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建筑之木雕篇蘭窗繡柱玉盤龍
格式:pdf
大小:1.7MB
頁數:5P
人氣 :70
4.5
門窗在中國傳統建筑中屬于“小木作”。門供人出入及迎來送往,窗用來通風與采光,另外它們還承擔著建筑圍護和分隔的功能。老子的《道德經》中說:“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其中,戶即門,即窗。可見自古以來,凡是具有居住功能的建筑都有門和窗。
中國古典建筑中的文化印記
格式:pdf
大小:641KB
頁數:2P
我們每天穿梭在各個建筑物中,建筑文化氛圍不僅傳遞著傳統精神的內涵,而且豐富了生活環境,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質。其實,建筑的意義不僅僅于此,它們還是源遠流長的歷史的見證,更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
中國古典建筑園林篇 雖由人作 宛自天開
格式:pdf
大小:1.7MB
頁數:5P
中國建筑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光輝的成就:從陜西半坡遺址發現的淺穴式房屋,距離現在已有六七千年歷史;修建在崇山峻嶺之上的萬里長城,是人類建筑史上的奇跡;建于隋朝的河北趙縣的趙州橋,在科學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橋梁科學的前列;現存的山西應縣佛宮寺木塔亦是世界現存最高的木結構建筑;北京明、清兩代的故宮,則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完整的大規模建筑群。
略論中國古典建筑磚石雕刻的吉祥文化意蘊
格式:pdf
大小:432KB
頁數:5P
4.4
分析了古典建筑磚石雕刻藝術趨于內向性空間訴求的吉祥語意系統,指出其具有的獨特性與民族性,闡述了中國傳統哲學文化意蘊的"民族性"吉祥寓意訴求的建筑空間特性,對古典建筑磚石藝術所形成的自身文化機制及其歷史的、文化的、動態的發展歷程進行有條件的梳理、檢視和細密分析,強調了吉祥文化意蘊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意念轉換歷史動態的建筑藝術形式。
中國古典建筑園林篇 蘆簾紙閣也風流
格式:pdf
大小:3.6MB
頁數:7P
4.5
濟寧藎園明清時期的山東濟寧,地處運河要沖,商業繁榮、官署眾多,城內外私家園林遍布,據清道光《濟寧直隸州志》卷五“名勝志”“園亭”條統計,明清之際就有50處之多,素有“小蘇州”之稱。清末運河漕運停辦,濟寧園林亦漸凋零,但民國初期仍有意園、怡怡園、溷園、西園等大小宅第園林20多處。延至今日,惟余一座藎園主體尚存。藎園位于山東濟寧東郊戴莊。根據王建波先生的考證,此園前身為青代中葉著名畫家載鑒的別業,原名“椒花村舍”,始建于嘉慶年間,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轉歸當地富紳李澍,改名“藎園”。“藎”字有兩個意義,一為香草,一為忠心。
中國古典建筑園林篇 依園綠竹曉煙晴
格式:pdf
大小:2.3MB
頁數:7P
4.7
福建古稱“閩”,是土著閩越人的居住地。秦漢以來,中原多事時,北方人民不斷南遷,特別在兩晉南北朝、唐末五代,是北方人民大規模入閩的高潮時期。這股遷移潮切斷了閩越土著文化的自身發展脈絡,帶來了中原地區高度發達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制度。1661年,鄭成功率軍將荷蘭人逐出臺灣,
中國古典建筑園林篇高閣看六掩薜蘿
格式:pdf
大小:2.3MB
頁數:7P
4.7
樟林西塘說起“西塘”,人們大多想到的是浙江嘉善縣的水鄉古鎮,卻甚少人知道澄海樟林也藏著一個具有潮汕特色的百年名園。盡管都叫“西塘”,但他們風格不同,
中國古典建筑與現代建筑的室內柱子比較研究
格式:pdf
大小:867KB
頁數:2P
4.4
柱子是建筑中最主要的承重構件,且多孤立獨處,具有獨立的視覺效果。在室內,它直接與人們近距離接觸,地位顯要,于是柱子得到了建筑師精心的裝飾與設計。中國古典建筑以木構建筑為主,其柱子以木質地為主,雖歷經數千年的發展,但礙于嚴格的禮教規范傳承不變。木柱的形態演變相對于多元化的現代建筑風格的
哥特式建筑與中國古典建筑之比較
格式:pdf
大小:126KB
頁數:1P
4.3
置于各自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發現:中西方建筑都有自身發展的脈絡可尋,兩者無論在外在形式上又或是深層的文化基礎上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風格特點。在西方建筑典范中,哥特式建筑以其獨有的造型和審美特征,首當其沖的列在西方建筑文化之鏈的重要部位。這朵交織著細膩詩性與堅韌力量般的奇跡之花,看起來與它所中斷的羅曼傳統元素大相徑庭、分別被釋為天主教、建筑守誠、經院哲學等多重意義。而它與東方古典建筑上的差異又隱含著各自不同的文化、歷史、地緣特性所決定著的更為深層的精神寄托。
