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杉人工林建植50年后的分化特征
格式:pdf
大小:1.5MB
頁數:9P
人氣 :53
4.7
通過種群統計學、格局分析和樹干解析等對50 a生水杉人工林林分的分化特征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小個體林木占有相對多數(>50.4%);林木分化現象顯著,特別是樹高與材積的分化十分突出,林分已出現一定強度的自然稀疏;基于TSTRAT程式的林木分級結果表明,亞優勢木占絕對優勢(45.7%),其樹冠構成該林分的主林冠;競爭指數依次為優勢木級<亞優勢木級<中庸木級<被壓木級,各級的基尼系數基本上低于全林總計;優勢木絕對生長率和相對生長率在林分成熟期以前均大于標準木,且胸徑速生期持續時間較標準木長;林分高度生長受壓抑程度低于胸徑生長;林木分布格局總體呈均勻型,與造林初始基本一致;優勢木和被壓木為聚集分布,中庸木和枯死木為隨機散布,亞優勢木的分布型則介于隨機和聚集之間。林木種群分化既表現在個體大小的不均等性上,也表現在空間分布的非勻質性上。目前林分結構特征的主要成因可以歸結為密度壓力下的種內競爭。
不同林齡和坡位水杉人工林生長狀況的比較
格式:pdf
大小:681KB
頁數:6P
對南方山地不同年齡和不同坡位水杉人工林的生長狀況進行全面調查與比較分析,結果表明:27a生水杉胸徑速生期出現時間比32a生水杉提前4a,其持續時間也延長2a,表明27a生水杉人工林生長狀況明顯好于32a生林分;不同林齡水杉林樹高速生期持續時間均為6a,但27a生水杉人工林樹高速生期出現時間提前11a;27a生水杉人工林蓄積量比32a生水杉林多1.4075m3,其年均蓄積量也比32a生多;下坡的水杉人工林生長狀況最好,中坡其次,上坡最差。
水杉
格式:pdf
大小:8.2MB
頁數:13P
水杉的簡介 二名法命名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hu&w.c.cheng 世界上珍稀的孑遺植物:在中生代白堊紀,地球上已出現水杉類植物。250萬年 前的冰期以后,這類植物幾乎絕跡,僅存水杉一種。1948年,中國的植物學家 在湖北、四川交界的利川市謀道溪(磨刀溪)發現了幸存的水杉巨樹,樹齡約 400余年。 界植物界 門松柏門 綱松柏綱 目松柏目 科杉科 屬水杉屬 種水杉種 中國保護級別一級瀕危(極危) 形態特征: 落葉喬木,高達35一41.5米,胸徑達1.6-2.4米; 樹皮灰褐色或深灰色,裂成條片狀脫落; 小枝對生或近對生,下垂。 葉交互對生,羽狀二列,線形,柔軟,幾乎無柄,上面中脈凹下。 雌雄同株,雄球花交互對生排成總狀或圓錐花序狀,雄蕊交互對生,約20 枚,花藥3,花絲短,藥隔顯著;雌球花單生側枝頂端,由
柳杉人工林近自然改造生態經濟效益分析
格式:pdf
大小:221KB
頁數:3P
4.7
通過對比崇州林場人工柳杉林2005年近自然改造前后的生長情況,表明近自然化改造對促進單株立木生長和單位面積蓄積增加均有促進作用,而且促進了下層林木的生長,提高了林分的物種多樣性,說明近自然改造是人工林經營中兼顧生態經濟效益的可行途徑之一.
