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石學(斜長花崗巖、花崗閃長巖、石英閃長巖區別)
格式:pdf
大小:11KB
頁數:1P
人氣 :82
4.5
酸性巖類 ( 4 )花崗閃長巖( Graoodior 盛 te ) : 主要礦物成分為石英、斜長石、鉀長石。斜長石多于鉀長石,暗色礦物含量也較高。林格侖 ( W . Lindgren 1897 , 1900 ) 在其“花崗閃長巖” 論文中指出典型的花崗閃長巖礦物成分為 暗色礦物( 14 % ) , 石英( 23 % ) ,斜長石( 40 % ) ,鉀長石 ( 14 % ) ,其它( 5 % )。 花崗閃長巖的暗色礦物以角閃石為主, 常含有黑云母, 二長花崗巖等互為過渡, 構成巖體的 中央相或過渡相巖石。 ( 5 )斜長花崗巖( Plagiocla 、: gran 主 te ) :巖石中的長石幾乎全是斜長石(更一中長 石),暗色礦物含量高達 10 一 15 % ,暗色礦物含量更高者,有人稱為英云閃長巖( T 。 - nalite )。斜長花崗巖易于和石英閃長巖相混 ,不同點在于:前者石英含
脆性巖石擴容起始應力預測——以花崗巖和閃長巖為例
格式:pdf
大小:533KB
頁數:10P
采用taw–2000電液伺服巖石三軸試驗機,通過32組花崗巖和閃長巖的物性及單軸壓縮試驗測試,獲得巖石的特征物理力學參數。在此基礎上,揭示巖石擴容起始應力與彈性模量、泊松比和孔隙度的關系,建立花崗巖和閃長巖的擴容起始應力預測方程。研究結果表明:(1)彈性模量作為巖石的彈性基質剛度的反映,包括顆粒間的接觸剛度和顆粒間基質的剛度,孔隙度作為巖石內部孔洞空間的體積測量指標,是巖石內初始的微裂紋、微孔洞及張開裂紋的綜合反映,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初始損傷的程度,二者與巖石的擴容起始應力密切相關;(2)擴容起始應力與彈性模量呈正相關,而與孔隙度呈負相關,當彈性模量最小而孔隙度最大時對應最小的擴容應力值,反之調整;(3)通過逐步數據擬合分析得出擴容應力的預測模型,通過與試驗結果的對比分析,證明預測模型的可靠性。在彈性模量、孔隙度和泊松比已知的前提下,可以先驗地對擴容起始應力進行預測,為擴容起始應力的求解提供一條新的思路。
東天山阿其克庫都克斷裂南側花崗巖和花崗閃長巖鋯石SHRIMP U-Pb測年及其地質意義
格式:pdf
大小:7.7MB
頁數:8P
東天山地區古生代的構造格局一直是地質界爭議的問題之一。本文對阿其克庫都克斷裂南側花崗巖和花崗閃長巖2個巖體進行鋯石shrimpu-pb定年,分別獲得318ma±5ma和350ma±7ma的206pb/238u表面年齡,綜合分析巖體結構及鋯石的礦物學特征,將上述2個年齡分別解釋為所研究的花崗巖和花崗閃長巖的侵位年齡。通過對已有資料的綜合研究,得出如下結論:①中天山地區在古生代期間的構造背景為類似安第斯型的活動陸緣或島弧鏈,其形成與南天山洋盆巖石圈板塊向北的俯沖作用有關;②花崗閃長巖鋯石中還保留有繼承鋯石的信息,表明研究區存在老于503ma±9ma的基底物質;③研究區內沿阿其克庫都克斷裂右行走滑變形事件的下限時間是350ma±7ma,很可能發生在石炭紀以后。
安徽省花崗閃長巖特征分析及工程應用
格式:pdf
大小:435KB
頁數:3P
4.7
花崗閃長巖因其礦物組成和巖石結構特點而具有強度低、易風化的特點,在風化和沖蝕等外力作用下,可以形成相對高差不大的丘陵地形,適宜高速公路路線選址。而以花崗閃長巖為主體構成的路塹邊坡往往具有較弱的自穩能力,易產生邊坡失穩和坡面水土流失。該文對安徽省地區花崗閃長巖工程特性進行分析,有利于同類工程借鑒。
古昌蛇綠巖中的斜長花崗巖特征
格式:pdf
大小:462KB
頁數:6P
4.4
古昌蛇綠巖中首次發現斜長花崗巖。斜長花崗巖的地質特征和巖石學、巖石化學、地球化學特征反映出異常洋脊花崗巖的屬性,巖漿源自地幔,與古昌蛇綠巖中的變質橄欖巖、基性巖墻、基性熔巖的巖漿同源,是基性—超基性巖漿分異的殘余,應屬古昌蛇綠巖中的淺色巖組分,是蛇綠巖的端元巖石。
淡色花崗巖巖石化學特征及蚌埠淡色花崗巖
格式:pdf
大小:1.4MB
頁數:6P
4.7
淡色花崗巖具有相對窄的sio2變化范圍(70.5%~75.5%),且相同sio2時淡色花崗巖具有相對高的al2o3(>13.5%)含量和相對低的tfeo+mgo含量(<2.5%).這些巖石化學特征反映了淡色花崗巖較普通花崗巖具有較低的熔融溫度和較少分離結晶作用影響.據此,提出有效區別淡色花崗巖與普通花崗巖的al2o3-sio2和tfeo+mgo-sio2判別圖.本文報道了蚌埠地區荊山-涂山-螞蟻山侏羅紀花崗巖侵入體的主要元素組成,并通過對比其與高喜馬拉雅淡色花崗巖的礦物學和巖石化學特征,判定蚌埠荊山-涂山-螞蟻山巖體為一淡色花崗巖帶.蚌埠淡色花崗巖的mg#值較低,與高喜馬拉雅淡色花崗巖類似,指示其源區為華南俯沖陸殼在地殼深度、低溫脫水熔融的成因.