論中國古典建筑的造型心態與文彩裝飾
格式:pdf
大小:222KB
頁數:3P
4.4
■學術平臺 論中國古典建筑的造型心態與文彩裝飾 劉曉麗 (洛陽師范學院美術學院,河南洛陽471022) 在世界范圍內的原始建筑中,以木棍作支架而覆 以草泥的窩棚式建筑與壘石土作墻而覆以頂蓋的建筑 是廣泛同時存在的。西方建筑理論體系在數理科學方 面的高度完善與西方建筑流派的頻繁更新,使這兩個 相悖的現象之間尋不到本質的解釋。經典建筑理論中 解決材質性狀與構架方式等物理的研究決不能取代非 功利性的建筑藝術之實質探索。而在中國,數千年恒 穩的建筑風格與舉世無雙的建筑遺存卻又缺乏系統而 使人信服的的現代解說。理論建樹與實踐活動的長期 分離使中國建筑的研究難以深入。在中華文化的固有 觀念中,理論往往不應包含“趣”和“法”這些范疇,更 多偏重于“形而上”的“道”。而建筑活動的實踐性方 式決定了它們在中國文化中“坐而論道”的不可行性。 所以,我們現在能讀到的被中華文化所承
淺析中國古典建筑的哲學特征
格式:pdf
大小:92KB
頁數:1P
4.7
建筑是造型的藝術,更是哲學的空間表達。中國的建筑,既有悠久的歷史又有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既不失鮮明的個性特征又極具東方的藝術魅力。中華文化幾千年文明的歷史積淀,形成了具有深遠意境和哲學內涵的中國古典建筑。本文試圖通過對中國古典建筑,特別是中國古典園林的美學鑒賞和哲學探究,展現中國哲學思想對于人類生存空間的深刻影響。
中國古典建筑在現代的應用及創新
格式:pdf
大小:194KB
頁數:2P
4.6
中國古典建筑歷史悠久,風格獨特,孕育了燦爛的文化,傳統建筑文化非常豐厚,兼具藝術形象和不同功能,是中國建筑文化的瑰寶。時代在發展,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和文化需求的增加,祖國的傳統文化不能被割裂,中國古典建筑有著深厚的文化根基,在現代的應用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們需要學會繼承和發展中國古典建筑的精華,同時我們也將它進行了創新,使中國古典建筑的應用能夠更加的適應自身、環境以及時代的發展。本文將從中國古典建筑在現代的應用和創新進行探討。
道教思想對中國古典建筑的影響
格式:pdf
大小:57KB
頁數:2P
4.5
中國古典建筑受本土道教思想的影響深遠,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思想在中國古代很多朝代都占據著主導的地位,其思想和哲學意義都深深地滲透到中國古代的建筑營造的諸多領域。文章從深受道教思想影響的中國古典建筑的空間氣質及其特色入手,分析在天人合一的道教思想精神內涵影響下,中國古典建筑在榫卯結構、材料、造型、空間和布局等方面的專屬特點。
淺談中國古典建筑的風格
格式:pdf
大小:38KB
頁數:1P
4.4
中國古典建筑之所以有別于世界其他國家的古典建筑和現代建筑,主要是因為她在建筑的各個方面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她追求含蓄的藝術風格,強調自然山水的意境,突出圖騰崇拜和封建禮教,在體現中國傳統思想的同時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一、追求含蓄的藝術風格含蓄是中國古典園林重要的建筑風
中國古典建筑元素在視覺傳達中的應用
格式:pdf
大小:1.2MB
頁數:1P
4.4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輝煌的中華傳統文化,中國古典建筑是我們民族的文化瑰寶,其有著巨大的文化價值,在我們現代的視覺傳達設計中,中國古典建筑元素有著很廣泛的應用,他們在為視覺傳達設計提供大量的素材的同時,也像世人展示了中國古典建筑元素的魅力。本文在分析了中國古典建筑元素的基礎上對其在視覺傳達中的應用展開探討。
論中國古典建筑磚石雕刻的審美文化內涵
格式:pdf
大小:641KB
頁數:5P
4.6
古典建筑磚石雕刻藝術是一種有目的的裝飾和有意味的審美形式。一方面,磚石雕刻對傳統哲學觀念進行創造性的轉換;另一方面,在其創作過程中,始終保留著對傳統精神的理解與詮釋,因而,審美與文化是磚石雕刻藝術存在的基礎,也是影響裝飾藝術思維觀念與審美取向的一個重要因素,時代背景、人文觀念、宗教藝術以及民俗風情都對中國古典建筑雕刻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西方的會合--西方現代與中國古典建筑雕塑的契合
格式:pdf
大小:1.6MB
頁數:2P
4.8
中國古典韻味和西方現代思維看似格格不入,實則有許多共通之處。雕塑和建筑作為體現時代意志、傳承民族文化的藝術創造形式,是人類文明共同的藝術瑰寶。本文將西方現代與中國古典的建筑、雕塑進行了比較,尋求其內在的共通交融之處。
