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復合磨料對銅的化學機械拋光研究
格式:pdf
大小:481KB
頁數:6P
人氣 :78
4.8
磨料是化學機械拋光(CMP)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決定拋光平坦化的重要影響因素。采用兩步法制備了新型的氧化硅包覆聚苯乙烯(PS)核殼型復合磨料,采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透射電子顯微鏡(TEM),X射線能量色散譜(EDX)等對復合磨料進行了表征。結果表明所制備的復合磨料具有核殼結構,且表面光滑。隨后復合磨料對比硅溶膠對銅化學機械拋光進行研究,采用原子力顯微鏡(AFM)觀測表面的微觀形貌,并測量了表面粗糙度。經過復合磨料拋光后的銅片粗糙度為0.58nm,拋光速率為40nm/min。硅溶膠拋光后的銅片的粗糙度是1.95nm,拋光速率是37nm/min。
化學機械拋光墊溝槽形狀的研究及展望
格式:pdf
大小:889KB
頁數:4P
在化學機械拋光過程中,溝槽形狀是拋光墊性能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它會直接影響拋光效果。本文介紹了化學機械拋光墊上溝槽的基本形狀及其對拋光效果的影響,以及不同復合形狀的拋光墊溝槽及其對拋光效果的影響,并就研究中現存的主要問題提出展望。
硬盤微晶玻璃基板化學機械拋光研究
格式:pdf
大小:171KB
頁數:未知
利用自制的拋光液對硬盤微晶玻璃基板進行化學機械拋光。研究了拋光壓力、sio2濃度、ph和氧化劑過硫酸銨濃度等因素對材料去除速率mrr和表面粗糙度ra的影響,系統分析了微晶玻璃拋光工藝過程中的影響因素,優化拋光工藝條件,利用原子力顯微鏡檢測拋光后微晶玻璃的表面粗糙度。結果表明:當拋光盤轉速為100r/min、拋光液流量為25ml/min、拋光壓力為9.4kpa、sio2濃度為8wt%、ph=8、過硫酸銨濃度為2wt%時,能夠得到較高的去除速率(mrr=86.2nm/min)和較低表面粗糙度(ra=0.1nm)。
化學機械拋光之拋光墊表面溝槽形狀的研究與分析
格式:pdf
大小:125KB
頁數:未知
4.5
在化學機械拋光過程中,拋光墊表面溝槽形狀是決定拋光墊性能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它會直接影響拋光效果。在分析幾種常規拋光墊表面溝槽結構形狀的特性的基礎上,介紹了新型拋光墊溝槽的研究進展,分析了幾種新型拋光墊表面溝槽對拋光效果的影響,為化學機械拋光用的拋光墊表面溝槽特性的深入研究與分析提供參考。
化學機械拋光中拋光墊表面溝槽的研究
格式:pdf
大小:350KB
頁數:3P
4.7
拋光墊表面溝槽是決定拋光墊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介紹了拋光墊表面溝槽的形狀、尺寸和傾斜角度等因素對拋光過程的影響規律,認為:負螺旋對數型溝槽拋光墊的性能最佳,溝槽的深度和寬度會影響加工區域拋光液的平均駐留時間、混和效率及成分,溝槽的傾斜角度也會影響拋光效率,-20°傾斜角拋光墊的拋光效率最高。
基于單分子層去除機理的芯片化學機械拋光材料去除模型
格式:pdf
大小:775KB
頁數:5P
4.4
基于單分子層材料的去除機理,應用微觀接觸力學和概率統計方法建立了化學機械拋光(cmp)及材料去除的數學物理模型.模型揭示了材料的去除率和磨粒的大小、濃度呈非線性關系,而且模型預測結果與已有的試驗數據相吻合,為進一步研究磨粒對cmp材料去除的影響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
銅互連線低壓無磨料化學機械平坦化技術
格式:pdf
