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lmquist指數方法的建筑業效率動態評價
格式:pdf
大小:283KB
頁數:4P
人氣 :72
4.8
采用基于Malmquist指數方法的DEA模型,以我國31個省份為決策單元,對中國建筑業2000~2009年投入產出面板數據進行綜合效率評價研究,發現我國建筑業整體效率和技術水平偏低,總產值高速增長但令人不無堪憂,同時分析了此現象產生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基于DEA方法的建筑業效率評價實證研究
格式:pdf
大小:1.3MB
頁數:4P
為了對中國建筑業的生產效率進行客觀評價,并分析建筑業近年來的發展趨勢,文章利用數據包絡分析方法計算中國建筑業1996~2008年間的總效率、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結果表明中國建筑業的效率進步目前主要依賴于規模效率的提高,而技術效率提高較為有限,揭示了建筑業發展的關鍵在于新技術的應用與推廣。文章在投入產出指標的選擇上提出分組篩選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兩種方法,對過去的評價方法進行了改進,并將兩種方法得到的不同結果進行對比分析,提高了評價精度。
基于DEA方法的山東省建筑業效率評價
格式:pdf
大小:173KB
頁數:3P
如何科學有效地進行建筑業效率評價分析一直是研究的熱點問題,但少有學者專門根據山東省建筑業的實際情況對其效率進行評價分析。本文先是利用分組篩選法對多個投入產出指標進行篩選,然后應用dea方法求得山東省建筑業在2000-2014年間的效率值并對其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規模效率的改變是山東省建筑業近幾年總效率變化的主要原因,若想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必須進行技術研發,推廣新技術新工藝。
基于DEA方法的貴州省建筑業效率評價研究
格式:pdf
大小:137KB
頁數:3P
4.7
建筑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業效率直觀體現了建筑業綜合發展水平。整理收集《貴州省統計年鑒》《貴州省建筑業統計年鑒》及《中國統計年鑒》相關數據,基于投入產出思想,建立貴州省建筑業效率評價指標體系,運用數據包括分析法測算2007年—2016年貴州省及2016年全國各個省市(自治區)的建筑業效率值。從橫向和縱向分析貴州省建筑業效率發展狀況,并為貴州省建筑業的發展提出有效建議和對策。
基于DEA方法的我國建筑業效率評價研究
格式:pdf
大小:188KB
頁數:4P
4.4
采用數據包絡分析(dea)方法,對2005~2010年我國建筑業效率進行評價,指出我國建筑業效率有所下降,其原因主要是建筑企業自身能力跟不上新技術要求、綜合能力不足、規模把控能力有限以及行業整體不規范等,建議從規范行業、加大技術創新力度、提升人員素質等方面入手,提升我國建筑業效率。
基于DEA方法的建筑企業效率評價
格式:pdf
大小:95KB
頁數:3P
4.3
介紹數據包絡分析(dea)規劃模型的基本原理和特點,運用該模型對建筑企業整體效率進行評價分析,并進一步分析評價結果非dea有效的原因,明確其改進方向。dea模型的分析結果能為建筑企業管理者提供科學的決策信息,從而有利于提高建筑企業的整體效率。
建筑業企業技術創新效率評價研究——基于DEA方法的實證分析
格式:pdf
大小:1018KB
頁數:5P
4.6
對于建筑業企業普遍存在技術創新效率低的問題,從創新效率評價的研究現狀出發,運用數據包絡分析法(dea)對建筑業企業技術創新效率做出評價與分析。結果表明,建筑業企業創新綜合效率偏低,不同類型企業創新效率差異較大,規模效率是導致創新綜合效率偏低的主要因素;多數企業呈規模報酬遞增態勢,科研人員、企業內部技術創新經費投入過少是建筑業企業規模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并針對提高建筑業企業創新效率提出相應建議。
基于DEA數據包絡分析的建筑業企業效率評價
格式:pdf
大小:166KB
頁數:2P
4.4
追求高效率是經濟活動的重要因素,作為大投入大產出的建筑業生產更應該如此,但如今我國建筑業企業更多的是專注于提高業績卻很少注意到生產資料是否被合理利用。文章將dea數據包絡分析方法及其模型應用到建筑業企業的效率評價中來,為建筑業企業的效率評價提供新的思路。
基于DEA分析的遼寧省建筑業生產效率評價研究
格式:pdf
大小:123KB
頁數:5P
4.4
采用遼寧省2015年的面板數據,運用dea分析法的c2r模型和bc2模型,從綜合效率、技術效率以及規模效率3個方面對遼寧省14個城市建筑業效率進行了分析評價。結果顯示:撫順、本溪、阜新3個城市存在產出不足情況;撫順、本溪、錦州等7個城市存在投入冗余情況,特別是建筑業從業人數投入冗余尤為嚴重。指出要合理減少dea無效的城市的從業人數和總資產投入并提高投入資源的利用效率,以提高遼寧省建筑業整體生產效率,促進遼寧省建筑業健康發展。
基于DEA模型的北京市建筑業生產效率評價
格式:pdf
大小:181KB
頁數:9P
4.3
