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街區傳統業態的改造與創新 ——以泉州西街為例
格式:pdf
大小:419KB
頁數:5P
人氣 :72
4.6
泉州西街曾是唐宋早期泉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擁有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然而,在新的社會經濟背景下,傳統的歷史文化街區如仍一成不變,固守原有的傳統業態,則不利于傳統街區在現代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對歷史文化街區進行業態調整、業態延伸、業態融合、業態管理等有助于街區傳統業態的創新發展.
歷史文化街區改造的認識與實踐——以“盛京城古文化街”為例
格式:pdf
大小:728KB
頁數:4P
通過對沈陽方城商業中心區建筑與環境及沈陽路古文化街進行重新塑造的規劃實踐,說明歷史文化街區的改造要反映出濃郁的民俗風情,獨特的人文景觀,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
歷史文化街區與歷史建筑的保護——以開封市雙龍巷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規劃為例
格式:pdf
大小:166KB
頁數:2P
歷史文化街區是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名城歷史文化和風貌的體現,而其中的歷史建筑是構成歷史文化街區的主體,歷史建筑的數量也是確定歷史文化街區最重要的依據。對于歷史建筑的保護研究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本文以開封市雙龍巷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規劃為例,對歷史建筑的保護與利用提出建議。對歷史建筑的保護措施以修繕和改善為主,即不改變其外部歷史風貌,對其內部結構、空間布局、內部設施、使用功能做適當的變動,以達到永續利用的目的,鼓勵有利于保護的各種使用功能,引用市場機制解決歷史建筑的保護、維修、置換等,探索出適用于歷史建筑的保護新路。
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的傳統建筑改造利用研究
格式:pdf
大小:1.1MB
頁數:4P
4.7
在舊有的傳統建筑中引入新的使用功能,既可滿足現實社會中的新需求,也能改變目前城市發展過程中大拆大建的現象,從而有望解決舊建筑與新需求之間的矛盾。蘇州平江歷史街區的古建改造利用是一次成功的嘗試。以蘇州平江歷史街區傳統建筑的整治及功能置換為例,對新舊建筑功能轉換的一些原則及形式進行研究,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
歷史文化街區商業化改造的公眾評價研究——以“南京1912”為例
格式:pdf
大小:1.0MB
頁數:4P
4.6
該文選取"南京1912"商業街區為研究對象,從背景認知、街區定位、空間布局、原真性、造型要素等多個方面進行一系列公眾評價調研,通過分析公眾的評價視角,比較公眾與設計者在街區認知上的異同,揭示出了公眾評價的采集和反饋在歷史街區改造建設中的重要意義。
歷史文化街區改造現狀研究——以南京老門東為例
格式:pdf
大小:1.6MB
頁數:2P
4.5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歷史文化街區已逐漸不能適應當代社會的發展需求,所以就面臨著一個是去是留的問題,在前文提到歷史文化街區的獨特價值,但如何在保留其價值的同時又能適應當代社會發展的需要,這就要求對其進行改造。
歷史文化街區的復興——浙江金華市雅畈鎮歷史文化街區改造方案
格式:pdf
大小:2.7MB
頁數:4P
4.8
以浙江省金華市雅畈鎮歷史文化街區為例,從歷史文化街區的風貌、傳統的商市功能、特色的民俗文化等方面出發,探討了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過程中一些解決方案和具體措施,延續地方特色及文化內涵。
昆明歷史文化街區傳統民居建造材料與技藝研究
格式:pdf
大小:133KB
頁數:未知
4.6
昆明歷史文化街區傳統民居的形成是昆明地區自然環境、歷史沿革及人文結構的必然選擇。無論其功能格局、構成形制、施工材料工藝如何,都是遵循著因地制宜、因材制宜的原則來做到與自然共生、順應時代背景的。我們看到,幾條重要歷史街區中傳統合院式民居建筑,向我們展現了過去一定歷史時期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對居住的需求及對材料的駕馭能力,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使用方法和獨到見解。并結合昆明本地的傳統文化和當時的社會風貌,營造出了極富特色的民居建筑。而通過對舊時昆明民間本土建筑師對本地建筑材料的熟練運用和相互搭配組合的研究和了解,這些傳統的智慧和經驗對今天傳統民居及建筑技藝的保護和傳承、改造,以及對當下新建筑的設計和運用,在提倡環保節約型社會背景下,有著極大的借鑒和反思作用。
城市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中的景觀倫理研究——以泰州市為例
格式:pdf
大小:91KB
頁數:未知
4.6
