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電腦配合GPS的道路勘測設計系統的開發及應用
格式:pdf
大小:22KB
頁數:2P
人氣 :53
4.5
文章闡述了GPSROAD的開發研究工作,并介紹了該系統在勘測設計工作中所能實現的功能以及應用前景。
道路勘測設計習題-答案
格式:pdf
大小:120KB
頁數:13P
第一章緒論 一、參考答案 1、鐵路、公路、水運;2、七條射線、九條縱線、十八條橫線3、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 三級公路、四級公路4、小客車5、分向、分車道、全部控制6、20、15;7、計劃8、小客車、 載重汽車、鞍式列車9、幾何線形10、四、車流密度、二11、延誤率和平均運行速度、三12、 一階段設計、二階段設計、三階段設計 二、參考答案 1、a專供汽車行駛2、a年平均晝夜交通量3、c設計年限末的交通量4、c5000~15000輛5、 b交通量6、b最大 三、參考答案 1.公路技術標準:是指一定數量的車輛在車道上以一定的設計速度行駛時,對路線和各項工程的設 計要求。 2.設計車速:是指在氣候條件良好,交通量正常,汽車行駛只受公路本身條件影響時,駕駛員能夠
道路勘測設計必考習題
格式:pdf
大小:220KB
頁數:8P
求靈界速度 例題1 汽車在彎道上行駛,如果彎道半徑很小,路面橫坡不當,汽車 輪距窄且裝載重心高度過大,且速度較高,汽車就可能產生 傾覆危險。假設b=1.7m,hg=1.8m,r=50m,g=80kn,路 面外側道路橫坡=-0.03。試求傾覆時的臨界速度vmax? 解題思路: 2 2127 b hhg v i r根據發生傾覆極限平衡狀態, 1.7 max2*1.8127*500.03)53(/)vkmh所以,( max2127()g b hhvri可得: 超高半徑 例題2 已知某道路一處半徑為400米,超高橫坡為5%的彎道的 最大橫向力系數為0.15,試求該路段允許的最大車速? 若該道路的設計速度為60km/h,路拱橫坡為1.5%,當 某彎道不設置超高時,該平曲線的半徑至少應為多大? 解題思路: 2 127
道路勘測設計書
格式:pdf
大小:2.2MB
頁數:31P
4.6
1 目錄 1、設計概述....................................................3 1.1、目的和要求.............................................3 1.2、基本資料...............................................3 1.3、總體設計原則...........................................3 2、平面設計....................................................5 2.1.平面線形組成要素.......................................5 2.2.線形設計一般原則.......................
道路勘測設計
格式:pdf
大小:19KB
頁數:7P
4.7
第一章 1.現代交通運輸系統五種運輸方式:鐵路、道路、水運、航空及管道組。 2.道路運輸的作用:直達運輸作用,銜接其他交通運輸方式的紐帶作用。 3.道路按用途分類:公路,城市道路,林區道路,廠礦道路,鄉村道路。 4.道路的功能:道路能為用路者提供交通服務的特性,它包括通過功能和通達功能。通過功能: 道路能為用路者提供安全,快捷,大量交通的特性。通達功能:道路能為用路者提供與出行 端點連接的特性。 5.公路按功能劃分為:干線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 6.公路按行政管理屬性劃分為:國道、省道、縣道和鄉道。 7.公路分級(五個等級):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和四級公路。 8.公路技術標準:在一定自然條件下能保持車輛正常行駛性能所采用的技術指標體系。 全部控制出入的高速公路符合條件:①必須具有四條或四條以上的車道②必須設置中間帶③ 必須設置禁入柵欄④必須設置立體交叉
道路勘測設計二
格式:pdf
大小:64KB
頁數:7P
4.6
道路勘測設計(二) 一、名詞解釋(3×5=15分) 1.設計速度2.動力因數3.停車視距4.平均從坡5.自 然展線 二、填空(15分,每空0.5分) 1.城市道路網的結構形式 有、、、。 2.道路平面線形是由、、三 要素組成。 3.各級公路應保證視距,二、三、四級公路的視距不得小于 視距的兩倍。對向行駛的雙車道公路要求有一定比例的路段保證 視距。 4.無中間帶公路的超高過渡方式 有、、。 5.公路選線的步驟為、、。 6.山區越嶺線公路展線的方式 有、、。 7.紙上定線的操作方法 有、。 8.平面交叉口減少或消滅沖突點的方法 有、、。 9.渠化交通的交通島,按其作
