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線-海底電纜混合線路組合行波測距方法??
格式:pdf
大小:354KB
頁數:4P
人氣 :96
4.5
分析了架空線-海底電纜混合輸電線路在發生故障后行波的折、反射過程,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種架空線-海底電纜混合輸電線路組合行波測距方法,首先通過故障初始行波浪涌到達線路兩側測量裝置的時間差來判定故障區段,再由單端原理給出準確的測距結果,本方法消除了雙端測距方法測距精度受給定線路長度誤差以及雙端時間不精確同步問題的影響。PSCAD仿真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準確的給出測距結果,具有良好的現場應用價值。
架空線-海底電纜混合線路組合行波測距方法
格式:pdf
大小:354KB
頁數:4P
分析了架空線-海底電纜混合輸電線路在發生故障后行波的折、反射過程,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種架空線-海底電纜混合輸電線路組合行波測距方法,首先通過故障初始行波浪涌到達線路兩側測量裝置的時間差來判定故障區段,再由單端原理給出準確的測距結果,本方法消除了雙端測距方法測距精度受給定線路長度誤差以及雙端時間不精確同步問題的影響。pscad仿真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準確的給出測距結果,具有良好的現場應用價值。
一種架空線——電纜混合線路的組合行波測距方法
格式:pdf
大小:550KB
頁數:4P
為克服雙端行波測距精度受電力線路長度誤差及其兩終端時鐘同步偏差影響的缺陷,在分析混合線路故障行波傳播特性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混合輸電線路的組合行波測距方法。該組合行波測距方法首先利用雙端測距原理判定故障發生區段,然后判別各母線側接收到的行波反射波的來源,最終利用單端行波測距方法計算架空線—電纜混合線路的故障距離。500kv架空線—電纜混合線路組合行波測距仿真計算結果表明,組合行波測距方法的測距精度明顯高于傳統測距方法的測距精度,可用于工程實踐。
行波測距法在架空-電纜混合線路中的應用
格式:pdf
大小:87KB
頁數:未知
4.3
輸電線路發生故障時,準確的故障點定位對于保障電力系統的經濟性及安全可靠性非常重要。行波測距法在故障測距中已獲得了廣泛應用,但它主要針對的是架空線或電纜線這樣的單線路,對于架空-電纜混合線路的故障測距還不熊很好地解決。文中主要介紹了一種用于架空-電纜混合線路行波測距的基于等價法的雙端d型測距法,并通過仿真試驗驗證了其可行性。
鐵路自閉貫通線架空線-電纜混合線路行波測距
格式:pdf
大小:875KB
頁數:5P
4.7
為解決鐵路自閉貫通線架空線-電纜混合線路波速度不一致難以精確測距的問題,在分析混合線路連接點處行波傳播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了基于時間差搜索的雙端行波測距方法.利用連接點處行波到達線路兩端時間差的不同來確定故障發生在線路中的區段和相應的波速度,再進行精確測距.基于pscad/emtdc對自閉貫通線混合線路建模,并利用小波變換及模極大值檢測理論提取行波波頭進行分析.仿真結果表明,該方法對于架空線-電纜的混合線路是可行的.
架空-電纜混合線路雙端行波故障測距算法
格式:pdf
大小:332KB
頁數:2P
4.8
配電線路發生故障時,及時準確的故障點定位對于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可靠性至關重要.利用基于時間中點的雙端行波故障測距算法,解決了傳統雙端行波測距不適于波速不連續的架空-電纜混合配電線路的問題,實現了架空-電纜混合配電線路的故障定位.
