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人按摩機器人手臂的直齒圓錐齒輪建模與運動學仿真
格式:pdf
大?。?span id="n6uigw4"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330KB
頁數:3P
人氣 :56
4.8
傳動機構是仿人按摩機器人手臂的關鍵部分,結合仿人按摩機器人手臂的特點采用直齒圓錐齒輪傳動方式,設計了仿人按摩機器人手臂的傳動機構。運用SolidWorks三維建模軟件,結合直齒圓錐齒輪齒廓漸開線方程,完成了直齒圓錐齒輪實體造型并實現了模型的參數化。利用ADAMS軟件對建立的直齒圓錐齒輪模型進行運動學仿真分析,為齒輪的設計改進以及間隙調整提供了參考依據。實踐證明,SolidWorks與ADMAS相結合的方法提高了齒輪的設計效率和傳動精度。
氣壓式仿人機器人的腰部設計與運動仿真
格式:pdf
大小:353KB
頁數:未知
提出了一種新型的氣壓式仿人機器人腰部機構,它具有結構簡單和運動穩定的特點。氣壓式仿人機器人腰部的運動受到手部、頭部和腿部等關節力矩的影響。在對機器人進行簡化之后,依據高效-歐拉算法,對該仿人機器人進行整體建模,導出腰部俯仰和側轉關節的動力學模型。從動力學上分析,機器人腰部手部和腿部的運動以及外力(矩)等的影響。在pro/e3.0上建立仿人機器人腰部結構模型,然后導入adams中進行動力學仿真研究,驗證了該模型的正確性。
雙橫臂懸架的運動學建模與仿真
格式:pdf
大?。?span id="mui6aoc"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2MB
頁數:3P
采用虛擬樣機技術,借助于adams軟件這個操作平臺,針對某商務車前懸架建立了多體動力學模型,并對其進行運動學仿真分析,從中獲得了隨車輪上下跳動的懸架車輪定位參數的變化規律,這為汽車懸架系統開發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手段。
高強度弧齒錐齒輪的齒形建模及加工試驗
格式:pdf
大?。?span id="vxu1kr6"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485KB
頁數:未知
4.3
非零正變位設計的弧齒錐齒輪具有較高的強度,對該齒輪副法進行大重合度加工參數設計,可彌補正傳動設計由于嚙合角增大而使得重合度降低的不足。對比了非零正變位設計與常規設計的幾何參數與加工參數,并對設計參數進行了tca分析;基于ug對大輪進行了齒根受力分析。進行了齒輪的銑齒加工與滾動檢查實驗,結果表明,利用局部綜合法與非零變位技術可以設計高強度的弧齒錐齒輪,實際加工的齒輪副嚙合狀況良好。
獨輪機器人側向通道建模與控制
格式:pdf
大?。?span id="mage1qz"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385KB
頁數:未知
4.7
利用拉格朗日建模方法推導出基于慣性飛輪平衡原理的獨輪機器人側向通道動力學方程.在該動力學方程基礎上分別設計了pd和lqr兩種控制器,并分別進行了仿真和物理實驗驗證.實驗中獨輪機器人從側傾一定角度,在控制的慣性飛輪運動作用下最終回到豎直平衡位置,完成了獨輪機器人側平衡控制目標.仿真和物理實驗結果均證明了所建立的動力學方程的正確性和控制器的有效性.
衛生潔具施釉機器人手臂控制系統設計
格式:pdf
大?。?span id="jgerf61"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360KB
頁數:未知
4.5
生產應用中,衛生潔具施釉機器人手臂有效提高了衛生潔具陶瓷生產的效率和產品質量,機器人手臂利用壓縮空氣將釉漿霧化后噴涂在衛生潔具壞體表面,節省了原材料,將代替衛生潔具陶瓷生產過程中以手工施釉為主的操作。衛生潔具生產中施釉工段的工作環境比較惡劣,粉塵和噪聲對人體的危害很大,這就客觀的要求施釉作業由原來的手工操作轉變為機器人手臂操作。
用鋼球測量內錐齒輪分度圓弧齒厚的計算
格式:pdf
大?。?span id="uu4r16y"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12KB
頁數:3P
4.7
分析了內錐齒輪用鋼球測量跨球距計算分圓弧齒厚,并推導出了數學公式,并以實例加已說明計算結果。
基于虛擬樣機技術的氣動鑿巖機建模與運動學仿真
格式:pdf
大?。?span id="nndjyuj"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61KB
頁數:2P
4.6
以y018型氣動鑿巖機為研究對象,利用caxa實體設計軟件實現了該鑿巖機的三維建模和虛擬裝配,并運用adams軟件對該鑿巖機的沖擊機構進行運動仿真。結果表明,虛擬樣機技術在復雜機器設計領域具有強大的優勢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螺旋錐齒輪磨齒機砂輪位置誤差與齒輪齒面誤差的關系
格式:pdf
大?。?span id="96aobln"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011KB
頁數:8P
4.7
