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瑪納斯河流域綠洲生態安全評價
格式:pdf
大小:554KB
頁數:6P
人氣 :50
4.8
利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判法建立了生態安全評價指標體系,從水資源、環境和社會經濟3個方面選取了18個評價指標對2006年新疆瑪納斯河流域綠洲生態安全進行了綜合評價.結果表明:2006年,研究區生態狀況處于基本安全水平,其隸屬度值為0.3347,綜合評分值為0.551;水資源安全指數和社會經濟指數分別處于比較安全和非常安全水平,而環境安全指數則處于不安全水平狀態.水資源是綠洲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保障,社會經濟指數和環境安全指數展示了綠洲的發展水平和環境狀況,三因素極大程度上決定了綠洲的生態安全水平.
新疆瑪納斯河流域景觀生態風險評價
格式:pdf
大小:1.2MB
頁數:7P
景觀生態風險評價是基于景觀形態與生態過程耦合機理,研究土地利用變化對生態系統結構、功能的風險響應,可為區域生態安全評價提供了系統模式。本文以瑪納斯河流域綠洲為研究區,以2000、2005和2015年3期tm遙感影像為數據源,通過計算景觀格局指數構建生態風險評價模型,利用gis和gs+軟件對生態風險指數進行采樣和空間插值,得到景觀生態風險時空分布圖,進一步分析景觀生態風險效果及其表征。結果表明:2000-2015年瑪納斯河流域景觀格局變化明顯,耕地和建設用地破碎化程度降低,分離度減少,優勢度不斷增加;2000年流域以較低、中等生態風險區為主,高風險區分布于流域西北部的河流尾閭區,2005年較低和中等風險區范圍擴大,生態環境整體呈現好轉趨勢,相較于2005年,2015年高風險區范圍顯著擴大,主要分布于河流中下游的下野地墾區,較高風險區有向東部延伸的趨勢;2000-2015年,研究區生態風險等級呈降低趨勢,高等級向低等級生態風險轉移的面積遠高于由低等級向高等級生態風險轉移的面積。因此,應通過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和方式,改善與治理退化的生態環境。
新疆瑪納斯河流域景觀生態風險評價
格式:pdf
大小:1.7MB
頁數:7P
景觀生態風險評價是基于景觀形態與生態過程耦合機理,研究土地利用變化對生態系統結構、功能的風險響應,可為區域生態安全評價提供了系統模式。本文以瑪納斯河流域綠洲為研究區,以2000、2005和2015年3期tm遙感影像為數據源,通過計算景觀格局指數構建生態風險評價模型,利用gis和gs+軟件對生態風險指數進行采樣和空間插值,得到景觀生態風險時空分布圖,進一步分析景觀生態風險效果及其表征。結果表明:2000-2015年瑪納斯河流域景觀格局變化明顯,耕地和建設用地破碎化程度降低,分離度減少,優勢度不斷增加;2000年流域以較低、中等生態風險區為主,高風險區分布于流域西北部的河流尾閭區,2005年較低和中等風險區范圍擴大,生態環境整體呈現好轉趨勢,相較于2005年,2015年高風險區范圍顯著擴大,主要分布于河流中下游的下野地墾區,較高風險區有向東部延伸的趨勢;2000-2015年,研究區生態風險等級呈降低趨勢,高等級向低等級生態風險轉移的面積遠高于由低等級向高等級生態風險轉移的面積。因此,應通過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和方式,改善與治理退化的生態環境。
新疆瑪納斯河流域節水改造工程建設評價
格式:pdf
大小:73KB
頁數:2P
4.6
瑪河流域內水利工程建設落后,存在水資源利用率低、輸水溝渠破壞等問題,給瑪河灌區的正常灌溉帶來巨大的困難。結合瑪河流域干旱地帶灌區的實際情況,提出瑪河流域續建配套節水改造工程的原則和目標,使農作物的產量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提升,節水效益突出,鹽堿地得以改良。瑪河流域的節水改造工程在擴大灌溉面積、提高灌區內作物產量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引水能力、抗洪能力及灌區內骨干渠道的輸水能力,極大程度保證了渠道工程及灌區內人民的用水安全。