大小:238KB
頁數:5P
4.7
在低壓無磨料條件下,利用堿性fa/o型螯合劑具有極強螯合能力的特性,對銅互連線進行化學機械平坦化,獲得了高拋光速率和表面一致性。提出了銅表面低壓無磨料拋光技術的平坦化原理,在分析了拋光液化學組分與銅化學反應機理的基礎上,對拋光液中的主要成分fa/o型螯合劑、氧化劑的配比和拋光工藝參數壓力、拋光機轉速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在壓力為6.34kpa和拋光機轉速為60r/min時,拋光液中添加5%螯合劑與1%氧化劑(體積分數,下同),拋光速率為1825nm/min,表面非均勻性為0.15。
D60鎢鋼電化學機械復合拋光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小:203KB
頁數:3P
4.4
為了解決高硬度高耐磨性沖壓模材料日本富士d60鎢鋼的拋光難題,研究了d60鎢鋼電化學機械復合拋光工藝。在研制了電化學機械復合拋光試驗機的基礎上,通過對加工間隙、電解液溫度、電解液濃度、加工時間等試驗參數的正交試驗及單因數試驗的研究,找到了比較優化的拋光工藝參數。試驗表明:在20min內,能將d60鎢鋼表面粗糙度從ra1·51μm降到ra0·2μm左右。
CVD金剛石厚膜的機械拋光研究
格式:pdf
大小:944KB
頁數:4P
4.4
化學氣相沉積(cvd)制備的金剛石膜表面粗糙且厚薄不均勻,在許多情況下不能直接使用,必須對其進行拋光。本文研究了不同型號的金剛石微粉對cvd金剛石厚膜研磨的影響,通過對研磨結果的比較分析,優化出一種高質量高效率的拋光方法,即先采用w40和w28金剛石微粉,分別研磨2h,然后用w0.5金剛石微粉研磨4h。經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和原子力顯微鏡(afm)測試分析表明:金剛石膜的平均去除率為12.2μm/h,粗糙度ra由4.60μm降至3.06nm,說明該拋光方法能實現金剛石膜高質量、高效率的拋光。
基于自動化機械拋光的工藝技術研究
格式:pdf
大小:37KB
頁數:2P
4.7
主要介紹自動化機械拋光工藝的設計理念以及常用的拋光方式并論述拋光工藝的技術工序.通過詳細的分析了解工藝進展狀況,為更好地發展自動化機械拋光工藝提供文字參考.
不銹鋼表面的電化學機械復合拋光
格式:pdf
大小:313KB
頁數:3P
4.6
不銹鋼板在生產和裝飾材料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其表面粗糙度對產品質量有著重要影響。研究了不銹鋼板的高效電化學機械拋光,介紹了一臺由立式銑床改裝的電化學機械復合拋光裝置,討論加工電壓、磨輪壓力與加工效率的關系以及加工電壓對表面粗糙度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電化學機械復合加工可以得到更高的加工效率和更好的加工質量。
固結磨料拋光墊拋光硅片的探索研究
格式:pdf
大小:1.4MB
頁數:6P
4.6
采用失重法與鉛筆硬度計分析了拋光墊的組分對其溶脹率及干濕態硬度的影響,比較了固結磨料方法與游離磨料方法拋光后硅片的表面粗糙度。結果表明:拋光墊基體的溶脹率隨基體中聚乙二醇雙丙烯酸酯(pegda)或乙氧基化三羥基丙烷三丙酸酯(eo15-tmapta)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基體的干態硬度隨pegda含量的增加先有所增大,而后減小,隨eo15-tmapta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濕態下鉛筆硬度隨pegda或eo15-tmapta含量的增加而減小;光引發劑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大基體的干濕態硬度;固結磨料拋光硅片的去除速率是游離磨料加工的2~3倍,而前者拋光硅片后的表面粗糙度ra為12.2nm,大于后者的4.32nm。
