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建筑的紅磚情節_閩南鄉土色彩_閩南紅_體驗
格式:pdf
大小:1.1MB
頁數:7P
閩南建筑的紅磚情節 ——閩南鄉土色彩“閩南紅”體驗 曾舒凡廈門大學國際學院361005 摘要:“紅磚白石雙撥器,出磚入石燕尾脊,雕梁畫棟宮殿式”的建筑風格使得福建閩南 傳統民居建筑有別于中國其他廣大地區民居而獨樹一幟。閩南傳統民居特有的建筑色彩體系 ——“紅磚白石”的紅艷風格,使得它更具有地域代表性,成為閩南傳統民居的象征。因此 有學者們將這個具有地域代表性的色彩作為閩南建筑文化的特征,以“紅磚區”與“灰磚區” 來劃分福建傳統民居,并將建造有閩南傳統紅磚建筑的地區劃為“紅磚文化區”。 本文擬以代表閩南民居紅磚建筑的主要建筑材料——紅磚為出發點,探析紅磚形成的種 種歷史淵源;闡明以閩南鄉土材料制作的紅磚在閩南區域環境內的適應性;及由紅磚抽提的 鄉土化色彩元素“閩南紅”的色彩藝術表現力和區域可識別性。 abstract:"brick
基于陸路文明與海洋文化雙重影響下的閩南“紅磚厝”——紅磚之源考
格式:pdf
大小:2.2MB
頁數:7P
4.6
在中國,惟獨閩南地區是紅磚民居,當地人稱"紅磚厝",關于"紅磚厝"——紅磚之源,學界有著不同的說法。近年來,雖偶有相關研究成果問世,但迄今為止,未見有說服力的成果被學界認同,"紅磚厝"紅磚之源長久以來一直是建筑史學界熱衷爭論的話題。閩南民居"紅磚厝"是異域建筑文化與本土建筑文化結合的產物,是通過結合變異生成的符合地域性及傳統習俗的樣式。它反映了在社會文明進程中,本土建筑面對紛雜五彩的文化現象所產生的一種漂移、游離、吸納進取姿態。本研究力圖以海上交通史為主要線索,從閩南移民遷徙史、宗教傳播史中尋覓蹤跡。試用"圖像學"的方法,以考古發現作舉證,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建筑歷史遺跡和斷壁殘垣中,去梳理沉淀的諸多信息碎片,以求拋磚引玉、點石成金。
閩南紅磚民居的建筑形態及其功能
格式:pdf
大小:16KB
頁數:9P
4.6
1 試述閩南紅磚民居的建筑形式及其功能 謝惠雅 (內容提要:閩南紅磚民居具有獨特的建筑語言,其布局形態、空間格局及外觀形象、 使用功能等方面均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同時具有強烈的本土地域特征,是閩南 文化的重要載體)。 閩南地區作為中原華夏古文化和本土閩越古文化交融之地,在民 居建筑上既保留了中原傳統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諸多地方因素,而 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其中以磚木石混合結構、紅墻赤瓦、的古厝民 居最具特色,被稱為“紅磚民居”。不僅如此,閩南紅磚民居因經濟發 展和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的獨特性,在建筑的造型格局空間和居住使 用功能等方面,充分體現了中國的傳統儒家思想,是中華民族古民居 中別具一格的類型。 閩南紅磚民居屬于中國傳統的木結構和斗拱梁架結構的建筑,這 也是它與以磚石為主的西方建筑的最大區別。由于閩南地區處于東南 沿海,屬于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空氣濕度大,酸堿性強,天氣炎
試析閩南紅磚民居的獨特裝飾
格式:pdf
大小:3.6MB
頁數:4P
4.4
閩南紅磚民居是中國傳統民居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強烈的地域性和獨特的建筑風格,在石雕、磚雕、木雕及彩繪泥塑、交趾陶、瓷片剪粘等裝飾上別具一格,是閩南文化的重要載體。
閩南紅磚窯的傳統燒制工藝
格式:pdf
大小:2.2MB
頁數:9P
4.3
我國傳統民居通常都使用青磚,惟有閩南形成一片獨特的紅磚文化區。以福建省龍海市榜山鎮崇福村的紅磚窯為主要考察對象,分為原料、制坯、裝窯、燒窯、出窯5個階段,詳細介紹了閩南地區傳統紅磚的燒制工藝。
閩南紅磚民居建形態及其功能
格式:pdf
大小:1.9MB
頁數:12P
4.5
閩南紅磚民居建形態及其功能 2 ————————————————————————————————作者: ————————————————————————————————日期: 3 試述閩南紅磚民居的建筑形式及其功能 謝惠雅 (內容提要:閩南紅磚民居具有獨特的建筑語言,其布局形態、空間格局及外觀形象、 使用功能等方面均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同時具有強烈的本土地域特征,是閩南 文化的重要載體)。 閩南地區作為中原華夏古文化和本土閩越古文化交融之地,在民 居建筑上既保留了中原傳統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諸多地方因素,而 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其中以磚木石混合結構、紅墻赤瓦、的古厝民 居最具特色,被稱為“紅磚民居”。不僅如此,閩南紅磚民居因經濟發 展和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的獨特性,在建筑的造型格局空間和居住使 用功能等方面,充分體現了中國的傳統儒家思想,是中華民族古民居 中別具一格的類型。
