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縣三峽水庫淹沒區泄水攔沙淤地還田工程方案研究
格式:pdf
大小:211KB
頁數:5P
人氣 :54
4.6
針對三峽水庫開縣淹沒區淹沒損失大,同時鑒于原研究的大防護方案被否定和分塊小防護方案并不完全有效,提出了泄水攔沙淤地還田方案.方案如實現后可保護淹沒耕地 2 520 hm2(3.78萬畝),新增河灘地733.3 hm2(1.1萬畝),能基本補償開縣全部淹沒土地3 353.3 hm2(5.03萬畝).該方案的指導思想具有新意,一方面是順應流水的規律,不予堵截;另一方面又將泥沙看成一種資源,攔沙造地,抬高地面高程,便于修堤防護,而且將原土地改造成旱澇保豐收的良田,能做到長治久安.該方案造價低,效益好,而且具有一般性.
開縣三峽水庫淹沒區泄水攔沙淤地還田工程方案研究
格式:pdf
大小:590KB
頁數:5P
針對三峽水庫開縣淹沒區淹沒損失大,同時鑒于原研究的大防護方案被否定和分塊小防護方案并不完全有效,提出了泄水攔沙淤地還田方案。方案如實現后可保護淹沒耕地2520hm2(378萬畝),新增河灘地7333hm2(11萬畝),能基本補償開縣全部淹沒土地33533hm2(503萬畝)。該方案的指導思想具有新意,一方面是順應流水的規律,不予堵截;另一方面又將泥沙看成一種資源,攔沙造地,抬高地面高程,便于修堤防護,而且將原土地改造成旱澇保豐收的良田,能做到長治久安。該方案造價低,效益好,而且具有一般性
三峽水庫變動回水區泥沙沖淤特性分析
格式:pdf
大小:157KB
頁數:5P
依據三峽蓄水后變動回水區的實測資料,初步分析了三峽水庫175m正常蓄水下變動回水區輸沙過程及該河段沖淤特性,揭示了航道調整的內在機理,總結了水沙條件變化和河段沖淤規律。結果可為減少變動回水區的泥沙淤積及淤沙淺灘的治理提供科學依據。
三峽水庫開縣調節壩工程泄水閘下游消能工設計優化
格式:pdf
大小:1.1MB
頁數:3P
4.3
三峽水庫開縣消落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調節壩工程中的泄水閘建在深厚砂卵石基礎上。由于泄流單寬流量大,下游消力池消能防沖設計難度大。為解決下游消能防沖問題,通過采取優化設計及模型試驗論證,在消力池前段加趾墩,消力池尾坎設置為差動式,海漫采用以1∶20坡比的水流垂直擴散方式,并設加糙墩等多種措施后,泄水閘消能防沖達到了良好效果。
三峽水庫開縣水位調節壩魚道工程設計
格式:pdf
大小:824KB
頁數:4P
4.6
三峽水庫開縣水位調節壩工程的興建,給流域內洄游性魚類的繁殖帶來不利影響,為此,擬修建魚道作為溝通魚類洄游的一項重要補救措施。首先論述了國內外現有魚道工程的運行效果及先進技術,并結合水位調節壩工程特點,確定采用豎縫式魚道型式。系統介紹了魚道設計條件擬定、魚道布置、池室設計、進口及誘魚補水設計、出口結構、過魚觀測室設計及魚道水工模型試驗等情況,提出了較為系統的魚道設計方案。
三峽水庫壩區庫底衛生清理措施及評價
格式:pdf
大小:310KB
頁數:3P
4.8
·衛生管理· 三峽水庫壩區庫底衛生清理措施及評價 張令要 岳木生 詹發先 譚梁飛 岳金亮 王谷生 彭清華 【中圖分類號】r12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22483(2009)0620103203 三峽工程是國家樞紐工程,做好三峽水庫庫底衛生清理 工作,對維護壩區人群健康,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 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自1996年起,國務院三峽工程建 設委員會辦公室、衛生部和湖北省衛生廳陸續在三峽庫區開 展了庫底衛生清理工作。2008年三峽工程建設基本結束, 現將1996~2008年,三峽水庫壩區庫底衛生清理工作進行 系統分析與評價,以期推廣應用。 1 衛生清理方法 三峽工程于1997年開工建設,同年開展一期庫底衛生 清理;2002年開展二期庫底衛生清理,2003年完成二期蓄 水;2005年
三峽水庫下游河道水沙輸移特性研究
格式:pdf
大小:1.7MB
頁數:8P
4.7
三峽水庫蓄水運用改變了下泄的水沙條件,引起壩下游水沙過程及輸移特性的變化。采用以旬為單位的統計時段,分析比較了三峽水庫蓄水前后旬平均流量、輸沙量及含沙量的變化。蓄水前后壩下游各站洪水、中水、枯水3個流量區間的出現頻率變化分析表明,建庫后距壩距離愈遠其洪水流量區間出現頻率的減小愈顯著。統計分析了不同流量級下含沙量的沿程恢復程度,發現高、低水流量級下其沿程恢復程度較中水流量級高。分析了各站懸移質中值粒徑和床沙級配的變化,發現床面粗化主要位于距壩較近的荊江河段,由于粗細粒徑的交換作用,懸移質中值粒徑在下荊江顯著變粗。
蓄水方案變化對三峽水庫泥沙淤積及通航條件的影響
格式:pdf
大小:325KB
頁數:5P
4.6
針對三峽水庫入庫水沙條件及實際運行方式的變化,計算分析了三峽水庫蓄水方案變化對水庫泥沙運動及變動回水區航運條件造成的影響.采用一維水沙數學模型,計算了不同蓄水方案對水庫泥沙淤積情況的影響及各方案間的差別,進而對方案調整后變動回水區重點淺灘的水深變化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在新的水沙條件及考慮上游建庫的影響下,蓄水方案調整帶來的影響主要集中在6~11a,并隨水庫運行時間的延長而縮小,不會對變動回水區淺灘河段通航條件產生不利影響.
