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筑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10勘誤表
格式:pdf
大小:14KB
頁數:1P
人氣 :52
4.5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JGJ3-2010 勘誤表 序號 頁碼 原文位置:錯誤內容 正確內容 備注 1 21 表 3.9.3 第 3行框架結構最后一列:一 —— 改為長橫線 2 69 倒 3行:計算復合箍筋的體積配箍率時,可不扣 除重疊部分的箍筋體積; (刪除) 刪除該句 3 102 圖 8.2.4 左側中間文字標注: 柱上板帶 圖 8.2.4 上方中間文字標注:柱上板帶 圖 8.2.4 上方中間字母標注: A1 跨中板帶 跨中板帶 A2 B2的左側 A1上方 A1改為 A2 4 105 倒 7行:底部加強部位 倒 5行:底部加強部位以上 底部加強部位 角部墻體 底部加強部位以上 角部墻體
《高層建筑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修訂簡介(技術處徐永基)
格式:pdf
大小:394KB
頁數:90P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修訂簡介 徐永基 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 二○一○年九月 -1-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修訂簡介 根據原建設部建標(2006)77號文《關于印發〈工程建設標 準規范制定、修訂計劃(第一批)〉的通知》的要求,規程編制 組經廣泛調研、總結工作經驗、地震震害經驗和研究成果,參考 有關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對本 規程進行了修訂。 本規程包括13章,6個附錄,13章為: 1、總則;2、術語和符號;3、結構設計基本規定;4、荷載 和地震作用;5、結構計算分析;6、框架結構設計;7、剪力墻 結構設計;8、框架—剪力墻結構設計;9、筒體結構設計;10、 復雜高層建筑結構設計;11、混合結構設計;12、地下室和基礎 設計;13、高層建筑結構施工。 共有三十一條強制性條文,即:3.8.1條
JGJ3-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勘誤表
格式:pdf
大小:14KB
頁數:1P
4.5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10勘誤表 序號頁碼原文位置:錯誤內容正確內容備注 121表3.9.3第3行框架結構最后一列:一——改為長橫線 269 倒3行:計算復合箍筋的體積配箍率時,可不扣 除重疊部分的箍筋體積; (刪除)刪除該句 3102 圖8.2.4左側中間文字標注:柱上板帶 圖8.2.4上方中間文字標注:柱上板帶 圖8.2.4上方中間字母標注:a1 跨中板帶 跨中板帶 a2 b2的左側 a1上方 a1改為a2 4105 倒7行:底部加強部位 倒5行:底部加強部位以上 底部加強部位角部墻體 底部加強部位以上角部墻體
215261_JGJ3-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勘誤表
格式:pdf
大小:13KB
頁數:2P
4.7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10勘誤表 序號頁碼原文位置:錯誤內容正確內容 121表3.9.3第3行框架結構最后一列:一—— 269 倒3行:計算復合箍筋的體積配箍率時,可不扣 除重疊部分的箍筋體積; (刪除) 3102 圖8.2.4左側中間文字標注:柱上板帶 圖8.2.4上方中間文字標注:柱上板帶 圖8.2.4上方中間字母標注:a1 跨中板帶 跨中板帶 a2 4105 倒7行:底部加強部位 倒5行:底部加強部位以上 底部加強部位角部墻體 底部加強部位以上角部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結構設計
格式:pdf
大小:806KB
頁數:87P
4.5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結構設計 一總則 1、1.0.2條 本條修訂了以下內容: (1)2002版規程規定適用于10層及10層以上或房屋高度 超過28m的高層民用建筑結構。本次修訂為“本規程適用于10 層及10層以上或房屋高度28m的住宅建筑結構和房屋高度大于 24m的其他高層民用建筑結構”。原因是為了與《民用建筑設計通 則》(gb50352-2005)及《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45-95)(2005版)協調。 需說明兩點: a、住宅建筑結構:當住宅建筑層高較大或住宅底部幾層布 置層高較大的商場(商住樓),其層數雖不到10層,但房屋總高 度已超過28m,這類住宅建筑結構應按本規程設計。 b、高度大于24m的其他高層民用建筑結構是指辦公樓、酒 店、綜合樓、商場、會議中心、博物館等高層民用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培訓筆記
格式:pdf
大小:9KB
頁數:2P
