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征參數的三維建筑結構積木式設計方法
格式:pdf
大小:1.1MB
頁數:5P
人氣 :62
4.8
提出一種概念直觀、操作簡便、效率高的三維設計方法,包括基于特征參數的構件模板設計、基于平面圖的建筑物分層構件布局———整體自動組合方法及三維立體圖可視輔助方法.通過“不完整構件模板”、參數預測、積木式“裝配”等措施提高了設計效率.有助于傳統二維設計改造及設計后,各工序人工讀圖狀態.
加熱爐鋼結構三維設計方法與實現
格式:pdf
大小:474KB
頁數:4P
收稿日期:2009-09-24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0574020)? 作者簡介:趙 曜(1983-),男,黑龍江七臺河人,東北大學博士研究生;于慶波(1966-),男,山東萊陽人,東北大學教授,博士生 導師? 第31卷第5期 2010年5月 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journalofnortheasternuniversity(naturalscience) vol.31,no.5 may2010 加熱爐鋼結構三維設計方法與實現 趙 曜,于慶波,李令新 (東北大學國家環境保護生態工業重點實驗室,遼寧沈陽 110004) 摘 要:針對加熱爐鋼結構在二維設計過程中存在投影關系復雜,難以表達空間結構的問題,以三維技 術為核心,通過visual
虛擬校園三維建筑模型建模方法探討
格式:pdf
大小:132KB
頁數:2P
三維建模是虛擬現實的核心,建模方法的選擇,模型的優劣,直接關系到場景漫游時系統的性能和藝術表現力。本文以我校省級課題《基于vrp的虛擬校園的設計與實現》中三維建筑模型創建為例,對比不同的建模方法,探討如何選擇合適的三維建模方法,使三維建筑模型更符合虛擬現實系統的要求。
基于OpenRoads技術的道路三維設計方法研究
格式:pdf
大小:1.1MB
頁數:4P
4.6
文中以蟠龍1號路為例,采用基于openroads技術的道路三維設計方法,對道路三維設計流程及建模中橫斷面定制過程和技巧進行了研究,實現了基于openroads技術設計地形的融合。結果表明,該方法從設計角度出發,通過三維立體空間直觀的對道路進行線性設計,體現完整的設計意圖,快速完成方案比選,出圖和工程量統計,為項目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對推廣bim技術在道路設計中的廣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鋼岔管三維參數化設計方法在ART工程中的應用
格式:pdf
大小:543KB
頁數:4P
4.6
以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生態電站的3個月牙肋岔管為例,通過規范初步擬定鋼岔管體型,用autodeskrevit和inventor軟件進行三維參數化建模,將建立好的實體模型導入有限元軟件進行受力分析,利用此類計算方法提高結構優化效率,確定出合理體型,為鋼岔管三維參數化設計提供借鑒思路。
鋼岔管三維參數化設計方法在ART工程中的應用
格式:pdf
大小:543KB
頁數:4P
4.6
以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生態電站的3個月牙肋岔管為例,通過規范初步擬定鋼岔管體型,用autodeskrevit和inventor軟件進行三維參數化建模,將建立好的實體模型導入有限元軟件進行受力分析,利用此類計算方法提高結構優化效率,確定出合理體型,為鋼岔管三維參數化設計提供借鑒思路。
基于體元分析的三維建筑物模型結構化分割方法
格式:pdf
大小:851KB
頁數:5P
4.5
針對現有三維模型分割方法在建筑物基本結構特征識別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種基于體元分析的三維建筑物模型結構化分割方法。該方法首先通過體元化和內部距離參數計算在模型內部構建分層距離場,然后采用局部極值判別方法從各層距離場中提取出對建筑物結構、形狀分布具有代表意義的中心體元,并基于中心體元和內、外部體元聚類找到建筑物在空間組成上相互獨立的結構單元,最后依據體元分析結果對原始建筑物模型進行表面分割。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能夠對不同風格的建筑物模型進行有效分割,具有極強的穩健性。
