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甕河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質量遙感評價
格式:pdf
大小:4.2MB
頁數:10P
人氣 :60
4.8
運用遙感技術,科學、快速地評價區域生態環境質量,能夠為區域生態環境的保護、治理和規劃等提供科學依據.本研究以1990、2000和2015年的Landsat TM/OLI/TIRS為數據源,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確定濕度分量、歸一化植被指數、地表溫度和干度指數4個指標的權重,運用遙感生態指數(RSEI)評價模型,對南甕河自然保護區1990—2015年的生態環境進行評價.結果表明:遙感生態指數能夠較好地反映研究區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及其時空分異;1990—2015年,保護區RSEI均值由0.55上升至0.83,生態環境質量優良以上區域面積所占百分比逐年增加,這與該等級中森林所占比例增加有關;保護區生態環境質量變好的區域所占比例高達91.4%,這與保護區的建立及相關工程與非工程防護措施的實施密切相關;核心區、緩沖區北部生態環境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火災的發生導致森林植被遭到破壞,而道路附近和試驗區的東南部生態環境質量的下降與人類活動的干擾密不可分.
云南大關三江口自然保護區筇竹生態環境及保護研究
格式:pdf
大小:378KB
頁數:2P
筇竹(qiongzhueatumidinoda),屬禾本科筇竹屬植物,中國西南地區特有珍稀保護瀕危竹種,具有較高的經濟、生態和觀賞價值。通過野外調查,研究了云南大關三江口自然保護區筇竹資源的生態環境及其保護措施,為三江口自然保護區筇竹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及保護提供依據。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探討
格式:pdf
大小:679KB
頁數:4P
由于自然環境變遷和人為活動影響,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安全形勢越來越嚴重,部分地區生態惡化已經影響到當地社會與農牧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三江源自然保護區自然人文特征和生態環境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系統分析,提出了保護與治理的基本思路及重點實施的三大工程。
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影響因素與保護對策
格式:pdf
大小:1.7MB
頁數:1P
4.5
我國從1956年首次創建自然保護區——廣東肇慶鼎湖山自然保護區以來,目前已建立了2740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到147萬km2,占國土陸地面積的14.8%,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的12%.自然保護區的建立,為保護珍稀物種、生物多樣性、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維護自然生態平衡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保護與開發、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之間仍存在模糊界限,因此本文結合廣東省郁南縣同樂大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對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影響因素與保護對策進行了探討.
內蒙古烏梁素海濕地水禽自然保護區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格式:pdf
大小:2.6MB
頁數:2P
4.7
內蒙古烏梁素海濕地水禽自然保護區是我國珍貴的濕地資源,在當地的生產和人民生活中能夠發揮巨大的價值,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意義重大。本文主要介紹了內蒙古烏梁素海濕地水禽自然保護區的自然環境,以及內蒙古烏梁素海濕地水禽自然保護區對當地生態環境能夠產生的積極意義,希望我國加強對內蒙古烏梁素海濕地水禽自然保護區的生態保護,為我們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一個更加美好的生態環境。
內蒙古烏梁素海濕地水禽自然保護區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格式:pdf
大小:2.6MB
頁數:2P
4.8
內蒙古烏梁素海濕地水禽自然保護區是我國珍貴的濕地資源,在當地的生產和人民生活中能夠發揮巨大的價值,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意義重大。本文主要介紹了內蒙古烏梁素海濕地水禽自然保護區的自然環境,以及內蒙古烏梁素海濕地水禽自然保護區對當地生態環境能夠產生的積極意義,希望我國加強對內蒙古烏梁素海濕地水禽自然保護區的生態保護,為我們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一個更加美好的生態環境。
輸電線路建設對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影響
格式:pdf
大小:235KB
頁數:2P
4.6
輸電線路建設項目作為典型的非污染型工程,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是環境影響評價的重點和難點.通過對米亞羅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現狀的調查,論述輸電線路建設項目對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生態保護措施.