三峽水庫支流營養狀態評價方法
格式:pdf
大小:535KB
頁數:5P
4.6
綜合應用國內外湖庫營養控制標準的制訂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了湖泊富營養化評價的綜合營養指數校驗法,并對三峽庫區支流進行了富營養化評價.結果顯示,調查期間,30條支流中,19條支流的平均營養狀態指數為富營養化水平,11條支流的平均營養狀態指數為中營養水平.4~9月各支流的平均綜合營養狀態指數值均達到富營養化水平,8月份出現最大值(55.43),顯示春、夏季節庫區支流發生富營養化的風險較高,應為控制庫區富營養化發生的敏感時期.與目前國內傳統的由"七五"期間調查的26個湖泊總結得出的"湖庫富營養化評價方法及分級技術規定"的評價方法相比,綜合營養指數校驗法的評價結果比較符合三峽水庫支流的實際水質狀況,適用于三峽水庫支流的富營養化評價.
三峽水庫回水變動區重慶河段泥沙淤積影響及治理
格式:pdf
大小:1.2MB
頁數:5P
4.5
三峽工程按175m方案蓄水后,隨著水庫運行時間的增長,重慶主城區河段的泥沙淤積將成累積性增加,邊灘加高加寬,河床發生一定的演變,泥沙淤積將會對該河段的港口、航道和沿江市政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等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綜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進一步加大長江上游的水土保持力度、采取建庫攔沙及蓄水攻沙、根據泥沙淤積情況規劃調整河道岸線,實施港口改造和航道整治等綜合措施,是減少重慶河段的泥沙淤積,降低其負面影響的有效途徑。
金沙江下游梯級水庫淤積及其對三峽水庫影響研究
格式:pdf
大小:574KB
頁數:7P
4.7
2012年以來,金沙江下游向家壩水電站、溪洛渡水電站相繼蓄水運用,攔截了金沙江下游泥沙。為了解梯級水庫泥沙淤積情況及其攔沙作用對下游三峽水庫的影響,基于大量水沙、固定斷面觀測資料,采用輸沙法和地形法,計算分析了向家壩水電站、溪洛渡水電站2庫自運用以來的庫區泥沙淤積量及分布特征,研究了梯級水庫攔沙作用對三峽水庫的影響。結果表明:向家壩、溪洛渡庫區泥沙淤積量較小,金沙江下游梯級攔沙使得三峽入庫沙量及庫尾重點河段淤積強度均減小。研究成果對梯級水庫運行、三峽水庫運行及調度方式優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峽水庫淹沒商業用房價值評估方法的比較
格式:pdf
大小:298KB
頁數:2P
4.7
結合三峽庫區淹沒商業用房(亦稱門面房屋)的補償安置中出現過的問題,著重研究從土地價值、地理區位角度,應用房地產評估理論,比較了市場比較法、收益法、土地成本系數法等方法在三峽淹沒商業用房估價中的模擬理論應用,研究上述評估方法在特定條件下的應用利弊,比較提出適用于淹沒商業用房的價值評估辦法。總之,門面房補償方法與政策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研究。
三峽水庫農村移民后評價初探
格式:pdf
大小:348KB
頁數:4P
4.5
三峽庫區移民搬遷安置工作基本結束后及時開展農村移民后評價,可以檢驗移民搬遷安置所取得的效果,以便從中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提出對策,它是對移民安置工作的完成情況、實施過程、移民投資效益、移民生產生活水平的恢復等進行的全面評價。討論了移民后評價的目的、任務、評價指標及方法,并提出了后評價中應注意的問題與改進措施。
三峽水庫誘發地震的監測與預報
格式:pdf
大小:1.6MB
頁數:8P
4.7
三峽水利樞紐規模宏大,舉世矚目,具有巨大的防洪、供水、發電、航運等綜合效益,是開發治理長江的骨干工程.三峽工程建在堅實的花崗巖基礎上,三峽水庫已初步形成.根據最大歷史地震震級并適當加權,確定庫區最大可信地震為6級左右.在仙女山和九灣溪斷裂一帶,(距壩址為18km)存在誘發地震的可能,震級ml在5.0~5.8級.對壩址的影響烈度為ⅵ度,不會對按烈度ⅶ度設防的樞紐主要建筑物構成直接威脅.三峽水庫蓄水運行后,地震頻次與強度雖有所增加,但地震活動仍保持在三峽地區原有弱地震活動本底狀態[1,2].三峽工程在1993年開工,2009年全部建成.三峽水庫在2003年6月開始蓄水,并從2010年10月26日起,連續6年試驗性蓄水到175m.三峽水庫總長660km,平均寬度1.0~1.5km,總水域面積1084km2.隨著庫水位升高,庫容及水域面積加大,發生水庫誘發地震的可能性也將加大.必須加強對三峽水庫誘發地震的監測與預報,預防地震及地質災害,確保工程建設及運行安全,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庫區長治久安.