基于MOD系統的干旱區綠洲生態環境演變與重建研究——以新疆瑪納斯河流域為例
格式:pdf
大小:119KB
頁數:3P
4.5
山地-綠洲-荒漠系統(mods)是形成綠洲及其綠洲農業的基本條件。瑪納斯河流域是新中國成立后新疆開墾的最大人工綠洲,其地貌呈現典型的mods結構。本文以瑪納斯河流域為例,通過利用1980、1990、2000和2005年的衛星遙感圖像與數據對瑪納斯河流域的生態環境演變狀況分析,結果認為,瑪納斯河流域生態環境存在綠洲化與荒漠化并存以及\"整體優化、局部逆轉\"的典型特征。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基于mods的生態保育與重建措施。
瑪納斯河流域綠洲農田防護林景觀格局評價
格式:pdf
大小:3.4MB
頁數:9P
4.5
防護林網作為農田景觀的重要廊道系統,對生物多樣性以及景觀連通性等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新疆瑪納斯河流域為研究區,基于高分辨率遙感影像,計算現實狀態與合理狀態下農田防護林網景觀指標的相對誤差,對瑪納斯河流域綠洲農田防護林網景觀格局進行評價.結果顯示:瑪納斯縣、沙灣縣和團場的防護林網帶斑比的相對誤差分別為0.7240、0.7374和0.7579,連續度的相對誤差分別為0.5307、0.5629和0.6863,環度值的相對誤差分別為0.6577、0.6380和0.4945.各景觀指標的相對誤差均大于0.15,說明瑪納斯河流域綠洲農田防護林網尚且達不到優質標準,存在林帶面積不足、林網分布不均勻、閉合網格較少,成型狀況較差等問題.建議在防護林的建設和管理中,加強缺失林帶的補齊工作,并增加林帶密度,通過科學合理的防護林網空間配置實現綠洲農田的可持續發展.
新疆瑪納斯河流域農業水資源可利用潛力分析
格式:pdf
大小:54KB
頁數:7P
4.3
結合新疆瑪納斯河流域水文水資源、種植結構和節水技術發展等資料,從開源、節流兩方面對流域近期(至2010年)、中遠期(2010-2030年)農業水資源極限潛力、可挖掘潛力進行了估算。結果表明,就目前水資源的利用水平和開發趨勢,瑪納斯河流域未來農業水資源的主要利用途徑是開源與節流相結合,以節流為主。全流域尚有的農業灌溉水資源極限潛力為10.75×108m3,近期農業水資源可挖掘潛力為2.13×108m3,其中開源增水潛力0.40×108m3,占18.8%,節流增水潛力1.73×108m3,占81.2%;中遠期農業水資源可挖掘潛力5.33×108m3,其中開源增水潛力1.12×108m3,占21.0%,節流增水潛力4.21×108m3,占79.0%。該研究對區域制訂節水灌溉規劃及水資源系統優化配置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新疆瑪納斯河流域水資源利用情況探討
格式:pdf
大小:1.3MB
頁數:2P
4.4
瑪納斯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173.30mm,最大年份251.10mm,最大日降水量34.50mm.當前瑪納斯河流域用水量最大部分為農業用水,達到9.76×108m3,而整個流域的地下水開采量為7.53×108m3.該地區的地表徑流來自高山區的冰雪融水,以及河流上游的稀少降水.從以上數據分析來看,瑪納斯河流域的水資源使用情況將達到極限,必須采取多種管理措施,對水資源的使用進行合理分配.
新疆瑪納斯河流域用水結構演變及其驅動力分析
格式:pdf
大小:557KB
頁數:8P
4.6
采用2000-2013年相關統計資料,結合信息熵理論分析瑪納斯河流域用水結構演變特征.將用水系統劃分為農業、工業、生活三大類,根據子系統的用水特點,借助灰色關聯分析方法量化工業、農業和生活用水變化各因子的關聯度,找出主要驅動力因子.結果表明:受單一用水系統的影響,用水結構信息熵增長速度較慢,用水均衡度較低,用水傾斜現象明顯.結合關聯度發現,氣候變暖、eto的增長以及土地鹽堿化是流域農業用水居高不下的內在驅動因子,灌溉面積、棉花播種面積、工業產值、重工業比重的增加以及城市化建設水平是用水增加的主要外在驅動因子,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節灌面積的增加以及工業用水效率的提升是緩解流域水資源供需矛盾的潤滑劑.