面向工程教育的道路勘測設計課程研究性教學設計
格式:pdf
大小:150KB
頁數:未知
4.8
采用研究性教學模式改革課程平時教學要求,以解決實際項目課題為指引,采用研究設計小組進行選題、文獻搜集和方案制訂。結合先進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設計和實踐改革措施研究。基于gnss-rtk技術探索與工程測量實習成果相結合,應用到道路勘測設計課程的教學、課程設計和實習中,并及時根據應用效果調整策略,以提高教學質量。
關于RTK在道路勘測設計中的應用探究
格式:pdf
大小:2.1MB
頁數:3P
4.7
介紹了rtk技術的基本原理、作業流程及其在公路勘測中應用的主要特點;論述了rtk技術在公路勘測中的控制測量、大比例尺地形圖繪制、道路中線放樣、橫斷面測量等方面的應用;并結合實際工作中的作業方法與作業模式,總結出在提高測量精度方面應該注意的事項。
道路勘測設計各章習題及答案
格式:pdf
大小:37KB
頁數:24P
4.8
第一章緒論 一、填空題 1、現代交通運輸由()、()、()、航空、管道等 五種運輸方式組成。 2、根據我國高速公路網規劃,未來我國將建成布局為“7918”的高速公路網絡。 其中“7918”是指()、()、()。 3、《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03)規定:公路根據功能和適應的交通 量分為()、()、()、()、()五個等 級。 4、各級公路能適應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均指將各種汽車折合成()的 交通量。 5、高速公路為專供汽車()、()行駛并應()出 入的多車道公路。 6、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線功能的一級公路的設計交通量應按()年預測; 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級公路和二、三級公路的設計交通量應按()年預測。 7、設計交通量預測的起算年應為該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的()通車年。 8、我國《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將設計車輛分為()、()和()
《道路勘測設計》2-4章課后習題及答案
格式:pdf
大小:157KB
頁數:13P
4.4
1 第二章平面設計 2-5.設某二級公路設計速度為80km/h,路拱橫坡為2%。 ⑴試求不設超高的圓曲線半徑及設置超高(%8ih)的極限最小半徑(值 分別取0.035和0.15)。 ⑵當采用極限最小半徑時,緩和曲線長度應為多少(路面寬b=9m,超高漸 變率取1/150)? 解:⑴不設超高時: )(h v r i127 2 = 0.02)]-(0.035[127 802 =3359.58m, 教材p36表2-1中,規定取2500m。 設超高時: )(h v r i127 2 = 0.8)](0.15[127 802 =219.1m, 教材p36表2-1中,規定取250m。 ⑵當采用極限最小半徑時,以內側邊緣為旋轉軸,由公式計算可得: 緩和曲線長度: p ib l ' 150/1 %2%89)(=135m 2-6某丘
《道路勘測設計》試卷及答案
格式:pdf
大小:54KB
頁數:6P
4.3
武漢理工大學考試試題紙(b卷) 課程名稱:《道路勘測設計》專業班級: 題號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總分 題分 備注:學生不得在試題紙上答題(含填空題、選擇題等客觀題) 一、填空:(6×3=18分) 1.根據《標準規定》,公路的平曲線半徑分為,,。 2.公路平面線形的主要組成要素為,,。 3.汽車行駛的充分必要條件為。 4.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設置爬坡車道的目的是。 5.公路定線分定線、定線、定線三種方法。 6.縱斷面設計時,對最小坡度加以限制的原因是。 二、判斷題:(2×5=10分)(若對,請打√,錯打╳,并改正) 1.車速愈大,橫向力系數愈大,則汽車在彎道行駛時的穩定性愈差。() 2.橫凈距是指視距線至路中線的法向距離。() 3.停車視距和超車視距是各級公路都必須滿足的視距。() 4.凡是陡坡都要限制其長度。(
道路勘測設計-道路平面設計
格式:ppt
大小:1.9MB
頁數:未知
3
道路勘測設計-道路平面設計——1.路線 幾個名詞: (1)路線 路線是指道路的中線(彎道上不考慮加寬的影響) (2)路線的平面 道路中線在水平面的投影 (3)路線的縱斷面 用一個曲面,沿著中線縱向剖切,再展開成平面 (4...