三峽水庫誘發地震的監測及預報
格式:pdf
大小:762KB
頁數:6P
4.5
三峽水庫已初步形成,隨著蓄水位上升,庫容加大,誘發水庫地震的可能性也將加大。根據最大歷史地震震級并適當加權,確定庫區最大可信地震為6級左右。在仙女山和九灣溪斷裂一帶(距壩址為18km)存在誘發地震的可能,震級ms=5.0~5.8級,對壩址的影響烈度為ⅵ度,不會對按烈度ⅶ度設防的樞紐主要建筑物構成直接威脅。必須加強對三峽水庫誘發地震的監測及預報,預防地震及地質災害,確保工程建設及運行安全,構建和諧社會,確保長治久安。本文根據國內外及三峽水庫有關地震監測及預測預報資料,闡明了三峽水庫誘發地震的監測結果,并進行了預報。
三峽水庫移民后期扶持監測評估實踐
格式:pdf
大小:10KB
頁數:3P
4.4
【摘要】本文在實踐的基礎上,對三峽水庫移民后期扶持監測評估的原則依據、主要內容、 指標體系、工作步驟、監測評估方法等進行了總結和研究。 【關鍵詞】三峽水庫移民;后期扶持;監測評估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水庫移民工作。2006年5月,國務院頒布《關于完善大中型水 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見》(國發〔2006〕17號),對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進行了 調整、完善,要求“各級地方人民政府要建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實施情況的監測評估制”。 開展監測評估工作是貫徹落實國發〔2006〕17號文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也是全面了解和掌 握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實施情況的重要手段。 2011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和水利部聯合印發了《關于開展大中型水庫移民 后期扶持政策實施情況監測評估工作的通知》(發改農經〔2011〕1033號),強調了開展監測 評估工作的重要性,明確
三峽水庫沿岸移民區地質災害防治研究
格式:pdf
大小:381KB
頁數:4P
4.6
長江三峽水利工程是舉世無雙的宏偉工程,其水庫的百萬移民大都采取就地后靠安置。水庫沿岸地質條件較復雜,滑坡、崩塌眾多,地質災害對移民的安全有重大影響。國家對三峽水庫沿岸移民區的地質災害防治給予高度重視,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就開展了庫岸穩定性和地質災害調查,對其中的幾十處重大滑坡進行過勘探,并對有重大影響的雞扒子滑坡、鏈子崖危巖體、黃臘石滑坡、豆芽棚滑坡等進行了有效的工程治理。最近又撥數十億巨款進行現階段的大規模地質災害防治。根據此次防治前的全面調查,全庫區共有滑坡崩塌災害點2490處。其中涉及135m蓄水水位及2期移民新址安全的,納入本期防治規劃,計581處。依據滑坡崩塌的危險性,防治難度及危害對象的可遷移程度,采取不同防治對策。已進行工程治理的198處,搬遷避讓的232處,加強監測預警的151處。防治工作有重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和較高的科學技術難度,現在正在緊張進行中。文中分段論述了庫區地質災害特征及以往防治研究歷史,現階段防治研究工作要點和今后防治研究的主要課題。
三峽水庫沿岸移民區地質災害防治研究
格式:pdf
大小:473KB
頁數:3P
4.7
長江三峽水利工程是舉世無雙的宏偉工程。其水庫的百萬移民大都采取就地后靠安置,水庫沿岸地質條件較復雜,滑坡、崩塌眾多,地質災害對移民的安全有重大影響。本文分段論述了庫區地質災害特征及以往防治研究歷史、現階段防治研究工作重點和今后防治研究的主要課題
葛洲壩-三峽水庫不同蓄水階段對中下游水沙影響
格式:pdf
大小:279KB
頁數:5P
4.5