4.3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聽課筆記[轉帖]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聽課筆記[轉帖]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02培訓班(主講人:副主編黃小坤) 聽課筆記(規程及條文說明中沒有的部分) 1.本規程較原規程已適當提高安全度5~10%(其余新規范、新規程亦然) 2.第3.2.3條中的d類地面粗糙度慎用! 3.第3.2.7條中的相互干擾增大系數約為1.1~1.3。 4.根據第3.3.1條第2款規定,6度高層也要算地震作用。 5.第3.3.2條規定會使截面較原規程增加。 6.7度建筑要用100年,計算時大約可取7.5度。 7.第3.3.13條規定為剪重比的限值。 8.第3.3.16條(強制性條文)只是原則規定結構自重周期應考慮非承重墻體的剛度影響應予折減,但具體 數值在第3.3.17條并不強制。對于剪力墻結構,開間、進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條文說明
格式:pdf
大小:683KB
頁數:79P
4.4
@ 筑 龍 網 w w w .s in o a e c .c o m 《 高 層 建 筑 混 凝 土 結 構 技 術 規 程 》 資 料 編 號 : j g j 3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ncretestructuresoftallbuilding jgj3—2002 j186—2002 中國建筑資訊網 2002北京 第1頁 2 0 0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強條
格式:pdf
大小:180KB
頁數:9P
4.4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10 條文概要內容備注 3.8.1 承載力驗 算 持久設計狀況、短暫設計狀況:ddrs0 地震設計狀況:reddrs/ 式中:0——結構重要性系數,安全等級為一級不小于 1.1,二級不小于1.0; ds——作用組合的效應設計值,應符合本規程第 5.6.1~5.6.4條的規定; dr——構件承載力設計值; re——構件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 3.9.1抗震措施 各抗震設防類別的高層建筑結構,其抗震措施應符合下 列要求: 1.甲類、乙類建筑:應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 度的要求加強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設防烈度為9度 時應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當建筑場 地為ⅰ類時,應允許仍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 求采取抗震構造措施。 2.丙類建筑:應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確定其抗震措 施;當建筑場地為ⅰ類時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格式:pdf
大小:675KB
頁數:70P
4.4
僅供個人參考 不得用于商業用途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 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jgj3-2010) 主要修訂內容 王華林 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 僅供個人參考 不得用于商業用途 1.《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10)修訂背景 1.1根據原建設部建標[2006]77號文的通知,由中國建筑科學研 究院作為主編單位,會同有關設計、科研、教學和施工單位 對《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02進行全面修訂。 1.2參加修訂工作的設計單位有: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華東 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中建國 際(深圳)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廣州容柏生建筑工程設計事 務所;研究單位有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教
新舊《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的對比
格式:pdf
大小:136KB
頁數:未知
4.4
簡略介紹了新修訂的《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在適用范圍、結構的立面和平面的規則性、結構最大適用高度、防倒塌設計、風荷載、地震作用、等方面的條款修訂情況,并與舊規程進行了比較.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修訂簡介
格式:pdf
大小:69KB
頁數:4P
4.3
[文章編號]1002-8528(2002)01-0001-03 1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2修訂簡介 徐培福,黃小坤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北京100013) [摘 要]簡要介紹了1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2新增和修訂的內容。主要包括:荷載和地震作用;結構計算分析原 則;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筒體結構、鋼和混凝土混合結構以及復雜結構的設計原則等。 [關鍵詞]高層建筑結構;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中圖分類號]tu972+111 [文獻標識碼]a briefintroductionto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ncretestructures oftallbuildings xupei2fu,huangxiao2kun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格式:pdf
