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遙感技術的城市化進程中南京浦口區的土地利用變化
格式:pdf
大小:957KB
頁數:7P
人氣 :76
4.4
揭示城市郊區的土地利用變化規律對于城市化過程中如何正確規劃和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具有重大的意義。利用1988、2000和2006年的遙感影像對南京市浦口區進行了土地利用分類,并把2000年和2006年的分類矢量圖層進行GIS空間疊置,結合數理統計分析,對江浦2000~2006年這段時間內土地利用類型的變化進行了時空變化分析,揭示了該區土地利用類型變化的數量特征和空間變化特征,全面分析了影響土地利用類型變動的經濟、人口、政策等主要因素,并對本地區未來幾年的土地利用變化趨勢做了預測。
土地利用變化對城市積澇的影響研究——以南京市浦口區為例
格式:pdf
大小:1.4MB
頁數:8P
我國城市化發展加快,更容易產生城市內澇災害,城市內澇已經成為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城市病”.本研究選取快速城鎮化過程中的南京市郊區——浦口區,利用遙感技術解譯1981-2010年中7個時期的土地利用變化的情況,并且選取2014年9月28日降水過程,使用scs產流模型與平面二維非恒定流勝維南方程模擬不同時期土地利用情景下浦口區的積水情況,定量分析土地利用變化對城市內澇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城市化的發展,耕地的減少,居住用地和交通用地等硬化地迅速增加,積水面積呈增大的趨勢,即:城市化加大了城市積澇的風險.
城市化進程中宿遷土地利用引導對策研究
格式:pdf
大小:1.4MB
頁數:5P
在城市化進程加快的過程中,宿遷市社會經濟迅速發展,隨之土地的利用情況發生極大變化。本文對宿遷的土地利用現狀進行分析,總結城市化過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引導對策。
城市化進程對土地利用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格式:pdf
大小:42KB
頁數:2P
4.6
城市化進程對土地利用產生了重大影響,如耕地數量減少、質量降低,城市土地利用集約度不高等。本文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對策建議,以供參考。
遙感技術在土地利用調查中的應用研究
格式:pdf
大小:190KB
頁數:2P
4.6
遙感技術對土地利用的信息具有非常敏銳的感應,可以定期傳送回遙感影像,對有效的信息做及時更新。遙感技術是因為它的實施是刊用傳感器從空中向下拍攝,可以將大面積的區域在短時間內拍攝完成,因為這樣的技術,遙感在航天航空領域得到了大力的發展,遙感技術的傳感器安裝在飛行平臺當中,利用航空和航天遙感技術,將遙感應用到海洋測量或大地測量上,遠遠超出了地籍測繪的范圍,通過對遙感技術傳送的信息的分析解算,結合大量傳回的數據,實現對所測量的目標物的相關資料的收集。
遙感技術在土地利用調查中的應用研究
格式:pdf
大小:190KB
頁數:2P
4.5
遙感技術對土地利用的信息具有非常敏銳的感應,可以定期傳送回遙感影像,對有效的信息做及時更新。遙感技術是因為它的實施是刊用傳感器從空中向下拍攝,可以將大面積的區域在短時間內拍攝完成,因為這樣的技術,遙感在航天航空領域得到了大力的發展,遙感技術的傳感器安裝在飛行平臺當中,利用航空和航天遙感技術,將遙感應用到海洋測量或大地測量上,遠遠超出了地籍測繪的范圍,通過對遙感技術傳送的信息的分析解算,結合大量傳回的數據,實現對所測量的目標物的相關資料的收集。
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的土地利用問題及其應對措施的研究
格式:pdf
大小:80KB
頁數:3P
4.7
通過對我國城市化進程的簡要介紹,分析了我國當前城市化進程中土地利用現狀及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指出土地集約利用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必然選擇。并結合影響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的一些因素,對土地集約利用途徑進行探討。
北京市郊城市化過程土地利用變化研究
格式:pdf
大小:297KB
頁數:5P
4.5
文章編號:1000-1573(2008)02-0101-05 北京市郊城市化過程土地利用變化研究 ① 趙 威 1 , 宮輝力 1 , 李小娟 1 , 安 煒 2 (1.首都師范大學資源環境與地理信息系統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100037; 2.河北省保定市保定建設工程監理有限公司,河北保定071001) 摘要:本研究在利用多種數據源獲取快速城市化過程中不同階段的土地利用變化信息的基礎上,重點研究城市 化過程中土地利用結構變化。結果表明:研究區城市化發展在不同的階段顯示不同的特征:1990—1995年,建 設用地面積大幅度增加;1995—2000年,建設用地內部結構調整,建設用地盲目擴張的現象得到有效的控制。 建設用地面積變化不大,耕地面積也有所恢復;2000—2006年,建設用地發展重點由建成區轉移到
