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作品賞析---清華大學綜合體育中心
格式:pdf
大小:2.0MB
頁數:4P
人氣 :56
4.8
建筑作品:清華大學綜合體育中心 /莊惟敏 在美麗的清華園的東北側,有一組全新的體育建筑于清華大學建校九十周年之際矗立了起 來,這就是清華大學綜合體育中心和清華大學游泳館, 這兩幢建筑以它們獨特的造型和現代 化設施為清華建成一流的大學和美麗的校園景觀增添亮麗的一筆。 清華大學東北區體育場館位于東區主樓軸線北端,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約為 64680 平方 米。北區體育場館區分期建設實施, 第一期完成綜合體育中心和游泳館; 第二期將完成東大 操場改造和多層球類練習館的建設。 考慮學校的長遠發展計劃以及一流大學的特色, 總體規 劃設計方案構思有以下四個特點: 用地相對集中。將第一期的綜合體育館、游泳館,第二期的球類綜合練習館、足球、藍 球練習場及體育輔助建筑, 總量約 4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的場館統一規劃, 分期實施。 將游 泳館、球類綜合練習館并排設置在用地北端, 并半圍合成前廣場, 以供人流集散
建筑作品賞析--2008北京奧運會飛碟靶場
格式:pdf
大小:372KB
頁數:3P
建筑作品:2008北京奧運會飛碟靶場 南側臨城市主干道-香山南路,紅線寬度50米。東側為香山南路東北延長段,道路紅線 寬度30米。通過南側、東側道路有匝道分別通達西五環路南北雙向。 該項目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改擴建的比賽場館之一,我院經國內建筑設計方案競賽獲 獎,確定為設計實施單位。 飛碟運動,源于古代的狩獵活動,比賽采用雙筒獵槍,最初射擊目標為活鴿,后用泥制 物代替,現用瀝青、石膏等材料混合壓制而成,形如碟,用機械拋射而出,故稱飛碟。 2008奧運會飛碟靶場是個半室外半室內的比賽場館,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建筑。 “越是地方的,越是世界的”是一句真理。設計試圖將中國傳統文化和建筑元素融入這 一外來運動項目中,建筑糅合了四合院的空間、清水磚墻的工藝、長城烽火臺的地域性,再 加上背后綿延的群山,蒼翠的森林,彰顯人文與場所精神,用一種細膩的方式表達出東方的 審美意境。 一
淺析建筑作品著作權的保護
格式:pdf
大小:36KB
頁數:2P
4.7
自上世紀開始,就已有《伯爾尼公約》對建筑作品進行著作權保護,而在當今世界,多數國家亦已將建筑作品列入著作權保護范圍。在我國,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于2001年10月頒布施行了,該法明確將建筑作品納入其保護范圍之內。這一變化使得我國的《著作權法》適應了國際著作權立法保護建筑作品的發展趨勢,同時也對我國建筑作品的著作權保護提出了新的問題,同時也指引著我們對其進行探討。
淺析建筑作品的著作權保護
格式:pdf
大小:236KB
頁數:4P
4.6
建筑作品具有實用性、藝術性和科學技術性的綜合特點,與其他一般作品相比,其著作權問題具有較多的特殊性。運用著作權制度的基本原理,探討建筑作品著作權保護的范圍、建筑作品著作權保護的適用條件以及建筑作品的著作人身權和財產權等內容,初步構建起建筑作品著作權制度的理論框架。
6中國八大經典建筑作品
格式:pdf
大小:2.9MB
頁數:23P
4.5
中國八大經典建筑作品 一、香港中銀大廈 香港中銀大廈自1982年底開始規劃設計,至1990年3月19日銀行喬遷 開始營業,歷時六年有余,大廈基地面積約8400平方米,是一塊四 周被高架道路?綁縛?著的局促土地。要滿足樓地板面積需求,要 在高樓林立的香港中環區?出人頭地?,唯有向高空發展,這就是如 今315米的主要原因之一。 樓高加上當地臺風季節強勁的風力,使得建筑物的結構系統需要非 比尋常的解決方式,結構工程師羅伯森,這位enr雜志1989年的風 云人物,向貝氏建議采用合成的超強結構體,即以鋼組構成盒狀, 內灌注混凝土,以之作為抗風力暨承重的主干。 仔細觀察中銀大廈,會發現許多貝氏作品慣用的設計,以平面為例, 中銀大廈是一個正方平面,對角劃成4組三角形,每組三角形的高度 不同,節節高升,使得各個立面在嚴謹的幾何規范內變化多端,至 于平面的概念,可以溯至1973年的
論我國著作權法建筑作品的人身權
格式:pdf
大小:558KB
頁數:4P
4.6
建筑作品是我國新修訂的《著作權法》增加的著作權客體,但其僅指建筑物本身,不包括建筑設計圖和建筑模型。同時,因為我國法律規定不完善及對建筑作品范圍的限制,在實踐中無法對建筑作品作者給予有力的保護。建筑作品的作者對其人身權具體如何行使發表權、署名權、修改和保護作品完整權,都是完善建筑作品人身權立法中應予以考慮的。