利用數據包絡分析方法(dea)研究北京市建筑業整體效率、規模效率與技術效率。從自身發展的縱向角度分析北京市建筑業2004-2014年間的生產效率的結果顯示:整體效率有所提高,但整體效率的提升主要源于規模效率的提升,技術效率相對變化較小;從橫向對比角度比較2014年北京市與其他代表性省市建筑業生產效率的結果表明:北京市建筑業生產純技術效率與規模效率偏低,需進一步提升。要提高北京市建筑業生產效率,應調整優化產業結構;適當擴大規模,實現規模收益;創新發展方式,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提高人員素質,合理控制勞動力投入;加大科技投入,推進建筑工業化發展。
基于DEA模型的北京市建筑業生產效率評價
格式:pdf
大小:1.1MB
頁數:9P
4.4
利用數據包絡分析方法(dea)研究北京市建筑業整體效率、規模效率與技術效率。從自身發展的縱向角度分析北京市建筑業2004-2014年間的生產效率的結果顯示:整體效率有所提高,但整體效率的提升主要源于規模效率的提升,技術效率相對變化較小;從橫向對比角度比較2014年北京市與其他代表性省市建筑業生產效率的結果表明:北京市建筑業生產純技術效率與規模效率偏低,需進一步提升。要提高北京市建筑業生產效率,應調整優化產業結構;適當擴大規模,實現規模收益;創新發展方式,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提高人員素質,合理控制勞動力投入;加大科技投入,推進建筑工業化發展。
基于DEA分析的遼寧省建筑業生產效率評價研究
格式:pdf
大小:129KB
頁數:5P
4.3
采用遼寧省2015年的面板數據,運用dea分析法的c2r模型和bc2模型,從綜合效率、技術效率以及規模效率3個方面對遼寧省14個城市建筑業效率進行了分析評價。結果顯示:撫順、本溪、阜新3個城市存在產出不足情況;撫順、本溪、錦州等7個城市存在投入冗余情況,特別是建筑業從業人數投入冗余尤為嚴重。指出要合理減少dea無效的城市的從業人數和總資產投入并提高投入資源的利用效率,以提高遼寧省建筑業整體生產效率,促進遼寧省建筑業健康發展。
基于DEA方法的浙江建筑業發展評價研究
格式:pdf
大小:139KB
頁數:3P
4.3
建筑業作為浙江經濟的支柱產業對推動經濟的發展起著巨大的作用。文章在提出建筑業發展和諧度概念后,從投入產出角度構建了浙江省建筑業發展和諧度評價指標體系。采用數據包絡技術分析方法,根據1995~2006年浙江省建筑業相關統計數據,對浙江省建筑業發展和諧程度作出評價。研究數據顯示,近10年來,浙江省建筑業產值不僅位于全國前列,而且其投入資源利用的和諧程度也很高;由于dea方法不需要預先估計參數,在避免主觀因素和簡化運算、減少誤差等方面有著不可低估的優越性,因此將該方法運用到建筑業和諧發展的指導中,具有現實、深遠的意義。
基于DEA模型的我國各省區建筑業生產效率評價
格式:pdf
大小:320KB
頁數:10P
4.7
運用數據包絡分析(dea)模型對2009年至2013年我國建筑業生產效率進行研究,總結導致我國建筑行業生產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五個方面:產業結構配置不合理、從業人員素質不高、行業設備利用率低、建筑市場競爭激烈以及建筑企業管理水平較低。并針對性地提出相關建議,對推進建筑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筑產業現代化、提高建筑業生產效率和建筑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基于DEA的企業科技項目產出效率評價方法及應用
格式:pdf
大小:710KB
頁數:5P
4.6
科技項目作為企業技術創新的載體,其產出效率體現出項目的合理運行,資源的合理分配。dea的方法能夠對多項投入、多項產出的系統進行分析,對科技項目產出效率評價具有一定的優勢。通過科技項目的產出效率分析,可以對企業科技項目進行評價,為以后科技項目的開展提供改進方向。
基于FCA和DEA方法的北京建筑業技術創新效率研究
格式:pdf
大小:4.0MB
頁數:4P
4.8
本文以北京建筑業為研究對象,選取3個產出和3個投入指標,運用主成分降維處理和數據包絡分析方法對其技術創新效率進行對比分析,并對dea結果進行投影分析,發現北京建筑業的技術創新還在探索階段,要素投入比例欠合理,并且經營管理水平相對較低,據此提出提升技術創新效率的建議。
建筑業可持續發展評價方法研究
格式:pdf
大小:1.0MB
頁數:4P
4.7
從可持續發展水平、可持續發展效率、可持續發展潛力、資源消耗和環境效益5個方面設計了建筑業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有別于以往單純考慮發展程度的評價模型。引入系統協調性的理念,構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與回歸分析相結合的建筑業可持續發展評價模型,并針對遼寧省建筑業相關數據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表明,遼寧省建筑業可持續發展并不是總處在協調發展軌跡上。
建筑業技術結構的生產函數評價方法
格式:pdf
大小:130KB
頁數:未知
4.5