低質人工林改造研究
格式:pdf
大小:999KB
頁數:6P
4.4
由于林地劣化或遭受天然災害等,致使人工林經營區林分次生林化,降低生產力,亟需復育建造以符人工林經營目標。以生長不佳之人工林,實行列整理伐改善林相,并逐步更新建造為復層林,探究復層林營造方式對林分組成結構、栽植苗木、微環境的影響。試驗林分包含整理伐帶與保留帶各20m(a區)、整理帶8m與保留帶10m(b區),整理伐對象主要為下層灌木及形質不良之林木,于整理伐帶林地進行更新建造。伐后選用經濟樹種無患子、烏心石、臺灣肖楠栽植造林,進行孔隙環境之生長適應比較。經整理伐2a后之林分結構調查結果表明:林分整理伐雖可促進留存林木的生長,但林木易受風害;林分受光量因整理伐帶寬及地形影響于日域間變化大,a區平均受光量高于b區,且b區于整理伐2a后已漸回復林冠覆蓋;a區更新苗木之存活率略高于b區,但無顯著差異;無患子之存活率(87%以上)顯著高于烏心石、臺灣肖楠(約50%)。無患子及烏心石由于環境與生物為害,苗木死亡率變化隨季節而有所變動,臺灣肖楠則受初栽之苗木質量較差影響。各樹種苗木之苗高及基徑生長均以a區為佳,樹種間以無患子苗高生長最快;以苗木健壯指數(高徑比)表現,小孔隙之b區苗木形質均成細長形。2種林冠孔隙環境3樹種苗木經栽植2a之生長表現,小空隙之b區較不利于栽植苗木生長,建議整理伐帶寬大于林分樹高。未來進行帶狀之復層林營造時,行列整理伐帶寬應大于原林分樹高形成較大之林冠孔隙,較有利于栽植苗木更新成長;并建議采用優質大苗,但更新階段之苗木易受環境及周遭野生動物啃食等危害,建議加強初期之撫育管理。
利川土壤-水杉系統中重金屬的分布特征
格式:pdf
大小:317KB
頁數:3P
4.8
為全面弄清利川市水杉母樹管理站水杉幼苗中重金屬的富集現狀,對利川土壤和水杉中cd、cr、cu、pb、zn等5種重金屬含量進行了測定分析。結果表明,利川土壤有重金屬污染。單污染指數法得出cd具有輕度污染,其他4種無污染。多因子綜合指數法得出整體污染等級為輕污染。水杉中cd、cr的次生相富集系數較高,其他3種較低。重金屬元素在水杉不同器官中含量具有zn>cr>cu>pb>cd的基本規律。水杉根部各種重金屬含量均大于莖葉中的含量。
水杉(20200928201633)
格式:pdf
大小:76KB
頁數:7P
4.4
國家一級珍稀植物水杉 提起孑遺植物莫過于水杉是最著名的例 子。早在抗日戰爭時間,植物學家路過湖 北磨刀溪發現了一株水杉大樹,根據采得 標本對比研究,確認它就是化石中早已被 地質學家和古植物學家認知的古植物。這 一發現過程引起全世界植物學界的轟動, 水杉從此被稱為“活化石”植物。原來水杉在 地質中生代白堊紀曾經廣布北半球,冰河 時代絕大多數水杉滅亡,僅在中國湖北、 四川和湖南交界地區殘留少量至今。除湖 北磨刀溪發現的第一株水杉外,其它分布 地區都相繼被植物學家發現。為了加強對 水杉植物的保護,被定為國家二級保護植 物。 水杉為落葉喬木,樹高可達40米,胸 徑達2.5米。樹皮條片狀剝落。樹主干直, 樹冠塔形。小枝下垂。葉線形,長1.3-2厘 米,寬1.5-2毫米,交互對生并排成二列, 展開在一平面上成羽狀。葉隨著生小枝冬 令一起脫落。花單性,雌雄同株。雄球
山白蘭人工林生態系統碳儲量及空間分布特征
格式:pdf
大小:379KB
頁數:4P
4.5
[目的]揭示山白蘭人工林碳儲量的空間分布特征及規律,為森林生態系統碳儲量估算提供基礎數據,也為進行人工林碳匯造林項目提供科學參考。[方法]以南亞熱帶地區27年生山白蘭人工林為研究對象,采用標準木法、樣方收獲等方法對其生物量、碳含量分配進行研究。[結果]山白蘭人工林生態系統碳儲量為158.21t/hm2,其中喬木層占植被層碳儲量的87.24%,灌木層占10.77%,草本層占0.18%,凋落物層占1.81%;土壤層中0~80cm的碳儲量為102.01t/hm2,為植被層的1.82倍。山白蘭人工林喬木層年凈固碳量為3.50t/(hm2.年)。[結論]山白蘭人工林生態系統碳儲量比較可觀,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玉屏山人工林海度假景區柳杉人工林景觀改造對策
格式:pdf
大小:152KB
頁數:2P
4.5