6貝聿銘與他的建筑作品論文
格式:pdf
大小:757KB
頁數:6P
4.8
貝聿銘和他的建筑作品 貝聿銘,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國廣州,是蘇州望族之后,美籍華人建筑師1935 年貝聿銘遠赴美國留學,先后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學習建筑。1948年貝聿銘從純學 術的象牙之塔進入實際的建筑領域,紐約市極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產開發富商威廉柴根道夫 打破美國建筑界的慣例,首次聘用中國人貝聿銘為建筑師,擔任他創辦的韋伯納普建筑公司 的建州研究部主任。他們合作了12年,這12年之久的合作,使貝聿銘在美國建筑界初露頭 角,奠定了他此后數十年的事業。 貝聿銘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和石材。早期貝聿銘的作品有密斯的影子,不過他不像 密斯以玻璃為主要建材,貝聿銘采用的是混凝土。1964年,為紀念已故美國總統約翰·肯尼 迪,政府決定在波士頓港口建造約翰·肯尼迪圖書館。這座建造時間長達十五年,于1979年 才落成的圖書館,由于設計新穎、
貝聿銘和他的建筑作品
格式:pdf
大小:203KB
頁數:2P
4.4
國內首創艾賓智源網絡學習法,基于多媒體學習、掌握分析、記憶力測試,量身化解決學生的學習、練習和復習問題! 更多學習資料請登陸智源教育網(www.***.***)! 貝聿銘和他的建筑作品 貝聿銘笑瞇瞇的,這種極具親和力的微笑幾乎成了他的“商標”,可是你千萬別以為他是一個老好 人。 這位看上去十分謙和的老先生,骨子里卻盡是鋒芒。他最擅長以驚世駭俗之作來回擊批評家的詰 難,從未打過敗仗。 10多年前,他把一個玻璃金字塔搬到了法國人的“圣地”--巴黎盧浮宮,被人扣上了“破壞法 國文化”的帽子。可是,這位美籍中國人不卑不亢,挺直了腰板。終于,傲慢的法國人被折服了。如今, 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當之無愧地成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建筑作品。 在這位大師不平凡的人生旅程里,類似的事例不勝枚舉,, 美國波士頓的三合一教堂是這個城市最精美的古建筑,為維護其景觀、控制教堂四周的建筑高度,
建筑作品的著作權法保護問題淺析
格式:pdf
大小:556KB
頁數:2P
4.6
著作權法設立之初的目的在于保護文學作品和繪畫等藝術作品,隨著人們文化的變化,如軟件、印刷電路板等加入到著作權保護的范圍內,而建筑作品成為版權客體的認識直到最近一些年才被提及,本文將簡要介紹建筑作品的著作權保護問題。
產品設計及作品賞析課程感想
格式:pdf
大小:8KB
頁數:3P
4.5
文檔來源為:從網絡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編輯.歡迎下載支持. 年級專業:11級物流管理專業 產品設計及作品賞析課程感想 一眨眼間,都大三了。產品設計及作品賞析這門課是大學的最后一門公選課。當時 選這門課時還有點小小的猶豫,看課程名稱,這是一門有關藝術類的課程,于我這種不 懂得欣賞美的人又有何干。最終,還是好奇心促使我選定了這門課。 自從上這門課的第一節起,我就知道我的選擇沒有錯。老師專業的態度著實讓我感 動。當看到老師從袋子里拿出一件件的創意家居產品時,感覺到老師是一個十分注重生 活品質的人,懂得如何讓生活增添樂趣,這讓我對老師油然而生一種敬慕之情。生活是 人生的一個大課題,我相信,學習完這門課程,我將收獲的絕不僅僅限于產品設計這一 小范圍,在生活上,或許我的個人的品味也將大大提升。這成為支撐著我往下學習這門 課程的動力。 這門課程是關于產品設計類的,從課程中,我知道了設計
論建筑師非理性思考對建筑作品藝術價值的影響
格式:pdf
大小:107KB
頁數:1P
4.7
一個建筑作品在城市中的建成,不僅意味著它向大眾展示一定的功能內容,同時它也向大眾傳達了一定的視覺內容。大眾傳媒極度發達的今天,建筑作品的視覺藝術價值在建筑作品的價值中占有越來越多分量。不得不說,建筑的藝術價值相較于其功能價值,更利于建筑師最大程度上發揮其作品的價值內容。
程泰寧建筑作品展·筑境建筑十周年展舉辦
格式:pdf
大小:123KB
頁數:1P
4.7
搭建業內專業交流平臺助推當代建筑創作發展本刊訊報道為搭建業內專業交流平臺,助推當代中國建筑創作發展,近日,程泰寧建筑作品展·筑境建筑十周年展在浙江舉辦,"筑境十年系列論壇"也同期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程泰寧,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華南理
