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225KB
頁數: 5頁
基于城市化前后水文特征,理論探討海綿城市建設水文效應,確定特征因子;根據西安市暴雨公式,采用芝加哥雨型設計短歷時暴雨;利用SWMM模擬重現期1、3、5、10、30、50 a條件下城市化前后、海綿改造前后雨洪過程;計算統計特征因子,分析海綿改造水文效應。研究區域海綿改造后徑流總量控制率穩定達70%以上,洪峰削減率穩定達30%以上,區域下墊面自然滲透性得到有效恢復;針對濕陷性黃土下墊面特征,增加不滲透底部,在區域出口設置滯蓄裝置,增大區域調蓄容積,控制峰現時間。
格式:pdf
大小:306KB
頁數: 8頁
川中丘陵區是長江上游水土流失最嚴重地區之一,該區大面積柏木防護林林分結構不合理、天然更新不良、林分穩定性差、產品產量和水土保持功能低,急需進行結構調整。通過48個典型柏木純林樣地林分郁閉度與灌木、草本及枯落物蓋度和生物量分析,提出了該區人工柏木防護林適宜林分郁閉度為0.6—0.7。根據林分結構,將柏木純林林分結構劃分為5種類型。對比分析結果表明:(1)5種林分類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取決于林分枯落物存貯量,適宜結構型林分與其它4種林分類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存在顯著差異,排序結果為適宜結構型(4.038±0.497)t/hm2>中低密度型(3.583±0.521)t/hm2>中高密度型(3.243±0.455)t/hm2>低密度型(2.841±0.656)t/hm2>過密型(2.272±0.580)t/hm2。(2)土壤飽和貯水量排序為適宜結構型(180.59±14.83)mm>中低密度型(173.84±18.06)mm>中高密度型(169.27±13.20)mm>低密度型(162.57±8.79)mm>過密型(150.77±5.08)mm,適宜結構型林分與其余4種林分之間均存在顯著差異。(3)6次典型降雨產沙量排序為適宜結構型(360.07 kg/hm2)<中低密度型(577.08 kg/hm2)<中高密度型(625.98 kg/hm2)<低密度型(878.51 kg/hm2)<過密型(1026.74 kg/hm2),5種柏木林分類型產沙量之間均存在顯著或極顯著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