃,提供水文地質資料; (2)為工業布局,城市建設,礦山建設,海港建設,水利建設和鐵路、公路新 線選線等經濟建設的遠景規劃,提供水文地質依據; (3)為國防建設和三線建設, 特別是為國防尖端工業提供所需的區域水文地質 資料; (4)為水文地質科學研究提供區域基礎資料, 并為各種專門性水文地質勘探提 供設計依據。 水文地質普查工作的目的,雖然是綜合性的,但在不同地區應各有側重。 1.2
格式:pdf
大小:68KB
頁數: 17頁
國家計劃委員會地質局 黃 土 地 區 區域水文地質普查規程 (試行) ·只限國內發行· 地 質 出 版 社 本規程是委托陜西省地質局組織西北各有關省、 自治區地質局共同編寫的, 七四 年九月在河南新鄉召開的全國水文地質普查規范會議上討論修訂。 自一九七五年 起在各省、市、自治區地質局及國家計劃委員會地質礦產部直屬隊范圍內試行。 請各單位在試行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提出修改和補充意見,使之日趨完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部 緒 言 我國黃土主要分布在秦嶺以北、 長城以南、烏鞘嶺以東、 太行山以西的黃河 中游地區,面積約三十萬平方公里, 構成世界上著名的黃土高原。 此外,在新疆、 青海、內蒙、河北、河南等省 (自治區 )亦有零星分布。由于黃土及黃土壯土厚度 大,分布廣泛,具有獨特的自然景觀, 因而在水文地質上可以分出一個獨立的水 文地質區。 黃土地區氣候干旱或半干旱,平均年降水量約 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