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16KB
頁數: 5頁
邊 坡 排 水 1.引言 根據國土資源部發出的《全國部分省地質災害情況通報》 ,嚴重的地質災害發生時段相對集中,主要發生在 7-9月汛期的暴雨期間。 造成地質災害發生的主要原因仍以自然因素為主,特別是突發性的地質災害,絕大部分都與大氣降雨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由此可見, 水對邊坡穩定的影響是很大的,有時甚至是災難性的。因此,從事邊坡治理工作的人都知道這樣一個原則:治坡先治水。 三峽庫區年均降水量 1100mm 左右,時空分布不均: 4— 10月降水占全年的 80%以上; 5—9月常出現暴雨。多年平均年暴雨日數為 3—7天,最大 24小時降雨量 >200mm ,暴雨持續時間一般為一天左右,約有 l/5的暴雨可持續 2天。暴雨是誘發邊坡失穩的主要因素之一。 目前隨著三峽庫區移民工程建設熱火朝天地進行,大量的人工高邊坡正在形成;在高邊坡的治理過程中,降雨形成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就 必須受到工程界的高度
格式:pdf
大小:42KB
頁數: 8頁
4.3 管道布置和敷設 4.3.1 小區排水管的布置應根據小區規劃、地形標高、排水流向,按 管線短、埋深 小、盡可能自流排出的原則確定。當排水管道不能以重力自流排入市政排水管道時,應 設置排水泵房。 注:特殊情況下,經技術經濟比較合理時,可采用真空排水系統。 4.3.2 小區排水管道最小覆土深度應根據道路的行車等級、管材受壓強度、地基承載 力等因素經計算確定,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小區干道和小區組團道路下的管道,其覆土深度不宜小于 0.70m; 2 生活污水接戶管道埋設深度不得高于土壤冰凍線以上 0.15m,且覆土深度不宜小于 0.30m。 注:當采用埋地塑料管道時,排出管埋設深度可不高于土壤冰凍線以上 0.50m。 4. 3. 3 建筑物內排水管道布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自衛生器具至排出管的距離應最短,管道轉彎應最少; 2 排水立管宜靠近排水量最大的排水點; 3 排水管道不得敷設在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