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的演變談起——再議當代建筑師的角色分化與價值回歸
格式:pdf
大小:790KB
頁數:3P
人氣 :81
4.4
建筑師這一職業在歷史沿革中歷經了起、承、轉、合等幾個主要階段,在當代由于技術和社會等多方面的原因出現職能的分化與轉換。本文從建筑師角色歷史演變過程的簡要闡述出發,試圖就當代建筑師的角色分化與價值回歸作出新的思考。
當代建筑師對建筑表皮原生性材料的探索
格式:pdf
大小:1.3MB
頁數:5P
在建筑創作中,對原生性表皮材料的充分挖掘能夠為實踐提供豐富的靈感來源。分析了當代建筑師在建筑表皮材料原生性方面的探索,并闡述了建筑原生性表皮材料的生態性、地域性等特征。因此,建筑表皮原生性材料的使用,將成為未來建筑設計研究的熱點。
中國傳統民居為當代建筑師提供的節能新理念
格式:pdf
大小:216KB
頁數:2P
4.3
闡述了建筑節能理念提出的必要性和中國建筑節能的發展,研究了傳統民居中的建筑節能思想,探討了當代建筑師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節能設計理念,從而從傳統民居中汲取建筑節能理念,為現代建筑提供全新的建筑節能思想。
職業建筑師與地產建筑師的專業角色比較研究
格式:pdf
大小:357KB
頁數:2P
4.6
通過研究比較建筑師在設計院和地產業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模式,以及所扮演的專業角色,并比較了兩類建筑師的共性和異性,提出了兩類建筑師在各自行業中所應具備的專業知識、能力和素質。
“裸露”的建筑--解析當代建筑回歸結構的現象
格式:pdf
大小:2.4MB
頁數:6P
4.8
從當代建筑回歸結構的現象入手;以"裸露"比擬表皮被剝除、抹干凈和反裝飾的建筑現象;"裸露"的建筑關注建筑本體的結構表現;從建構視角查看19世紀的"飾面"理論與結構理性主義;研究浪漫"飾面"、結構理性與當代建筑表皮、結構的關系;通過追溯延續結構理性的"裸露"建筑歷史;揭示當代"裸露"建筑特征;此次回歸不僅僅停留在結構理性;而是更關注以人為主體的結構空間體驗;
談海外建筑師對中國當代建筑文化的影響
格式:pdf
大小:23KB
頁數:3P
4.4
海外建筑師在中國從事建筑設計是中國現代建筑文化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中國建筑文化自身的發展和轉型具有特殊意義。理性地思考和審慎地面對海外建筑師在中國的建筑實踐,規范有序地將其納入中國新建筑文化的創造體系是推動建筑文化成功轉型的必由之路。
關于建筑學專業教育中對建筑師角色塑造的思考
格式:pdf
大小:208KB
頁數:2P
4.7
中國目前正處于大規模城市建設時期,隨著建筑設計市場的逐步開放,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巨大吸引力,帶來了無數的機遇,也引起了激烈的競爭.我們的教育體系還無法跟上飛速前進的時代,我們的設計創作源泉仍依賴于翻譯的國外建筑書籍,主流社會唯外國建筑師是從時,更多的年輕建筑師們艱難地自覓出路,在建筑學專業教育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了解建筑師的角色定位,熟悉建筑師的職責范圍,進而通過提高自身的修養來達到提高自己的設計水平,以拯救中國建筑的前途,顯得尤為必要與及時.