新疆瑪納斯河流域灌溉水資源保證程度及提升策略
格式:pdf
大小:1.3MB
頁數:11P
4.7
從供需兩方面,構建了區域灌溉水資源保證程度分析模型,利用該模型對瑪納斯河流域灌溉水資源保證程度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現狀年瑪納斯河流域灌溉水資源保證程度為79.21%,各灌區存在較大的差異,下野地、莫索灣、金安、瑪納斯等灌區灌溉水資源保證程度較低,分別為69.09%、78.76%、78.25%、71.24%,明顯處于虧缺狀態,而石河子灌區達115.06%,處于相對盈余狀態。在各灌區灌溉總面積維持現有數量以及保證灌區水資源安全的前提下,隨著加大部分灌區(金安、瑪納斯和石河子灌區)地下水資源開發力度,大力發展高新節水技術以及調整種植結構,近期流域灌溉水資源保證程度總體可接近100%,但流域內除石河子灌區外,下野地、莫索灣、金安、瑪納斯等灌區灌溉水資源仍處于虧缺狀態。2020年隨著各種綜合措施的進一步實施,全流域灌溉保證程度將增加至113.19%,各灌區將實現灌溉水資源供需平衡。最后,針對3類不同灌溉水資源保證程度地區的水資源利用狀況,提出了差別化的提升策略。
新疆瑪納斯河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分析
格式:pdf
大小:266KB
頁數:3P
4.7
本文以瑪納斯河流域為研究區,利用統計手段,從農業用水、工業用水、生活及三產用水、生態用水等幾個方面進行用水量計算,結合河道來水情況及流域的水利工程調蓄能力對流域的水資源現狀供需平衡進行分析,結果表明:現狀年在p=75%的保證率下,流域總缺水量為0.7871億m3;在p=50%的保證率下,仍然缺水o.3919億m3。因此,該流域的現狀年總的情況是缺水的,而且缺水主要集中在6月和7月。需要灌區繼續完善配套灌區內的工程,提高水的利用系數,同時提高田間灌溉管理水平,保持水土平衡。
氣候變化對新疆瑪納斯河流域水文水資源影響分析
格式:pdf
大小:254KB
頁數:3P
4.5
從氣候變化角度,分析新疆瑪納斯河流域水文變化特征與規律,總結氣候變化對水資源的影響。通過文獻查閱法,利用氣象與水文實測資料研究新疆氣候變化趨勢與周期,分析氣候變化給水源與干流徑流量的影響。
瑪納斯河流域水資源特性分析
格式:pdf
大小:68KB
頁數:2P
4.5
通過對瑪納斯河流域降水、徑流、蒸發等水文、水資源要素進行分析闡述,對了解本流域水資源各因素時空變化規律,探知瑪納斯河水資源開發潛力,為合理配置本流域水資源提供幫助。
瑪納斯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評價軟件的開發
格式:pdf
大小:215KB
頁數:1P
4.3
瑪納斯河流域生態環境評價軟件是為實現\"生態環境數據\"的錄入、查詢、統計及評價而設計開發的管理軟件系統。本軟件是在windows環境下,利用visualc++為基本編程語言,結合sql數據庫軟件進行設計,可大大提高生態環境質量評價工作的效率,并且本軟件是綠色軟件,直接解壓縮即可使用。
淮河流域重要城市供水安全評價??