大小:3.0MB
頁數:137P
4.5
@ 筑 龍 網 w w w .s in o a e c .c o m 《 高 層 建 筑 混 凝 土 結 構 技 術 規 程 》 資 料 編 號 : j g j 3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ncretestructuresoftallbuilding jgj3—2002 j186—2002 中國建筑資訊網 2002北京 第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格式:pdf
大小:20KB
頁數:3P
4.6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02) 4.5.5房屋的頂層、結構轉換層、平面復雜或開洞過大的樓層、作為上部結構嵌固部位 的地下室樓層應采用現澆樓蓋結構。一般樓層現澆樓板厚度不應小于80mm,當板內預埋暗 管時不宜小于100mm;頂層樓板厚度不宜小于120mm,宜雙層雙向配筋;轉換層樓板應符 合本規程第10章的有關規定;普通地下室頂板厚度不宜小于160mm;作為上部結構嵌固部 位的地下室樓層的頂樓蓋應采用梁板結構,樓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混凝土強度等級不 宜低于c30,應采用雙層雙向配筋,且每層每個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4.5.6現澆預應力混凝土樓板厚度可按跨度的1/45~1/50采用,且不宜小于150mm。 10.2.20轉換層樓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應雙層雙向配筋,且每層每方向的配筋率不 宜小于0.25%,樓
5《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格式:pdf
大小:32KB
頁數:7P
4.5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jgj3-2010 13.13綠色施工 主要內容 一、《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10第13.13節“綠色施 工” 二、中國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壓力 三、綠色施工體系 四、綠色建筑評價標準 一、《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10中對第13章“高層建 筑結構施工”的修訂對《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02的修 訂,規程組談到的修訂內容共52條,其中第51條是對第13章“高層建筑 結構施工”的修訂內容: (1)增加了垂直運輸,見13.4節; (2)增加了腳手架及模板支架規定,見13.5節; (3)增加了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混合結構施工及復雜混凝土結構施工 有關規定,見13.9~13.11節; (4)增加了綠色施工要求,見13.13節; (5)取消了原規程13.6節預制構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修訂簡介 (2)
格式:pdf
大小:841KB
頁數:98P
4.8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修訂簡介 徐永基 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 二○一○年九月 -1-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修訂簡介 根據原建設部建標(2006)77號文《關于印發〈工程建設標 準規范制定、修訂計劃(第一批)〉的通知》的要求,規程編制 組經廣泛調研、總結工作經驗、地震震害經驗和研究成果,參考 有關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對本 規程進行了修訂。 本規程包括13章,6個附錄,13章為: 1、總則;2、術語和符號;3、結構設計基本規定;4、荷載 和地震作用;5、結構計算分析;6、框架結構設計;7、剪力墻 結構設計;8、框架—剪力墻結構設計;9、筒體結構設計;10、 復雜高層建筑結構設計;11、混合結構設計;12、地下室和基礎 設計;13、高層建筑結構施工。 共有三十一條強制性條文,即:3.8.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條文說明
格式:pdf
大小:15KB
頁數:6P
4.4
@ 筑 龍 網 www.***.***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資料編號: jgj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ncretestructuresoftallbuilding jgj3—2002 j186—2002 中國建筑資訊網 2002北京 第1頁 2002@ @ 筑 龍 網 www.***.***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資料編號: jgj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
