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灘擴建工程石英脈侵入帶對廠房頂拱圍巖穩定性影響分析
格式:pdf
大小:367KB
頁數:5P
人氣 :57
4.6
在巖灘水電站擴建工程中,由白色石英脈巖和淺色蝕變輝綠巖組成的石英脈侵入帶,低于水庫蓄水位,與地下廠房左端墻的頂拱臨空面最近距離為十余米,屬Ⅲ類圍巖,其總體性狀比Ⅱ類新鮮輝綠巖為差。因其仍屬于力學強度較高堅硬巖體,未發現軟弱層帶,透水性很弱,離廠頂臨空面較遠,廠房洞挖應力松弛影響范圍、廠頂隨機塊體最大影響深度和錨索壓縮應力均達不到該處,文中分析,施工中若能及時做好頂拱和邊墻的關鍵塊體的加固處理,廠頂以上圍巖整體穩定性較好,即石英脈對廠房穩定基本無影響,可不作長錨索處理。但需在石英脈侵入帶內預埋監測儀器,做好施工期的應力—應變監測。
施工順序對隧道圍巖穩定性的影響分析
格式:pdf
大小:1.9MB
頁數:6P
針對2種不同施工順序對地下洞室圍巖穩定性的影響,其一是先開挖地下隧道,后修建地面建筑,分析了隧道洞頂的沉降位移、洞室圍巖的變形、塑性區、拉壓破壞區等;其二是先修建地面建筑地面建筑先完成,后開挖地下隧道,分析了地下隧道的受力、變形、破壞區以塑性區等。通過分析得出了前一種施工順序更為有利的結論。
側部溶洞對隧道圍巖穩定性影響分析
格式:pdf
大小:2.4MB
頁數:5P
以納溪高速公路敘嶺關隧道為背景,以方形溶洞為例,運用三維有限元方法分析隧道側部溶洞對隧道圍巖穩定性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隨著隧道的不斷推進,右拱腳附近豎向位移和最大主應力有較明顯的增加;拱頂、拱底圍巖變形有朝溶洞方向位移的趨勢;側部溶洞對圍巖的影響范圍大約是2倍隧道洞徑,對1倍隧道洞徑內的圍巖及側部溶洞應及時處理。隧道圍巖位移、應力的變化規律可為巖溶處理、支護時機提供依據。
隧道前方大型溶洞對隧道圍巖穩定性影響
格式:pdf
大小:1.3MB
頁數:5P
4.7
在尚家灣隧道施工期間,曾預報并揭露大型溶洞,溶洞的存在給隧道施工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以尚家灣隧道為背景,開展數值試驗。通過對比隧道前方有、無溶洞條件下開挖工況,從位移、應力、塑性區3個方面分析了隧道前方大型溶洞對隧道圍巖穩定性的影響。研究表明:對于本工程而言,溶洞對隧道底部和左側拱腰的影響要大于對隧道頂部及右側拱腰的影響;隧道前方存在大型溶洞條件下塑性區體積隨開挖位置呈指數增長。隧道前方無溶洞條件下,塑性區體積隨開挖位置呈線性增長,即溶洞的存在大大加速了隧道開挖塑性破壞區的增長。該研究對巖溶地區隧道安全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開挖跨度對隧道圍巖穩定性影響研究
格式:pdf
大小:543KB
頁數:4P
4.3
通過建立有限元、離散元兩種數值力學模型,開展開挖跨度對隧道圍巖穩定性的影響規律研究。結果表明:在不考慮洞室形狀影響的前提下,當圍巖按連續介質假設,且開挖后仍處于彈性應力狀態時,單純增加隧道開挖跨度對圍巖應力狀態影響不大;但若開挖后進入彈塑性應力狀態,則單純加大開挖跨度會導致塑性區半徑大幅度增加,影響圍巖穩定。當圍巖按非連續介質假定時,巖體失穩主要呈現節理面間剪切滑移。開挖跨度增大相當于隧道跨度與巖塊的相對尺度增大,隧道關鍵塊體失穩概率加大,對于相同產狀節理巖體,關鍵塊體出現部位相同;另一方面,跨度增大引起在隧道開挖的應力擾動區內遭遇節理的組數增加,組數越多,巖體越破碎,失穩概率越大,且失穩模式各有不同,增加了支護難度。
埋深與圍巖質量對隧洞圍巖穩定性的影響探究
格式:pdf
大小:1.5MB
頁數:8P
4.5
采用有限元方法,初步研究了隧洞在埋深為33,233,433m時,在ⅰ~ⅴ級圍巖的受力、塑性變形和位移變化。研究發現,在同一埋深下,隨著圍巖破碎程度的增加,圍巖的受拉區和塑性變形區逐漸從拱頂、底向邊墻轉移,并可能在邊墻處發生拉應力突增現象,突增幅度隨埋深的增加而增大。隧洞的拱頂、邊墻和拱底都會產生較大位移;隨著埋深的增加和巖體的破碎,拱頂和拱肩的位移會超過其他部位。計算結果和已有的模型試驗結果相比較,論證了研究方法和結論的合理性。
隧道開挖圍巖穩定性分析
格式:pdf
大小:88KB
頁數:未知
4.6
隧道圍巖穩定性分析是該工程領域亟需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針對圓形斷面隧道圍巖穩定性進行分析,建立了合適的地質模型,分析了隧道開挖過程中,隧道圍巖與支護結構相互作用力的變化規律,為今后的相關研究提供了一個思路。
不同傾角的破碎帶對隧道圍巖穩定性影響
格式:pdf
大小:1.1MB
頁數:6P
4.5
