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氟丁基磺酸鉀阻燃PC熱分解動力學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5cf5gib"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625KB
頁數:4P
人氣 :63
4.5
采用Kissinger法、Friedman法和Mynn-Wall-Ozawa法三種動力學方法研究了全氟丁基磺酸鉀(PPFBS)阻燃聚碳酸酯(PC)體系的熱分解動力學。由這三種方法計算得到的動力學參數十分吻合,表明PPFBS的加入使PC熱分解活化能提高,改變了PC的熱分解途徑,提高了PC的阻燃性能。
二苯砜磺酸鉀阻燃PC的熱降解行為及老化壽命估算
格式:pdf
大?。?span id="uraoswl"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1MB
頁數:5P
采用氧指數法測試了二苯砜磺酸鉀(kss)的阻燃性能,并運用熱重(tg)分析結合kissinger和flynn-wall-ozawa處理方法對kss阻燃聚碳酸酯(pc)的非等溫降解動力學和熱老化壽命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阻燃劑的加入可大幅度提高pc的阻燃性能,當kss的質量分數為0.7%時,阻燃pc的氧指數可從純pc的26.3%增加到34.4%,阻燃等級由fv-2級提高到fv-0級;kss的加入改變了pc的熱降解活化能,相對于純pc的活化能為186.54kj/mol,阻燃pc的降解活化能只有171.41kj/mol,表明kss的加入促進了熱降解,有利于在材料的燃燒表面快速地形成炭層,起到阻燃作用;阻燃劑的加入使同一溫度下pc的不同失重率所對應的時間縮短,即熱穩定性降低,這一點與阻燃劑能夠降低pc的初始降解溫度、提前分解成炭有密切關系。
阻燃聚氯乙烯電線絕緣材料的熱分解動力學研究
格式:pdf
大小:775KB
頁數:4P
采用熱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alanalysis)的方法研究了阻燃聚氯乙烯電線(zr-bv)絕緣材料在空氣中的熱降解行為,并采用kissinger法和flynn-wall法計算了絕緣材料的熱降解動力學參數。tg曲線表明,阻燃處理的聚氯乙烯電線絕緣材料熱降解可分為3個過程,材料的熱降解速率隨升溫速率的增加而增加。由kissinger法和flynn-wall法計算得到阻燃聚氯乙烯電線絕緣材料的降解平均活化能依次為133kj/mol和134kj/mol。
阻燃HIPS塑料熱解動力學模型
格式:pdf
大小:346KB
頁數:6P
4.5
采用熱重法進行了含阻燃添加劑的高抗沖聚苯乙烯塑料(flameretardedhighimpactpolystyrene,br-sb-hips)在不同升溫速率下的熱解實驗,建立了包含3個連續反應的阻燃hips熱解動力學模型。通過flynn-wall-ozawa法得到阻燃hips熱解過程的活化能為103~307kj·mol-1,利用多元非線性無約束最優化方法求得模型參數。研究表明,br-sb-hips3個反應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別為191.632、213.263、238.331kj·mol-1和11.641、12.772、11.666min-1。動力學模型能夠很好地預測阻燃hips熱解過程。
復配磷酸酯阻燃PC/ABS合金的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iguiror"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1MB
頁數:5P
4.6
研究了復配磷酸酯阻燃劑對pc/abs合金材料的性能的影響。探討了復配磷酸酯阻燃劑阻燃pc/abs合金材料的力學性能和阻燃性能,復配阻燃劑對pc/abs合金的阻燃機理。結果表明:在pc/abs合金(質量比為70/30)體系中,磷酸三苯酯(tpp)和四苯基[雙酚-a]二磷酸酯(bdp)按質量比為3:2復配具有協同阻燃作用。加入18份復配阻燃劑后材料的氧指數提高了6個單位,阻燃性能達到了fv-0級,并保持了材料較好的力學性能。
阻燃PC/ABS共混體系的動態力學分析
格式:pdf
大?。?span id="dyao6dz"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561KB
頁數:4P
4.6
通過熔融共混法制備了阻燃pc/abs復合材料,分析了其動態力學性能,探討不同相容劑、不同abs組份等因素對復合材料的儲存模量(e')、損耗模量(e")、損耗因子(tanδ)等動態力學參數的影響。結果發現使用丙烯酸樹脂和苯乙烯馬來酸酐無規共聚物組成的復合相容劑能夠較好地改善阻燃pc/abs的相容性,在玻璃化溫度附近e'和e"適中;材料有著良好的剛性和韌性,綜合力學性能優良。研究結果可為進一步優化阻燃pc/abs產品配方提供依據。
阻燃硅橡膠電纜材料熱解動力學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okeo1s1"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568KB
頁數:4P
4.6
