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進灰色關聯模型的天水市土地生態安全動態評價
格式:pdf
大?。?span id="k54awbx"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697KB
頁數:6P
人氣 :54
4.7
基于改進的灰色關聯模型,建立驅動力—壓力—狀態—影響—響應評價指標體系,對天水市1995—2015年土地生態安全狀況進行評價。結果表明:1995—2006年天水市土地狀況處于敏感狀態,2007年、2009年為較安全狀態,2013—2015年為較安全狀態,2010—2012年處于敏感狀態,2008年為敏感狀態。從各因子層來看,城市化水平驅動力、農藥和地膜使用壓力、第三產業影響及工業廢水排放響應對天水市土地生態安全的作用較大,城市生態環境及工業廢水的污染是土地質量存在危險的重要原因。天水市土地生態安全整體呈緩慢增長趨勢,為較安全狀態,土地質量狀況良好;政府應在今后的開發過程中減少農業生產對土地環境的壓力,加強土地生態環境保護,確保區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基于改進灰色關聯模型的天水市土地生態安全動態評價
格式:pdf
大?。?span id="houifxc"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446KB
頁數:6P
基于改進的灰色關聯模型,建立驅動力-壓力-狀態-影響-響應評價指標體系,對天水市1995-2015年土地生態安全狀況進行評價。結果表明:1995-2006年天水市土地狀況處于敏感狀態,2007年、2009年為較安全狀態,2013--2015年為較安全狀態,2010-2012年處于敏感狀態,2008年為敏感狀態。從各因子層來看,城市化水平驅動力、農藥和地膜使用壓力、第三產業影響及工業廢水排放響應對天水市土地生態安全的作用較大,城市生態環境及工業廢水的污染是土地質量存在危險的重要原因。天水市土地生態安全整體呈緩慢增長趨勢,為較安全狀態,土地質量狀況良好;政府應在今后的開發過程中減少農業生產對土地環境的壓力,加強土地生態環境保護,確保區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基于DPSIR-灰色關聯模型的重慶市土地生態安全評價??
格式:pdf
大小:214KB
頁數:7P
[目的]對重慶市土地生態安全定量化評價做出初步探索,為重慶土地生態安全研究和生態環境建設提供方法借鑒和理論參考。[方法]構建基于驅動力-壓力-狀態-影響-響應(dpsir)概念框架的土地生態安全評價指標體系,借助灰色關聯模型進行賦權,構建土地生態安全指數對重慶市1997-2012年土地生態安全指數進行評價。[結果]1997-1998年重慶土地生態安全處于敏感狀態,1999-2002年處于較安全狀態,2003-2009年處于敏感狀態,2010,2011年為不安全狀態,2012年為敏感狀態。重慶市土地生態安全整體呈現緩慢的下降趨勢,形勢不容更樂觀;重慶市土地生態安全的驅動力生態安全指數和壓力生態安全指數呈現出輕微波動的整體下降趨勢;狀態指數和響應指數呈現整體增長趨勢;影響安全指數呈現波動變化狀態。[結論]通過產業結構的調整、環境保護力度及資金投入的加大以及技術的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改進,提高森林覆蓋率,加強對土地生態安全的響應力度,是重慶市土地生態安全的根本保障。該評價模型和指標體系適用性較強,評價結果較為客觀,是土地生態安全評價的可用方法。
基于熵權灰色關聯的武漢城市圈土地生態安全評價
格式:pdf
大?。?span id="6nhmws2"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486KB
頁數:7P
4.7
土地生態安全評價是當前土地生態安全研究的熱點之一,但已有的研究多以行政區劃為基本單元,研究尺度涉及省級以及市縣級,較少涉及城市圈的土地生態安全問題。以武漢城市圈為研究對象,基于psr模型框架體系構建了武漢城市圈土地生態安全評價指標體系,并利用熵權灰色關聯法分析了該區域2000年—2012年的土地生態安全變化狀況。結果表明,武漢城市圈的土地生態安全呈現先惡化后好轉的趨勢,2009年—2012年處于臨界安全狀態;研究區土地生態系統對狀態子系統和壓力子系統的依賴程度較高,在調控時,應該積極關這兩個子系統下各因子的變化和作用。
基于三角模型的土地生態安全動態評價——以西安市為例
