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色小鎮建設帶動城鎮化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格式:pdf
大小:52KB
頁數:2P
人氣 :63
4.5
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城鎮化建設與生態環境治理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小城鎮建設已經成為突破城鎮化發展瓶頸,推進城鎮化持續健康發展的主要動力。特色小鎮作為浙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功經驗,有效地解決了城鎮化建設與生態環境治理之間的矛盾,應借鑒浙江的成功經驗,在全國范圍內大力開展特色小鎮建設,在規劃制定、特色產業培育、公共財政扶持、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加大力度,推進特色小鎮建設進程,促進城鎮化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分地區新型城鎮化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評價
格式:pdf
大小:287KB
頁數:5P
隨著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生態環境問題成為制約發展的關鍵因素。根據國內外的相關研究以及我國發展的現狀建立相應的指標體系,運用協同學理論,分地區進行新型城鎮化與生態環境協調性研究。研究結果表明:我國東部新型城鎮化與生態環境發展協調水平較高,中部地區居于中上水平,西部和東北地區的協調水平有待進一步的提升。
成渝城市群城鎮化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時空演變
格式:pdf
大小:1.2MB
頁數:6P
基于成渝城市群2006—2015年城鎮化、生態環境相關數據,構建城鎮化-生態環境耦合協調模型,定量分析二者協調發展的動態變化及區域差異。研究結果顯示,成渝地區城鎮化綜合指數在2006—2008年、2012—2013年、2014—2015年發展速度較緩,整體呈波動上升態勢。生態環境綜合指數逐年上升,自2010年開始進入快速通道,到2012年達到頂峰,此后增速略有下降;城鎮化-生態環境整體協調程度持續上升,由2006年的0.1305發展到2015年的0.9551,協調發展類型由失調型逐漸轉變為良好協調型;空間分布上,各城市的城鎮化-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度上升幅度具有明顯區域差異,成渝發展主軸的中心城市成都、重慶和成德綿樂城市帶的德陽、綿陽處于協調等級以上,不協調和協調等級不高的區域則主要集中在南充、廣安等南遂廣城鎮密集區以及宜賓、瀘州等沿江城市帶。成渝城市群應積極優化供給側結構,引進綠色產業,創建綠色產業鏈,保障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良性協調發展。
成渝城市群城鎮化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時空演變
格式:pdf
大小:3.0MB
頁數:6P
4.4
基于成渝城市群2006—2015年城鎮化、生態環境相關數據,構建城鎮化-生態環境耦合協調模型,定量分析二者協調發展的動態變化及區域差異.研究結果顯示,成渝地區城鎮化綜合指數在2006—2008年、2012—2013年、2014—2015年發展速度較緩,整體呈波動上升態勢.生態環境綜合指數逐年上升,自2010年開始進入快速通道,到2012年達到頂峰,此后增速略有下降;城鎮化-生態環境整體協調程度持續上升,由2006年的0.1305發展到2015年的0.9551,協調發展類型由失調型逐漸轉變為良好協調型;空間分布上,各城市的城鎮化-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度上升幅度具有明顯區域差異,成渝發展主軸的中心城市成都、重慶和成德綿樂城市帶的德陽、綿陽處于協調等級以上,不協調和協調等級不高的區域則主要集中在南充、廣安等南遂廣城鎮密集區以及宜賓、瀘州等沿江城市帶.成渝城市群應積極優化供給側結構,引進綠色產業,創建綠色產業鏈,保障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良性協調發展.