采用kissinger法、friedman法和flynn-wallandozawa法,研究以氫氧化鎂/紅磷/有機蒙脫土阻燃的甲基乙烯基硅橡膠電纜材料的熱氧化降解反應動力學,得到熱解活化能。結果表明:氫氧化鎂/紅磷/有機蒙脫土阻燃體系提高了硅橡膠的熱氧化降解反應的活化能,且熱解活化能受轉化率的影響較大。根據熱解動力學的結果,分析知樣品材料的火災危險性較小。
阻燃電纜絕緣材料熱解動力學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e5riujx"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2MB
頁數:4P
4.3
利用熱分析技術對阻燃電纜絕緣材料在不同升溫速率下的熱解行為進行了實驗研究。結果發現,升溫速率越大,溫度滯后現象越嚴重。最后分析得出阻燃電纜熱解兩個階段的動力學參數。第一階段的熱解符合三維擴散模型機理,其表觀活化能為34.86kj/mol,第二階段的熱解符合一維擴散模型機理,其表觀活化能為57.36kj/mol。
轎車丙烯酸清漆固化反應動力學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wfekfcy"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389KB
頁數:3P
4.4
利用dsc技術研究了轎車丙烯酸清漆的固化反應動力學參數。研究發現:清漆固化反應活化能為30kj/mol,反應接近一級反應機理。由此進一步建立了固化溫度,反應時間與清漆固化反應程度之間的關系式。dsc研究結果清楚表明:丙烯酸清漆在140℃條件下20min可達到完全固化。
無鹵阻燃PC及PC/ABS合金研究進展
格式:pdf
大小:753KB
頁數:4P
4.8
結合飛機使用的聚碳酸酯(pc)及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綜述了2000年以來國內外有關pc、pc/abs合金用無鹵阻燃劑的研究進展,包括含磷阻燃劑、含硅阻燃劑、含硫阻燃劑和納米阻燃技術等,介紹了它們的阻燃效果和阻燃機理等。指出采用含硅阻燃劑阻燃飛機部件用pc及pc/abs合金是必然趨勢。
磷酸酯與納米蒙脫土協同阻燃PC/ABS合金的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ewctusg"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06KB
頁數:5P
4.3
研究了多芳基磷酸酯px220與納米蒙脫土復配阻燃劑對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合金的阻燃性能、熱失重行為、力學性能及熱變形溫度的影響;并采用錐形量熱儀對合金材料的燃燒性能進行測定。結果表明:px220添加量為10份,納米蒙脫土添加量2份時,pc/abs合金的極限氧指數達到29%,燃燒性能達到ul94v-0級。錐形量熱儀分析結果表明:復配阻燃pc/abs合金的熱釋放速率峰值、平均熱釋放速率、總釋放熱、平均有效燃燒熱和平均質量損失速率都大幅下降,說明px220與納米蒙脫土具有非常好的協同阻燃作用。
磷酸酯與無機阻燃劑協同阻燃PC/ABS合金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u1hggdt"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635KB
頁數:4P
4.7
研究了多聚芳基磷酸酯px220分別與納米蒙脫土和硼酸鋅復配對聚碳酸酯/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的阻燃性能、熱穩定性、力學性能及熱變形溫度的影響。結果表明:用2份納米蒙脫土和3份硼酸鋅分別與10份px220復配制備阻燃pc/abs,其氧指數分別達到28%和32%,燃燒性能達到ul94v-0級。掃描電鏡和熱重分析表明,復配阻燃劑阻燃pc/abs合金的炭層能有效隔絕熱量的傳遞,阻止pc/abs合金熱降解,pc/abs合金熱穩定性明顯提高。
四苯基-(雙酚A)-二磷酸酯阻燃PC/ABS結晶性能研究
格式:pdf
大小:112KB
頁數:2P
4.4
本文通過差示掃描量熱儀(dsc)實驗研究了四苯基-(雙酚a)-二磷酸酯阻燃pc/abs的熔融、結晶性能。結果表明:四苯基-(雙酚a)-二磷酸酯對pc/abs起到了異相成核的作用,提高了pc/abs的結晶度。
阻燃PC/ABS合金用磷系阻燃劑的研究進展
格式:pdf
大小:492KB
頁數:6P
4.8
目前非鹵阻燃pc/abs已成為開發、應用的主要趨勢,其中磷系阻燃劑低毒、持久、價廉,不僅能對合金有效阻燃,而且能改善合金的加工流動性,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一種高性能阻燃劑。綜述了近年來國內外阻燃pc/abs合金用磷系阻燃劑的現狀及研究進展,重點介紹了各種無機磷系和有機磷系阻燃劑的種類、配方及其對pc/abs合金阻燃性能的影響,并簡要介紹了相關阻燃機理。開發磷含量高、相對分子質量大、熱穩定性好、低毒、低煙的磷系化合物,以及利用不同磷酸酯在氣固相協效阻燃的特性進行的復配技術成為有機磷系阻燃劑發展的趨勢。
納米SiO_2與RDP協同阻燃PC/ABS的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req4piw"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555KB
