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建筑圍護設計——以清華大學低能耗建筑為例
格式:pdf
大小:1.1MB
頁數:8P
人氣 :99
4.6
本文以清華大學低能耗建筑為例,對可持續建筑的圍護結構設計技術和方法進行分析與探討,重點探討相關的詳細技術,包括雙層呼吸式雙通道幕墻(寬通道和窄通道呼吸幕墻)、高性能玻璃技術、屋頂種植技術、自然采光技術、相變蓄能樓面技術、太陽能利用、鋼結構適合的高效輕質復合外墻等。
整體可持續建筑設計探析——以慕尼黑工業大學國際交流中心為例
格式:pdf
大小:12.9MB
頁數:8P
4.8
運用整體性設計的理念和原則,分別從行為、系統、體驗和文化視角深入分析慕尼黑工業大學國際交流中心,其中,前兩種為客觀方法,后兩種為主觀方法。以尋求其為達到整體可持續建筑的目標,如何挖掘建筑空間和形體特性、統籌材料、結構和設備設計,實現建筑形式與外部影響因素、生長過程之間的協調一致,探求建筑師實現整體可持續設計的具體方法和途徑,指出整體性是可持續設計發展的必然趨勢,為我國可持續建筑設計提供借鑒。
整體可持續建筑設計探析——以慕尼黑工業大學國際交流中心為例
格式:pdf
大小:5.9MB
頁數:8P
4.4
運用整體性設計的理念和原則,分別從行為、系統、體驗和文化視角深入分析慕尼黑工業大學國際交流中心,其中,前兩種為客觀方法,后兩種為主觀方法。以尋求其為達到整體可持續建筑的目標,如何挖掘建筑空間和形體特性、統籌材料、結構和設備設計,實現建筑形式與外部影響因素、生長過程之間的協調一致,探求建筑師實現整體可持續設計的具體方法和途徑,指出整體性是可持續設計發展的必然趨勢,為我國可持續建筑設計提供借鑒。
我國首座超低能耗建筑示范樓在清華落成
格式:pdf
大小:452KB
頁數:1P
4.7
集中展示了近百項國內外最先進的建筑節能技術的我國首座超低能耗建筑示范樓3月22日在清華大學落成。北京市副市長范伯元在落成典禮上說,北京市的奧運場館建設要充分借鑒此樓展示的先進技術。
上海地區超低能耗建筑圍護結構優化探索
格式:pdf
大小:1.7MB
頁數:6P
4.7
文章收集調研夏熱冬冷地區11個超低能耗建筑,對其采用的圍護結構熱工設計參數進行整理,提煉出該類建筑常用的圍護設計參數范圍。在此基礎上,建立典型的上海辦公建筑模型,以建筑負荷最低為優化目標,采用正交試驗法,分析建筑空間設計因素、室內熱擾等參數對超低能耗建筑圍護結構熱工參數設計的影響。結果顯示,在負荷控制最低的前提下,氣密性必須嚴格要求,圍護結構傳熱系數、窗墻比及窗戶太陽輻射得熱系數等參數的選擇與室內熱擾大小、建筑平面面積有一定關聯度。
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外圍護結構關鍵技術
格式:pdf
大小:1.9MB
頁數:3P
4.8
本文重點介紹了被動房的圍護結構的技術要素,以及phi對外圍護的認證指標要求;另外,還介紹了實現高效圍護結構系統的技術原則。
把握時機建造高質量 低能耗建筑
格式:pdf
大小:152KB
頁數:3P
4.7
作者分析了中國建筑節能的形勢,就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和觀點,介紹了節能技術理論和方法,包括節能建筑的概念,適合氣候條件的手段及關鍵。
夏熱冬冷地區低能耗建筑技術研究
格式:pdf
大小:224KB
頁數:4P
4.7
為進一步提高建筑節能水平,并提高室內舒適度,江蘇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對夏熱冬冷地區低能耗建筑技術開展了研究,進行了工程實踐。
成都推行低能耗建筑 市民住上恒溫房
格式:pdf
大小:12KB
頁數:1P
4.5