徽派建筑的美學意蘊及當代建筑應用價值探論
格式:pdf
大小:246KB
頁數:3P
4.5
徽派建筑地處現安徽省南部的黃山與齊云山之間,含今江西北部的部分地區的古徽州府地。徽派建筑的形成深受傳統宗法制度和儒學理論的影響,并接受了"風水"的觀念意識,以其精湛獨特的工藝和造型藝術形式被譽為"東方文化"的縮影。徽派建筑是中國乃至世界古建筑史上的一顆璀璨明星。這一燦爛的古建筑文化藝術,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得以保護性的開發挖掘和科學利用,使其能古為今用,并將徽派建筑的神韻與現代建筑的追求有機相融合,創造出更加燦爛輝煌的新徽派建筑的民族文化藝術特色。
團隊的角色分工
格式:pdf
大小:7KB
頁數:4P
4.5
團隊的角色分工 團隊的角色分工 1769年,一位英國人在開辦陶瓷工廠時,在廠內實 行精細的勞動分工,他把原來由一個人從頭到尾完成的制陶 流程分成幾十道專門工序,分別由專人完成。這樣一來,原 來意義上的“制陶工”就不復存在了,存在的只是挖泥工、運 泥工、拌土工、制坯工等等。轉眼間,制陶工匠變成了制陶 工場的工人,他們必須按固定的工作節奏勞動,服從統一的 勞動管理。這種工作方法就是我們常說的流水線作業,這樣 的作業方式在大大提高批量生產能力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 產品的質量。同時我們也能看出分工生產對于我們的重要意 義。 在成員之間進行分工,在分工之后再在各道工序或者團 隊成員之間實施一個銜接和協調,最后都生產出自己的產品。 第一,團隊中的角色安排要清晰。 在團隊中,成員一旦出現角色模糊、角色超載、角色沖 突、角色錯位、角色缺位等現象,會使成員之間角色不清、 互相推諉,最終將會降低團隊效率。只
復雜項目幕墻設計中建筑師控制角色研究
格式:pdf
大小:2.9MB
頁數:3P
4.8
以北京cbd核心區z6地塊超高層項目中的幕墻設計工作為依據,結合《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16版)》,闡述復雜項目幕墻設計中建筑師的控制角色和內容,總結建筑師在從建筑幕墻設計到施工的過程中應發揮的作用。
中國古建筑文化與當代建筑文化的結合
格式:pdf
大小:1.3MB
頁數:2P
4.4
中國古建筑是古代匠師們與勞動人民在持續積累經驗與探索改造的進程中建造起來的,它不但凝聚了古代人民的勞動與智慧,而且發散傳播著屬于我們民族的風格與光彩。是中國建筑寶庫里一份非常寶貴的遺產。然而面對當代文明的發展速度與輝煌成就,我們應把古建筑里的精髓完美地融入到當代建筑文化里。
當代住宅設計的深化與價值工程
格式:pdf
大小:340KB
頁數:5P
4.4
本文從我國蓬勃發展的住宅產業化前景出發,以價值工程(價值分析)的方法探討深化住宅設計的問題。內容涉及住宅產業化、建筑工業化、價值工程、住宅性能評價等問題。著重論述了價值工程是促進當代住宅設計深化、提高住宅性能、降低住宅成本的有效手段,并針對更新不適應的住宅設計與居住區規劃的理論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
FIDIC合同條件下工程師的角色
格式:pdf
大小:40KB
頁數:4P
4.5
國際工程項目實質上是要建立一個以工程師為中心的合同管理體系,工程師是否能獨立于雇主和承包商,構筑起雇主、承包商、工程師三者之間的三角關系并實現相互平衡,對完成合同條件賦予其的使命至關重要。本文基于對fidic紅皮書第四版(1987)合同條件的理解,結合國際工程項目合同管理實踐,將工程師在項目中的角色進行全面總結和詮釋,以期加深對于fidic合同條件的進一步理解,同時使國際工程承包商執行合同條款、履行合同義務的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
從傳播學視角看當代建筑媒體和建筑評論
格式:pdf
大小:2.6MB
頁數:3P
4.7
本文以傳播學視角研究建筑文化,通過實體建筑環境及擬態建筑環境傳播的兩種不同模式,揭示出擬態建筑環境傳播在當代的優勢,并通過對擬態環境產生與擴散過程的分析,對論建筑媒體在當代的重要作用。
FIDIC合同條件下工程師的角色
格式:pdf
大小:246KB
頁數:4P
3
fidic合同條件下工程師的角色——內容提要國際工程項目實質上是要建立一個以工程師為中心的合同管理體系,工程師是否能獨立于雇主和承包商,構筑起雇主、承包商、工程師三者之間的三角關系并實現相互平衡,對完成合同條件賦予其的使命至關重要。本文基于對fi...
論傳統藝術資源的當下價值——瓦在當代建筑中運用
格式:pdf
大小:345KB
頁數:1P
4.5
瓦在當代的發展早已超出古時候,可是,它所用到的地方卻好像只有屋面瓦這一個地方。為什么我們有了這么多的類型的瓦,卻單單只用在建造屋頂上?這難道不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資源浪費么?我們的思維總是被禁錮在現有的事物中。瓦獨特的紋理和生動的形狀能讓設計師迸發出全新的創作靈感,同時也能讓設計師們反思對傳統材料的加工與利用,讓更多的傳統材料再次發光發熱,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相會“建筑師之家”——記德國杜塞爾多夫“中國當代建筑展”
格式:pdf
大小:569KB
頁數:2P
4.3
中國當代建筑展“于今年10月10日至12月20日在德國萊茵河畔著名城市杜塞爾多夫市“建筑之家”舉行,此次展覽在德國產生了較強烈的反響,獲得了圓滿成功。近二十家中國大型設計院和中小型建筑事務所參加了此次展覽。這次展覽是由“德中建筑協會-dcb”及德國最大的北威州建筑師協會aknw聯合舉辦的。
團隊成員的角色類型及其啟示
格式:pdf
大小:150KB
頁數:8P
3
團隊成員的角色類型及其啟示——天生我才必有用”,講的是人們在人類社會活動過程中,任何人都會有自己的價值和貢獻。其實,團隊中的各成員更是如此。 國際相關組織從團隊成員性格和能力的角度對團隊角色進行了深入而卓有成效的研究,并將團隊角色總結...
