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故宮博物院的建筑藝術看古代文化
格式:pdf
大小:102KB
頁數:1P
人氣 :76
4.3
作為與人類生活聯系最緊密相關部分,優秀的建筑藝術反映出了政治、經濟、哲學、宗教、藝術、美學及自然科學等各個方面,凝聚了古代中國人民智慧和創造力的故官博物院,已經成為中國向世界展示自己獨特文化的舞臺。研究這座代表了古代中國封建社會建筑藝術發展巔峰水平的皇家宮殿對中國古代文化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盾安中央空調成功中標故宮博物院
格式:pdf
大小:9KB
頁數:1P
4.3
近日,從盾安中央空調市場部了解到,作為"民族第一品牌"的盾安中央空調成功中標中國故宮博物院文化殿屋頂式空調機組采購項目,這是繼盾安中央空調成功中標釣魚臺國賓館后取得的又一佳績,也充分證明盾安中央空調作為"民族第一品牌"的魅力所在。據介紹,故
故宮博物院古建筑防雷保護工作的回顧
格式:pdf
大小:9.4MB
頁數:24P
4.5
北京故宮在建成之時,就有雷害伴隨,不斷出現雷擊起火,損毀建筑物的事故。本文回顧了故宮博物院上世紀50年代以來古建筑防雷工作的情況,特別是1984年國家頒布試行《建筑防雷設計規范》后,對故宮古建筑之材料進行相關的數據調查和實驗,作為防雷設計的依據。同時對防雷問題較嚴重的幾座殿宇的防雷裝置的改進,大大提高了防雷保護能力。此外,作者還對故宮落雷的條件和一些雷擊事故加以科學分析。
建筑與陳列——故宮博物院珍寶館、石鼓館的陳列設計
格式:pdf
大小:480KB
頁數:3P
4.4
故宮博物院是明清兩朝皇宮——紫禁城的所在,這座舉世矚目的皇家宮殿建筑群,是明永樂年間在《周禮》\"前朝后寢\"和陰陽五行學說的理論基礎上建筑起來的。按照這個理念,\"前朝\"是作為皇帝與朝臣處理政務使用的,\"后寢\"則是供皇帝家庭成員日常起居使用的。
故宮博物院藏哈克文化玉石器研究
格式:pdf
大小:2.9MB
頁數:15P
4.6
故宮博物院收藏有一批早年出土于內蒙鄂溫克族自治旗的玉器和細石器,經對出土地點的確認及與考古出土器物的分類對比,確定其歸屬于新石器時代內蒙呼倫貝爾地區的哈克文化。哈克文化主要是以細石器為代表的史前考古學文化,目前也發現了為數不多的玉器。而故宮所藏的11件玉璧不僅為研究東北呼倫貝爾地區史前玉器的起源提供了更多的資料,而且對中國玉器文明起源的多元化探討也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文化再現的建筑嘗試——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設計思考
格式:pdf
大小:4.4MB
頁數:8P
4.7
1建筑緣起\n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以下簡稱故宮南院)以“國際級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為定位,力求以宏觀的視角展現至寶典藏品的時空脈絡與文化背景.\n故宮南院位于中國臺灣(嘉義)嘉南平原的熱帶氣候區,長年溫暖,冬季少雨.地質條件以現代沖積層為主,地勢平坦,視域開闊,可遠觀四周田園景致.項目基地位于人工湖西、南區塊,用地呈l形,南北向約620~650m,東西向為120~620m不等,占地面積約為20ha.姚仁喜|大元建筑工場于2011年贏得項目的競標,隨后著手進行建筑方案設計.