格式:pdf
大小:9KB
頁數:4P
4.4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02培訓班(主講人:副主編黃小 坤) 聽課筆記(規程及條文說明中沒有的部分) 1.本規程較原規程已適當提高安全度5~10%(其余新規范、新規程亦然) 2.第3.2.3條中的d類地面粗糙度慎用! 3.第3.2.7條中的相互干擾增大系數約為1.1~1.3。 4.根據第3.3.1條第2款規定,6度高層也要算地震作用。 5.第3.3.2條規定會使截面較原規程增加。 6.7度建筑要用100年,計算時大約可取7.5度。 7.第3.3.13條規定為剪重比的限值。 8.第3.3.16條(強制性條文)只是原則規定結構自重周期應考慮非承重墻體的 剛度影響應予折減,但具體數值在第3.3.17條并不強制。對于剪力墻結構,開 間、進深大時才折減,短肢墻也可折減。 9.根據第4.1.3條規定,單跨框架不允許做。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修訂簡介(技術處徐永基)
格式:pdf
大小:854KB
頁數:90P
4.7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修訂簡介 徐永基 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 二○一○年九月 -1-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修訂簡介 根據原建設部建標(2006)77號文《關于印發〈工程建設標 準規范制定、修訂計劃(第一批)〉的通知》的要求,規程編制 組經廣泛調研、總結工作經驗、地震震害經驗和研究成果,參考 有關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對本 規程進行了修訂。 本規程包括13章,6個附錄,13章為: 1、總則;2、術語和符號;3、結構設計基本規定;4、荷載 和地震作用;5、結構計算分析;6、框架結構設計;7、剪力墻 結構設計;8、框架—剪力墻結構設計;9、筒體結構設計;10、 復雜高層建筑結構設計;11、混合結構設計;12、地下室和基礎 設計;13、高層建筑結構施工。 共有三十一條強制性條文,即:3.8.
《碳纖維片材加固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CECS:(版)
格式:pdf
大小:559KB
頁數:48P
4.5
1總則 1.0.1為使碳纖維片材加固混凝土結構的工程,做到技術可靠、安全適用、經濟 合理、確保質量,制訂本規程。 1.0.2本規程適用于房屋建筑和一般構筑物混凝土結構加固的設計、施工及驗收。 1.0.3采用粘貼碳纖維片材加固混凝土結構的設計、施工及驗收,除應符合本規 程的規定外,尚應遵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1.0.4采用粘貼碳纖維片材加固的混凝土結構,長期使用的環境溫度不應高于 60℃。處于特殊環境(腐蝕、放射、高溫等)中的混凝土結構采用碳纖維片材加 固時,尚應遵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并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1.0.5采用碳纖維片材加固混凝土結構前,應按國家現行有關標準對原結構進行 檢測鑒定。 1.0.6采用粘貼碳纖維片材加固混凝土結構時,應由對該加固方法熟悉的設計人 員進行設計,并由專業施工隊伍進行施工。 2術語、符號 2.1術語 2.1.1碳纖維片材
JGJ3-2002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條文說明
格式:pdf
大小:683KB
頁數:79P
4.3
@ 筑 龍 網 w w w .s in o a e c .c o m 《 高 層 建 筑 混 凝 土 結 構 技 術 規 程 》 資 料 編 號 : j g j 3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ncretestructuresoftallbuilding jgj3—2002 j186—2002 中國建筑資訊網 2002北京 第1頁 2 0 0
JGJ3-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2013課程)
格式:pdf
大小:34KB
頁數:3P
4.8
jgj3-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2013課程) 考試時間(15分鐘):13:34 一,單選題,本題型每題有四個備選答案,其中只有一個答案是正確的,多選,不選,錯選 均不得分。 1.框架結構的梁截面寬度不宜小于梁截面高度的1/4,也不宜小于() a.100mm b.150mm c.200mm d.250mm 2.高層建筑結構地震作用效應計算時,可對剪力墻連梁剛度予以折減,折減系數不宜小于 () a.0.5 b.1.0 c.1.5 d.2.0 3.當內筒偏置、長寬比大于()時,宜采用框架-雙筒結構。 a.2 b.4 c.6 d.8 4.剪力墻結構連梁中,非抗震設計時,頂面及底面單側縱向鋼筋的最大配筋率不宜大于() a.2.0% b.2.5% c.3.0% d.3.5% 二,多選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土木工程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