分析了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玉屏山人工林海度假景區柳杉人工林景觀的現狀及成因,提出了清撿枯立木、枯梢木和斷梢木后,采用塊狀、帶狀等方式混交鄉土名貴樹種、紅葉植物(柳杉、鄉土名貴樹種與紅葉植物的混交比例為5∶3:2),并建立桂花園、山茶花園、臘梅園、紅豆杉園和杜鵑園,培育多色譜景觀,繼續開展赤腹松鼠等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等對策。
談低價值人工林的改造
格式:pdf
大小:33KB
頁數:1P
4.6
內蒙古林業!""!!! "#$% #"& &’ ($" )* 低價值人工林是經濟價值!生 物產量和防護效益都很低的林分" 在生理和外部形態上表現出#小$ 而#老$的特點"故俗稱#小老樹$或 #小老頭$林% 低價值人工林在我區分布很 廣"涉及的主要樹種有楊樹!油松 等"其中以楊樹最多&部分地區’小 老樹$面積占人工林總面積的+,- 左右"其中楊樹’小老樹$又占’小 老樹$總面積的./-& 一!低價值人工林的形態 ’小老樹$葉小"數量少"色淡 綠&楊樹的干(枝表皮呈青色或暗 灰"或有黑色皺紋"嫩枝淡綠而短 小)柳樹的’小老樹$表皮呈黑色" 樹冠窄小"稀疏"樹干短而纖細"且 彎曲而多枝叉&春季放葉遲"秋季 落葉早&楊(榆’小老樹$樹冠禿頂" 側枝與主干分枝呈鈍角"多枯梢或 彎曲下垂"狀如’老鴉爪$& 二!低價值人工林的成因 立地條件差*如干旱瘠薄
人工林作業道設計及施工原則
格式:pdf
大小:479KB
頁數:8P
4.4
-1- 人工林作業道設計及施工原則 一、定義 人工林作業道係以營造健康的森林為目的,專供林業機械車輛運行,為 降低林木經營成本而開設。 二、基本原則 (一)作業道有別於道路系統,並未考慮車行速度之安全規格,主要係配合 林業機械車輛之運行,朝向開設及維護成本低,且不易損壞的設施加 以規劃設置。 (二)作業道應選擇於穩定的地點開設,考量造林地現場地質、地形等條件 及使用林業機械車輛種類,採最小限度的挖土、填土,力求挖填平衡, 並儘可能利用現地自然資材完成。 三、設計規範 (一)最大寬度:以2.5公尺為原則,倘地質及地形條件良好,則可放寬至 3公尺。 (二)平曲線最小半徑:以6.5公尺為原則。 (三)最大縱坡:以30%為限,其在20?30%坡段長度不得超過30公尺為原 則。 (四)倘因造林地現場條件、伐採作業方式、所使用林業機械車輛及搬出木 材的長度等狀況,無法依上述規範
成過熟人工林改造培育勢在必行
格式:pdf
大小:343KB
頁數:1P
4.6
吉林省臨江林業局是新中國第一個森工局。1985年已營造104.9萬畝人工林。百萬畝人工林經過多年生產作業、天然演替及其他多種兇素,目前人工純林總面積達81.6萬畝,占全局有林地面積的32.7%。全局人工林蓄積量624.8萬立方米,占全局有林地蓄積量的28.7%。人工林組成主要以落葉松、云杉、楊樹純林為主。
水杉愈傷組織誘導及植株再生
格式:pdf
大小:493KB
頁數:5P
4.4
通過愈傷組織誘導器官發生途徑,建立了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的植株再生體系,探討了不同外植體(種胚、幼葉切塊、莖段、根段)和植物生長調節劑對不定芽直接再生和愈傷組織誘導器官發生的影響。結果表明:以種胚、無菌苗葉片、莖段和根作為外植體,在ms補加2,4-d、naa和6-ba不同組合的培養基上都能誘導得到愈傷組織,其中種胚誘導愈傷組織效果最好,誘導率可達100%,莖誘導效果次之,誘導率為97.1%。誘導愈傷組織效果較好的培養基有:ms+1.0mg·l-12,4-d+0.5mg·l-16-ba、ms+0.1mg·l-16-ba+1.0mg·l-1naa、ms+0.5mg·l-16-ba+1.0mg·l-1naa、ms+1.0mg·l-16-ba+1.0mg·l-1naa、ms+0.5mg·l-16-ba+2.0mg·l-1naa、ms+1.0mg·l-16-ba+2.0mg·l-1naa和ms+0.5mg·l-12,4-d+0.5mg·l-1naa。以愈傷組織在ms培養基上植株再生效果最好,再生率為62.5%。
水杉枯落物對其種子萌發的影響初探
格式:pdf
大小:501KB
頁數:3P
4.7
水杉為我國一級保護的珍稀瀕危樹種,由于人為干擾等原因,目前水杉自然更新困難。枯枝落葉層是森林天然更新的重要影響因素。在室內設置了0cm、1cm、2cm、3cm、4cm以及5cm6個枯落物厚度梯度,模擬研究枯落物厚度對水杉種子萌發的影響,結果表明枯落物厚度超過2cm時,水杉種子不能萌發;枯落物厚度1cm時水杉的萌發率為31.3%;水杉種子在不覆蓋的情況下萌發率最高,為64.7%。同時,覆蓋枯落物后水杉種子萌發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要推遲10天左右。