黑云母斜長花崗巖
格式:pdf
大小:1.0MB
頁數:2P
4.3
手標本照片 手標本描述 巖石名稱:黑云母斜長花崗巖 英文名稱:biotiteplagiogranite 顏色:淺灰白色 構造:塊狀構造 結構:中粒等粒結構 礦物成分:主要由斜長石(67%)、石英(25%)和黑云母(8%)組成。 化學成分: sio268.92,tio20.47,al2o314.74,fe2o31.47,feo0.69,mno0.16,mgo0.79, cao2.47,na2o3.47,k2o1.86,p2o51.98,h2o- 所屬巖類及成因:酸性侵入巖,主要形成于洋中脊環境,常構成堆晶巖上部層位。 產地:山東采集:王方正 藏號:074收藏:地大巖礦教研室 描述:廖群安數字化:廖群安 薄片照片 薄片描述 巖石名稱:黑云母斜長花崗巖 英文名稱:biotite
大洋斜長花崗巖成因研究現狀評述
格式:pdf
大小:358KB
頁數:5P
4.3
作為地球上分布最廣泛的巖石類型,花崗巖類的研究在地質領域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同位素技術和實驗巖石學的發展更是為其研究的深入提供了條件.大洋斜長花崗巖作為花崗巖大類的一個重要分支,受到了廣大地質學者的關注.現在學者們對于大洋斜長花崗巖的認識已經不再局限于產出于蛇綠巖中的小規模淺色巖脈,大洋斜長花崗巖還可以以規模較大的獨立巖株的形式出現.但其成因目前仍然存在較大分歧,主要有以下三種模型:(1)玄武質巖漿結晶分異模型;(2)輝長巖部分熔融模型;(3)巖漿不混溶模型.最近的實驗研究成果表明,不同成因的大洋斜長花崗巖tio2含量不盡相同,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大洋斜長花崗巖tio2含量低,而結晶分異和不混溶作用形成的花崗巖類有較高的tio2含量.這一發現將對大洋斜長花崗巖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浙西南淡竹花崗閃長巖中鋯石的成因研究及其地質意義
格式:pdf
大小:1.6MB
頁數:12P
4.6
本文對浙西南地區淡竹花崗閃長巖中的鋯石群進行了形態學、地球化學和年代學的系統研究。研究結果表明,該花崗閃長巖中存在兩種不同類型的鋯石:巖漿鋯石和變質鋯石。前者為自形—半自形的長柱狀晶體,無色透明,富含巖漿和礦物包裹體,其背散射電子圖像(bse圖像)顯示出均勻的內部構造(少數具有韻律環帶構造),其晶型指數落在鈣堿性系列花崗閃長巖的范圍內;后者大多數以增生邊的形式圍繞巖漿鋯石生長,極少量呈他形的粒狀晶體,呈黃褐色—半透明,其bse圖像亦呈現均勻的內部構造。這兩類鋯石在化學成分上有較大的差異,表現為巖漿鋯石比變質鋯石明顯地富u、th、y等陽離子置換元素。鋯石la-icpmsu-pb定年分析結果表明,巖漿鋯石和變質鋯石分別形成于1875±33ma和209±12ma兩個不同的時代,為浙閩運動和印支運動在浙西南地區的表現提供了有力的客觀證據。
川西北平武地區南一里花崗閃長巖鋯石U-Pb定年及其地質意義
格式:pdf
大小:1.2MB
頁數:10P
4.6
川西北平武地區的碧口地塊中出露較多的印支期巖漿侵入巖類,但缺乏精確的年代學資料。筆者運用陰極發光技術,對碧口地塊西南緣的南一里花崗閃長巖中的鋯石進行了細致的內部結構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利用la-icp-ms鋯石u-pb原位定年技術進行了同位素年齡測定。結果表明,花崗閃長巖中鋯石th/u比值較高,陰極發光圖像顯示鋯石內部發育振蕩環帶,具巖漿成因特點;南一里花崗閃長巖的結晶年齡為223.1±2.6ma(mswd=1.4),表明其形成時代為晚三疊世早期。南一里花崗閃長巖侵入時代晚于勉略構造帶的主碰撞期,侵位于后碰撞環境,或者至少是由同碰撞到后碰撞的轉折階段。