建筑作品版權保護及其對我國建筑設計的影響
格式:pdf
大小:663KB
頁數:3P
4.7
敘述建筑作品版權保護的法律資源及現狀,分析保護的必要性,指出版權保護實施中的存在問題,并對建筑作品版權的實施提出中肯的意見,指出實施建筑作品的保護對提高建筑設計水平具有現實意義。
以知產-建筑交叉視角看待建筑作品內涵問題
格式:pdf
大小:834KB
頁數:3P
4.5
我國《著作權法》及《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對建筑作品的狹義解釋受到了相關領域學者的質疑,認為應該將建筑作品的內涵作擴大解釋才合理,相應的論述也基本上是從法學知識產權的角度出發,以《伯爾尼公約》及相關國內外《著作權法》為依據,用純理論角度去探析建筑作品的內涵,但忽略了一個問題,因建筑作品有著其實用特殊性,所以對建筑作品的該問題探討應當是處于一種交叉學科的視角,因此從建筑的流程作為切入點再結合以往知識產權條約架構或將能清楚認識建筑作品的內涵問題。
以知產-建筑交叉視角看待建筑作品內涵問題
格式:pdf
大小:216KB
頁數:3P
4.8
我國《著作權法》及《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對建筑作品的狹義解釋受到了相關領域學者的質疑,認為應該將建筑作品的內涵作擴大解釋才合理,相應的論述也基本上是從法學知識產權的角度出發,以《伯爾尼公約》及相關國內外《著作權法》為依據,用純理論角度去探析建筑作品的內涵,但忽略了一個問題,因建筑作品有著其實用特殊性,所以對建筑作品的該問題探討應當是處于一種交叉學科的視角,因此從建筑的流程作為切入點再結合以往知識產權條約架構或將能清楚認識建筑作品的內涵問題。
高迪建筑作品對我國現代景觀建筑的啟示
格式:pdf
大小:190KB
頁數:2P
4.4
對于建筑周邊的景觀而言,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既要表現出自己的獨特氣質,還要能融入周邊環境,從而達到建筑與景觀的有機融合。通過研究高迪的情感建筑所帶來的新啟示,對打造具有我國本土特色的現代景觀建筑就顯得尤為重要。
領域與建筑--AGPS事務所的設計理念及建筑作品
格式:pdf
大小:467KB
頁數:4P
4.6
本文以領域與建筑為線索介紹了agps事務所的思想和作品,文章分成3個部分進行分析:在邊緣地帶對建筑形式語言的研究在城市領域尊重城市文脈進行的建筑設計;對于自主形式語言的探索.
對批判的地域主義再思考--以張珂建筑作品為例
格式:pdf
大小:1.3MB
頁數:4P
4.8
該文采用批判的地域主義的相關理論研究方法;對批判的地域主義思想的發展及其在中國的發展進行梳理;通過研究張珂作品;對其設計手法進行解析;探尋人、建筑和自然三者的關系和場所精神的營造;研究成果表明;張軻的建筑設計手法是對批判性的地域主義在中國當代建筑設計思潮的溫和補充和創新;希望通過該文的研究;對批判的地域主義在當代中國建筑的發展提供更充分的理論依據和研究案例;
“建筑作品設計大賽”在京頒獎
格式:pdf
大小:96KB
頁數:未知
4.4
“建筑作品設計大賽”于10月5日在北京清華大學主樓接待大廳,舉行隆重的頒獎儀式。同時公開展出獲獎作品。此次大賽是繼海峽兩岸第一次建筑學術交流會、第二次……第三次……大陸與臺灣的建筑作品兩地展覽后,又一次旨在促進海峽兩岸建筑學術交流的一項很有意義的活動。這項活動是由清華大學客座教授趙利國先生(中國建筑學會名譽理事)發起,中國建筑學會、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天津大學建筑系、天津建筑設計院、哈爾濱建筑工程
安藤忠雄的木結構建筑作品
格式:pdf
大小:6.8MB
頁數:10P
4.7
西班牙塞維利亞世界博覽會日本館(1992) 在日本館設計中,安藤忠雄的設計主旨是強調材料本質的運用,如不施油漆的木構和粉墻, 他試圖用一種現代技術來重新詮釋日本傳統建筑文化。日本館建筑高25m、進深達40m, 堪稱是世界上最大的木結構建筑之一。建筑在地面以上有4層,由膠合木梁柱體系支承。屋 頂是半透明的特弗隆張拉膜結構,建筑正面和背面均為條狀木板做成的弧面外墻。該建筑雖 然使用的是集成木材這樣的現代材料,但仍很好表達了斗拱的構成美。”不僅僅是設計,利 用規格化的材料進行裝配化生產、有組織地進行施工的這種建造過程的合理性也非常重要。 如果是混凝土,等待干燥需要時間,工期也就自然變長。像世博會這樣的項目,必須要在短 時間內進行建造。選擇木構,從施工這一點來看也非常有利”。 木材博物館中4根一組的柱子形式以及用木材底板材貼出外墻的方式,與日本館有一定的共 通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工業與民用建筑機械員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