中西方的會合--西方現代與中國古典建筑雕塑的契合
格式:pdf
大小:1.6MB
頁數:2P
4.5
中國古典韻味和西方現代思維看似格格不入,實則有許多共通之處。雕塑和建筑作為體現時代意志、傳承民族文化的藝術創造形式,是人類文明共同的藝術瑰寶。本文將西方現代與中國古典的建筑、雕塑進行了比較,尋求其內在的共通交融之處。
論中國古典建筑磚石雕刻的審美文化內涵
格式:pdf
大小:430KB
頁數:5P
4.5
古典建筑磚石雕刻藝術是一種有目的的裝飾和有意味的審美形式。一方面,磚石雕刻對傳統哲學觀念進行創造性的轉換;另一方面,在其創作過程中,始終保留著對傳統精神的理解與詮釋,因而,審美與文化是磚石雕刻藝術存在的基礎,也是影響裝飾藝術思維觀念與審美取向的一個重要因素,時代背景、人文觀念、宗教藝術以及民俗風情都對中國古典建筑雕刻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西方的會合--西方現代與中國古典建筑雕塑的契合
格式:pdf
大小:1.6MB
頁數:2P
4.6
中國古典韻味和西方現代思維看似格格不入,實則有許多共通之處。雕塑和建筑作為體現時代意志、傳承民族文化的藝術創造形式,是人類文明共同的藝術瑰寶。本文將西方現代與中國古典的建筑、雕塑進行了比較,尋求其內在的共通交融之處。
辯證思維方式與中國古典建筑審美特征
格式:pdf
大小:650KB
頁數:5P
4.4
辯證思維方式是中國古代哲學思維方式之一,它深刻地影響了中國古典建筑審美特征的形成,使其在有無相生、虛實相資,中庸為道、和美為貴,情理并重、禮樂相成三個方面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
論儒學經權觀對中國古典建筑觀念的影響
格式:pdf
大小:931KB
頁數:5P
4.3
儒學經權觀是儒學理論體系的方法論,以"執經達權"、"經權合一"為理論重點。儒學經權觀"允執其中"的方法論特點從總體上影響了中國古典建筑對"中和之美"的追求和營造,形成了中國古典建筑審美情趣的中和原則。同時,儒學經權觀一方面強調通權達變,影響了中國古典建筑規劃與設計的因變制宜原則;另一方面又強調執經為本,使中國古典建筑的發展長期處于穩定狀態,體現出強烈的守常傾向。
中國古典建筑元素漏窗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運用
格式:pdf
大小:2.4MB
頁數:1P
4.3
中國古典建筑元素漏窗,是中國極具特色的傳統裝飾元素,其設計形式延續至今.本文從現代建筑設計的優秀案例中,總結古典漏窗在現代設計中的運用原則及方法,力求為今后中國古典元素的傳承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借鑒.
中國古典建筑元素在現代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格式:pdf
大小:63KB
頁數:2P
4.5
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其中包括古典建筑藝術資源。古典建筑元素如果應用于現代園林建筑設計中不僅會具有較強的藝術氣息和歷史氣息,還會讓園林建筑更加具有個性化風格,突顯出神秘感。從我國園林建筑設計的現狀以及發展趨勢,研究我國古典建筑元素以及其特點,最后針對現代園林建筑設計中我國古典建筑元素的具體應用進行了重點探討,希望具有借鑒意義。
中國古典建筑風格解析--以西南風格為例
格式:pdf
大小:795KB
頁數:1P
4.8
中國建筑具有秦風漢韻之說,有著悠久的歷史以及光輝的成就。從半坡遺址出現的方形或者圓形的穴式房屋,到現在已經有著六千年的歷史。其中修建在崇山峻嶺上的萬里長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偉大奇跡;而建于隋代的安濟橋,體現了科學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也是世界橋梁科學建筑的頂端;北京明清時期的故宮,是目前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建筑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大規模建筑群。中國現存的這些技術高超、藝術精湛、具有獨特的風格特色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獨樹一幟,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其中西南風格作為我國建筑風格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有著自己的特點。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水利水電工程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