解讀閩南磚雕技藝 感悟紅磚文化精髓——閩南磚雕技藝保護與傳承的若干思考
格式:pdf
大小:107KB
頁數:4P
4.4
中國傳統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閩南傳統建筑作為中國傳統建筑的一個分支體系,既保存著中國傳統建筑的許多特征,又具有其獨特的魅力。它受中國五千年文化的影響,在建筑形式、文化內涵等諸多方面承上啟下、傳承有序,諸如斗拱、梁柱的卯榫結構,磚雕、石雕、木雕、彩繪等裝飾手法,以及房屋樣式、布局的建造規制等建筑技術及其所包含的思想理念,無不反映出閩南傳統建筑對中國傳統建筑的傳承。
閩南紅磚民居調研報告
格式:pdf
大小:4.4MB
頁數:15P
4.5
閩 南 紅 磚 厝 民 居 建 筑 調 研 報 告 閩南紅磚厝民居建筑調研報告 (建筑學14-1潘潔14041610111) 摘要:民居,包含了居住住宅以及由其延伸的居住環境。我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由 此聯生出多種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在閩南地區,就分布著樣式不同的四種民居建筑:土樓、 土堡、紅磚民居和灰磚民居。在這其中,以土樓最有特色,紅磚民居最為靚麗。閩南地區的 紅磚民居,多以紅磚為墻,花崗石為基座,另外有木石的透雕、漏雕、圓雕浮雕圖飾和非常 精美的磚雕、木雕等特色工藝。 關鍵詞:閩南、紅磚民居、建筑特點、建筑裝飾。 1.閩南紅磚厝民居建筑的文化背景及內涵 閩南在地域上包括廈門、漳州、泉州、龍巖等地區,其內分布著多種類型的 民居建筑,如土樓、土堡、灰磚民居以及紅磚民居。其中最為靚麗的紅磚民居, 最初出現是在宋元時期,其外觀色彩展現了獨特的藝術魅力。后期的紅磚建
(完整word版)閩南紅磚民居的建筑形態及其功能
格式:pdf
大小:16KB
頁數:10P
4.6
1 試述閩南紅磚民居的建筑形式及其功能 謝惠雅 (內容提要:閩南紅磚民居具有獨特的建筑語言,其布局形態、空間格局及外觀形象、 使用功能等方面均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同時具有強烈的本土地域特征,是閩南 文化的重要載體)。 閩南地區作為中原華夏古文化和本土閩越古文化交融之地,在民 居建筑上既保留了中原傳統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諸多地方因素,而 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其中以磚木石混合結構、紅墻赤瓦、的古厝民 居最具特色,被稱為“紅磚民居”。不僅如此,閩南紅磚民居因經濟發 展和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的獨特性,在建筑的造型格局空間和居住使 用功能等方面,充分體現了中國的傳統儒家思想,是中華民族古民居 中別具一格的類型。 閩南紅磚民居屬于中國傳統的木結構和斗拱梁架結構的建筑,這 也是它與以磚石為主的西方建筑的最大區別。由于閩南地區處于東南 沿海,屬于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空氣濕度大,酸堿性強,天氣炎
淺述閩南紅磚民居的建筑類型及其特點
格式:pdf
大小:18KB
頁數:10P
4.6
1 淺述閩南紅磚民居的建筑類型及其特點 謝惠雅 (內容提要:閩南紅磚民居具有獨特的建筑語言,其布局形態、空間格局及外觀 形象、使用功能等方面均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同時具有強烈的本土地域 特征,是閩南文化的重要載體)。 “閩南”地區是指福建省東南部的泉州市、漳州市、廈門市及其 所轄的區域,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在地理上泉、漳、廈三地市互 為相鄰,北靠戴云山脈南麓,東臨東海的臺灣海峽。歷史上,自兩晉 時期及唐宋時期,大量中原河洛地區移民遷徙于此,保留下古中原的 許多傳統文化元素,因此該地區在姓氏血緣和風俗習慣等方面相通相 近、同風同俗,尤其是閩南語作為該地區的主要方言,成為這一地域 主要的文化表征,自古以來,這一地區習稱“閩南”。 閩南地區作為中原華夏古文化和閩越本土古文化交融之地,在民 居建筑上既保留了中原傳統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許多地方因素,具 有鮮明的
綜合性學習:“走進我們身邊的歷史遺存——閩南紅磚古厝”閱讀答案
格式:pdf
大小:6KB
頁數:2P
4.7