運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dauglas)生產函數,建立建筑業生產函數,從總量分析其投入產出,研究建筑業技術結構合理化條件,對1978~1993年建筑業技術結構進行檢驗,初步得出了當前的中國建筑業呈規模報酬遞減、技術結構固定化狀態,只有依靠技術進步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
基于超效率DEA方法的公路運輸效率評價與分析
格式:pdf
大小:149KB
頁數:未知
4.7
超效率dea方法是基于傳統dea方法改進的1種方法,它可以解決傳統dea方法在運輸效率評價方面無法對dea有效(效率值為1)的決策單位進行進一步排序的弊端。以江蘇省為例,分別運用dea方法、超效率dea方法,從投入、產出的8個效率角度對13個轄市的公路運輸業進行了運輸效率分析,通過計算得到了各個城市公路運輸業的dea值與超效率dea值,并按照超效率dea值對各個城市的公路運輸效率進行排序、分析,結果顯示,江蘇省公路運輸效率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并對改善江蘇省公路運輸效率低地區的發展提出建議。
基于DEA-Malmquist指數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公路交通運輸效率評價與分析
格式:pdf
大小:1.2MB
頁數:7P
4.6
公路運輸效率是衡量公路運輸發展水平的重要依據。應用數據包絡分析(dea)方法中的bcc模型,結合超效率模型,對長三角地區2014年16個城市公路交通運輸有效性進行評價,從投入冗余和產出不足兩方面分析非dea有效單元存在的問題。運用deamalmquist指數方法,全面分析2007—2014年長三角地區公路運輸全要素生產率的時空演變規律和區域差異,得到下列結果。1)長三角地區2014年公路運輸綜合效率整體水平較高;存在著一定的地區差異性,南北分異突出,南部地區明顯高于北部地區;有效性主要受規模效率影響。2)2007—2014年公路運輸的全要素生產率指數呈現了一定的波動,總體較為穩定;公路運輸技術進步的波動是導致其變化的主要原因。從時空演化來看,長三角地區2007—2014年時間段內,malmquist指數先升后降,區域差異先縮小后增大。北部地區區域差異高于南部地區。
智能建筑指數——智能建筑的綜合評價方法
格式:pdf
大小:131KB
頁數:5P
4.4
本文通過介紹不同國家和地區"智能建筑"的定義,引入智能建筑指數這一綜合性的量化指標,介紹構成智能建筑指數的十大模塊,并與現有國家規范中相應的內容做比較,希望在此基礎上,突破智能建筑局限于高科技系統的理念,將智能建筑的含義擴展到設計、施工、管理和成本效益的各個方面。
長江經濟帶農水利用效率評價:基于DEA-Malmquist模型
格式:pdf
大小:267KB
頁數:5P
4.4
長江經濟帶在國家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性地位,但水資源供需矛盾加劇制約了其發展。農業具有最大的用水效率潛力,是解決水資源供需矛盾的關鍵環節,如何高效利用農業水資源儼然成為長江經濟帶各省市的新課題。dea-malmquist模型下測算11個省市2007—2016年農水利用效率,分析其動靜態變化情況,并研究投入冗余值與政府資金補助的關系。結果表明,全要素生產率主要依賴技術進步,政府資金補助會影響農水利用效率,地區應因地制宜提出改善農水利用現狀的方案。
基于DEA模型的我國各省區建筑業生產效率評價實證研究
格式:pdf
大小:116KB
頁數:3P
4.8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我國對固定資產和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不斷加大,建筑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以我國31省區建筑業的生產效率狀況作為研究對象,運用dea方法建立了建筑業效率評價模型。根據國家統計年鑒數據,運用基于dea模型的生產效率評價方法對我國31省區建筑業的總效率、技術效率、規模效率進行了實證研究,為國家對于建筑業進行宏觀調控提供了理論依據,為各省區改進建筑行業生產效率提出了政策建議。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效率評價——基于改進的博弈交叉效率方法
格式:pdf
大小:479KB
頁數:8P
4.5
本文通過對有效和非有效決策單元施加限制或引入正則限制條件下提出了三種改進的博弈交叉效率評價方法,與傳統博弈交叉效率評價方法相比,改進方法不僅利于在相同的權重空間中對不同決策單元進行比較,而且在收斂速度上有明顯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可消除傳統博弈交叉效率結果的不惟一問題.結果表明對所有決策單元施加限制可提高對決策單元的區分度,從而改善結果的不惟一性,施加全局限制可提高迭代算法的收斂性.利用改進模型對中國9個城市的軌道交通企業運營效率進行了評價,評價結果也表明改進方法在區分決策單元上有更好的表現,收斂速度占絕對優勢,得到了更為可信的評價結果.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建筑師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