電纜―架空線混合線路故障測距方法綜述
格式:pdf
大小:7KB
頁數:4P
4.6
電纜―架空線混合線路故障測距方法綜述 引言 隨著現代城市化建設的快速發展,可用土地資源日益緊 張,而縱橫交錯的架空線路占用了大量的可用空間,是阻礙 城市化建設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用電纜網絡供電逐步取 代架空線網絡供電成為現代城市化建設的必然趨勢。與架空 線相比,電纜線具有輸電容量和可靠性高、應用成本低、節 省空間以及美化市容等優點,在我國得到了廣泛應用,在原 有架空線網絡供電的基礎上逐步發展為電纜―架空線混合 線路供電。然而由于電纜的運行環境惡劣、制造工藝不完善 等因素,常常造成電纜絕緣水平下降,造成電纜接地故障。 同樣,架空線也經常由于絕緣子質量不過關、惡劣的天氣以 及人為外力的破壞等因素而發生故障。 當輸電線路發生故障時,精確定位故障點不僅能夠減輕 人工巡線的負擔,而且又能使線路快速恢復供電,減少停電 引起的經濟損失。隨著電纜―架空線混合輸電線路的廣泛應 用,如何精確定位故障點意義重
基于組合行波原理的高壓架空線—電纜混合線路故障測距方法
格式:pdf
大小:207KB
頁數:5P
4.4
分析了架空線-電纜混合線路故障后的行波的傳播過程以及行波折、反射的現象。在此基礎上,針對35kv及以上的高壓架空線-電纜混合線路提出了一種基于兩種行波原理相組合的故障測距方法。利用雙端原理根據混合線路故障初始行波到達兩端的時間差進行故障區段的選擇,用單端原理進行初步故障測距,結合故障初始行波到達線路兩側的時間差由單端原理給出準確結果。本方法的優點在于得到的測距結果是單端測距原理的結果,消除了雙端原理測距中混合線路長度誤差及線路兩側準確時間同步問題對測距精度的影響,進而提高了測距準確性與可靠性。atp仿真表明,所提出的混合線路組合行波故障測距方法是可行的,并且故障測距精度得到明顯提高。
電纜-架空線混合輸電線路故障測距方法研究
格式:pdf
大小:1.3MB
頁數:5P
4.7
針對電網城市化而帶來的電網繼電保護問題,提出了一種電纜—架空線混合輸電線路故障測距方法。根據線路參數計算假設故障發生在兩段線路連接處時,暫態行波傳播到線路兩端所用時間,求取時間差作為基準值;當故障發生時,用線路兩端測得的行波到達時刻做差,與基準值比較判斷故障發生區段;利用單端行波故障測距法求取故障位置。該方法不受過渡電阻、故障類型影響,通過仿真驗證了方法的有效性。
基于HHT的架空-地纜混合線路新雙端行波故障測距
格式:pdf
大小:156KB
頁數:未知
4.8
在現實生活中,架空-電纜混合線路不斷增加,而且同一配電線路可能存在多種不同介質的電纜。故障行波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相差較大,傳統的雙端行波故障測距不適合混合配電電路。針對目前較新的基于時間中點的雙端行波故障測距算法進行仿真,通過希爾伯特-黃變換得到準確的故障位置數據,為以后實際運用提供可靠依據。
基于雙端行波原理的高壓架空線—電纜混合線路故障定位方法
格式:pdf
大小:854KB
頁數:4P
4.5
針對11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高壓架空線—電纜混合線路,提出一種基于雙端行波原理的混合線路故障定位方法。首先,通過將混合線路故障產生的初始行波浪涌到達線路兩端的時間差與整定值進行比較來確定故障區段;然后,根據不同的故障區段推導出相應的混合線路雙端行波故障測距算法。為了對提出的混合線路行波故障定位方法進行驗證,將故障定位算法嵌入到普通的雙端行波故障定位裝置中,并利用行波測距校驗儀對改造后的行波定位裝置進行混合線路故障定位的模擬試驗。試驗表明,所提出的混合線路行波故障定位方法是可行的,而且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海底電纜-架空線線路雷擊過電壓分析與計算
格式:pdf
大小:364KB
頁數:5P
4.5
