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山東段工程驗收
格式:pdf
大小:466KB
頁數:2P
人氣 :99
4.6
描述了目前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一期工程驗收工作情況,介紹了驗收工作采取的方法和經驗,以供同類工程驗收參考。
論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工程規劃
格式:pdf
大小:250KB
頁數:3P
本文簡要分析了山東省實施跨流域調水工程的必要性與緊迫性,重點介紹了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工程總體布局,論述了工程建設對山東水資源優化配置的深遠影響,并對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在山東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進行了評價。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啟動
格式:pdf
大小:717KB
頁數:1P
10月19日,從國務院南水北調辦獲悉,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2017至2018年度供水工作開始啟動,這是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第5個調水年度。本次調水計劃到2018年5月底前,向山東省完成10.88億立方米年度供水任務。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開工
格式:pdf
大小:311KB
頁數:1P
4.6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魯北段建設動員大會近日在山東德州大屯水庫工程所在地召開.這標志著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山東段進入全線開工、加快建設的新階段。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開工
格式:pdf
大小:84KB
頁數:1P
4.7
2010年7月6日,南水北調東線一期魯北段建設動員大會在山東德州大屯水庫工程所在地召開,這標志著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山東段進入全線開工、加快建設的新階段。2002年開始實施的南水北調工程旨在緩解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也是世界上迄今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山東段工程全線試通水成功
格式:pdf
大小:83KB
頁數:1P
4.7
經過12年的工程建設,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山東境內的大屯、東湖、雙王城三座調蓄水庫全部達到蓄水運行條件,標志著山東段工程全線試通水成功。山東段工程自2013年5月25日開始分段試通水,七級泵站,六大輸水河道、干渠,南四湖、東平湖兩大調蓄湖泊和穿黃隧洞工程均已試通水運行,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正式具備通水條件。意味著,每年有能力調引長江水15億m~3,這將是山東經濟建設最大的戰略水源。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調水工程,南水北調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山東段執行水價政策研究
格式:pdf
大小:100KB
頁數:4P
4.6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跨越江蘇、山東兩省,調水距離長、價格構成因素復雜。該工程水價采用國家制定的干線口門水價和各省制定配套工程水價的方式。通過分析計算,受水區用戶入戶水價為6.11元/m3,遠高于城市終端平均水價3.43元/m3。針對高昂的供水價格,依據水利工程水價核算辦法,結合工程通水實際情況,從水價成本核算、減免及優惠政策、執行水價政策等方面進行了探討,并提出推行綜合水價等建議。
淺談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山東段臨時用地管理
格式:pdf
大小:1.4MB
頁數:1P
4.6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山東段自2002年12月至2013年11月正式建成通水,建設期間臨時用地共占用4.6萬畝,目前已全部復墾退還,復墾退還土地質量基本達到設計要求,群眾正常耕種,沿線社會平穩.臨時用地管理模式及經驗可為后續工程及其它線性工程可提供有益的借鑒.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通過全線通水驗收
格式:pdf
大小:427KB
頁數:1P
4.3
2013年8月15日,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通過全線通水驗收,工程具備通水條件。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副主任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全線通水驗收委員會主任張野在徐州市主持召開驗收會議。張野代表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黨組對東線一期工程順利通過全線通水驗收,表示熱烈祝賀,向多年來關心支持工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水質分析
格式:pdf
大小:350KB
頁數:5P
4.6
南水北調東線第一期工程90%的輸水河道是利用現有河道.由于現有河道水環境問題突出,調水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水資源的使用價值和沿線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同時也決定調水工程的實際效益.在分析工程影響區域水污染來源及成因、水環境質量等因素的基礎上,結合國家東線治污規劃,預測調水水質,探討東線的保護措施.
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工程質量監管經驗
格式:pdf
大小:49KB
頁數:2P
4.4
結合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多年的工程建設實際,總結了對沿線各現場建管機構、監理、設計、施工單位等進行質量監督管理的經驗做法。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區段劃分
格式:pdf
大小:1.1MB
頁數:3P
4.4
采用綜合分段法,以關鍵單元工程為節點,以單個取水源為整體,嚴格遵循實際調水線路,同時考慮各主要虛擬供水口門的服務范圍和行政區劃以及工程實際情況,沿供水路線將整個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分為20個區段。這樣不僅使計算難度控制在必要的范圍內,而且因為充分考慮實際取水源,使得成本測算更精確更反映實際,易被各方接受;另外還考慮到江蘇境內采用雙線供水和南水北調水供水到安徽時的成本費用。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江蘇境內工程效益綜述
格式:pdf
大小:308KB
頁數:3P
4.5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江蘇境內工程經過多年建設,已于2013年率先建成通水,工程投運以來,運行狀況良好。從水資源供給能力等九個方面總結了工程的綜合效益。
南水北調東線第一期工程效益簡析
格式:pdf
大小:391KB
頁數:2P
4.6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規劃論證始于上世紀50年代,最初的目標主要是將長江水北調,解決調水沿線的農田灌溉問題,緩解干旱對北方地區農業生產的影響。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各行業對水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使北方地區水資源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環境地質影響評估
格式:pdf
大小:682KB
頁數:5P
4.6
本文利用環境地質調查資料,對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沿線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條件進行概述。篩選出影響環境地質系統質量優劣因素,土壤環境、地下水環境、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環境四類因素作為評價因子。從單環境評價中,求取綜合指標,利用模糊評判模型進行環境地質現狀綜合評價。然后再進行調水對環境產生的正、負環境效應分析,尋找可變因素,從而進行環境地質影響評價。評價結果是,沿線環境地質現狀較差,調水后產生的正環境效應大于負環境效應。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生態安全評價
格式:pdf
大小:486KB
頁數:6P
4.5
采用工程沿線勘察、社會調查、文獻資料法,獲取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生態安全方面的數據,建立了生態安全評價13項指標體系,確立了評價指標權重;采用層次分析法(ahp法),對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生態安全作出了量化評價。結果表明:2002年調水前,南四湖、東平湖流域生態分別為很不安全、臨界安全等級,海河、沂沭河流域生態為不安全等級;調水后的2010年,南四湖、沂沭河流域生態為臨界安全等級,東平湖、海河流域為較安全等級。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生態安全評價
格式:pdf
大小:381KB
頁數:6P
4.6
采用工程沿線勘察、社會調查、文獻資料法,獲取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生態安全方面的數據,建立了生態安全評價13項指標體系,確立了評價指標權重;采用層次分析法(ahp法),對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生態安全作出了量化評價.結果表明:2002年調水前,南四湖、東平湖流域生態分別為很不安全、臨界安全等級,海河、沂沭河流域生態為不安全等級;調水后的2010年,南四湖、沂沭河流域生態為臨界安全等級,東平湖、海河流域為較安全等級.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環境地質影響評估
格式:pdf
大小:130KB
頁數:5P
4.7
本文利用環境地質調查資料,對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沿線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條件進行概述.篩選出影響環境地質系統質量優劣因素,土壤環境、地下水環境、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環境四類因素作為評價因子.從單環境評價中,求取綜合指標,利用模糊評判模型進行環境地質現狀綜合評價.然后再進行調水對環境產生的正、負環境效應分析,尋找可變因素,從而進行環境地質影響評價.評價結果是,沿線環境地質現狀較差,調水后產生的正環境效應大于負環境效應.