歷史街區承載著一個城市無形的文化財富,街巷中的古民居建筑、古樹、古橋等歷史遺跡記錄著城市發展與變遷中的時間印記,這些也是城市古城風貌中重要的人文景觀。本文從景觀保護的倫理角度出發,分析了發展中的城市景觀問題,并就泰州城市發展中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現狀、可借鑒的經驗和保護的途徑做了論述。
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的保護與整治研究
格式:pdf
大小:2.7MB
頁數:6P
4.5
以我國7個地區的歷史文化街區實地調研為基礎,從理念、方法、實施、資金和管理配套等方面對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的保護與整治問題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的保護與整治研究
格式:pdf
大小:228KB
頁數:1P
4.8
歷史文化街區是一座城市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的體現,其保護和治理工作已經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重視,很多的城市迅速從一個小城鎮發展成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在快速發展的背后,是對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的破壞,全球范圍內建筑遺產的保護與再利用問題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從歷史建筑概念與保護意義入手,對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的保護與整治進行了分析,希望能為相關的工作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
歷史文化街區改造中的公共空間設計研究——以北京鮮魚口街區為例
格式:pdf
大小:2.1MB
頁數:6P
4.6
作為北京市二十五片重點歷史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鮮魚口歷史文化街區因其特殊的地理及人文特征而形成獨具特色的城市肌理。目前,鮮魚口街區經初步改造以嶄新的面貌呈現于世人面前,成為新北京與歷史對話的媒介。自2000年開始規劃設計到今天經歷13年的設計和實際使用,筆者欲對其改造后的使用狀況做出客觀評價。該文在大量實地調研的基礎上,從改造后的公共空間使用狀況及其對歷史街區肌理的影響兩個方面對鮮魚口街區進行剖析(研究重點為鮮魚口街),分析改造措施與策略的成功與不足,并提出相應的調整建議。
淺談歷史文化街區建設下的西安老城改造
格式:pdf
大小:227KB
頁數:2P
4.7
文章介紹了西安歷史文化街區建設與老城改造現狀,探討歷史文化街區建設下的西安老城改造措施:注重立法規劃,構建改造建設總體框架;保護發展共進,推動改造保護融合發展;點線面相結合,挖掘老城特色人文底蘊;保護民眾利益,充分引入公眾參與機制.
基于成都寬窄巷子的歷史文化街區改造探析
格式:pdf
大小:647KB
頁數:4P
4.4
歷史街區是城市演進歷程的見證和傳統文化的載體,而城市的快速發展必然會引起傳統與現代的碰撞與融合。在可持續性發展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進行歷史文化街區改造已經成為現代化進程中極其重要的問題。文章以成都寬窄巷子為例,從改造前后的空間布局、功能導向、文化氣息及價值效益方面進行對比,分析了古跡改造過程中的得失,并提出了基于生態理念的重要性,以期探尋歷史文化遺存保護與利用的完美方式。
論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的概念界定
格式:pdf
大小:111KB
頁數:未知
4.7
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的三個基本層次之一,也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底線。但是由于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對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的概念界定含混不清,表述不一,成為普遍困擾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監管的障礙之一。為此,本文立足于社會實踐,詳細論述了導致思想認識出現混亂的癥結所在,呼吁加強學術理論研究,進一步完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制度,以適應經濟社會全面轉型發展的需要。
歷史文化街區改造與復興研究--以江蘇省淮安市東大街周邊地區為例
格式:pdf
大小:192KB
頁數:2P
4.6
研究選取淮安市東大街為例,探討歷史文化街區改造和復興問題。目前淮安市東大街歷史文化街區存在很多發展問題,從淮安中心城市建設的實際出發提出街區改造和復興建議。
歷史文化街區景觀改造與保護性設計探究——以哈爾濱市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為例
格式:pdf
大小:178KB
頁數:未知
4.6