關于數字地圖在道路勘測設計中的應用探析
格式:pdf
大小:115KB
頁數:1P
4.4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信息技術、數字化技術在道路勘測設計中的不斷推廣和應用,大大提高道路勘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對于提高道路工程的施工質量有著重要影響。本文就數字地圖的主要內容進行闡述,對數字地圖在道路勘測設計中的應用情況進行分析,提出數字地圖在道路勘測設計中的實際應用,以不斷提高我國道路勘測設計水平。
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應用
格式:pdf
大小:1.3MB
頁數:3P
4.6
土木工程專業道路橋梁方向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專業,道路勘測設計作為該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課程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走上社會工程實踐的應用。針對道路勘測設計的課程特點及社會對大學畢業生的應用型知識體系結構的需求,在教學環節、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提出改革措施,進行研究和分析,并通過實踐教學應用和評價,證明是行之有效的。
道路勘測設計2-4章課后習題及答案
格式:pdf
大小:106KB
頁數:13P
4.7
文檔來源為:從網絡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編輯.歡迎下載支持. 1 第二章平面設計 2-5.設某二級公路設計速度為80km/h,路拱橫坡為2%。 ⑴試求不設超高的圓曲線半徑及設置超高(%8ih)的極限最小半徑(值 分別取0.035和0.15)。 ⑵當采用極限最小半徑時,緩和曲線長度應為多少(路面寬b=9m,超高漸 變率取1/150)? 解:⑴不設超高時: )(h v r i127 2 = 0.02)]-(0.035[127 802 =3359.58m, 教材p36表2-1中,規定取2500m。 設超高時: )(h v r i127 2 = 0.8)](0.15[127 802 =219.1m, 教材p36表2-1中,規定取250m。 ⑵當采用極限最小半徑時,以內側邊緣為旋轉軸,由公式計算可得: 緩和曲線長度: p
道路勘測設計試題及答案
格式:pdf
大小:2.0MB
頁數:22P
4.5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六章道路交叉設計 1.交叉口設計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交叉口設計的基本要求: (1)保證車輛與行人在交叉口能以最短的時間順利通過,使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能適應各條道路的 行車要求; (2)正確設計交叉立面,保證轉彎車輛的行車穩定,同時符合排水要求。 2.交叉口設計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11 答:交叉口設計的主要內容: (1)正確選擇交叉口的形式,確定各組成部分的幾何尺寸; (2)合理布置各種交通設施; (3)驗算交叉口行車視距,保證安全通視條件; (4)交叉口立面設計,布置雨水口和排水管道。 3.平面交叉口的型式有哪些?其適用范圍如何? 答:常見的交叉口型式有:十字型、t字型、x字型、y字型、錯位交叉和多路交叉(五條或五條以 上道路的交叉口)等幾種。 (1)十字型交叉口是最基本的平面交叉口型式。它型式簡單,交
基于“OBE”理念的《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設計
格式:pdf
大小:1.2MB
頁數:3P
4.7
文章采用\"obe\"模式探討了《道路勘測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以\"項目成果\"為導向,組建學習小組,將理論教學和課程設計穿插搭接在一起,采用線上線下教學方式、多維考核模式,確保學生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滿足專業認證和培養目標要求。
《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探索
格式:pdf
大小:115KB
頁數:3P
4.4
結合我校省級教改專業——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教改的進程,針對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和該課程的特點,結合教學經驗,提出該課程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用掌上電腦實現施工現場動態管理的探索
格式:pdf
大小:304KB
頁數:2P
4.5
建筑市場執法監察大隊肩負著全市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的監察工作。主要任務是深入到施工現場檢查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是否具有合法的開工手續,比如中標通知書、施工許可證、質量監督手續、圍檔、標識牌、現場攪拌等,同時全過程跟蹤施工情況。比如形象進度等,并對違法違章行為進行查處。而建筑市場則是給辦理建設工程項目施工
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和探討
格式:pdf
大小:90KB
頁數:未知
4.8
為了提高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效果,根據南陽理工學院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專業培養方案的要求,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了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相關具體思路和方法,對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和效果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實踐證明效果良好.
道路勘測設計-公路選線
格式:ppt
大小:1.8MB
頁數:未知
3
道路勘測設計-公路選線——一、選線的目的與任務 1.目的 道路選線的目的,就是根據道路的性質、任務、等級和標準,結合地形、地質、地物及其它沿線條件,綜合平、縱、橫三方面因素,在實地或紙上選定道路路中線平面位置。 2.任務 道路選線的...
《道路勘測設計》課程設計表
格式:pdf
大小:211KB
頁數:4P
4.6
直線、曲線及轉角表 (道路勘測課程設計)第頁共頁 交 點 號 交點坐標(m) 交點樁號 轉角 (°‘“) 曲線要素(m)曲線主點樁樁號(m)直線長度及方向測量斷鏈 備注 xyrlstlejzhhyqzyhhz 交點間 距(m) 直線長 度(m) 方位角 (°‘“) 樁號 (m) 增減 長度 (m) 編制:復核:注:本表必須用手工填寫 路基設計表 (道路勘測課程設計)第頁共頁 樁號 平曲線 縱坡(%) 及 坡長(m) 豎曲線 設計 標高 (m) 地面 標高 (m) 填挖高度 (m) 路基寬度(m) 路基邊緣及中樁與 設計標高之高差 (m) 施工時中 樁填挖高 (m) 邊坡1:n 護坡道邊溝坡腳坡口至 中樁距離 (m)
道路勘測設計設計說明書
格式:pdf
大小:60KB
頁數:11P
4.6
-i- 《道路勘測設計》課程設計說明書 作者姓名:xxx 專業、班級:xxx 學號:xxx 指導教師:xxx 設計時間:xxx 目錄 1設計概述................................................................................................................................1 1.1目的和要求:..............................................................................................................1 1.2設計依據:.........................................
道路勘測設計課程設計 (2)
格式:pdf
大小:273KB
頁數:27P
4.4
1 道路勘測課程設計計算書 學院(系):土木工程系 專業:道路與橋梁 學生姓名: 學號: 指導教師: 完成日期: 2 目錄 1道路平面設計...................................................1 1.1平面設計中的基本原則.....................................1 1.2線形設計....................................................2 1.3路線方案確定..............................................2 1.3.1選線步驟與方法.............................................2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二級建筑師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