格式:pdf
大小:370KB
頁數:5P
4.6
土地生態安全關乎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是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核心。針對西安市的土地利用特點,選取自然、經濟、社會各方面的15項評價指標,從經濟可行性指數(ei)、非社會可接受性指數(nsi)和非資源環境合理性指數(nrei)三方面構建了三角模型,對西安市2005—2013年土地生態安全的狀態和趨勢進行了動態評價。結果表明:(1)三角模型在土地生態安全評價方面具有可行性;(2)西安市土地生態安全狀態向積極方向發展。從2005年的不安全狀態,演變為了2013年的一般安全轉態;(3)西安市土地生態安全的變化相對有弱安全趨勢→很安全趨勢→一般安全趨勢→很安全趨勢→弱安全趨勢五種變化趨勢,總的來說是趨于向安全的方向發展,說明西安市土地利用日趨合理。
熵權模糊物元模型在土地生態安全動態評價中的應用
格式:pdf
大小:227KB
頁數:8P
4.3
土地生態安全的影響層面廣,受到國家高度重視,科學的生態安全評價方法對于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和正確性尤為重要。應用熵權模糊物元分析法對皖江地區土地生態安全進行評價。結果發現:近年來皖江各市的土地生態安全等級逐漸上升,至2015年基本都處于向\"理想安全\"級別轉化的狀態,但還只是一種正在轉化的狀態,具有不穩定性,生態安全問題絕不能因此而忽視。對皖江地區土地生態安全影響的限制性因子主要為單位面積耕地化肥負荷、單位面積耕地農藥負荷、土地自然受災受害面積以及工業廢氣處理率,而具體到各個市以及各個年份表現卻有一定的差別。但總體看,各市影響因子數量在減少。因此,通過熵權模糊物元模型可以客觀反映制約土地生態安全健康發展的障礙因子,能對生態安全進行相對準確的動態評價,但評價指標的選擇對區域生態安全評價結果具有一定的影響。
基于投影尋蹤模型的安康市土地生態安全評價
格式:pdf
大?。?span id="eckvv1c"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317KB
頁數:5P
4.7
從影響土地生態安全的自然、社會、經濟3個方面選取了17項指標,構建了安康市土地生態安全評價體系,并應用投影尋蹤模型進行了相應探討。結果表明:2001^2011年安康市投影值從0.5427上升到3.2170,土地生態安全度不斷提高。安康市土地生態安全的威脅主要源于土地經濟生態系統,同時土地社會生態系統的限制作用不斷減小;其中人均水資源率、人口密度、單位面積糧食產量、單位面積農林牧漁產值、單位面積機械化水平等因子成為安康市土地生態安全的主要限制因素。
基于PSR模型的青銅峽市土地生態安全評價與預測
格式:pdf
大小:201KB
頁數:7P
4.6
[目的]通過研究寧夏自治區青銅峽市的土地生態安全發展狀況,為該市的土地生態安全及其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方法]綜合運用熵權法、p-s-r模型、綜合指數法、地理探測器和gm(1,1)預測模型等方法對該區域土地生態安全、安全等級以及影響土地生態安全的主要因子進行評價研究,并對其未來9a的土地生態安全狀況進行預測。[結果](1)青銅峽市土地生態安全綜合指數在研究期間整體呈現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變化趨勢。2006—2009年土地生態安全指數呈現波動下降的態勢,由2006年的0.4463下降到2009年的0.4191;2009—2016年青銅峽市土地生態安全綜合評價值不斷上升,由2009年的0.419上升到2016年的0.5051,其安全等級始終保持為臨界安全,研究期間青銅峽市土地生態安全整體水平不斷提高和改善。(2)通過地理探測器診斷得出人口密度、農用化肥使用量、廢水排放量、萬元gdp能耗、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水利、環保設施投資占gdp的比率等要素是青銅峽市土地生態安全的主要影響因素。(3)利用gm(1,1)預測模型對青銅峽市未來9a土地生態安全發展水平進行預測,結果表明2017—2025年該區域土地生態安全水平不斷上升,但其安全等級不高,仍處于臨界狀態,有待于提高和改善。[結論]研究期間青銅峽市土地生態安全波動變化明顯,但總體上呈上升趨勢,土地生態安全得到明顯提升和改善。
基于熵權物元模型的重慶市土地生態安全評價??