哈爾濱市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是中國國內少有的中西風格合并的建筑群。該街區雖已發展出自己的生態文化,但是由于人口越來越多,出現了居住擁擠、公共基礎設施不足等問題。文章認為在保護當地文化傳統和歷史建筑的前提下,要改善街區的居住環境、擴展商業空間、提升空間和土地的利用效率、開發文化旅游資源,需要結合街區的具體環境進行整體開發、綜合治理。
談照明設計在古建筑上的應用——以杭州橋西歷史文化街區和南宋御街區塊項目為例
格式:pdf
大小:233KB
頁數:1P
4.5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夜景照明日益成為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古建筑則是城市元素的重要載體之一,本文了以杭州橋西歷史文化街區和南宋御街兩個項目為例,總結了照明設計在古建筑上的幾種應用,并談了未來可以實施的設想,在照明設計與古建筑的實踐
歷史文化街區改造與復興研究——以江蘇省淮安市東大街周邊地區為例
格式:pdf
大小:152KB
頁數:2P
4.5
研究選取淮安市東大街為例,探討歷史文化街區改造和復興問題。目前淮安市東大街歷史文化街區存在很多發展問題,從淮安中心城市建設的實際出發提出街區改造和復興建議。
我省持續推進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普查工作
格式:pdf
大小:385KB
頁數:1P
4.3
2017.7.19為督查各地加快推進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的普查工作,為后續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和歷史建筑公布奠定基礎,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城鄉規劃處于7月19日在南京組織召開了專題工作推進會,各設區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相關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會議要求各地在推進新型城鎮化背景下,高度重
住建部要求克期確定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
格式:pdf
大小:773KB
頁數:1P
4.7
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和歷史建筑確定工作的通知(建辦規函[2017]270號),要求各地保障按時完成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和歷史建筑確定任務。
金陵歷史文化街區的獨特布局成建筑瑰寶
格式:pdf
大小:258KB
頁數:1P
4.4
現在普遍認為,南京民居建筑風格與蘇州、揚州地區相似,似乎受蘇式建筑影響。其實作為明初的首都,其基本形式早在明代初年就已確立。從現存實例就可以看出,南京民居建筑,特別是這類“九十九間半”建筑,風格較為穩定,有獨特的布局和裝飾特色。民國學者盧前就認為南京民居是“前明遺制”。
基于GIS的曇華林歷史文化街區建筑價值評價研究
格式:pdf
大小:2.6MB
頁數:4P
4.6
從將武漢市曇華林歷史文化街區建筑的價值特征量化與相關數據空間化出發,便于價值評價成果的直觀展現與協同共享,更好地指導曇華林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與管理.基于gis技術建立建筑價值評價體系,在篩選出6項評價因子的基礎上,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各因子的權重,將各因子加權疊加分析,生成街區建筑綜合價值評分圖,并據此提出相應的保護和整治措施.
齊齊哈爾市羅西亞大街歷史文化街區景觀保護與更新研究
格式:pdf
大小:762KB
頁數:3P
4.6
在世界大同化的城鎮建設背景下,文化傳承與保護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歷史文化街區建筑集中成片,能夠較完整和真實地體現歷史傳統格局和活態歷史風貌。本文通過調查、分析、解決問題的工作方法,運用專業理論和設計方法,以羅西亞大街為例,對歷史文化街區存在的問題和景觀保護與創新進行研究,提出保護與更新的建議,力歷史街區的相關研究和實踐提供參考。
探求歷史文化街區市政基礎設施規劃提升改造之路——以嘉定西大街改造區為例
格式:pdf
大小:1.5MB
頁數:4P
4.6
歷史文化街區具有建筑密集、街巷狹窄、市政基礎設施落后等特點,為解決歷史文化街區市政基礎設施現代化問題,市政基礎設施需在保護歷史文化街區整體風貌的前提下走有機更新之路,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造與整治。以嘉定西大街改造區為例,遵循保護優先原則,針對改造區內街巷狹窄的具體條件,通過創新的思維,采取變通的規劃和技術措施,設法對市政基礎設施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為區域的改造提升提供市政基礎設施支撐。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化工管道工程師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