訂閱本刊請撥:010-88681843轉8027 技術交流technologyexchange 的微氣候已成為城市人居環境研究的一個課題。 2.4建筑智能化 建筑智能化指建筑設備系統(如供熱空調系統、給排水 系統、照明系統、運輸系統、消防系統、保安系統、辦公系統、 通訊系統等)的監測、管理、運行和控制的自動化。智能大廈 的基礎是通訊自動化系統ca、辦公自動化系統oa、大樓自 動化管理系統ba、消防自動化系統fa和信息自動化系統ia 的有機統一。建筑自動化要求建筑設備系統的合理設計、有 效使用以及運行控制過程中的能量節約,以保證建筑設備在 提供建筑環境的同時,達到初投資、運行費和維修服務費最 小的優化目標。 建筑智能化不僅是實現能耗建筑的必要條件,而且也是 建筑安全、舒適和適應性的保證。隨著建筑物規模的增大(如 日本計劃在下個世紀建造能夠容納一個城市的建筑,也稱 “
木質建材在低能耗建筑中的應用
格式:pdf
大小:3.3MB
頁數:4P
4.4
重新認識木質建材的主要原料——木材歷史上木材一直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但近幾十年來我國對木材的應用特別是在建筑上的應用有誤解,認為少用木材才是對森林的保護,對環境的保護,這是不全面不準確的認識。木材的應用與林業發展不是對立的而是互相促進的,只要規劃管理得當,科學地合理應用木材,需求會刺激林業
烏魯木齊首個超低能耗建筑竣工
格式:pdf
大小:343KB
頁數:1P
4.4
烏魯木齊首個\"零排放\"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烏魯木齊市現代設施農業科技示范園綜合樓竣工。該樓集合了保溫、太陽能跨季蓄熱供暖、太陽能光伏電站、新風余熱回收、抗震加固等多項新技術,完全采用可再生能源,實現\"零排放\"。該建筑修建于1995年,建筑面積983.88m2。改造前為兩
清華大學超低能耗示范樓建筑幕墻技術
格式:pdf
大小:21KB
頁數:7P
4.5
清華大學超低能耗示范樓建筑幕墻技術 摘要:2005年3月22日,我國首座超低能耗示范樓在清華大學落成,該項 目集多種建筑新技術新材料于一體。僅建筑外圍護結構的門窗幕墻系統中就采用了 雙層幕墻系統、遮陽百葉系統、光電幕墻系統、高保溫性能鋁合金門窗系統、真空 玻璃、雙中空雙low-e等新技術新材料。文章對該項目建筑幕墻系統進行了介紹, 可供大家對低能耗示范樓有所了解,同時供相關技術人員在進行建筑幕墻的設計時 參考。 一、前言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江億教授主持設計的我國首座超低能耗示范樓于 去年三月在北京清華大學落成,作為2008年奧運建筑的“前期示范工程”,它集中 體現了“科技奧運、綠色奧運”的理念。示范樓內集中展示了近百項國內外最先進的 建筑節能技術產品,是我國第一個集示范、展示、試驗等功能于一體的綠色建筑, 這座超低能耗示范樓采用多種性能優異的
可持續建筑論文
格式:pdf
大小:34KB
頁數:5P
4.5
《可持續建筑》考查作業 第1頁共5頁 云南地方民居的可持續發展研究 ——(幾種民居實例分析) 學號:姓名: 摘要:云南地處中國西南邊疆,境內有25個少數民族,民族文化及其相關民居 聚落建筑是全世界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近年來,由于全球化單一模式的蔓延, 傳統的少數民族地方民居面臨著被全球化單一模式取代的威脅。對于云南來說, 地方民居的有機更新和可持續發展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以云南省幾個居民 地為例,分析了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因素,并希望能探索出一條傳統民族村寨地方 特色化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之路。 關鍵詞:地方民居;可持續發展 1、前言 中華民族在數千年的歷史進程中,憑借勤勞的品質及高度的智慧,創造了輝 煌燦爛的東方文化,其中就包括豐富多彩的民居文化。一個地方的地域特色,往 往是在幾百年的歷史積淀中形成的。近三十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城 市發展