城市化過程中城市邊緣區土地利用的研究
格式:pdf
大小:179KB
頁數:未知
4.5
城市邊緣區是城市向鄉村過渡的地帶,是城市化發展的產物,也是鄉村城鎮化和城市向外擴張的必然趨勢。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穩定的發展,城市化和工業化進展順利,城市邊緣區也將進入歷史發展的高峰期。現如今,我國城市邊緣區土地利用已經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但同時也存在著許多問題。因此,此類研究有利于城市及邊緣區的可持續發展。
城市化進程中的土地增值研究
格式:pdf
大小:65KB
頁數:未知
4.3
伴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快速發展,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也快速進行。城市化在為人們生活居住水平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導致了土地價值發生了極高的增值,而這也逐步演變成為一個為社會所關注的問題。在這種背景下,本文首先探討了城市化土地增值的影響因素,進而分析了城市化的土地增值機制。研究發現,基礎建設投資旺盛、土地功能轉變、房地產業發展及聚集效應是城市化土地增值的主要影響因素;土地增值機制也展現為土地利用情況轉變、動力機制及效應機制三個方面。
城市化與城市土地利用結構的相關研究
格式:pdf
大小:1.6MB
頁數:1P
4.7
本文在研究的過程中就以這個方面作為切入點對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了針對性的論述,分析了目前我國城市化發展過程中以及城市土地利用結構所存在的問題,希望能夠對西南地區城市化進步起到良好的幫助作用。
城市化與城市土地利用結構的相關研究
格式:pdf
大小:111KB
頁數:1P
4.5
本文在研究的過程中就以這個方面作為切入點對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了針對性的論述,分析了目前我國城市化發展過程中以及城市土地利用結構所存在的問題,希望能夠對西南地區城市化進步起到良好的幫助作用。
黃河源區瑪多縣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觀格局變化的遙感分析
格式:pdf
大小:1.1MB
頁數:9P
4.7
采用了黃河源地區1977、1990及2003年mss、tm的3個時相遙感影像,通過人機交互的解譯與gis的空間分析,提取了瑪多縣3個時期的土地利用/覆被信息。分析了瑪多縣各地類的數量變化和空間變化特征。另外對景觀生態空間分布格局,利用fragstats軟件對瑪多縣景觀級別的動態特征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瑪多縣的土地利用/覆被類型以草地為主,占全區總面積77.93%;退化現象十分嚴重,主要是草地覆蓋度的降低以及草地沙化;景觀破碎化程度在前期呈下降趨勢,而后期呈上升趨勢,景觀斑塊形態越來越偏離規則而變得復雜、多樣。
遙感制圖在土地利用中的應用
格式:pdf
大小:265KB
頁數:14P
4.7
引言 隨著遙感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利用遙感資料編制專題地圖已成為 專題地圖編制的一種重要手段。利用遙感影像進行大比例尺遙感專題制圖, 具有信息豐富、現勢性強、調查和成圖周期短、成本低的優勢,是當前地 圖更新、國土資源調查和規劃首選的信息數據源,其社會、經濟效益十分 顯著,應用前景廣闊。 土地資源是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土地利用圖主 要為土地資源利用服務。將遙感技術尤其是多種遙感圖像綜合應用于土地 利用專題制圖,大大豐富了土地利用專題制圖信息。利用遙感制圖進行土 地分類,可以縮短周期、降低成本、減少外業工作量,遙感影像可以覆蓋全 國,不同時態的遙感圖像,有利于區分土地的屬性,對于全國性的土地利用 調查十分有益。對土地利用的遙感專題制圖技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實際與 理論意義實際中,遙感制圖能夠提取遙感影像上不同的地物信息、并制作 成不同的土地利用專題地圖
珠江口灣區海岸線及沿岸土地利用變化遙感監測與分析
格式:pdf
大小:1.3MB
頁數:9P
4.3
利用遙感、gis技術對珠江口灣區1960~2012年海岸線以及海岸帶土地利用進行監測,通過定量化、空間化方法監測海岸線和土地利用的時空變化,并分析二者的關系,進而探究珠江口灣區海岸線變遷的原因。研究結果表明,1960~2012年,珠江口灣區海岸線長度由1134.95km增至1508.02km,在此期間,灣區新增的陸地面積為878.11km2;從空間上看,廣州、珠海及深圳市在珠江口五市中不僅海岸線增長幅度較顯著,新增陸地面積也較大;1960~2012年,珠江口灣區建設用地擴張幅度非常大,增長了33.05倍,城鎮建設和農業發展等人類活動是52a來珠江口灣區海岸線發生顯著變化的重要原因。