建筑結構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方法
格式:pdf
大小:9KB
頁數:1P
4.5
建筑結構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方法 摘要: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理論是以結構抗震性能分析為基礎,考慮多種因 素確定建筑物的性能目標,提出不同的抗震設防水準,使設計的建筑物在未來不 同的抗震等級地震作用下達到預期的抗震性能目標,克服了基于承載力抗震設計 不能預估結構屈服后抗震性能的缺陷。本文探討了建筑結構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 方法 關鍵詞:建筑結構;基于性能;抗震設計;方法 abstract:basedontheperformanceoftheseismicdesigntheoryisbasedon structureseismicperformanceanalysisasthefoundation,consideringmanyfactors determinetheperformancetargetbuildings,thisp
建筑結構基于可靠指標的設計方法
格式:pdf
大小:1.2MB
頁數:8P
4.5
按目前規范規定的分項系數進行結構設計時,不同荷載效應比下的可靠指標與目標可靠指標差別較大,并且規范沒有建立分項系數與目標可靠指標的函數關系。針對這兩個問題,提出了按設計值法確定分項系數的方法;優化分析了敏感性系數的取值,建立了分項系數與可變荷載效應標準值和永久荷載效應標準值比值的簡化公式。研究表明,當敏感性系數表示為荷載效應比的關系式時,計算的可靠指標與目標可靠指標誤差很小;每種可變荷載的組合系數可取為常數。
建筑結構基于位移的抗震設計方法研究
格式:pdf
大小:499KB
頁數:4P
4.5
簡要介紹了三種基于位移的抗震設計方法:延性系數法、能力譜法和直接基于位移的設計方法及其研究、應用現狀,討論了需要解決的問題。
基于BIM的建筑結構中的設計方法研究
格式:pdf
大小:6.4MB
頁數:1P
4.7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建筑項目也越來越多,人們對建筑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建筑物的設計方式越來越復雜,很多企業以非常大的熱情投入到bim技術當中,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資金都投入到其中,各個大型企業看好這項技術,認為bim技術在未來會被推廣的非常好,它會有一個美好的應用前景。各個企業都想在結構領域推廣bim技術,每個企業都希望在建筑市場中取得無限先機。bim技術的發展關系著各大企業的未來發展。
建筑結構概念設計方法淺析
格式:pdf
大小:926KB
頁數:2P
4.5
傳統的建筑結構設計體制過分強調結構的細節設計和精確的計算分析,而忽略結構的整體力學概念和結構體系的應用,在這種體制模式下,結構工程師在建筑設計的早期階段不能發揮作用,即使在結構后期的設計中也不能抓住問題的關鍵.而在概念設計方法中,則強調結構工程師應從工程設計的最初階段開始,就用概念設計去幫助建筑師開拓空間形式與功能,與建筑師一起充分地去實現業主對建筑物的理想需求.
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方法
格式:pdf
大小:213KB
頁數:1P
4.5
我國是一個多地震國家,1976年唐山、2008年汶川等強烈地震給我國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對于地震災害,應貫徹以預防為主的方針,而其最根本的是搞好抗震設防,提高工程結構的抗震能力。一個完整的抗震設計不僅包括結構抗震計算,還應包括抗震概念設計。
談談建筑結構的抗震加固設計方法
格式:pdf
大小:2.8MB
頁數:1P
4.6
地震災害是人類面臨的嚴重自然災害之一,地震具有可預測性低、突發性強等特點,我國屬于地震多發國家,因此就必須要重視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在建筑結構中,抗震加固是對未進行抗震設防或已經進行抗震設防但未達到當地現在抗震設防標準的建筑物,進行結構補強或提高其抗震能力的措施,這對于提高建筑物的質量和保證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此展開論述。