黑龍江多寶山花崗閃長巖的鋯石SHRIMP U-Pb年齡及其地質意義
格式:pdf
大小:1.3MB
頁數:8P
4.7
采用鋯石shrimpu-pb測年方法對多寶山花崗閃長巖進行定年,結果為479.5±4.6ma,據多寶山、銅山銅(鉬)礦床中輝鉬礦的re-os同位素等時線年齡(506±14ma),結合區域地質資料,認為多寶山花崗閃長巖侵位年齡為前奧陶紀,被多寶山花崗閃長巖巖體侵位的礦區地層時代、多寶山銅礦成礦主期、與成礦有關的多寶山北西向控礦、容礦構造應屬于前奧陶紀,且多寶山花崗閃長巖形成于火山島弧或活動的陸緣構造環境,巖漿來源以幔源物質為主,同熔了部份殼源物質。
花崗巖的巖石特征
格式:pdf
大小:285KB
頁數:5P
4.3
花崗巖的巖石特征 花崗巖是應用歷史最久、用途最廣、用量是多的巖石也是地殼中最常 見的巖石。花崗巖一般為淺色多為灰、灰白、淺灰、紅、肉紅等。化 學成分特點是含sio265fe2o3、feo、mgo一般2cao3。礦物成分主 要為硅鋁淺色礦物為主鐵鎂暗色礦物較少。硅鋁礦物主要為堿性長石 正長石、微斜長石、歪長石、石英、酸性斜長石約占85其中石英含 量大于20。鐵鎂礦物含量15以下一般為35比較常見的為黑云母、 角閃石。副礦物有鋯英石、榍石、磷灰石、獨居石等。當花崗石中斜 長石的數量增加時就逐漸過渡為花崗閃長巖或石英閃長巖而當石英 數量減少時并保持堿性長石數量不變則過渡為正長巖。巖石呈細粒、 中粒、粗粒等粒狀結構或似斑狀結構一般深色礦物自形程度較好長石 次之石英自形程度不好。淺成巖多具斑狀結構平均2.7g/cm3孔隙度 一般為0.30.7吸水率一般為0.150.4
淡色花崗巖的巖石學和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成因
格式:pdf
大小:1021KB
頁數:9P
4.3
淡色花崗巖(leucogranite)是一類高鋁高硅堿的酸性侵入巖,主要地球化學特征是:sio2≥72%,al2o3≥14%,na2o+k2o~8.5%,富rb,虧損th、ba、sr,稀土總量較一般花崗巖低(∑ree=(40~120)×10-6),且表現為中等分異的輕稀土弱富集型,一般具有eu負異常;sr-nd-pb-o同位素指示其巖漿明顯的陸殼來源。淡色花崗巖主要發育于陸殼(俯沖)碰撞加厚帶,由逆沖折返的俯沖板片變沉積巖部分經過脫水熔融產生。淡色花崗巖可劃分為三種不同的巖石類型:(1)二云母型淡色花崗巖,由變泥質巖(或變硬砂巖)在中地殼水平經黑云母(和/或白云母)脫水熔融產生;(2)電氣石型淡色花崗巖,由變泥質巖在較低溫度下經白云母脫水熔融產生;(3)石榴子石型淡色花崗巖,由長英質下地殼經黑云母脫水熔融產生。源區殘留獨居石、磷灰石等富ree礦物是淡色花崗巖虧損ree、th等元素的原因。源巖為變泥質巖及源區殘留鉀長石是淡色花崗巖虧損sr、ba的主要原因。
湖北蘄春花崗巖的巖石學特征
格式:pdf
大小:98KB
頁數:1P
4.6
湖北蘄春位于秦嶺褶皺系桐柏-大別中間隆起浠水褶皺束東段,區內出露花崗巖的巖性以燕山期黑云二長花崗巖為主,構造發育,可見數條北西向、北東向和近南北向脆性斷層,圍巖蝕變類型主要有硅化、黃鐵礦化、鉀化、絹云母化及碳酸鹽化,鉬礦化與硅化、鉀化和黃鐵礦化密切相關。蝕變強度越強烈的地方礦化程度越強,反之則越弱。
石平川地區鉀長花崗巖特征及其地質意義
格式:pdf
大小:157KB
頁數:3P
4.6
結合石平川地區鉀長花崗巖的空間分布、巖相學、巖石地球化學特征以及礦體分布特征,分析了鉀長花崗巖與成礦的關系,認為鉀長花崗巖為該區的主要控礦因素之一,為直接的找礦標志,為該區的找礦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湘東地區板杉鋪加里東期埃達克質花崗閃長巖的成因及地質意義