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流域治污績效評價
格式:pdf
大小:278KB
頁數:4P
4.6
建立科學合理的流域治污績效評價方法是監督流域整治與管理的有效途徑.筆者引入環境績效評價的理念,采用模糊層次分析法確定評價指標權重,構建績效綜合評價模型,對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流域2002年到2009年的治污績效進行評價.結果表明,流域治污的經濟績益、生態效益、經濟技術績效和環境績效都呈現增長趨勢;2009年流域治污績效綜合評價指數比2002年增長近6倍.
山東百億元信貸支持南水北調東線工程
格式:pdf
大小:322KB
頁數:1P
4.4
根據《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治污規劃》,山東省治污規劃區域包括10個市、43個縣。在這些市縣人民銀行的協調下,山東各銀行業機構已累計發放治污環保貸款159.7億元,其中支持企業治污環保貸款44.2億元,城市污水處理工程貸款26.5億元,截污導流項目貸款12.3億元,流域綜合整治項目貸款74.3億元,其他貸款2.4億元。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沿線歷年水質變化分析
格式:pdf
大小:957KB
頁數:6P
4.7
結合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治污歷程,以規劃水平年2000年為基準,以2000年-2013年第一季度為時間軸,按照高錳酸鹽指數和氨氮兩項主要指標,對東線黃河以南段歷年水質變化情況進行了年際、年內和沿程分析,并選取典型斷面進行了剖析。結果顯示,東線10年治污取得了顯著成效,沿線水質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改善特點,2012年11月,東線黃河以南段各控制斷面水質均達到規劃治理目標要求,并趨于穩定,為東線一期工程通水奠定了堅實基礎。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某水土保持施工方案
格式:docx
大小:34KB
頁數:未知
3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某水土保持施工方案——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xx湖~xx段輸水工程,輸水渠全長89.693公里,輸水渠自xx湖陳山口出湖閘東側的渠首引水閘取水,沿現有的濟平干渠布置,經過東鵝山、姜溝、穿越浪溪河、繞過亭山頭、穿玉帶河、經刁山坡高地,過李...
南水北調東線第一期工程供水成本分攤與核算
格式:pdf
大小:556KB
頁數:8P
4.8
隨著南水北調東線第一期工程建成并發揮效益,制定和實施合理的水價,用經濟手段促進對南水北調工程調水、當地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合理使用已迫在眉睫。而分攤和核算供水成本正是制定水價的核心和關鍵。該文對與調水工程供水成本分攤和核算相關的分段、水量數據、供水成本項目、成本分攤等問題進行全面深入的探討,首先沿供水路線將整個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分為20個區段;經由水量分配確定了20個區段的凈增供水量和考慮供水損失的折算水量數據;從會計核算角度確定供水工程供水至各受水區,各省、市分水口門的成本項目構成,并對供水成本進行核算,南水北調東線第一期工程全段總成本費用255451.61萬元;最后通過功能間,新舊供水間和區段間的三級分攤,核算得出各段應承擔的成本費用和單方水成本,全段平均單方水成本費用0.573元/m3。結果可為有關方面更好地協調水源區與受水區(尤其是省際之間)的矛盾提供決策輔助;為將來制定南水北調工程供水成本核算辦法以及水價方案提供參考;并可作為制定供水成本核算方面的政策的主要依據。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受水區生態環境效益評估
格式:pdf
大小:1.1MB
頁數:9P
4.3
以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受水區涉及的89個縣(市、區)為單元,采用模糊聚類分析法,根據受水區的生態水文特征,將受水區分為5個生態水文區。根據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理論,提出調水為受水區生態保育措施、城市綠地與濕地生態系統帶來的物質量與價值量的評估方法,計算出調水能夠為受水區帶來的生態環境效益總價值量為62.33億元,其中生態保育措施、城市綠地與濕地生態系統的價值量分別為0.41億元、37.67億元和24.25億元。研究結果可為制定南水北調工程生態環境保護及水資源可持續管理策略與措施提供依據。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水電暖通類繪圖員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