針對工程中具有破碎帶的隧道存在飽水的實際情況,基于流固耦合理論,利用有限差分法軟件flac,對含有破碎帶的隧道圍巖在飽水條件下的開挖穩定性進行分析。通過考慮流固耦合效應,得到不同傾角的破碎帶在開挖前后的滲流場特性、主應力特性和塑性區特性等結果,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地下水的存在對隧道圍巖穩定性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隨著破碎帶傾角的增大,使圍巖加速破壞,塑性區的范圍也逐漸擴展,說明形成不穩定圍巖的區域也在擴大。通過滲水模型試驗對存在破碎帶的圍巖在飽水情況下隧道失穩的過程進行演示,揭示圍巖破壞的機理。研究成果可為富水地層條件下含破碎帶的隧道工程開挖設計提供了理論參考。
高原凍巖隧道施工中融化圈深度對圍巖穩定性的影響分析
格式:pdf
大小:207KB
頁數:5P
4.3
凍巖隧道施工中,開挖、初襯、保溫層和二襯等作業,產生的施工熱量及洞內外空氣的熱交換,將影響凍土圍巖原始地溫場。這種地溫場的擾動,破壞了凍土地層的熱力學平衡,使其凍土的熱物理力學性能發生改變,其中包括凍土的融沉性、凍土回凍過程的膨脹性以及隧道的穩定性等工程力學性能。因此,保護凍土、減少施工對凍土原始地溫場的擾動是凍土隧道施工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通過建立凍土圍巖、支護襯砌結構、隔熱保溫層和洞內環境氣體熱力學模型,根據實際工況和實測洞內環境溫度及地溫,應用ansys有限元程序,對不同施工工況下圍巖的溫度場變化進行模擬,分別研究毛洞暴露時間、初襯施作時機、初襯持續時間等不同狀況下,凍巖溫度場的擾動規律、融化圈深度。根據不同施工方法下融化圈大小對洞室穩定性的影響,為凍土隧道施工控制和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熊渡隧道圍巖穩定性研究
格式:pdf
大小:806KB
頁數:3P
4.4
結合熊渡隧道的工程實踐,通過拱頂沉降、錨桿應力的現場監控量測和數值計算工作,研究了復雜地質條件下巖溶隧道全斷面爆破開挖時圍巖的穩定性,研究結果表明,熊渡隧道ⅴ級圍巖段的破碎帶采用現有的施工工藝和支護參數是可行的,圍巖變形可控,支護結構的支護效果顯著,圍巖基本穩定。
隧道圍巖穩定性研究綜述
格式:pdf
大小:121KB
頁數:未知
4.5
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人們對隧道圍巖穩定性研究的方法呈現出各種各樣。文章通過資料的查閱,總結了隧道圍巖穩定性研究的發展歷史及現狀,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分析了其以后的發展趨勢。
基于隧道圍巖穩定性的地質預報
格式:pdf
大小:968KB
頁數:4P
4.4
通過曼歇2號隧道中導洞開挖中的地質素描和資料收集,依據掌子面和兩壁出露的地質體的巖性、節理、巖體結構類型、地質構造特征等綜合特征,沿其走向、傾向和傾角的延伸推斷工作面短距離前方的地質情況,應用赤平投影分析法對正洞的圍巖穩定性和邊坡的變形破壞做出定性和定量分析,從而預測兩側正洞的地質情況,對連拱隧道上、下行線正洞的施工予以指導和控制,進而達到短期預報的目的。
公路隧道圍巖穩定性探討
格式:pdf
大小:68KB
頁數:1P
4.3
隧道是修建在底層中的工程結構,在挖開地層并把隧道襯砌修建在地層內的過程中和以后,地層始終對隧道襯砌結構產生作用,本文在提出圍巖穩定性基本判據的基礎上,著重對公路隧道圍巖穩定性進行了分析。
淺埋偏壓隧道支護時機對圍巖穩定性影響分析
格式:pdf
大小:3.3MB
頁數:11P
4.8
隨著我國西南部大規模鐵路建設的實施,受地形地勢的影響,淺埋偏壓隧道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工程實際當中。對于此類隧道,初期支護時機對圍巖穩定性的影響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針對改建鐵路成昆線老鼻山隧道洞口淺埋偏壓段的工程實例,應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軟件abaqus模擬分析了隧道開挖后在不同應力釋放率情況下施加初期支護的作用效果。對淺埋偏壓隧道不同支護時機下圍巖的變形規律以及圍巖的應力狀態進行了研究,初步分析了兩者與支護時機的對應關系。
沈陽地鐵盾構施工對圍巖穩定性影響的數值分析
格式:pdf
大小:302KB
頁數:3P
4.5
基于多年對盾構施工技術的研究,同時結合沈陽地鐵二號線松陵區間盾構施工工程實例,闡述土壓平衡盾構機施工對周圍土體擾動的影響程度,可為類似工程參考和借鑒。
裂隙巖體中滲流作用對隧道圍巖穩定性的影響分析
格式:pdf
大小:363KB
頁數:5P
4.6
隧道穿越節理裂隙發育地質環境時,水壓力以及節理裂隙發育程度會對開挖后圍巖的穩定性產生影響.以某隧道為工程背景,運用離散元理論,考慮流固耦合作用,分析了水位高度和節理法向剛度對隧道開挖后洞周位移收斂、圍巖剪應力及塑性區、支護結構受力的影響.計算結果表明:在一定范圍內,水位高度和節理法向剛度越大,圍巖塑性區的范圍越小,襯砌結構受到的內力越小,隧道越安全.