綜合性學習:“走進我們身邊的歷史遺存——閩南紅磚古厝”閱讀 答案 綜合性學習(12分) 為發現并傳承閩南文化,廈門某中學開展了“走進我們身邊的歷史遺存— —閩南紅磚古厝”系列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以下任務。 【識紅磚古厝之“源”】 (1)同學們收集了一些關于閩南紅磚古厝的資料,請概括出其關鍵信息。 (至少寫出三點)(3分) 材料一:“紅磚白石雙坡曲,出磚入石燕尾脊,雕梁畫棟皇宮式。”古厝的建 筑極有特色,它大量使用紅磚紅瓦和白色花崗巖,屋頂多為燕尾脊,細部裝飾多 用磚雕、木雕、石刻。紅磚古厝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閩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 華,成為閩南文化的重要載體。 材料二:壯麗的紅磚古厝主要分布于廈漳泉等地,在臺灣以金門最為集中。 金門縣民俗文化村,始建于1900年,所有建筑材料及建筑師傅都來自閩南地區。 可以說,兩岸紅磚建筑文化一脈相承,佐證著兩岸的同根同源。 【品紅磚古厝
閩南紅磚厝裝飾圖案視覺符號的研究-模板
格式:pdf
大小:16KB
頁數:2P
4.5
閩南紅磚厝裝飾圖案視覺符號的研究 一、符號學與建筑裝飾語言 美國哲學家皮爾士把符號分為標識符號、圖像符號、象征符號,其中 對象征符號的解釋往往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是普遍觀念與具有形象意義內容的 結合。建筑獨有的雕飾紋樣向人們傳遞著文化意義和時代精神的訊息,當符號學 方法被引入建筑設計中,人們十分關注建筑裝飾圖案所代表的符號意義,既是構 成建筑藝術風格的重要元素。建筑紋樣在某個時代下形成的圖像符號具有一定的 象征意義,即代表了幸福、平安、長壽、高貴等美好愿景。建筑中的雕刻裝飾做 工精細、色彩艷麗,主要用于外裝修,雕刻形式有浮雕、線雕等,圖案為幾何圖案、 花鳥、人物等。紅磚厝文化也很好地將中西方文化融于一體,石雕中的魚尾獅可 以看出受到南洋文化的影響,山花藝術透出伊斯蘭藝術的氣息。“飾中有意、意 必吉祥”是建筑紋飾內在的發展動力,同樣體現了紋飾符號象征意義在人們心
(完整word版)淺述閩南紅磚民居的建筑類型及其特點
格式:pdf
大小:18KB
頁數:10P
4.5
1 淺述閩南紅磚民居的建筑類型及其特點 謝惠雅 (內容提要:閩南紅磚民居具有獨特的建筑語言,其布局形態、空間格局及外觀 形象、使用功能等方面均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同時具有強烈的本土地域 特征,是閩南文化的重要載體)。 “閩南”地區是指福建省東南部的泉州市、漳州市、廈門市及其 所轄的區域,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在地理上泉、漳、廈三地市互 為相鄰,北靠戴云山脈南麓,東臨東海的臺灣海峽。歷史上,自兩晉 時期及唐宋時期,大量中原河洛地區移民遷徙于此,保留下古中原的 許多傳統文化元素,因此該地區在姓氏血緣和風俗習慣等方面相通相 近、同風同俗,尤其是閩南語作為該地區的主要方言,成為這一地域 主要的文化表征,自古以來,這一地區習稱“閩南”。 閩南地區作為中原華夏古文化和閩越本土古文化交融之地,在民 居建筑上既保留了中原傳統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許多地方因素,具 有鮮明的
閩南石材及紅磚鋪地對當地室外熱環境的影響
格式:pdf
大小:184KB
頁數:4P
4.4
石材和紅磚作為閩南建筑傳統的鋪地材料在當地被廣泛使用。本文基于實測數據,考慮石材和紅磚熱性能的不同,簡要分析和比較了2種鋪地在太陽輻射下對人體熱舒適性的影響,同時針對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意見和方法。本文結論對于解讀閩南紅磚及石材文化具有參考意義。
閩南紅磚文化:關于紅房子的那些事
格式:pdf
大小:676KB
頁數:2P
4.8
福建的民居文化豐富多樣,最奇特的要數閩西土樓,最壯麗的便是閩南紅磚大厝。中國各地的民居,都以青磚灰瓦為主,惟有閩南使用紅磚紅瓦。受其影響,鄰近的莆仙,以及閩南方言區潮汕和臺灣等地區,都建起了紅磚大厝。有人稱這些地區為紅磚文化區。
紅磚用量
格式:pdf
大小:28KB
頁數:2P
4.4
圖號數量 2軸2.473 7軸1.436 11軸1.015 14軸和15軸2.203 a軸3.596 0.443 f軸4.028 l軸6.345 0.443 b軸和k軸0.346 22.329 1.000 [編制證]:[編制人]:[編制日期]:2008-12-05 分部小計(元) 模板工程 垂直運輸 分部小計(元) 措施項目 (7*6-0.6-0.7*3-1.8*3+0.85*4)*0.45*0.24 (66.6-4.2-0.6*6-0.7*4+0.25*11)*0.45*0.24 2.233 (7+4.4+2.6-0.6*2-1.5+0.25*8)*0.45*0.24 (7+4.4-0.6*2-1.8+0.25*4)*0.45*0.24 (28.6-0.6*6-2-0.9*4+0.25*4)*0.45*0.24 (17.5-0.6*3+16.6-0.6*2-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裝配式BIM工程師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