格式:pdf
大小:3.2MB
頁數:15P
4.7
湘東地區板杉鋪加里東期巖體是一套具埃達克巖性質的花崗閃長巖。該巖石具有高的sio2(~70%)和al2o3(~16.5%)、中等高的na2o/k2o比值(普遍大于1.0,可達1.4)和低但可變的mg質指數(mg#=37~59)。相對高的sr(均值:520×10-6)和ba(1052×10-6~1502×10-6)以及低的y(<12×10-6)和yb(<1×10-6)豐度,導致該巖石具有低的rb/sr(0.17~0.42)、高的sr/y(34~64)比值,以及lree強烈富集[(la/yb)n=27~71]而銪弱負異常(eu/eu*=0.76~0.91)的稀土配分模式。因此,板杉鋪巖體源區巖可能為石榴角閃巖或石榴角閃巖-角閃榴輝巖過渡相。但低nd和高sr同位素組成[εnd(t)=-6.7~-8.4,(87sr/86sr)i=0.7078~0.7140]說明它們并不來源于俯沖的玄武質洋殼或虧損地幔;而高放射性成因pb[(206pb/204pb)i=18.22~18.78]和高微量元素比值(如ba/la=~15~28,th/ce=0.29~0.36)暗示深海沉積物及再循環的陸源沉積物可能已卷入這些巖石的成因。結合區域地質、地層和構造事件,認為早古生代可能的陸-弧-陸碰撞是導致研究區埃達克質花崗閃長巖產生的重要機制,而源于先前富集地幔的玄武質巖漿底侵則誘導了加厚的中酸性弧下地殼巖石部分熔融。部分熔融產生的巖漿可能經同化混染和分離結晶作用過程最終形成了板杉鋪埃達克質花崗閃長巖。華南埃達克質花崗閃長巖的厘定不僅揭示早古生代時期華南地區經歷了地殼增生事件,對正確理解華南、特別是揚子板塊東南緣au-sb-w-cu等多金屬成礦作用還具有重要的意義。
意大利用花崗巖代替長石生產面磚
格式:pdf
大小:97KB
頁數:未知
4.6
意大利每年約需要45萬噸長石,作為類似瓷器的細陶原料,用來生產3400~4000萬平方米的高質量面磚,由于長石原料的缺乏,近年來便在意大利北部開采花崗巖代替長石用作面磚原料,效果很好,不
內蒙古哈達營子侏羅紀花崗閃長巖的地質特征
格式:pdf
大小:592KB
頁數:3P
4.4
闡述了大興安嶺中南段(哈達營子區)多金屬成礦帶與多金屬礦化有關的侏羅紀花崗閃長巖的巖石學、巖石化學和地球化學、微量元素和含礦性等特征,為該地區進一步找礦提供依據。
花崗巖及花崗巖景觀
格式:pdf
大小:2.1MB
頁數:10P
4.6
花崗巖及花崗巖景觀 一、花崗巖 花崗巖特征 1、花崗巖是地面上最常見的酸性侵入體。它質地堅硬,巖性較均一,垂直 節理發育,多構成山地的核心,成為顯著的隆起地形,在流水侵蝕和重力崩塌作 用下,常形成挺拔險峻、峭壁聳立的雄奇景觀。表層巖石球狀風化顯著,還可形 成各種造型逼真的怪石,具較高的觀賞價值。 2、花崗巖由于節理風化、崩塌等作用,常形成峭壁懸崖、孤峰擎天、石柱 林立等奇特景觀,著名的如黃山蓮花峰、煉丹峰和天都峰三峰鼎立,華山的東西 南北中五峰相峙;天柱山的天柱峰,九華山的觀普峰也非常典型。 球形風化景觀,著名的有海南的天涯海角、鹿回頭、“南天一柱”,浙江普陀 山的“師石”,遼寧千山的“無根石”,安徽天柱山的“仙鼓峰”和黃山的“仙桃 石”等。 花崗巖山地、丘陵山體。當花崗巖出露地表并處于強烈上升時,流水沿垂直 節理裂隙下切,形成石柱或孤峰,石柱、孤峰叢集成為峰林,如黃山的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總監理工程師代表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