世紀偉人鄧小平與水杉的三次情結
格式:pdf
大小:81KB
頁數:1P
4.8
20世紀40年代,由中國著名科學家胡先骕和鄭萬鈞共同命名的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huetcheng),是我國特有的樹種和世界著名的孑遺植物,素有"活化石"之稱,原生種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水杉的發現對于古植物、古氣候、古地
千島湖畔水杉引種栽培技術
格式:pdf
大小:21KB
頁數:3P
4.3
千島湖畔水杉引種栽培技術 摘要總結了千島湖畔水杉引種栽培技術,包括引種地概況、整地、苗木選 擇、栽植、培育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內容,以為該地區發展水杉提供科學 依據。 關鍵詞水杉;引種;栽培技術;千島湖 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huetcheng)是古老稀有的落葉大喬木, 在科學界被譽為“活化石”。水杉為落葉大喬木,樹干高大通直,樹基部膨大,幼 年樹冠窄圓錐形,隨著樹齡的增長而變為廣錐圓形,幼樹樹皮淡紅褐色,老樹樹 皮深灰色或灰褐色,纖維質淺縱裂,長條片狀剝落;葉對生,線形,扁平,柔軟; 雌雄同株;球果有長柄;種子倒卵形,扁平[1-2]。水杉適應性強,生長迅速,抗 逆性強,病蟲害少,材質較好,既是建筑、家具、造船的良材,又是好的造紙原 料,樹形優美,是一種良好的園林綠化樹種。 千島湖由1959年我國第1座自行設計建造的
江漢平原水杉人工林生長規律研究
格式:pdf
大小:235KB
頁數:未知
4.4
通過對江漢平原水杉人工林的觀測調查和樹干解析,分析探討了水杉樹高、胸徑和材積的生長規律,建立了水杉樹高、胸徑、材積生長量及形數隨年齡變化的數學模型,結果表明:水杉樹高前期生長較快,平均生長量6a時達到最大,連年生長量和平均生長量在13~15a相交;胸徑連年生長量和平均生長量均表現為先升后降,其中6~12a生長最為迅速;材積總生長量在前24a一直處于較快生長狀態,估計即將達到數量成熟齡,該研究為科學指導水杉人工林的定向培育提供了參考。
四川盆周西緣水杉人工林地立地類型劃分
格式:pdf
大小:134KB
頁數:未知
4.5
將有效土層厚度、坡向等14個影響水杉木林木生長的因子作為分類屬性,采用isodata等多元統計分析方法,將四川盆周西緣水杉林地劃分為2個立地類型小區、6個立地類型,可供四川盆周西部發展水杉人工林立地選擇提供科學依據。
中山杉抗水杉小爪螨危害試驗初報
格式:pdf
大小:181KB
頁數:3P
4.7
采用盆栽及大田試驗,在中山杉上接種水杉小爪螨,觀察調查小爪螨蟲存活及產卵情況。結果表明,中山杉不受水杉小爪螨的危害,具有抗水杉小爪螨的能力。
沐川天然林與人工水杉林保水功能比較
格式:pdf
大小:270KB
頁數:4P
4.7
通過對四川沐川縣天然林、人工林(水杉林)枯落物蓄積量調查分析和持水特性的研究結果表明:枯落物蓄積量為天然林>人工林(25.7t·hm-2>18.1t·hm-2),最大持水量為天然林>人工林(75.0t·hm-2>47.0t·hm-2),最大持水率為天然林>人工林,各時段吸水量、吸水速率表現為天然林>人工林,有效攔蓄量表現為天然林>人工林(28.6t·hm-2>17.0t·hm-2)。總體分析可以看出,天然林落物層保水功能相對要比人工林好。
吸附法提取分離水杉總黃酮的研究
格式:pdf
大小:664KB
頁數:5P
4.4
研究了我國重要經濟植物水杉總黃酮的提取工藝,實驗證明用70%的乙醇滲漉提取水杉總黃酮的工藝是經濟實用的。正交實驗顯示用吸附法分離水杉總黃酮的影響因素依次為吸附劑選擇,洗脫劑乙醇濃度,吸附劑用量及洗脫劑乙醇用量。將d140樹脂用于水杉總黃酮的分離,具有收率高、操作簡單、成本低、環境污染小等優點,適用于工業化生產。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工程監理質檢員質量管理員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