結合某實際海上風電場,計算了某島嶼的海底電纜-架空線線路的雷擊過電壓。基于對線路各部分結構的分析,在atp-emtp軟件中搭建了仿真計算模型,利用該模型,計算了線路在不同工況下的雷擊過電壓,利用計算結果分析了避雷器布置方式、桿塔沖擊接地電阻、海底電纜長度對雷擊過電壓的影響。計算和分析結果表明:當采用不同形式的避雷器布置方式時,線路首末兩端的過電壓均未超過海底電纜主絕緣水平;海底電纜的末端過電壓隨沖擊接地電阻的增大而增大;海底電纜首末兩端的雷擊過電壓值均受海底電纜長度的影響。
架空線-高壓電纜混合線路故障測距改進算法
格式:pdf
大小:456KB
頁數:4P
4.5
為了提高架空線-高壓電纜混合線路故障測距的精度,并解決測距的偽根問題,提出了一種混合線路的雙端不同步數據故障測距改進算法。基于分布參數混合線路模型,分析了測距中偽根的產生原因,通過對二分搜尋法改進來避開偽根,通過改進算法測出故障位置,并將測距結果與自動重合閘技術配合,從而提高了電力系統的安全可靠性。matlab仿真結果表明,該測距算法不受偽根、過渡電阻、故障類型和位置以及不同步采樣角等條件的影響,能夠快速、精確地實現故障測距。
高壓電纜-架空線混合線路相位測距法
格式:pdf
大小:740KB
頁數:7P
4.6
提出一種高壓電纜-架空線混合線路相位測距法,該方法定義了一新定位函數。通過分析可知,在混合線路上,當所取參考點與故障點的相對位置不同時,定位函數呈現不同的相位特性;當所取參考點在故障點前后變化時,定位函數的相位會發生唯一一次相位突變,相位發生突變的位置即為故障點,故障特征明顯,因此利用此相位突變特征進行混合線路的快速故障定位。該方法無需事先判別故障區段,將混合線路直接等效為一等長線路進行故障測距,測距精度基本上不受過渡電阻、故障類型、采樣頻率、故障位置和負荷電流等因素的影響,無測距死區,較好地克服了傳統方法在混合線路連接點附近有死區的不足。pscad軟件仿真結果表明該相位測距法正確,測距精度高。
小波包提取算法和相關分析用于電纜雙端行波測距
格式:pdf
大小:284KB
頁數:6P
4.6
由于故障行波傳播色散的影響,確定行波到達時刻和選擇行波波速一直是電纜行波測距的難題。針對以上兩個問題,提出了基于小波包提取算法和相關分析的電纜雙端行波故障測距方法。該方法將暫態行波信號通過小波包分解為不同的頻帶,然后提取能量相對集中的頻帶進行小波包重構。在該頻帶,線路的衰減系數和波速都可近似為常數,因此電纜兩端的重構波形相似。用相關分析方法確定兩端波形時間差,再結合該頻帶的波速,即能精確確定故障位置。通過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法提高了測距精度,是有效的。
架空線-電纜混合線路不停電作業裝置及其應用
格式:pdf
大小:253KB
頁數:3P
4.5
針對湖北省城市配網架空線-電纜混合線路比例較大的現狀,文章介紹一種應用于架空線-電纜混合線路的旁路作業裝置及其現場應用方法,結合武漢供電公司不停電檢修電纜線路連接環網柜的實際應用案例,闡述了該技術的具體應用。
基于小波包提取算法和相關分析的電纜雙端行波測距
格式:pdf
大小:859KB
頁數:5P
4.7
由于故障行波傳播色散的影響,確定行波到達時刻和選擇行波波速一直是電纜行波測距的難題。針對以上兩個問題,提出了基于小波包提取算法和相關分析的電纜雙端行波故障測距方法。將故障行波信號通過小波包分解為不同的頻段,提取能量相對集中的頻段進行小波包重構。用相關分析方法確定兩端重構波形的時間差,再結合該頻段的波速,即能精確確定故障位置。通過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提高了測距精度,是有效的。
電纜-架空線混合線路故障行波定位及自適應重合閘控制
格式:pdf
大小:357KB
頁數:未知
4.7
提出一種基于預值查表故障搜索算法的混合線路雙端行波故障定位方法.基于各個電纜-架空線連接點產生的行波到達線路兩端的時間差建立故障區段預置表,利用故障時初始行波波頭到達線路兩端的時間差查表搜索故障區段,根據故障區段進行重合閘控制,如果故障在電纜上則閉鎖重合閘,反之,則開放重合閘;并根據雙端行波定位公式計算出故障點位置.emtp仿真結果表明,提出的行波定位方法可準確定位故障點位置,誤差小于50m,且不受故障點位置、故障類型及過渡電阻的影響,可精確實現重合閘,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基于線性方程組解的T型線路行波測距