自然保護區與恩施生態建設探討
格式:pdf
大小:71KB
頁數:3P
4.6
自然保護區的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一個系統工程,搞好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將更好地維護生態安全和建設生態文明,是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美麗恩施的建設是一項綜合工程,但是生態文明建設是其中重要一環,因此,加強恩施州自然保護區的建設,保護生態資源、培育生態文化、發展生態經濟,努力建設生態恩施,將有效促進生態恩施、美麗恩施建設進程。
塞罕壩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環境影響評價
格式:pdf
大小:54KB
頁數:3P
4.4
該文在塞罕壩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對河北塞罕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二期建設工程項目進行了環境影響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環保對策與措施,以減少人為因素對環境的破壞。
研究自然保護區中景觀生態資源的管理和保護
格式:pdf
大小:885KB
頁數:2P
4.6
近些年來社會不斷發展,對自然保護有了嚴格的要求.在自然保護區景觀生態資源利用過程中,需要做好資源保護工作,按照管理流程實施.實踐證明系統有效的管理能發揮明顯的制約性作用,促進生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本次研究中以貴州省黔東南州雷公山自然保護區生態資源特點作為基礎,對如何實現有效管理和保護進行分析.
深圳某自然保護區道路工程環境保護方案
格式:docx
大小:22KB
頁數:未知
3
深圳某自然保護區道路工程環境保護方案——第一節工程概況 一、工程地點: 深圳市某自然保護區內 二、資金來源: 政府投資 三、工程規模: 巡邏道改造工程:道路長3883米,寬4米,花崗巖料石嵌草路面;鍍鋅鋼板防護網;電氣外線配管配...
雷公口水庫對武夷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影響的認識與評價
格式:pdf
大小:238KB
頁數:4P
4.7
從雷公口水庫電站工程特性,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特定的地理環境與生物資源,分析工程建設對保護區植物與動物資源的影響,提出生態環境保護的主要對策措施,并在未來工程建成蓄水運行時,對保護區生態環境影響,作出總體預測評價。
泉州市自然保護區建設與管理
格式:pdf
大小:12KB
頁數:6P
4.8
1 泉州市自然保護區保護與建設初探 楊文暉林永源 (泉州市林業局362000) 摘要:本文闡述了自然保護區對自然生態、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 天然集中分布區的保護作用,結合泉州市自然保護區的現狀和近年來 自然保護區建設管理方面的經驗,針對自然保護區目前存在的資金投 入不足,技術力量薄弱,管理體制不順,有效保護與開發利用等突出 問題,提出自然保護區建設與管理方面的一些建議,旨在推動自然保 護區走向可持續發展道路。 關鍵詞:自然保護區保護與建設 自然保護區是對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區域、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 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區、有特殊意義的自然遺跡等保護對象所在的陸 地、陸地水體或者海域,依法劃出一定面積予以法定保護和管理的區 域。自然保護區的主要功能是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證 生物遺傳資源、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和景觀資源能夠可持續利用,為科 學研究、科普宣傳、生態旅
自然保護區建設與管理結課論文
格式:pdf
大小:9KB
頁數:3P
4.4
我國自然保護區相關問題研究 摘要:本文概述了目前我國自然保護區的發展現狀,分析了一些自然保護區目前 存在的問題和影響其發展的原因,提出了完善我國自然保護區的對策和建議,闡 述了建立自然保護區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自然保護區問題意義對策 自然保護區是對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區域、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 集中分布區、有特殊意義的自然遺跡等保護對象所在的陸地、陸地水體或者海域, 依法劃出一定面積予以法定保護和管理的區域。隨著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活動的 興起和人類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自然保護區建設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通 過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具有典型意義的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物種和地質遺 跡,已成為一個國家文明和進步的重要標志。 一、我國自然保護區發展現狀 我國的自然保護區建設在經歷了50-80年代的停滯期,80-90年代穩步發展 和體制建設,到90年代后
貴州茂蘭喀斯特森林自然保護區的蜘蛛種類
格式:pdf
大小:409KB
頁數:9P
4.3