古建筑設計在當代建筑設計的應用價值
格式:pdf
大小:2.0MB
頁數:2P
4.3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蓬勃發展,建筑市場日趨繁榮,在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居住需求同時,人們對建筑物的設計性越發關注,這與人們審美能力、經濟實力不斷提升有直接關系,在此基礎上衡量一座建筑物綜合成效的標準,發展為在關注其質量基礎上,還需權衡其功能性、設計性、實用性等方面,繼而引導我國建筑產業良性發展,同時為建筑設計帶來新課題。本文通過對古建筑設計在當代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以期為提高建筑物綜合質量提供依據。
當代中國建筑師的責任與擔當
格式:pdf
大小:1.3MB
頁數:9P
4.5
2015年1月,住建部首次提出\"注冊建筑師負責制\"概念,10月,住建部委托上海在自貿區正式實施\"注冊建筑師負責制\"試點,到現在已經近3年了。建筑師負責制試點實踐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和成效,同時也發現了問題和難點。針對這一業內的熱點話題,本刊特向參與建筑師負責制課題研究的專家學者組稿,依托2018年8月31日在上海召開的建筑師負責制學術論壇的內容,并以宋春華先生在2017年威海國際人居節上發表的演講《當代中國建筑師的責任與擔當》為開篇,從理論、論壇、實踐幾個方面對當前建筑師負責制的踐行過程進行梳理、分析和總結,與廣大讀者共享。
對當代建筑設計的思考
格式:pdf
大小:47KB
頁數:2P
4.4
從簡要分析我國建筑市場的現狀入手,提出增強建筑師的社會責任感、發揮建筑師的職能、提高民眾參與意識,以擺脫我國建筑\"仿古、仿洋\"的困境,提高在國際建筑市場的競爭力。
廣州市建筑業在珠三角城市群的角色分析
格式:pdf
大小:205KB
頁數:4P
4.7
用斷裂點理論和產業吸引力模型來計算廣州市建筑業對周圍城市的吸引力,表明被吸引最強的城市依次是佛山、深圳、清遠、東莞、江門、中山、肇慶、珠海和惠州,除清遠外,其他8個都是屬于珠三角。又應用產業增長貢獻率模型,計算出各城市對珠三角建筑業增長的貢獻率,發現近10年間,廣州對珠三角建筑業增長的貢獻率平均達到25.73%。因此,建議政府確定并促進廣州建筑業的中心地位,推動周邊城市群建筑業的穩步發展,進一步加強這些城市之間建筑業的協作,使珠三角城市群為地區經濟的發展提供強大推動力。
淺談當代職業建筑師的職責
格式:pdf
大小:10KB
頁數:4P
4.5
摘要:當代中國的建筑師的執業市場仍處于摸索的初級階段,魚龍混雜,百花齊放,眾 說紛紜。我們的教育體系和設計意識還無法跟上飛速前進的時代,創作源泉仍依賴于國外的 建筑事務所,對建筑和文化缺乏正確的理念的業主主導著建筑市場,主流社會唯外國建筑師 是從,更多的年輕建筑師們艱難地自覓出路時,浮躁之風也在扼殺建筑師創新能力。有理想、 有抱負的建筑師必須對建筑設計有清醒的認識,同時加強自身素質來提高自己的設計水平, 以期拯救中國建筑的前途,顯得尤為重要和及時。職業建筑師必須看到自己所面臨的前所未 有的巨大的挑戰與機遇,才能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的建筑精品。 關鍵詞:建筑設計自身素質 當代中國的建筑師的執業市場仍處于摸索的初級階段,魚龍混雜,百花齊放,眾說紛紜。 我們的教育體系和設計意識還無法跟上飛速前進的時代,創作源泉仍依賴于國外的建筑事務 所,對建筑和文化缺乏正確的理念的業主主導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裝飾設計材料員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