特色小鎮建設指南
格式:pdf
大小:1.1MB
頁數:7P
4.6
特色小鎮|https://f.qianzhan.com/tesexiaozhen/ 1 特色小鎮建設運營指南 一、特色小鎮的開發架構——雙核兩區 特色小鎮以特色產業引擎與旅游吸引核為中心,依托核心產業園區與休閑聚集區,形成產業延伸環、 居住發展與社區配套網的綜合架構。 1、特色產業核 特色產業開發具體落地架構主要分為公共配套導入與產業鏈構建兩個方面。 公共配套導入主要分為科(產業科研基地)、教(教育培訓園區)、文(產業博物館)、其他(比如康復療 養醫院)等。 產業鏈構建主要是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為核心,延伸產業鏈,形成“產業本身+產業應用+產業 服務”的相關產業集群機構。產業本身(科技產業園、產業孵化園、雙創中心、創想園等);產業應用(應用 示范園等);產業服務(產業+貿易、產業+會議、產業+康養、產業+運動、產業+休閑娛樂等等
關于特色小鎮建設的典型材料
格式:pdf
大小:33KB
頁數:5P
4.7
精品文檔 2016全新精品資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導寫作–獨家原創 1/5 關于特色小鎮建設的典型材料 自去年我省啟動實施特色小鎮培育工程以來,我市牢 牢把握這一難得的發展機遇,積極培育發展符合省政府精神 和先進理念的特色小鎮。尤其是去年省政府研究室領導親自 蒞臨慈溪、實地考察指導,使我們對特色小鎮的目標定位、 建設思路和培育路徑更加清晰,信心更加充足,現擬申報我 市鳴鶴古鎮為省特色小鎮,特將有關情況說明如下,懇請省 政府研究室各位專家領導為我們問診號脈、指點迷津。 一、鳴鶴古鎮的歷史基礎簡而言之,鳴鶴古鎮 是一個山水和人文資源俱佳、生態和產業基礎兼備的富有歷 史感的小鎮,有五大可貴之處:一是依山傍水的自然稟賦, 杜湖與白洋湖兩湖環繞,南有五磊五峰,西有栲栳飛瀑,古 鎮依山成景、因河成街、枕湖成居,是長三角獨具一格的山 水古鎮。二是保存完好的古舊建筑,鎮南有浙東最古寺院五
江蘇沿海地區城鎮化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研究——以鹽城市為例
格式:pdf
大小:223KB
頁數:3P
4.6
對2004~2008年鹽城市城鎮化水平與城市環境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變化進行了分析,闡述了鹽城市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環境問題,并從規劃、產業、污染治理、公眾參與等方面提出了鹽城城鎮化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途徑。
因地制宜推進特色小鎮建設(宣城工作約稿)
格式:pdf
大小:34KB
頁數:6P
4.6
港口鎮因地制宜推進特色小鎮建設 ——寧國市特色小鎮建設實踐 寧國市港口鎮史稱杜遷鎮,建于宋朝元豐年間,是具有千年歷史 的文明古鎮,總面積97.1平方公里,總人口4.2萬,是全國重點鎮、 安徽省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2016年,該鎮以特色 小鎮建設為抓手,積極推進鎮域經濟轉型升級,2017年成功入選第二 批全國特色小鎮名單。 一、具體做法 一是頂層設計,以規劃描繪小鎮特色藍圖。在全省鄉鎮中率先開 展特色風貌研究,編制了港口城市特色風貌規劃,將港口鎮劃分為副 中心城區、生態產業園區、山門村特色風貌區、涼亭村樹博片區特色 風貌區、涼亭村龍窯片區特色風貌區、西村特色風貌區和太平-五磁 -港口村特色風貌區,從生態優勢、文化特色、產業基礎、城市功能 等方面,明確了港口鎮特色小鎮的“1+1+5”發展框架。并以此為指導, 結合5個特色風貌區的特色和優勢,編
綠色建筑在特色小鎮建設中的應用
格式:pdf
大小:2.3MB
頁數:4P
4.6
綠色建筑綠色建筑是指在全壽命周期內,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也就是我們所知道的四節一環保,即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是一種能減少污染,與自然充分和諧的建筑。\"綠色\
古建家園總結文化創新引領特色小鎮建設與發展
格式:pdf
大小:1.5MB
頁數:3P
4.8
400-115-2500古建家園www.***.*** 古建家園-開啟建筑+互聯網+文化的新紀元! 古建家園總結文化創新引領特色小鎮建設與發展 特色小鎮作為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平臺,在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和經濟轉型升 級方面,發揮著重要抓手作用。 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國特色小鎮應當體現國家意志與綜合競爭力,是貫徹落 實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鄉村振興戰略、生態文明建設、產業轉型升級、新型城鎮化建 設的供給側聚合點,是將文化轉化為國家、產業和社會核心競爭力的有效空間載體。 其一,以特色小鎮的文化基因整合價值、利益、傳統作為創新原動力,賦能社會與經濟; 其二,通過文化傳承創新體系建設使特色小鎮成為中華文化自身發展的新載體;其三,通過 文化價值再造,以文化附加值與無形資產的提升重塑傳統產業要素與價值鏈,為傳統產業提 供新的成長和變革空
PPP模式在特色小鎮建設中的應用研究
格式:pdf
大小:1.4MB
頁數:2P
4.5
目前,我國特色小鎮項目發展迅速,而政府部門的財政資金不足將是影響其發展的最大阻礙,采用ppp模式可有效解決資金短缺問題。本文將探討特色小鎮項目ppp模式的可行性,并分析ppp模式下各方的職責以及運作框架,希望能夠為我國特色小鎮項目融資提供借鑒。
廣東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
格式:pdf
大小:18KB
頁數:3P
4.6
—1— 附件 廣東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 為切實推動我省特色小鎮建設,加強特色小鎮建設的統籌協 調,經省人民政府同意,建立廣東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聯席會議 (以下簡稱聯席會議)制度。 一、主要職責 (一)貫徹落實國家、省關于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工作部署, 統籌協調全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指導各地、各有關部門推進特 色小鎮創建工作。 (二)研究出臺促進特色小鎮建設的重大政策措施,審議全 省特色小鎮規劃建設指導意見、創建導則等重要文件。 (三)審議候選特色小鎮的發展規劃、政策措施、重大項目 布局,以及其他重要事項,研究提出擬公布的全省特色小鎮名單 報省政府審定。 (四)建立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協調機制、考核評價機制與動 態調整機制,加強對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的指導、監督、評估和考 核,協調解決特色小鎮規劃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 (五)組織召開特色小鎮創建現場會和專題工作會議,總結 推廣特色小鎮
