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海南500kV海底電纜輸電系統電磁暫態研究
格式:pdf
大小:593KB
頁數:6P
人氣 :64
4.5
海南聯網工程是中國第一個500kV超高壓、長距離、較大容量的跨海聯網工程,也是繼加拿大本土與溫哥華島交流跨海聯網工程之后、世界上第二個同類工程。文章研究了廣東—海南500kV海底電纜輸電系統的電磁暫態問題,主要包括電纜參數、工頻過電壓、單相重合閘過程中的潛供電流和恢復電壓、工頻諧振過電壓、操作過電壓等,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500kV海底電纜可選擇的絕緣水平,為國內500kV海底電纜輸電工程的建設提供了依據。
海南聯網500kV海底電纜建設工程規范化管理經驗
格式:pdf
大小:111KB
頁數:未知
在海南聯網500kv海底電纜建設工程管理過程中,通過在工程建設中實施程序化管理、格式化管理,以及建立信息采集及溝通機制,有效地實現了工程規范化管理。該工程規范化管理經驗,對于其他涉外輸變電工程項目具有參考意義。
500kV海南聯網工程海底電纜檢測信號加載技術研究
格式:pdf
大小:144KB
頁數:2P
介紹了海底電纜檢測信號加載技術在500kv海底電纜檢測項目中的具體應用方式方法,通過對海底電纜檢測信號加載技術的深入研究,梳理海底電纜檢測信號加載方式方法,對不同信號加載方式方法分析研究,優化并改進信號加載操作工序流程、提高檢測效率,為后期開展的海底電纜檢測工作提供技術支撐。
500 kV海底電纜局部放電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小:91KB
頁數:1P
4.3
電纜局放試驗的影響因素很多,試驗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問題,若想得出正確結論,需要檢測人員根據經驗排除各種影響因素.文章介紹了串聯諧振升壓及脈沖極性判別原理,詳細闡述了一次500kv超高壓海纜局放試驗中逐步排除干擾,找出問題原因,給出解決方法,最終實現電纜局部放電成功測試的過程,對現場局放檢測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500kV海底電纜淺灘鑄鐵套管保護實踐與思考
格式:pdf
大小:563KB
頁數:3P
4.5
介紹海南聯網的500kv海底電纜淺灘套管保護工程,包括套管安裝地質條件、施工過程和安裝工程控制。基于該工程實踐,提出了海纜保護套管運行后,可能帶來的問題與思考,諸如海纜在套管內散熱問題,海纜套管的感應磁場問題和海纜套管內注入海水問題。
華東500kV帶高壓電抗器線路的電磁暫態研究
格式:pdf
大小:137KB
頁數:5P
4.6
應用電磁暫態分析程序emtp、pscad/emtdc和實時數字仿真系統rtds對華東電網帶高抗同塔多回輸電線路的電磁暫態過程進行了分析,分別建立了相應的仿真模型,闡述了仿真所得的數據,根據計算結論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500kV葛南直流輸電系統國產化綜合改造完成
格式:pdf
大小:176KB
頁數:1P
4.3
04962010,38(4) 時間,便于用戶掌握故障搶修進度情況,提升客戶 滿意度。 4 tcm試點及應用 上海市電力公司在國網公司總體目標要求 下,以世博會為契機,結合智能電網建設,開展了 故障搶修管理系統tcm的研究及建設,目前已初 步建立了基于上海市一體化電網平臺的tcm故 障搶修管理系統,并已在浦東供電公司、滬南供電 公司試點單位開展了第一階段的實施推廣。tcm 第一階段實施范圍覆蓋世博園區,初步實現了故 障搶修業務的自動化支持,建立了統一故障搶修 平臺,滿足為世博會服務的要求。試點單位通過 tcm的實施,搶修流程得以優化,資源利用率及 搶修工作協同處理效率均有所提升,重復派工次 數大大減少,搶修時間有效縮短,提升了應急狀態 下的系統響應水平,提升了客戶滿意度,系統帶來 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已初步顯現。 在第一階段積累的工作經驗基礎上,
海南電網跨海聯網工程海底電纜正式開始敷設
格式:pdf
大小:56KB
頁數:1P
4.5
2009年3月2日,海南電力公司透露,海南電網跨海聯網工程海底電纜已正式開始敷設,標志著這項工程進入最后攻堅階段。工程敷設的3根電纜
500kV交流海底電纜線路設計技術規定
格式:pdf
大小:66KB
頁數:18P
4.4
港口防雷與接地技術要求 (征求意見稿) 編制說明 標準起草組 2019年12月 目錄 一、工作簡況....................................................................................................................1 二、標準編制原則和確定標準主要內容的依據............................................................6 三、國外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情況說明..................................................................13 四、與我國有關現行法律、法規和其他強制性標準的關系..............................