建筑結構概念設計方法淺析
格式:pdf
大小:48KB
頁數:2P
4.6
傳統的建筑結構設計體制過分強調結構的細節設計和精確的計算分析,而忽略結構的整體力學概念和結構體系的應用,在這種體制模式下,結構工程師在建筑設計的早期階段不能發揮作用,即使在結構后期的設計中也不能抓住問題的關鍵。而在概念設計方法中,則強調結構工程師應從工程設計的最初階段開始,就用概念設計去幫助建筑師開拓空間形式與功能,與建筑師一起充分地去實現業主對建筑物的理想需求。
醋纖溝槽濾棒特征參數測定方法
格式:pdf
大小:975KB
頁數:5P
4.4
為了快速準確地測量溝槽濾棒的溝槽數目和溝槽深度,提出了一種基于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的醋纖溝槽濾棒特征參數測定方法,針對溝槽濾棒端面切片形狀不規則的特點,設計了一種互補式圖像融合算法,提高了特征區域的識別率和識別的準確性。結果表明,該方法完全滿足溝槽濾棒特征參數測定的需求,對溝槽深度的測量精度達0.01mm。
通過真正射影像快速構建三維建筑物場景的方法
格式:pdf
大小:794KB
頁數:3P
4.5
數字攝影測量技術正從單機工作方式向系統集成的工作方式轉變,獲取和處理空間數據已變得較為容易。在三維數字城市建筑物建模方面,要求必須快速有效地提取建筑物邊界,才有可能進行快速的三維景觀建模作業。本文提出了利用dsm和真正射影像相結合構建地形景觀的一種新方法,首先從真正射影像上提取建筑物的邊界線,對建筑物多邊形進行三角化處理,視地面模型為一帶洞多邊形,同樣進行delaunay三角化處理,接著從dsm和dem獲取建筑物的高度信息,構建三維建筑物模型,最后通過紋理映射的方式,對整個建模場景進行紋理貼圖,這一方法取得了較好效果,已經在生產實踐中得到了應用。
基于3DS Max的城市三維建筑模型建模方法研究
格式:pdf
大小:268KB
頁數:3P
4.4
討論了3dsmax和pandadxexporter相結合的建模方法,闡述了模型構建和模型優化的過程,介紹了模型整合等后期處理工作,為城市三維建筑模型的構建工作提供了一種新思路,研究了該方法的可行性。
一種人機交互的三維建筑物快速建模方法
格式:pdf
大小:860KB
頁數:4P
4.4
采用人機交互方法按照一定順序提取建筑物角點,根據近似點位進行角點位置的糾正,按照影像自動定向的結果計算模型的三維坐標,建立三維建筑物模型。實驗證明,這一方法能有效地實現速度和逼真度的兼顧。特別是對于一些僅需小范圍的建筑物建模場合,例如三維制導時的目標區域,采用該方法進行建模不失為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復雜三維建筑物模型穩健柵格化方法
格式:pdf
大小:1.2MB
頁數:4P
4.4
針對復雜三維建筑物模型的柵格化問題,在分析、比較當前主流的幾種矢量柵格化方法的基礎上,提出基于區域連通性和置信度分析的可疑區域生長法實現建筑物模型表面柵格化,再采用奇異值分解(svd)方法解算建筑物空間平面描述參數,內插dbm柵格的高程。試驗結果表明,可疑區域生長法可以完全避免柵格化產生的噪音,復雜度低;采用svd方法可以抵抗各種病態,穩健求解表面參數。
混凝土面板堆石壩趾板的三維設計方法研究
格式:pdf
大小:291KB
頁數:3P
4.5
根據相關工程設計實踐可知,趾板\"x\"線的準確定位和趾板間過渡段處理等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壩趾板設計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借助三維設計軟件catia為平臺,運用逆向工程、模板和參數化技術,解決趾板設計中的空間問題,以達到提高趾板設計效率和設計精度的目的。
混凝土面板堆石壩趾板的三維設計方法研究
格式:pdf
大小:1.6MB
頁數:3P
4.3
根據相關工程設計實踐可知,趾板“x”線的準確定位和趾板間過渡段處理等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壩趾板設計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借助三維設計軟件catia為平臺,運用逆向工程、模板和參數化技術,解決趾板設計中的空間問題,以達到提高趾板設計效率和設計精度的目的.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大氣環境影響評價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