格式:pdf
大小:68KB
頁數:4P
4.4
一、研究背景城市作為區域經濟、社會、文化的中心,在區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隨著城市面積的不斷擴大、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用水需求的不斷增加,對供水水源的水量和水質要求不斷提高,城市原有的供水保障體系已不能滿足城市化進程的需要,許多城市水源單一,水量水質不能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加上水資源管理制度和體系建設跟不上城市發展的速度,城市供水短缺的矛盾更加尖銳。
瑪納斯河流域農業開發與水資源分配格局的改變及其生態效應
格式:pdf
大小:1007KB
頁數:9P
4.7
水作為綠洲環境和經濟建設的主要限制因素,直接決定著經濟建設的規模、方向和水平。瑪納斯河流域農業開發,改變了流域水資源的自然分配格局,一方面發揮了水資源利用的潛力,擴大了灌溉綠洲面積,創造了更適于農業生產和人類生活的綠洲小氣候。另一方面,人類不合理的開發活動造成水量的地域分配平衡、鹽量平均、生態平衡及生物多樣性遭受破壞,對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又構成了一定的威脅。瑪納斯河流域作為新疆干旱區典型的內陸河,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均取決于對整個流域水資源的集約高效利用。
瑪納斯河流域草地資源變化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格式:pdf
大小:1.3MB
頁數:5P
4.5
通過利用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05年四期的遙感影像和數據對瑪納斯河流域草地資源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流域內草地面積減少,覆被度降低、牧草產量下降、種群退化和種類減少的趨勢明顯,并對流域內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利影響。為此,退耕還草,改革草場管理體制、改良建設草地、優化畜群品種結構、加大草地投入是加強草地資源建設,是實現流域生態重建的有效措施。
瑪納斯河流域水環境承載力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格式:pdf
大小:563KB
頁數:4P
4.5
為了評價瑪納斯河水環境承載力,防止瑪納斯河流域受到人為的持續污染,基于層次分析法建立了瑪納斯河流域水環境承載力評價指標體系,對該指標體系中的各因子進行分析,確定了評價體系中各因子的具體權重,得出各個因子影響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的重要性排序,并通過計算得出瑪納斯河流域水環境承載力綜合指數為0.2442,表明瑪納斯河水環境屬惡劣,急需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改善。
新疆瑪納斯河流域水資源合理配置研究
格式:pdf
大小:159KB
頁數:未知
4.8
新疆干旱少雨,水資源十分匱乏。水資源高效利用是業界關注的焦點。文中以新疆天山北坡中段的瑪納斯河流域為例,根據其水資源分布和利用現狀,采用了水均衡法對該流域水資源及其利用進行分析與評價,其目的是用相對缺乏的水資源滿足流域內農業、工業、生活和生態的水資源需求,從而提高水的綜合利用效益。研究過程中采用多目標決策方法,設置流域內水資源優化方案:現狀年需開采的地下水量為5.62×108m3;需地表水供用戶用水量為20.40×108m3,分配給農業用水的水量是最大的,分配給生態用水水量是次之的。枯水年需地下水和地表水水量分別為19.25×108m3和4.23×108m3,至2020年農業需水量將達到17.8675×108m3,地下水開采量6.32×108m3,這將接近地下水的最大開采量7.2871×108m3,說明瑪納斯河水資源開發利用將達到極限。
關于新疆瑪納斯河流域水土流失現狀及對策分析
格式:pdf
大小:102KB
頁數:未知
4.8
為了提高新疆瑪納斯河流域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針對水土流失的情況,制定完善的治理措施,采用先進的水土保持方法,保護生態環境,滿足瑪納斯河流域的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因此,本文首先分析瑪納斯河流域水土流失現狀,接著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從新疆瑪納斯河流域的開發談干旱半干旱地區水資源利用的幾個問題
格式:pdf
大小:129KB
頁數:3P
4.4
從新疆瑪納斯河流域的開發談干旱半干 旱地區水資源利用的幾個問題 新疆生產兵團農八舜王叉忠 新疆瑪納斯河流地處亞洲愎地三十 多年來發生了巨大的褒億人口和牲畜各增 長l5倍多,農產品折糧食嘈長4o余倍工 業增長更大,這些成績的取得,首先歸功午 求資繇舶開發 干旱干半早地區通常銣.趄好的光熱 資掘和廣闥的土地資碌以&豐富的礦產資 糖.逮些資源的開發剎,日決定的因素是水. 麗干旱半干早地區突出的問題則魁水資源躡 乏i因此,千早半于地泰資源的開發規 趔不僅特別重要.而且在粕用原則與方法 上.也有別于溫滑利牛i潤地區.本文從瑪 鳙斯河流域的開發實娃,就,f發利用方面的 熒儺性問題以及改進意見作一闡述。 .珥潭流域概況 瑪納斯河位于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 冊。地處北緯43。27,~45。2l,、東經85。01,
瑪納斯河流域水資源承載力綜合評價研究
格式:pdf
大小:232KB
頁數:3P
4.7
通過建立模糊綜合評判模型,對瑪納斯河流域不同水平年水資源承載力狀況進行了綜合評價。結果表明,通過采取節水技術和產業結構調整等綜合措施,瑪納斯河流域未來20年水資源承載力水平將有所提高,水資源供需矛盾將得到一定的緩解。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安全資料員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