研究砂輪主軸偏心誤差及垂直度誤差對齒面誤差的影響規律,目的是研究它們之間的定量關系。基于展成法加工大輪,由嚙合原理建立無誤差砂輪與有誤差砂輪情況下的大輪齒面方程,通過理論齒面與誤差齒面的差曲面得到實際齒面的法向誤差。提出主軸偏心誤差及垂直度誤差的誤差敏感方向概念和確定誤差敏感方向的計算方法,得到誤差敏感方向上砂輪位置度誤差量與齒面誤差的關聯規律,以及發生砂輪位置度誤差時齒面誤差的分布規律。研究內容與方法有助于螺旋錐齒輪齒面誤差溯源與齒面加工反調。
噴涂機器人油漆沉積率優化建模與仿真
格式:pdf
大?。?span id="nel1nsq"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4MB
頁數:5P
4.5
油漆沉積率模型是自動編程工藝參數選取的重要依據,為了建立符合實際工況的漆膜模型,采用噴涂機器人噴涂時橢圓型霧錐的實驗數據,將貝葉斯歸一化神經網絡法和遺傳算法分別用于漆膜模型的擬合。經過對比分析,采用2種算法得出模型都具有較高的精度,但遺傳算法收斂速度更快,并可得出油漆沉積率方程的具體表達式,更適合油漆沉積率建模。
新型除銹爬壁機器人附壁建模與仿真
格式:pdf
大小:699KB
頁數:6P
4.5
設計了1種永磁真空混合附壁的船舶壁面除銹爬壁機器人,該機器人負載大、本體重,機器人的附壁面法向存在水射流反沖力和真空負壓壓力。建立了機器人下滑和后翻兩靜態模型,結合船壁面法向的3種受力狀態,分別對下滑模型和后翻模型進行了分析,并將兩模型永磁單元所需吸附力進行了對比。仿真和實驗結果表明,真空負壓提高機器人附壁能力明顯,可以較大地降低永磁吸附單元所需吸附力,減小機器人負載,較低的真空負壓可實現輔助永磁良好附壁,在保證靈活運動的前提下吸附可靠。
隨車吊機械臂運動學建模及逆運動學求解
格式:pdf
大?。?span id="3xt9111"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47KB
頁數:7P
4.6
根據隨車吊機械臂各關節的運動特點,詳細分析機械臂的運動學模型,采用齊次變換矩陣推導出系統的正運動學方程。針對隨車吊機械臂逆運動學存在多解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改進收縮擴張因子的量子粒子群優化算法,并在算法中加入混沌搜索抑制“早熟”問題。仿真結果驗證了機械臂逆解計算的有效性。
高層建筑消防救生裝置總體設計及圓錐齒輪減速器設計
格式:pdf
大?。?span id="gguajwk"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60KB
頁數:10P
4.8
word文檔可自由復制編輯 1.1課題的研究背景和意義 隨著科技的進步、土地資源的稀貴,高樓(一般指七層以上高度的建筑物) 的發展極為迅速,數量急劇增加,但隨之而來的火災事故數量也不斷攀升,更要 緊的是隨著建筑物高度的增加 [1] ,消防救援工作難度跟著急劇增加,特別是其中 的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的消防救援更歷來是一個世界性難題,直到現在一直沒有一 個綜合性良好的解決方法。這是因為高樓失火后,高樓內部樓道往往被大火和濃 煙封堵,難以進入,消防救援主要靠在高樓外面進行,而目前消防部門通常用于 滅火的主要裝備如消防水罐車等其滅火噴射高度十分有限,對高樓層的火災則鞭 長莫及,而且還不能直接立即實施救援中的救生項目 [2] 。相對有效地救援主要是 通過云梯消防車、帶有登高平臺或舉高的消防車等大型車載攀升或攀扶設備將人 員及或器材送達所需高度實施消防救援,但這些設備絕大多數最高
柔順關節并聯機器人動力學建模與控制研究
格式:pdf
大小:533KB
頁數:未知
4.4
對具有大范圍運動特性的柔順關節并聯機器人開展了動力學建模、特性分析、控制策略設計及動態性能分析等研究?;趥蝿傮w法,研究柔順關節特性,建立含大變形柔順關節的系統模型,應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系統動力學方程。為補償柔順關節引起的系統振動、未建模動態以及慣性參數攝動造成的模型誤差,設計趨近律滑模控制策略并證明了其穩定性。仿真結果驗證了動力學模型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雙臂并聯機器人運動控制的分析與設計
格式:pdf
大小:122KB
頁數:1P
4.5
通過對delta型雙臂并聯機器人機構分析,在其末端平臺安裝電磁鐵,電磁鐵的姿態保持不變,可實現快速將鐵片從左邊位置a處搬運到右邊位置b處。本文著重于分析雙臂并聯機器人的末端平臺的水平問題,及其運動模型分析,包括正向運動分析及逆向運動分析。接著采用plc控制器實現其運動控制算法的程序化,并使用控制器中的插補指令對機器人的軌跡進行規劃。
小擺角兩輪機器人動力學建模及控制器設計
格式:pdf
大小:263KB
頁數:5P
4.6
針對現有兩輪機器人轉彎速度較低問題,提出一種可軸向擺動的新型兩輪機器人設計方法.該方法使用連桿控制機構擺動來調整機構的重心分布,實現機器人在小轉彎半徑條件下穩定運動的目的.基于拉格朗日方程方法,對機器人的小擺角自由度進行了動力學建模與分析,得到了系統動力學模型,并在此基礎上設計了一種狀態反饋控制器.運用matlab/simulink進行控制器系統仿真,驗證了控制器在機器人穩定控制方面的有效性.結果表明,該兩輪機器人機構設計思路及運動控制手段可有效提高系統運動穩定性.