基于遙感的土地利用_覆蓋信息動態變化監測分析_以揚州市為例
格式:pdf
大小:455KB
頁數:4P
4.7
?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第38卷第4期東 北 林 業 大 學 學 報vol.38no.4 2010年4月journalof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apr.2010 基于遙感的土地利用/覆蓋信息動態變化監測分析1 ) ———以揚州市為例 許 超 何 靜 何小弟 王安浩 黃利斌 (江蘇江達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無錫,214061) (揚州大學) (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院) 摘 要 以正在高速發展的揚州市為例,利用不同時相的tm數據、cbe
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的城市土地擴張問題研究
格式:pdf
大小:1.9MB
頁數:5P
4.6
土地利用是一個系統的、動態的演變過程,具有一定的規律性。目前我國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土地價值日益凸顯,出現了土地過度開發和地方政府侵吞農民土地權益的現象。本文探討了在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由于城市土地擴張而出現的一些問題,分析了其產生的各種原因,并從土地利用的節約、集約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議。
旅游城市化進程中農民土地權益研究綜述
格式:pdf
大小:54KB
頁數:3P
4.5
旅游城市化是旅游和城市發展的必然產物,在旅游城市化進程中必然會涉及農民土地權益,目前鮮有我國學者將二者相結合研究。文章梳理了我國學術界研究旅游城市化的相關文獻,分別從旅游城市化的概念界定、發展的驅動力、類型等闡述我國旅游城市化的現狀和特點;還結合我國眾多學者對農民土地權益研究的文獻,分析了我國城市化進程中農民土地權益的現狀是產權模糊和農民土地權益容易被侵害,并進一步歸納了農民權益受到侵害背后的原因。簡述了旅游城市化對我國農村的影響。
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土地經濟問題研究
格式:pdf
大小:1.1MB
頁數:2P
4.7
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整體水平的快速提升,土地經濟模式開始呈現出不同的特征與問題,而我國土地經濟傳統模式的萎縮實際上代表著新興土地經濟模式的出現與上升。因此,從闡述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土地經濟問題的表現形式入手,對于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土地經濟優化提出了建議。
區域土地利用變化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響應——以南京市為例
格式:pdf
大小:709KB
頁數:5P
4.5
運用景觀生態學中的結構分析定量方法以及威弗-托馬斯組合類型分析法對南京市1997-2007年的土地利用結構和區位進行分析,計算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變化,并運用統計分析方法研究土地利用結構指數與生態系統服務價值之間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1997-2007年土地利用結構呈現多樣化和均勻化,土地利用區位組合數由3增加到4,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總體呈現增加的趨勢,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與土地利用結構呈線性關系。最后根據研究結論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
廣西欽州市土地利用效益與城市化耦合協調度研究
格式:pdf
大小:205KB
頁數:6P
4.8
以欽州市為研究對象,通過構建反應土地利用效益與城市化耦合協調度的指標體系,利用耦合度模型和協調度模型探討兩者間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2003—2012年欽州市土地利用效益綜合指數在微量波動中穩定上升,城市化綜合指數呈快速上升的趨勢。欽州市土地利用效益與城市化耦合作用強度進入了頡頏階段,耦合度值差異相對不大。土地利用效益與城市化協調度經歷了低度協調耦合、中度協調耦合、高度協調耦合三個階段。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水工結構工程師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