以葛洲壩-三峽梯級水庫為研究對象,根據水庫的不同運行階段劃分研究時段,基于寸灘、宜昌、漢口、大通站1954~2008年的日流量和日含沙量資料,計算分析了梯級水庫運行對長江中下游輸沙量及水沙關系的影響。結果表明:4個水文站的年輸沙量、含沙量總體呈下降趨勢,梯級水庫運行對中下游輸沙量及水沙關系的影響與水庫庫容和距離水庫遠近有關;水庫攔截造成的泥沙減少與年徑流量變化無關,與徑流量的季節分配變化有關,徑流量季節分配的變化和梯級水庫的蓄水攔沙都使大通站月輸沙量的年內分配更加均勻。
水利部:召開研究三峽水庫優化調度方案會議
格式:pdf
大小:78KB
頁數:1P
4.7
4月10日,水利部副部長矯勇主持召開部長專題辦公會議唧馭長江委關于三峽水庫優化調度方案研究進展情況的匯報,研究討論并部署下一步工作。部規計司、水資源司、建管司、國家防辦、水文局、水規總院和長江水利委員會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和有關專家參加會議。
三峽工程水庫淹沒和工程防護的科學決策
格式:pdf
大小:102KB
頁數:未知
4.7
對水庫淹沒區采取包括筑堤(壩)、排水、護岸、挖高填低和防浸沒等工程措施予以防護,可以減少水庫的淹沒損失。以三峽庫區茅坪溪防護工程、興山縣建陽坪防護工程、豐都縣名山鎮圍堤方案為例,闡述了水庫淹沒和工程防護之間的關系和決策依據。
基于GIS技術多源信息集成的三峽水庫庫首區誘發地震危險性動態評價
格式:pdf
大小:803KB
頁數:5P
4.5
將數值模擬成果與監測數據集成,對三峽水庫庫首區誘發地震危險性進行了動態評價。在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平臺上將數值模擬結果用專業地震模型進行評價,其成果作為評價背景數據庫。用實時的地震監測數據、地下水位監測數據、地殼形變監測數據對背景數據庫進行更新。選用flac3d為數值模擬工具,mapgis為gis基礎平臺,vc++為開發工具,研發了水庫誘發地震危險性動態評價系統。系統提供在一定蓄水位條件下、一定評價范圍、一定深度內的水庫誘發地震災害危險性區劃。研究結果表明,在gis平臺上,利用信息融合技術,可以將水庫誘發地震的數值模擬評估、監測數據評估進行集成,實現水庫誘發地震危險性動態評價。
三峽工程地下電站引水區泥沙沖淤變化研究
格式:pdf
大小:1.6MB
頁數:5P
4.7
水電站引水區的河床演變特點和水沙運動規律,對電站引水發電具有重要影響。根據三峽工程蓄水初期2006年4月至2011年8月地下電站引水區3次實測地形資料和模型試驗成果,分析了地下電站引水區泥沙沖淤變化特點和電站排沙孔開啟后的排沙效果。認為三峽工程運用后地下電站引水區受河段邊界條件和水流運動特性的影響,河床泥沙呈累積性淤積,地下電站排沙孔的作用主要是形成沖刷漏斗保持電站廠前門前清,而對整個引水區的排沙作用有限。為此,建議進一步開展三峽工程地下電站排沙孔排沙效果試驗研究,優化排沙措施,以保證地下電站引水安全。
教育對水庫移民的減貧效應研究——基于三峽水庫移民調查數據的實證分析
格式:pdf
大小:305KB
頁數:7P
4.8
水庫移民的貧困問題曾一度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教育是治理貧困的重要手段,教育對水庫移民的減貧效應關系到政府教育減貧政策的實施。我國三峽水庫農村移民存在家庭人力資本較弱,對土地的依賴性較強,非農收入占比較低等問題,筆者通過ols和分位數回歸對比研究發現:從整體上看,家庭平均受教育水平每增加1年,庫區移民家庭人均收入能夠顯著提高14.1%;分層次來看,教育的減貧效應對于收入最底層和收入最高層農戶較小,對于中間收入階層較大。同時發現外出務工能夠提升最底層農戶的收入水平,而對收入中高層農戶的收入影響相對較低。因而,政府治理水庫移民的貧困問題不僅要注重扶持政策的完善,還要重點關注其教育發展,做好社會醫療保障工作,鼓勵和引導貧困農戶有條件的參與務工工作。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房建市政造價工程師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