5、市社科聯--全文---無錫特色小鎮建設規劃研究
格式:pdf
大小:29KB
頁數:11P
4.5
1 無錫特色小鎮建設規劃研究 中共無錫市委黨校課題組 特色小鎮作為工業化后期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建設規劃重點在于聚集高端要素,關鍵 在于提高宜業宜居度。無錫加快特色小鎮建設,不僅是主動順應國家實施“一帶一路”發展 戰略的有效路徑、有力策應江蘇省“一中心、一基地”建設的最佳路徑,也是提高無錫山水 資源利用效益的必然選擇、充分發揮市場主體整合資源作用的實現路徑和探尋蘇南模式3.0 版的緊迫需要,更是深入實施無錫產業強市主導戰略迫切需要、全力實施創新驅核心戰略的 關鍵之舉和高水平補齊無錫民生“短板”的發力抓手。無錫在工業化中期發展依靠的載體, 主要是鄉鎮工業集中區、“三創”載體、大開發區,不能很好地適應工業化后期要素集聚和 開發的需要,迫切需要高質量載體特色小鎮來進行解決。但是當前在特色小鎮建設規劃中, 存在不少認識上的誤區,也存在許多難以解決的瓶頸因素。因此,要深刻把握特色
廣東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 (2)
格式:pdf
大小:18KB
頁數:3P
4.8
—1— 附件 廣東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 為切實推動我省特色小鎮建設,加強特色小鎮建設的統籌協 調,經省人民政府同意,建立廣東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聯席會議 (以下簡稱聯席會議)制度。 一、主要職責 (一)貫徹落實國家、省關于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工作部署, 統籌協調全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指導各地、各有關部門推進特 色小鎮創建工作。 (二)研究出臺促進特色小鎮建設的重大政策措施,審議全 省特色小鎮規劃建設指導意見、創建導則等重要文件。 (三)審議候選特色小鎮的發展規劃、政策措施、重大項目 布局,以及其他重要事項,研究提出擬公布的全省特色小鎮名單 報省政府審定。 (四)建立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協調機制、考核評價機制與動 態調整機制,加強對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的指導、監督、評估和考 核,協調解決特色小鎮規劃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 (五)組織召開特色小鎮創建現場會和專題工作會議,總結 推廣特色小鎮
PPP模式在特色小鎮建設中的應用研究
格式:pdf
大小:469KB
頁數:6P
4.5
特色小鎮是小城鎮發展的一種類型,也是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新型城鎮化的最新深索和實踐。文章認為,ppp模式的核心在于政府和社會資本通過優勢合作實現共贏,能夠從減輕地方財政壓力、調動社會投資積極性、降低和分散各類風險以及提高特色小鎮運營效能幾個方面為特色小鎮建設提供保障,有效提高特色小鎮的建設效率和運營管理效率。文章在對特色小鎮ppp項目進行分類的基礎上,對特色小鎮ppp項目的典型運作框架進行了探討,并進一步從優化頂層設計,健全體制機制、兼顧多方訴求,平御次益風險、創新融資方式,探索產融結合等方面提出了ppp模式在特色小鎮建設中應用的發畏策略。
論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建設的協調發展
格式:pdf
大小:54KB
頁數:1P
4.6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保護和建設好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始終堅持的一項基本方針。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發揚艱苦創業精神,大力開展植樹種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建設生態農業,經過一代一代人長期地、持續地奮斗,建設祖國秀美山川,是把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全面推向21世紀的重大戰略部署。因此,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搞好城市的水土保持,是城市建設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
抓住我國特色小鎮建設機遇,做好鎮級項目咨詢服務
格式:pdf
大小:280KB
頁數:2P
4.4
根據國務院關于政府投資管理職能轉變的有關精神,要求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減少投資項目審批,下放投資審批事項。隨著政府職能轉變和審批權限下放,大量建設項目需要在鎮級政府審批。作為綜合性工程咨詢機構(以下簡稱綜合咨詢機構)應主動適應政府職能轉變的要求,積極、主動對接鎮級政府,為鎮級政府做好咨詢服務。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促進農業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格式:pdf
大小:365KB
頁數:1P
4.4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最重要的是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八五三農場按照撓力河流域規劃的區域治理方針,采取防洪除澇、灌溉工程措施,改造農業生態環境;利用灌溉排水技術,促進農業生態環境的發展;采取重點對策措施搞好農業生態環境,實現生態、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