文物建筑中的建筑創作:北京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設計
格式:pdf
大小:3.4MB
頁數:11P
4.7
北京故宮博物院是中國最大的國家級綜合性博物館。因其傳統建筑難以符合恒溫恒濕等現代展覽活動的要求.文物建筑的特殊性又無法直接在古建上安裝各種現代化照明、空調、消防.安防等設備.不僅導致大量館藏品無法與觀眾見面,同時也影響與國外著名博物館間的交流,成為制約博物院發展的瓶頸。為此.北京故宮博物院早在2000年就開始在文物建筑中建造展廳項目的策劃,探索在其中開展現代展覽活動的可能性,以尋求文物保護與精品展示之間的平衡。
故宮博物院太和殿等古建筑的防雷改造設計體會
格式:pdf
大小:174KB
頁數:4P
4.6
故宮整體維修是國之大事,歷史重任,世人關注。防雷改造是這項歷史重任的一部分。本文總結了太和殿等建筑防雷改造工程設計的特點、原則和具體做法,供探討。
故宮博物院地下文物庫(二期工程)空調及自控系統設計
格式:pdf
大小:99KB
頁數:3P
4.8
北京故宮博物院地下文物庫是目前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地下恒溫恒濕收藏庫。除介紹了二期工程空調系統的設計外,著重介紹了該庫的環境控制系統。控制系統采用了國內開發的rh微機自動控制系統。
故宮建筑特色
格式:pdf
大小:35KB
頁數:4P
4.7
故宮建筑特色 故宮的建筑藝術主要是群體組合的藝術,群體間的聯系、過渡、轉換,構成了豐富的鋪陳展開的空間序列。 故宮總體分為南部的前朝和北部的后寢兩部分。南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兩側輔以文華、 武英兩殿,是皇帝上朝接受朝賀、接見群臣和舉行大型典禮的地方。三大殿建在高8米多的呈工字形的須彌座式 三層平臺上,四周環繞著石雕欄桿,氣勢磅礴,為故宮中最壯觀的建筑群,表現出不同凡響的崇高地位。其中太 和殿是故宮中等級最高,體量最大的建筑,也是我國現存的一座最大的古代木結構殿宇。北半部則以乾清宮、交 泰殿、坤寧宮后三宮及東、西六宮和御花園為中心,其外東側有奉先殿、皇極殿等,西側有養心殿、雨花閣、慈 寧宮等,是皇帝與后妃、皇子和公主們居住、舉行祭祀和宗教活動以及處理日常政務的地方。由天安門、端門、 午門的前序、太和門的過渡、到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高潮、再經過乾清門的
6淺談故宮建筑
格式:pdf
大小:5KB
頁數:1P
4.6
淺談故宮建筑 高一三何代 故宮也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帝的皇宮,始建于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中國 古代建筑的杰作,也是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結構古建筑群。作為藝術類博物館,故 宮內收藏有歷代文物,如鐘表、玉器、青銅器、書法等珍貴文物。 故宮沿著一條南北向的中軸線排列,左右對稱,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鐘樓,貫穿 整個紫禁城。規劃嚴整,氣魄宏偉,極為壯觀。無論在平面布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的 雄偉、堂皇、莊嚴、和諧,都屬無與倫比的杰作。它標志著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 走進故宮的大門,就來到了太和門廣場,寬闊的廣場,兩邊對稱著兩頭銅獅,金碧輝 煌的大門有81個門釘,繼續往里走,就是太和殿,那造型獨特,五彩繽紛的大殿讓我們大 開了眼界,太和殿是皇宮內建筑等級最高的宮殿,是整個紫禁城中最高的宮殿,在宮殿中, 是皇帝坐的龍椅,太和殿是皇帝舉行節日慶典時使用的宮殿。 太和殿是紫禁
故宮建筑的色彩特色
格式:pdf
大小:16KB
頁數:5P
4.7
紫禁城建筑的色彩特色 中國古代皇家建筑白色臺基,紅墻黃瓦與藍天,綠樹交相呼應,形成強烈的原色對比。暖 色的建筑與檐下冷色的彩畫組成色彩冷暖的對比,構成富麗堂皇的色彩格調。而紫禁城建筑 的色彩運用就尤為典型。 紫禁城建筑采用金黃色的琉璃瓦屋頂,屋頂下是綠色調的彩畫裝飾,屋檐以下是成排的紅色 立柱和紅色門窗,整座宮殿坐落在白色的石料臺基之上,臺下是深灰色的鋪磚地面。在色彩 上,紫禁城的總體色彩效果就是鮮明和強烈。 需要說明的是紫禁城的建筑為什么會用大片的黃色屋頂和紅色的屋身。黃色是五色之一, 《易經》上說“天玄而地黃”,在古代陰陽五行的學說中,將五色與五方和五行相配,土居 中,故黃色為中央正色。紅色也是主色之一,人類認識紅色很早,考古學家在山頂洞人生活 的山洞里發現有用紅色染的貝殼和獸牙,判斷為人類最早的裝飾物。這說明人類把它當作是 表現美好的色彩了。紅色給人以希望
無錫市博物院空調系統設計
格式:pdf
大小:477KB
頁數:4P
3
無錫市博物院空調系統設計——該工程采用了部分冰蓄冷及一次泵變流量空調系統。介紹了空調形式和冷熱源、水系統、通風系統、防排煙系統、自動控制系統的設計。
BIM技術在博物院項目施工階段中的運用
格式:pdf
大小:1.9MB
頁數:2P
4.4