abb機器人仿真步驟
格式:pdf
大?。?span id="wiwchpd"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6MB
頁數:12P
4.4
作圖步驟: 1、雙擊桌面robotstudio5.15圖標,如下圖所示。 點擊左側選項欄,選擇授權。 然后選擇激活向導,選擇如下: 2、點擊創建文件,出現如下界面。 3、選擇機器人模型,點擊abb模型庫,出現如下界面,選擇irb2600.把承重能力改為20kg. 4、然后點擊導入模型庫,下拖選擇mytool后,然后把左側邊mytool工具拖到 irb2600-20-165-01,機器人上自動安裝了噴頭工具。 5、然后點擊機器人系統菜單,選擇從布局創建系統。 在此項目中,可以在名稱處修改系統的名稱,尤其在系統多的情況下。在主菜單中,一定要 修改工具,把原始的tool10改為mytool?;蛘?,在放入機器人時,即完成此項設置,可以 不需要修改此項。 一直選擇下一個,即可成功。 成功后,屏幕右下角變為綠色。 5、選擇建模,在菜單中選擇固體,再選擇矩形體。
雙臂并聯機器人的運動控制程序設計
格式:pdf
大?。?span id="zui1gqe"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73KB
頁數:1P
4.3
分析雙臂并聯機器人的結構特點及任務需求,建立數學模型,使用sysmacstudio軟件編寫滿足控制要求的程序。經調試,運行效果理想。
汽車后橋圓錐齒輪以稀土鎂鉬鉻球墨鑄鐵直接鑄造試驗階段小結
格式:pdf
大?。?span id="b6t4q4g"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82KB
頁數:未知
4.8
一、前言一般情況下,汽車發動機的動力是借助于圓錐齒輪傳遞至后輪而推動汽車前進的。為此圓錐齒輪是汽車重要部件,并時刻經受較大的交變載荷和嚴重的磨擦。
走鋼絲機器人姿態動力學建模與模糊滑模控制
格式:pdf
大小:3.7MB
頁數:5P
4.6
對走鋼絲機器人姿態的模糊滑模控制問題進行了研究。在靜力學分析的基礎上,利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走鋼絲機器人的動力學模型,為克服模型的強非線性和模型參數難以測量等實際難題,基于合理的假設,簡化出適合于模糊滑??刂萍夹g的系統模型,并根據所建立的模型設計了模糊滑模控制器。matlab仿真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有較好的跟蹤效果。為了進一步驗證控制策略的可行性,進行了實物樣機的實驗驗證,實驗和仿真結果基本吻合。
風洞6_PUS并聯支撐機器人運動誤差建模與補償
格式:pdf
大?。?span id="omsgdmf"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310KB
頁數:未知
4.7
針對風洞6自由度并聯支撐機器人,利用單支鏈d-h參數方法和攝動法建立了其運動誤差模型,編寫了誤差模型仿真程序。根據風洞實驗所需的6種典型運動模式,分析了不同模式下并聯支撐機器人輸出運動位姿的誤差,得到了典型運動模式的誤差變化規律。在風洞并聯支撐機器人的構件設計和裝配過程進行了針對性的誤差控制,使設計和制造的并聯支撐機器人精度達到了風洞實驗的要求,并通過在風洞實驗中嵌入與運動誤差仿真類似的誤差估算程序,再對風洞實驗中被試模型的位姿誤差進行補償,實驗證明這種方法提高了風洞實驗數據的精度。
一級直齒圓柱齒輪減速器輸入軸設計
格式:pdf
大?。?span id="viwlzva"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1MB
頁數:8P
4.3
一級直齒圓柱齒輪減速器輸入軸設計
輪式機器人滑模軌跡跟蹤控制器設計
格式:pdf
大小:287KB
頁數:未知
4.7
輪式機器人是一個典型的非完整性系統。由于非線性和非完整特性,很難為移動機器人系統的軌跡跟蹤建立一個合適的模型。介紹了一種輪式機器人滑模軌跡跟蹤控制方法?;?刂剖且粋€魯棒的控制方法,能漸近的按一條所期望的軌跡穩定移動機器人。以之為基礎,描述了輪式機器人的動力學模型并在二維坐標下建立了運動學方程,根據運動學方程設計滑模控制器,該控制器使得機器人的位置誤差收斂到零。
中型足球機器人電磁鐵式踢球機構的建模與控制
格式:pdf
大?。?span id="to1t60o"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607KB
頁數:4P
4.6
運用機理建模的方法,簡化電容和電磁鐵的工作模式,建立電磁鐵式踢球機構的物理與數學模型。實驗表明:該模型能夠精準反映機構性能,且控制簡單。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城市規劃設計-助理規劃師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