格式:pdf
大小:415KB
頁數:5P
4.5
目前的t型輸電線路行波故障測距算法一般都是依據雙端行波故障測距的原理。在深入研究行波故障測距原理和t型線路的故障測距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了綜合利用t型線路的三端測量數據和線路本身的固有關系建立線性方程組的方法,并利用線性方程組的解直接進行故障支路的判別和故障點測距。此方法突破了首先判斷故障支路然后故障定位的傳統思路,將其進行了統一。給出了確定的誤差范圍,作為故障支路識別和故障點測距的依據。該方法只利用故障電流的初始行波,便于故障的識別。仿真結果表明了該方法的正確性和精確度。
高壓輸電線路行波測距的行波波速確定方法
格式:pdf
大小:1.5MB
頁數:7P
4.8
高壓輸電線路行波測距的行波波速確定方法 作者:黃雄,王志華,尹項根,張哲 作者單位:華中科技大學電力系,湖北省,武漢市,430074 刊名:電網技術 英文刊名:powersystemtechnology 年,卷(期):2004,28(19) 被引用次數:65次 參考文獻(8條) 1.鄧軍波;施圍輸電線路接地故障行波測距新方法[期刊論文]-繼電器2000(08) 2.全玉生;楊敏中;王曉蓉高壓架空輸電線路的故障測距方法[期刊論文]-電網技術2000(04) 3.李友軍;王俊生;鄭玉平幾種行波測距算法的比較[期刊論文]-電力系統自動化2001(14) 4.曾祥君;尹項根;林福昌基于行波傳感器的輸電線路故障定位方法研究[期刊論文]-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2(06) 5.galepf;taylorpvtravelingwa
基于小波分析的電纜故障行波測距仿真研究
格式:pdf
大小:1.1MB
頁數:6P
4.6
為了實現電纜故障的精確定位,將小波變換模極大值與信號奇異性關系的理論應用于檢測電纜故障行波信號。借助電磁暫態仿真軟件pscad/emtdc,以35kv交聯聚乙烯單芯電纜為原型,建立電力電纜故障仿真測試模型。采用daubechies小波對故障測試波形進行多尺度、多分辨率分析,仿真結果表明利用小波變換的時頻局部化特性能夠有效聚焦到電纜故障行波信號中脈沖的起始點,為提高電纜故障定位精度提供了有效的檢測方法。
一種T型線路行波故障測距方法
格式:pdf
大小:217KB
頁數:4P
4.4
綜合利用t型線路的三端電氣量進行故障定位,提出了故障分支判別的判據以及確定故障點精確位置的方法.利用小波變換和模極大值理論對提取的行波進行分析,得到行波波頭到達的準確時間.利用行波到達各測量端的時間差判斷故障分支,在此基礎上利用包含故障分支的初步測距值求取測距結果.pscad仿真表明,該方法可準確判斷t型線路的故障分支,測距誤差較小,能夠滿足實際需要.
基于D型行波原理的T接線路故障測距方法
格式:pdf
大小:287KB
頁數:未知
4.3
介紹了一種基于d型行波原理的t接線路故障測距方法,無需故障分支判斷,計算簡單。對t接線路故障時的行波過程進行了分析,直接利用故障時刻產生的初始波頭到達t接線路三端的時刻,基于d型行波原理,進行兩次雙端故障測距,然后選擇兩次雙端測距結果中的較大值作為最終故障測距結果。用atp仿真軟件和matlab軟件對該方法進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結果表明,在t接線路發生故障時,此方法能夠利用故障初期很短時間內的行波信號實現快速、準確的故障測距。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建筑智能化設計工程師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