格式:pdf
大?。?span id="k4twbgm"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301KB
頁數:5P
4.6
以重慶市為研究對象,構建了由壓力、狀態和響應3個要素組成的土地生態安全評價指標體系,采用熵權法和物元模型對重慶市2005-2013年的土地生態安全作出分析和評價。結果表明,2005-2013年重慶市土地生態安全綜合關聯度都為負值,均在(-1,0)區間,表明重慶市土地生態安全狀況均未達到所在的等級,但都具備轉化為所在評價等級的條件,2005-2007、2009-2013年的土地生態安全能夠向安全轉化,2008年的土地生態安全能夠向基本安全轉化,重慶市土地生態安全的大致發展趨勢是向較安全級別轉化,與重慶市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良好有密切關系。
大慶市土地生態安全評價與對策
格式:pdf
大小:277KB
頁數:3P
4.7
隨著20世紀60年代大慶油田的全面開發和石油化工等企業的蓬勃發展,為滿足新興石油化工城市生活物資的急需,而進行的大規模農業墾殖,給大慶市的生態環境帶來了一系列嚴重后果。如土地污染、土地沙化、土地鹽堿化、草原退化,耕作土壤肥力下降等,這些問題都嚴重威脅著大慶市的土地生態安全。因此,開展土地利用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研究,對大慶市生態建設具有重要現實意義,也為大慶市土地利用提供科學依據,進而促進土地利用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基于熵權物元模型的四川省土地生態安全評價
格式:pdf
大?。?span id="ko4kqe6"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324KB
頁數:6P
4.4
為進一步了解四川省土地生態安全現狀,基于p-s-r模型建立評價指標體系,選取熵權法和物元法對四川省18個地級市土地生態安全做出評價,結果表明:成都土地生態安全級別為\"臨界安全\
基于EES-PSR的土地生態安全物元模型評價方法實證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fpmrft2"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24KB
頁數:10P
4.7
土地生態安全是資源環境生態系統健康的基礎。鑒于土地生態系統安全各項評價指標的不相容性,借助經典ees-psr模型在土地生態安全評價指標體系方面的優勢,采用物元模型分析方法,構建了土地生態安全評價物元模型。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土地生態安全評價為例,利用物元評價模型,在gis技術支持下,實現了研究區土地生態安全評價與評價結果的可視化表達與分析。研究結果表明:2011—2015年哈爾濱市土地生態安全水平從“不安全”向“安全”水平不斷轉化,2013年后變化最為突出。造林面積、第一產業占gdp比例、萬元gdp能耗標準煤、工業廢水處理率、人均占有公共綠地面積連續多年處于“不安全”水平,是哈爾濱市土地生態安全水平的制約因素。2015年哈爾濱市中部、西南部地區土地生態安全水平較差,北部、東南部地區水平較高。研究表明物元模型分析對于地區土地生態安全評價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
灰色關聯模型及其在制造工藝評價中的應用
格式:pdf
大?。?span id="euixkzn"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533KB
頁數:4P
4.6
一般的灰關聯分析是等權的,沒有考慮各因素重要性差別。本文考慮各因素重要性不同而采用加權的灰關聯分析模型,對設計零件的加工工藝性灰色綜合評估,為機械設計與制造提供了新的決策方法
基于熵權物元模型的甘肅省土地生態安全評價
格式:pdf
大小:177KB
頁數:3P
4.5
為進一步明確甘肅省土地生態安全狀況,借助于n-e-s模式建立甘肅省土地生態安全評價模型,并通過熵權物元模型對甘肅省2011~2015年的土地生態安全關聯度進行計算。結果表明,2011~2015年甘肅省土地生態安全狀況整體好轉。2011年到2014年均處于臨界安全狀態,但2012年甘肅省岷縣受\"5.10\"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災害影響,土地生態安全水平較2011年有所下降;2014年受伏旱、霜凍影響,土地生態安全水平較2013年有小幅度下降;2015年處于安全狀態。綜合分析發現,熵權物元模型能夠很好的反映甘肅省的土地生態安全狀況,對今后的土地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引導作用。
基于數學模型的天水地區土地生態質量的分析與預測
格式:pdf
大?。?span id="s2uuewy"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50KB
頁數:未知
4.5
在對馬爾可夫鏈學習的基礎上,建立起土地利用變化預測的數學模型,以天水市土地利用類型數據為實例,運用建立起來的模型,預測了未來天水市的環境狀況.