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 促進經濟金融協調發展
格式:pdf
大小:529KB
頁數:3P
4.6
為進一步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增強吸納和配置金融資源尤其是信貸資金的能力,加大金融業對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促進經濟與金融良性互動、協調發展,現就進一步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 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格式:pdf
大小:687KB
頁數:4P
4.8
金融生態環境建設與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發展是緊密相連的,社會改革發展中諸多問題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金融生態環境建設。金融業要切實發揮現代經濟核心的作用,就必須有一個良好的金融生態環
論大型水電開發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格式:pdf
大小:609KB
頁數:4P
4.6
水電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形成了人和自然之間在“物質變換”過程中的一對矛盾。這個矛盾的存在也是人類生存、進化及文明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自然的必然性”,按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特別是根據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有機統一,以及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這個“必然性”是可互為轉化的。兩者間不斷地轉化,推動了水電開發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不斷地由低級向高級提升,使人類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過程中、在人與自然的不斷平衡中獲得新生。以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論述大型水電工程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并以三峽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為實踐經驗,提出了實現水電工程開發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主要措施。
水利工程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策略
格式:pdf
大小:1.1MB
頁數:1P
4.5
水是人類生存的根本,也是農業生產的要素。水利是國家基礎工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利工程在防洪、農業灌溉和發電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其為社會帶來巨大效益的同時也影響著生態環境。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設時要衡量其對環境的影響,以保持工程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淺議城鎮化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
格式:pdf
大小:2.1MB
頁數:1P
4.4
城鎮化建設是我國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對于社會進步、經濟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隨著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推進,隨之而來的生態環境污染也愈加嚴重.如何解決好這一問題,成為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必須面對的挑戰.
城鎮化建設中生態環境保護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格式:pdf
大小:2.2MB
頁數:1P
4.7
城鎮化建設是加快我國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及提升農村地區生活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有利于加快我國全面實現具有社會主義特色的小康社會的腳步,有利于兩個百年目標的早日實現,促使城市與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大大縮小.但是,在大力發展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生態環境受到污染破壞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已經影響了城鎮化的進程與效果,因此,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的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
淺談臺前縣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格式:pdf
大小:713KB
頁數:1P
4.6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水利工程在防洪、發電、灌溉、等各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使整個地區環境得到保護、保持生態平衡、人民群眾的生活更趨舒適。臺前縣金堤河張莊電力提排站位于金堤河與黃河交匯處,近年來我縣又對張莊電力提排站電力設施進行整修檢修,確保該站運行成功,為金堤河平穩度汛打下堅實的基礎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投標資料員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