海南電網跨海聯網工程海底電纜正式開始敷設
格式:pdf
大小:88KB
頁數:未知
4.4
2009年3月2日,海南電力公司透露,海南電網跨海聯網工程海底電纜已正式開始敷設,標志著這項工程進入最后攻堅階段。工程敷設的3根電纜是目前世界上單條最長距離、較大容量的超高壓海底電纜,每根全長約32km,
500KV電力電纜
格式:pdf
大小:112KB
頁數:12P
4.8
ics29.060.20 k1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2—×××× 額定電壓500kv(um=550kv)交聯聚乙烯 絕緣電力電纜及其附件 第2部分:額定電壓500kv(um=550kv) 交聯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 powercableswithcross-linkedpolyethyleneinsulationandtheiraccessoriesfor ratedvoltageof500kv(um=550kv) part2:powercableswithcross-linkedpolyethyleneinsulationforratedvoltageof 500kv(um=550kv) (征求意見稿) (供討論) ××××-××-××發布××××-××-
海底交直流電纜輸電系統經濟性比較
格式:pdf
大小:391KB
頁數:未知
4.7
針對海底電纜輸電方式的選擇問題,運用現金流折現模型,從經濟層面對交流輸電系統和直流輸電系統進行比較。分別從設備投資成本、維護成本和損耗費用3個方面對海底交直流電纜輸電系統的成本進行了探討,給出了各部分成本的計算方法。以海底電纜連接海上風力發電場和內陸電網為基本模型,對不同輸電距離下海底交直流電纜輸電系統的經濟性進行了比較,得到了不同輸電距離下交直流系統的經濟性比較結果。研究結果表明:當輸電距離較短時,交流海纜輸電系統經濟性優于直流海纜輸電系統;當輸電距離大于臨界值時,直流海纜輸電系統比交流海纜輸電系統更經濟。
海南聯網工程中海底電纜掩埋指數研究及其應用
格式:pdf
大小:1006KB
頁數:4P
4.7
為確保海底電纜的安全穩定運行,500kv海底電纜埋設保護工程根據海纜路由海床地質不同的不排水抗剪強度,采用bpi掩埋指數來確認海纜保護的埋深值。對《拖網承板與錨具穿入海床深度》dnv研究報告進行了討論分析。針對鉆探點過少,數據不能滿足施工需要的現狀,在海纜埋設保護工程實踐中,基于dnv研究報告,采用了作圖分析法和統計分析,對海纜路由鉆探點外區間確認了每米海床土壤的不排水抗剪強度值,以判定海纜埋設施工質量和作業效率。實踐證明該方法實用且正確率很高。
雷達監控技術在500 kV瓊粵海底電纜保護中的應用研究
格式:pdf
大小:74KB
頁數:2P
4.6
500kv福港線海底電纜(以下簡稱"海底電纜")位于瓊粵兩省交界的瓊州海峽西側。該海域船只過往頻密,漁業生產活動密集,臺風、海流等氣象水文條件和海底地質情況復雜、惡劣,海底電纜遭受過往船只拋錨、違規漁業活動等外力因素破壞的風險極高。文中根據海底電纜路運行與維護過程中主要面臨的外力破壞風險,采用先進的雷達技術以有效監視海底電纜保護區內過往船舶活動情況,從而提高保護海底電纜安全穩定運行水平。
500kV電纜隧道內敷設的研究??