基于灰色關聯度的模糊層次組合交通安全評價模型
格式:pdf
大?。?span id="jjj4yul"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1MB
頁數:4P
4.3
道路交通系統的非線性、隨機性、動態性及不確定性的特點,決定了作為道路交通系統行為特征量的道路交通安全評價的復雜性。采用灰色關聯度變權的方法確定各評價指標權重;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將評價者定性分析的結果定量化地組合模型進行交通評價。
基于灰色關聯模型改進型層次分析法的基坑降水風險評價
格式:pdf
大小:485KB
頁數:7P
4.6
為降低太原地鐵2號線通達街站基坑降水施工的風險,保證地鐵的順利修建,利用基于灰色關聯模型改進型層次分析法對基坑降水的風險進行分析。通過構建綜合評價體系并計算組合權重值,對基坑降水的風險進行了分析,確定了施工過程中風險等級較高的因素,并對其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措施。分析結果表明:該方法在基坑降水風險評價工作中使用簡便、適用性強,對太原地鐵施工的風險控制能發揮一定作用。
土地生態風險評價的理論基礎及模型構造
格式:pdf
大小:23KB
頁數:1P
4.5
土地資源是一個國家發治安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資源,但是土地在使用的過程也存在著一些生態風險,對這些風險進行評估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評估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到土地的利用形式,所以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其進行研究。主要分析了土地生態風險評價的理論基礎及模型構造,以供參考和借鑒。
土地生態風險評價的理論基礎及模型構建
格式:pdf
大?。?span id="s1z1occ"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16KB
頁數:未知
4.4
研究目的:探討土地生態風險評價的理論基礎并構建評價模型。研究方法:文獻資料法,對比法。研究結果:目前中國對于土壤風險評價大多數是針對土壤中重金屬和農藥污染,還沒有形成完善的方法和指標體系來表征或評價包含物理壓力、化學壓力和生物壓力在內的土地生態風險,如何在實踐中辨識土地生態風險的壓力因子,如何進行有效的生態風險評價并用之于土地管理還沒有成熟的方法。研究結論:將土地生態風險壓力因子分為物理因子、化學因子和生物因子,可為土地生態風險評價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論基礎。
安全質量標準化綜合評價的基于熵權的灰色關聯模型
格式:pdf
大?。?span id="wtlagum"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37KB
頁數:4P
4.7
通過對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5家機械制造企業各評價指標的灰色關聯分析,并根據原始數據計算權重,最終評定出企業安全級別.結果表明,此模型是可行有效的,可為安全質量標準化綜合評價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投影尋蹤法的土地生態安全評價
格式:pdf
大?。?span id="aflif96"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47KB
頁數:3P
4.8
針對土地生態安全評價所涉及的評價指標眾多,數據量較大,評價體系具有明顯的高維、非線性的特點。本文采用投影尋蹤法構建土地生態安全評價模型,并應用模擬退火算法優化投影方向,將高維數據投影到低維空間上,根據優化出的一維投影值計算評價區域的土地生態安全度及主要影響要素。該模型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評價結果客觀科學,過程清晰,可操作性強,為土地生態安全評價提供了一種可供借鑒的方法和思路。
基于改進熵和灰色關聯模型的農機設備優選
格式:pdf
大?。?span id="ay1riea"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757KB
頁數:4P
4.7
構建了農機設備評價指標體系,借助改進熵權法和變異系數法對評價指標進行組合賦權,利用改進灰色關聯模型對農機設備進行優選,并證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基于灰色關聯模型的改進型層次分析法與基坑風險評價
格式:pdf
大?。?span id="uwkkkqe"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42KB
頁數:8P
4.4
為了克服層次分析法兩兩比較過程煩瑣和風險因素較多時不易滿足一致性的局限性,引入灰色關聯模型對其進行融合改進,創造性地摒棄了兩兩比較的過程,利用關聯分析建立了基于灰色關聯模型的改進型層次分析法,不僅克服了層次分析法的固有局限性,還增強了層次分析法的適用性.針對廊坊市蘇寧廣場基坑工程,利用改進型層次分析法構建了綜合評價體系,通過組合權重值對基坑開挖的風險進行了評價,確定了基坑施工過程中的風險等級,為工程的順利施工提供了技術指導.
陜西銅川市土地生態安全評價
格式:pdf
大?。?span id="bqq14b1"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48KB
頁數:1P
4.5
引言土地生態安全是區域實現可持續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土地生態安全評價對于區域生態、經濟、社會的長期協調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土地生態安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已經成為當前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的熱點內容。以陜西銅川市為研究區,擬構建土地生態安全指標體系,定量評價其土地生態安全程度,在分析原因的基礎上提出生態安全建設對策,為該區土地生態
常州市土地生態安全評價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y3gqioc"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1MB
頁數:7P
4.6
本文基于p-s-r模型,構建常州市土地生態安全評價指標體系;運用熵權法求取指標權重,構建常州市土地生態安全評價模型,對常州市2005~2015年的土地生態安全狀況進行綜合評價。結果表明:2005~2015年11年間常州市土地生態安全值由2005年的0.3819上升至2015年的0.6276,安全值變化幅度較大,安全等級由ⅳ級\"較不安全\"上升至ⅲ級\"臨界安全\"。盡管土地生態壓力略有上升,但是在土地生態響應不斷加大的情況下,土地生態狀態仍然逐漸轉好。未來常州市應深入實施和落實耕地保護政策,繼續加大土地污染治理和環境保護力度、優化土地開發利用發展方式和結構,并推進土地節約集約化利用,不斷提升常州市土地生態安全水平,實現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中/高級建筑師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