超低能耗建筑設計方法探究
格式:pdf
大小:1.5MB
頁數:1P
4.4
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能源消耗嚴重問題已被我國國民廣泛關注。我國建筑行業同樣如此。在建筑業里,超低能耗被大范圍推廣的關鍵原因是我國能耗指標的轉變。對于超低能耗建筑設計,當今世界上多是針對某一設計案例或設計中的某一方面開展深入研究,缺少系統化、通用性強的超低能耗建筑設計指導方法。本文通過分析國內外超低能耗建筑設計方法相關研究,提煉出3種科學通用的超低能耗建筑設計方法—關鍵參數限額法、雙向交叉平衡法和經濟環境決策法,以供參考。
超低能耗建筑設計方法探究
格式:pdf
大小:1.5MB
頁數:1P
4.3
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能源消耗嚴重問題已被我國國民廣泛關注.我國建筑行業同樣如此.在建筑業里,超低能耗被大范圍推廣的關鍵原因是我國能耗指標的轉變.對于超低能耗建筑設計,當今世界上多是針對某一設計案例或設計中的某一方面開展深入研究,缺少系統化、通用性強的超低能耗建筑設計指導方法.本文通過分析國內外超低能耗建筑設計方法相關研究,提煉出3種科學通用的超低能耗建筑設計方法—關鍵參數限額法、雙向交叉平衡法和經濟環境決策法,以供參考.
基于多目標優化的被動式低能耗建筑技術研究——以寒冷地區居住建筑為例
格式:pdf
大小:325KB
頁數:8P
4.7
為進一步推動被動式低能耗建筑的發展,改善其夏季過熱與增量成本過高的問題,以寒冷地區居住建筑為例構建了一套基于多目標優化的被動式低能耗建筑技術流程.通過確定變量、優化目標和多目標尋優,對被動式節能技術和綜合節能技術進行篩選,確定最優解,并以天津(寒冷地區城市)某高層住宅為例進行應用和分析.結果顯示,通過優化篩選得到綜合最優解集可在參照建筑的基礎上再節能25%~36%.同時,根據一次能源需求區間,將綜合最優解集歸納成節能效果最優、經濟最優及權衡最優3種不同目標導向的被動式低能耗建筑技術選擇模板.
建筑節能的發展方向——低能耗建筑技術
格式:pdf
大小:93KB
頁數:1P
4.7
隨著社會經濟體制的轉變,我國城市建設也開始向低能耗建筑技術發展;而在當前的建筑技術領域當中,我國在實際節能的技術運用還存在諸多不足。為促使國內建筑行業節能發展有序進行,就建筑節能方向逐漸探索和實踐的低能耗建筑技術進行分析和探究。
被動式低能耗建筑的建造過程及關鍵節點
格式:pdf
大小:1.3MB
頁數:4P
4.6
河北省建筑科技研發中心科研樓是國內首例被動式低能耗辦公建筑,結合工程實踐,從技術角度介紹了被動式低能耗建筑在建造過程中各個階段(設計、施工、驗收)關鍵節點實施的方法和應該注意的問題。
低能耗建筑技術在南京朗詩·國際街區的應用
格式:pdf
大小:318KB
頁數:4P
4.8
建筑節能技術越來越受到政府和社會的重視。本文介紹了南京朗詩國際街區地塊節能建筑系統形式,并簡略敘述了該項目所具有的推廣意義。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園林工程資料員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