頁數:5P
4.3
采用間苯二酚雙(二苯基磷酸酯)(rdp)及其與納米sio2復配制備雙酚a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abs)阻燃材料,測定了阻燃pc/abs的極限氧指數、ul94v阻燃性能及熱穩定性,采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了阻燃pc/abs于600℃熱分解殘余物的形態,采用錐形量熱儀測定了阻燃pc/abs的釋熱速率峰值、釋熱速率平均值、總釋熱量、平均有效燃燒熱和平均質量損失速率。結果表明,納米sio2與rdp添加量分別為5%和9%時,pc/abs的阻燃性能達ul94v-0級,極限氧指數為29.0%,且阻燃pc/abs的釋熱速率峰值、釋熱速率平均值、總釋熱量、平均有效燃燒熱以及平均質量損失速率分別下降了16.12%、58.82%、40.83%、17.91%和36.90%,同時也證明了納米sio2與rdp具有非常好的協同阻燃效應。
無鹵阻燃PC/ABS合金研究進展
格式:pdf
大?。?span id="lvcjgub"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634KB
頁數:5P
4.5
綜述了近年來國內外pc/abs合金無鹵阻燃改性的研究進展。介紹了pc/abs合金體系無鹵阻燃劑的分類、阻燃機理及存在的一些問題和解決方法。重點闡述了有機磷系阻燃劑及其對pc/abs合金的阻燃性能、熱分解和力學性能等的影響,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點和發展方向。
兩種聚乙烯電纜護套料的熱分解動力學研究及比較
格式:pdf
大小:278KB
頁數:2P
4.3
利用熱重分析儀(tga)研究了分別采用國內技術和國外技術生產的牌號為dh170t和tr2000的兩種聚乙烯(pe)電纜護套料的熱分解行為,運用動力學方法計算了它們的活化能,并畫出了它們的壽命圖。結果表明:與tr2000相比,國產電纜護套料dh170t的熱分解反應阻力大、反應速度慢,因而壽命更長。
IC反應器處理檸檬酸廢水宏觀動力學研究
格式:pdf
大小:199KB
頁數:3P
4.4
依據ic反應器有機物降解特性的分析,對其第一反應區和第二反應區的水力流態分別作全混流和推流處理,以及其基質降解速率分別按零級反應和一級反應處理的基礎上,建立了ic反應器宏觀動力學理論模型。文中根據ic反應器處理檸檬酸廢水的試驗結果,確定了反應器在37℃條件下,其第一反應區和第二反應區內基質降解動力學系數分別為k1≈0.0576l/mg·vss·h,k2≈0.2148h^-1,從而進一步確立了ic反應器處理檸檬酸廢水的宏觀動力學方程。并討論了影響ic反應器處理效果的幾項設計參數。
三種污泥水解酸化反應動力學研究
格式:pdf
大小:396KB
頁數:未知
4.8
通過對絮凝吸附污泥、初沉污泥、剩余污泥水解過程的試驗研究,得到其水解過程中scodcr值隨時間的變化規律,發現絮凝污泥水解效果最好,初沉污泥次之,剩余污泥最差。根據試驗數據,利用經典的eastman模式對3種污泥水解酸化動力學模式進行研究,確定了水解反應的關鍵參數——水解速率常數kh的取值。3種污泥中顆粒性codcr水解過程均遵循一級動力學方程,模型與試驗數據擬合較好。由動力學分析亦可看出在水解反應初期的8h內kh已高于0.1d-1,而反應初期24h內也比總反應7d的kh高出4倍,說明水解反應在初期的6~8h已達到較高速率,而后期速率逐漸降低,這就為工程中設計水解池的水力停留時間提供參考。
阻燃PC/ABS共混體系動態流變性能的研究
格式:pdf
大小:2.7MB
頁數:4P
4.5
通過熔融共混法制備了阻燃pc/abs復合材料,研究了其流變特性,探討相容劑、剪切頻率等因素對復合材料的動態儲能模量、剪切損耗模量、損耗因子和復合黏度等動態流變參數的影響。結果表明:使用由丙烯酸樹脂和苯乙烯-馬來酸酐無規共聚物組成的復合相容劑,在加工條件下即角頻率(ω)為12.6rad/s時,體系的復合黏度(η*)遠小于pc的η*。
地下水動力學(緒論)
格式:ppt
大小:4.5MB
頁數:未知
3
地下水動力學(緒論)——地下水動力學 地下水水力學(hydraulicsofgroundwater) 多孔介質流體動力學 (dynamicsoffluidsinporousmedia) 研究對象 滲流-多孔介質中流體的運動 流體-水、油、氣 多孔介質-由骨架和空隙構成...
干燥污泥與含水污泥的熱解動力學研究
格式:pdf
大小:1.4MB
頁數:5P
4.5
為初步探尋含水污泥的熱解動力學機理,在不同升溫速率下利用熱重-差熱(tg-dta)分析儀對干燥污泥和含水污泥進行了熱分析對比實驗.根據coats-redfern法,采用11種常見機理函數對不同升溫速率下干、濕污泥的熱解主體階段進行線性模擬,并結合malek法篩選出最為合理的機理方程,求解其動力學參數.結果表明:干燥污泥的tg曲線有1個明顯失重段,而含水污泥的tg曲線則出現2個失重區間;高升溫速率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反應的進行,有利于提高污泥有機質的轉化率.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大數據工程師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