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1.8MB
頁數: 11頁
關于北京明清傳統民居中的宅門 來源 : 作者:成明 查看: 1370 【2008-8-6 16:24:43 】【大 中 小】 北京明清傳統民居中的四合院(含三合院)是中國傳統民居建筑布局構成的基本形 式。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遠在商周時期其雛形已經產生,元代時為主要居住場所和形式, 明清兩代得到發展和完善。 四合院之所以得以發展是因為它既有寬綽疏朗、 起居方便的中心 院落,又有高度私密性和親和性的內院, 其以四合為基本單位, 具有向縱深和兩側任意發展 的拓展性。 由于北京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所決定,四合院房屋的位置以坐北朝南為主,坐西 向東次之。除方位不同外,北京四合院因等級差別,規模的大小也有差別,形成了一進、二 進、三進、四進及四進以上不同類型的四合院。住宅建筑中等級制度的體現是十分明顯的。 明初建立的“官民宅邸之制”, 是有關建筑住宅的制度, 它對官邸甚至平民住宅的間架、 門 窗裝飾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