為摸清貴州茂蘭喀斯特森林自然保護區的生物資源本底,以進一步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及監測工作,1994以來筆者對貴州茂蘭喀斯特森林自然保護區的蜘蛛目動物進行了系統的科學考察,以積累的3000多號標本為基礎,報道其區系27科82屬144種,其中有9個茂蘭保護區特有種;常見科為園蛛科和跳蛛科;優勢種有中華褸網蛛psechrussinensis、大腹園蛛araneusventricosus等,其發生量較大。蜘蛛群落組成分為森林、灌叢、草叢、農田、洞穴、房屋等類型,喀斯特洞穴系統有利于特有種類的演化。初步認為該保護區蜘蛛區系有種類豐富、數量大、生態分布廣的特點,特有種類在種質保存和物種進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
論遼寧白石砬子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建設
格式:pdf
大小:406KB
頁數:5P
4.5
生態旅游是當今世界最佳形式的旅游活動,自然保護區為生態旅游提供了最佳生態基礎條件。本文闡述了國內外學者對生態旅游的理解,并以白石砬子自然保護區為例,論述發展生態旅游的意義,探討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建設的對策。
寶天曼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資源及其景觀質量評價
格式:pdf
大小:301KB
頁數:5P
4.5
采用國家相關規范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從旅游資源的類型結構、規模結構和質量結構等方面對河南寶天曼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資源的景觀質量進行了評價.結果表明,寶天曼50個旅游資源單體中,屬于景段的有4個,屬于景元的有46個;其中氣候生物類景元占32.5%,地文景觀類景元占26.1%、水文景觀類景元占19.6%,歷史遺產類景元占10.9%,說明寶天曼自然保護區的旅游資源以生物、地文、水文景觀資源為主.
林白鐵路工程建設對內蒙古烏蘭壩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的影響
格式:pdf
大小:108KB
頁數:1P
4.8
本文簡要介紹了內蒙古烏蘭壩自然保護區基本情況,分析了林白鐵路工程建設對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并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防護措施。
松嫩濕地自然保護區最小生態環境需水量研究方法探討
格式:pdf
大小:42KB
頁數:5P
4.8
在總結目前國內外湖泊、濕地生態環境需水量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針對現有方法存在的問題和適用條件,結合松嫩濕地的特點,確定了相應的計算公式,并依據保護區各功能區劃定的原則,確定了最小生態環境需水量的計算方法,并以扎龍濕地自然保護區為例進行了計算。依據45年系列氣象數據,對計算結果進行了修正,確定了不同降水頻率下濕地的最小生態環境需水量。
彭水電站對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影響
格式:pdf
大小:430KB
頁數:3P
4.7
針對烏江彭水水電站涉及的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一敏感環境問題,根據現行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規范、自然保護區相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要求,通過對自然保護區環境現狀的全面調查與評價,以及水庫淹沒的作用因素分析,同時對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黑葉猴的食性、家域進行了系統調查,采用景觀生態學方法、生態機理法、疊圖法等多種分析方法,客觀地分析了工程建設對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黑葉猴及其棲息地、自然保護區生態完整性、保護區結構與功能等方面的有利與不利影響,提出了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
西南生態安全屏障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
格式:pdf
大小:1.5MB
頁數:2P
4.7
云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坐落在中緬邊境137公里的邊境線上,海拔從210米至3404.6米,森林覆蓋率98.11%,郁郁蔥蔥的77萬余畝原始森林是我國重要的西南生態安全屏障。在僅僅占中國1/20000陸地面積上,分布有全國20.7%的高等植物.
淺談公路建設對濕地自然保護區的生態影響與環保措施
格式:pdf
大小:779KB
頁數:3P
4.6
以g108線河津城區至禹門口段改建工程穿越山西運城濕地自然保護區河津段為例,根據公路工程建設特點,分析了工程建設對濕地自然保護區的生態影響,總結了公路在設計階段、施工階段和運營階段應采取的環保措施與對策,為今后緩解公路建設對濕地自然保護區的影響提供參考。
環線公路建設對梵凈山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的影響評價
格式:pdf
大小:354KB
頁數:5P
4.8
應用國家林業局《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影響評價技術規范(試行)》,對貴州梵凈山環線公路建設工程對梵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進行了影響分析,并提出了加強管理與控制的方法。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總監理工程師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