深埋隧洞工程的支護方式對圍巖穩定性的影響研究
格式:pdf
大小:834KB
頁數:4P
4.7
利用三維拉格朗日有限差分法對某深埋隧洞工程進行分步開挖支護數值模擬,對比分析了隧洞在無支護、錨桿支護、襯砌支護及復合支護下圍巖的應力、位移和塑性區分布,對地下隧洞工程設計與施工提供了參考依據。
隧道工程圍巖穩定性影響因素分析與破壞基本判據
格式:pdf
大小:129KB
頁數:3P
4.3
隨著城市建設和公路工程的發展,隧道工程開挖逐漸向長大型和深埋方向轉移,圍巖穩定性日益成為設計和施工的首要問題。本文主要針對圍巖穩定性影響因素、破壞機制及基本判據展開敘述,為隧道施工過程中開挖方案的制定、支護形式的選取提供依據。
隧道工程圍巖穩定性影響因素分析與破壞基本判據
格式:pdf
大小:1.4MB
頁數:4P
4.5
隧道工程圍巖穩定性影響因素分析與破壞基本判據 作者:徐銀燕,xuyinyan 作者單位:安徽省建設監理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22 刊名:安徽建筑 英文刊名:anhuiarchitecture 年,卷(期):2009,16(5) 被引用次數:2次 參考文獻(5條) 1.鄭穎人隧道圍巖彈塑性隨機有限元分析及可靠度計算[期刊論文]-巖土力學2003(01) 2.王士天;王蘭生工程地質分析原理1993 3.閆春嶺;丁德馨flac在鐵山坪隧道圍巖穩定性分析中的應用[期刊論文]-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6(03) 4.蔡美峰巖石力學與工程2002 5.張應龍;師金鋒超大斷面隧道圍巖的穩定性分析[期刊論文]-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5(02) 引證文獻(2條) 1.秦海燕.徐良明溫州市地下糧庫圍巖穩定性影響因素分析[期刊論文]-
巷道施工方法對馬頭門圍巖穩定性影響
格式:pdf
大小:105KB
頁數:未知
4.5
本文采用三維彈塑性數值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工程上常用的三種巷道開挖方法對馬頭門圍巖穩定性的影響,所得結論為合理選擇施工方案提供了理論依據。
礦山巷道圍巖穩定性數值模擬分析
格式:pdf
大小:1.8MB
頁數:2P
4.5
為判定礦山地下采礦巷道圍巖穩定性,得出較為可靠的結果,文中運用flac3d有限差分軟件對采礦巷道進行模擬計算,得出在有支護和無支護條件下的變形值;根據《采礦設計手冊》中的變形量的上限值,判定采礦巷道圍巖在沒有支護的條件下是穩定的,不需要進行支護。
礦山圍巖穩定性的數值模擬分析與研究
格式:pdf
大小:643KB
頁數:2P
4.6
結合唐山鐵礦的施工過程,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軟件及有限差分軟件flac3d對鐵礦圍巖穩定性進行數值模擬研究,分析了鐵礦圍巖的應力、沉降及塑性區狀況,評價了圍巖破壞機理及穩定性。結果表明:隧道開挖后圍巖產生了一定的塑性區破壞,且地表產生了一定的沉降。由于對該礦山進行了流固耦合數值模擬研究,從研究成果看隔水層有效的阻止了滲流,但開挖擾動引起的裂隙使部分孔隙水從頂板中滲流到采場中,容易導致涌水事故。
某大型地下洞室群圍巖穩定性工程地質評價
格式:pdf
大小:599KB
頁數:5P
4.3
某水電站布置有大型的地下洞室群,其規模在國內外已建和擬建的工程中都是十分罕見的。總體上說,地下廠房區巖體質量較好,但由于多期的構造作用,在廠房區巖層中發育有不同級別的結構面,對圍巖的穩定性有一定影響。對此,本文運用圍巖分類法和數值模擬法分析了廠房開挖后圍巖的整體穩定性,然后運用unwedge軟件對主廠房頂拱部位的不穩定塊體進行了分析評價。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房建市政工程專業監理工程師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