格式:pdf
大小:1.6MB
頁數:5P
4.6
通過分析比較隧道內500kv電纜品字形和三相平行布置方式、水平蛇形和垂直蛇形的敷設形式,回流線及電纜預留段的設置等,為火電廠合理選擇500kv電纜敷設方式和參數提供參考。
海南聯網海底電纜護套絕緣監測方法研究
格式:pdf
大小:703KB
頁數:4P
4.4
為監測海南聯網工程中海底高壓電纜的絕緣狀況,根據海底電纜結構參數和運行條件特點,對海底電纜護套中的電流進行了研究。基于matlab仿真計算軟件,對護套中的感應電流和電容電流分別建立模型,討論了電纜護套絕緣在各種故障下護套電流的響應特性。研究發現,護套絕緣對護套中的感應電流無明顯影響,而電容電流不僅與護套絕緣水平有關還可反映外絕緣故障點的位置。
海南聯網海底電纜護套絕緣監測方法
格式:pdf
大小:246KB
頁數:4P
4.3
利用基于matlab所建立的護套感應電流和電容電流模型,討論了電纜護套絕緣在各種故障情況下護套電流的響應特性。研究發現,海底電纜護套中的感應電流與電纜護套絕緣狀態的關系不密切,無論護套絕緣是否發生異常,其感應電流基本保持不變;護套電容電流則與電纜護套絕緣關系密切,而且這種關系呈現出單一函數對應關系,因此,可以從電纜兩端測得的電容電流的大小,計算出電纜護套故障的相別、位置等信息,從而實現對海底電纜外絕緣情況的監測。
海底電纜分類及用途
格式:pdf
大小:5KB
頁數:2P
4.6
海底電纜分類及用途 海底電纜(submarinecable)是用絕緣材料包裹的導線,敷設在海底及河流水 下,用于電信傳輸。現代的海底電纜都是使用光纖作為材料,傳輸電話和互聯網信號。 全世界第一條海底電纜是1850年在英國和法國之間鋪設的。中國的第一條海底電纜是在 1888年完成,共有兩條,一是福州川石島與臺灣滬尾(淡水)之間,長177海里另一 條由臺南安平通往澎湖,長53海里。 海底電纜分海底通信電纜和海底電力電纜。海底通信電纜主要用于通訊業務,費用昂 貴,但保密程度高。海底電力電纜主要用于水下傳輸大功率電能,與地下電力電纜的作用等 同,只不過應用的場合和敷設的方式不同。由于海底電纜工程被世界各國公認為復雜困難 的大型工程,從環境探測、海洋物理調查,以及電纜的設計、制造和安裝,都應用復雜技術, 因而海底電纜的制造廠家在世界上為數不多,主要有挪威、丹麥
海底電纜發展現狀
格式:pdf
大小:76KB
頁數:11P
4.7
海底電纜項目可研報告 一、行業目前發展現狀 海底電纜研發、生產、敷設已有近170年歷史,1850年英國和法國之間鋪設了人類歷 史上第一條海底電纜;中國的第一條海底電纜是在1888年完成,共有兩條,一是福州川石 島與臺灣滬尾之間,另一條由臺南安平通往澎湖,均由當時臺灣巡撫劉銘傳組織敷設。海底 電纜的按絕緣種類分有:浸漬紙包絕緣電纜、充油式電纜、擠壓式電纜(xlpe--交聯聚乙 烯絕緣與epr--乙丙橡膠絕緣),浸漬紙包絕緣和充油式電纜受水深與敷設落差限制,現已基 本淘汰。目前使用最廣泛、最多的是xlpe絕緣電纜。海底電纜按電流傳輸方式可分為:交 流(ac)傳輸與直流(dc)傳輸。 海底電纜輸電工程是跨海域聯網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現電網國際化、區域電 網互聯進程中,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著國內外輸變電技術的發展,在經濟一體化、 能源優化配置、減
海底電纜工程
格式:pdf
大小:6.3MB
頁數:11P
4.4
幾張圖帶你徹底了解海底電纜工程 目前幾個大陸間的互聯網基本都是通過海底電纜鏈接而成,它們就像是分布在地 球上的密密麻麻的血管! 衛星通信帶寬有限且費用高,所以目前全球90%以上的國際間數據都是通過海底 光纜傳輸。 如果沒有海底光纜,互聯網也只能算個局域網 全世界最早的海底光纜可追溯到1850年,在英國與法國之間的英吉利海峽鋪設 了世界第一條海底電纜,用于低端數據傳輸(電報)。 之后人們希望海底電纜能把北美與歐洲連接起來,但對于當時的技術水平來講, 鋪設如此遠距離的海底電纜難于登天。 跨越大西洋在當時差不多要航行三個多星期,而且光跨洋電纜的總重量就遠遠超 過當時任何一條船舶的載重量。 經歷4次失敗之后,世界上第一條跨洋海底電纜終于在第5次鋪設成功。 鋪設工程歷經千辛萬苦 鋪設船由英國和美國政府提供,這兩艘當時最大噸位的艦船經過特殊改裝,才各 自能裝下跨洋電纜的一半。 電纜十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房建工程材料員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