對于bim技術其主要就是在計算機技術應用的基礎上,對其信息技術以及和建筑相關的信息實施采集,建立相應的數據庫,從而實現對建筑工程的合理管理,為相關的管理人員提供合理的建議。相對于bim技術來講,其主要就是進行三維模型的構建,對施工設計進行輔助,以及為鋼結構在施工當中提供相應的輔助作用,將施工的質量以及效率進行提升。現階段隨著bim技術的應用,我國相應的也提出了相關標準,對bim技術的實際應用進行規范。本文以一個博物院工程對bim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階段中的運用進行分析和探討。
無錫博物院建筑新技術應用綜述
格式:pdf
大小:1.2MB
頁數:4P
4.6
無錫博物院建筑新技術應用綜述 作者:周鑒,zhoujian 作者單位:無錫市城市重點工程建設辦公室,江蘇無錫,214031 刊名:江蘇建筑 英文刊名:jiangsuconstruction 年,卷(期):2009,(5) 引用次數:0次 相似文獻(0條) 本文鏈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sjz200905003.aspx 下載時間:2010年5月1日
可貴的嘗試——原中央博物院建筑緣起與歷史評價
格式:pdf
大小:325KB
頁數:6P
4.6
文章通過對原中央博物院建筑策劃、方案設計競賽、施工建造等歷史過程的詳細描述與分析,指出該作品是徐敬直等第一代中國建筑師嘗試將“民族性”與“現代化”相結合的一次可貴的嘗試,并取得了成功。正是這種不懈的探索使得他們在專業上走向初步的成熟,原中央博物院(現南京博物院)建筑更成為經典之作。
尋求失去的建筑情感——北京中華民族博物院新疆景區創作談
格式:pdf
大小:7.5MB
頁數:6P
4.6
作者通過對北京中華民族園新疆景區建筑創作的介紹,說明了建筑語言的多元化與建筑的傳統語言、工藝性、材質、光影等情感因素的表達對于建筑創作的重要性。
博物館古建筑保護與功能提升——以南京博物院老大殿改造為例
格式:pdf
大小:693KB
頁數:5P
4.4
南京博物院主體建筑老大殿,是中國近代建筑中唯一采用現代結構形式的仿遼代建筑。近年,南京博物院采用整體頂升、隔震加固等先進技術對其進行修繕保護,不僅有效增強了其抗震水平,還擴大了建筑的空間面積、提升了空間使用功能、豐富了展示內容和方式,為優秀古建筑的保護利用提供了新的技術思路,也為優秀古建筑的保護利用與博物館館舍建設及博物館各項事業發展的相互促進積累了成功經驗。
從故宮建筑淺談中和之美
格式:pdf
大小:14KB
頁數:2P
4.7
從故宮建筑淺談中和之美 北京故宮,作為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宮殿,是中國古代漢族宮 廷建筑之精華,無與倫比的建筑杰作!同樣也是中國古代建筑中體 現中國建筑中和之美的典范! 何為中和之美呢?中和之美是一種剛柔相濟的綜合美!它的基礎觀念 是中國傳統的陰陽五行思想,是一種含蓄典雅靜穆的美,強調審美意 蘊層度適中,不過分而無不及。那么故宮又是如何體現中和之美的 呢? 首先是它的布局的對稱的和諧美,舊北京城以故宮為中心點,建筑向 兩旁住上兩旁對稱分布,沿中軸線以南是前朝屬陽,以北是后宮屬陰。 從故宮分布圖紙上仔細觀察,你可以發現故宮是由許多單體建筑結合 配置族群而成的,而這些建筑都是一一對稱的,如正門午門對應北門 神武門,而兩門之間又形成一條南北向中軸線,前三殿、后三宮、御 花園都位于這條中軸線上,而三殿三宮又呈現出陰陽交替。這條中軸 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
河南博物院之古代玉器館燈光淺析
格式:pdf
大小:1.8MB
頁數:5P
4.7
1 河南博物院之古代玉器館燈光淺析 摘要:博物館是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在博物館 中,燈光照明的作用越來越大,它的作用也體現在很多方面。博物館的實物展現,離不開燈 光的照射。由于博物館的目的是把豐富的資料、珍貴的文物、實物、模型或復制品等收集起 來,加以觀賞和保管。在博物館的內部,有門廳、文物展廳、文物庫房、準備室、會議室、 研究室、圖書室等各種房間,由于使用功能的不同,所以它們對照明的要求也不相同。 關鍵詞:燈光照明博物館玉器視覺 博物館是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并對那 些有科學性、歷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進行分類,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 育的機構、建筑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 在博物館中,燈光照明的作用越來越大,它的作用也體現在很多方面。博物館學在 逐漸發展,它同其他學
河南博物院展室空調濾網吸附灰塵的分析
格式:pdf
大小:807KB
頁數:4P
4.4
博物館環境中的粉塵對文物有不利的影響,需了解其成分和來源,為文物的保存環境的選擇提供科學的數據。為此,采用紅外光譜、x射線衍射、掃描電鏡等手段對河南博物院空調濾網上的粉塵進行了成分分析和形貌分析。分析結果顯示,粉塵包括無機的硅酸鹽物質和各種纖維。分析結果說明,博物館展室這樣的人工環境中仍然含有對文物有危害的因素,而空調措施對去除粉塵具有一定的作用。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造價專業主管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