不銹鋼電水壺曲面機械拋光方法研究
格式:pdf
大小:342KB
頁數:2P
4.6
為解決不銹鋼電熱水壺在手工拋光方式中存在的污染嚴重、拋光效率低和質量不穩定等問題,成功自主研發了一套電水壺曲面自動化機械拋光系統,該系統采用了多磨具多工位的拋光方法,可夾持三個水壺同時進行拋光,提高了拋光效率。為確保水壺表面拋光質量,規劃了螺旋式刀具路徑,同時提出了基于示教法的拋光刀位數據生成方法,并利用nurbs曲線擬合的方法對刀具軌跡進行優化。實驗結果證明,與手工拋光方式相比較,該方法大大提高了拋光質量和效率。
CVD金剛石厚膜的機械拋光及其殘余應力的分析
格式:pdf
大小:589KB
頁數:5P
4.7
較粗糙的表面是影響金剛石厚膜廣泛使用的因素之一。本文對cvd金剛石厚膜進行了機械拋光的正交實驗研究。實驗結果表明,影響拋光效率的因素依次為拋光盤的磨粒、轉速、正壓力和拋光面積。采用較大粒度的磨盤,適當增加轉速和壓力有利于提高拋光的效率。此外用xrd方法對機械拋光前后的膜的殘余應力進行了測定和對比分析,結果表明,經過機械拋光,殘余拉應力明顯減小。
微磨料水射流拋光硅片的實驗研究
格式:pdf
大小:519KB
頁數:未知
4.6
采用微磨料水射流對硅片進行拋光實驗研究。根據后混合磨料水射流原理,通過設計實驗,在選取合適磨粒直徑和其他參數的條件下,采用微磨料水射流對硬脆性材料的表面進行拋光是完全可行的。并以正交試驗設計為依據,分析在拋光硅片過程中,微磨料水射流主要加工工藝參數對表面粗糙度的影響。通過分析該實驗結果的相關指標,可知拋光效果較好,因此用微磨料水射流對硅片的拋光是可行的。
奧氏體不銹鋼金相組織檢驗中電解拋光與機械拋光的區別
格式:pdf
大小:37KB
頁數:2P
4.7
金相組織檢驗工序,包括試樣制備,試驗侵蝕,顯微組織 檢驗,顯微照相等五步。拋光是金相試樣磨制工序中的最后一 道工序,其目的是消除試樣細磨時在磨面上留下的細微磨痕, 便之成為平整光亮無痕的鏡面。拋光由機械拋光、電解拋光、 化學拋光等方法。現就電解拋光和機械拋光進行討論,分析他 們的區別。 1概念上區別 1.1機械拋光 機械拋光是是一種機械物理過程。粗拋時用帆布或粗呢, 細拋時用絨布、細呢或絲綢等。拋光過程中要不斷向拋光布上 倒入適量的水與cr2o3(或al2o3、mgo等)懸浮液。試樣的磨面 應平正地壓在旋轉的拋光盤上,壓力不宜過大,并使試樣從拋 光盤邊緣到中心不斷地作徑向往復移動。待試樣表面磨痕全 部被拋掉而呈現光亮鏡面時,拋光即可停止,并將試樣用水或 酒精洗干凈后轉入浸蝕。 1.2電解拋光 電解拋光是電化學溶解過程,以被拋工件為陽極,不溶性
拋光輪耐磨復合鍍層制備及其性能研究
格式:pdf
大小:758KB
頁數:3P
4.6
以不銹鋼為基體材料,ni-w-p為基質合金,添加耐磨微粒碳化硅(sic)和六方氮化硼(-αbn)固體潤滑微粒,在拋光輪工作面鍍制ni-w-p/sic+bn多元復合鍍層。該工藝得到的ni-w-p/sic+bn多元復合鍍層表面光亮、質感均勻、鍍層結合力良好、耐蝕性優良。經過相同次數磨損試驗,ni-w-p/sic+bn熱處理鍍層的耐磨性能是0cr18ni9ti不銹鋼的5.22倍。
改性超細氧化鋁對拋光磨料耐磨性的影響
格式:pdf
大小:546KB
頁數:5P
4.5
目的研究超細氧化鋁粉體表面改性,評定改性效果對拋光磨料耐磨性能的影響,分析拋光磨料摩擦磨損機理.方法采用聚丙烯酸對超細氧化鋁進行表面改性制備出有機包覆的復合粒子,利用激光粒度儀、x-射線衍射儀、紅外光譜分析儀和掃描電鏡對其表征,測試經有機包覆后的超細氧化鋁對拋光磨料耐磨性的影響.結果表面改性后的氧化鋁顆粒與結合劑粘合力好,分散均勻不易團聚,氧化鋁摻量為30%時,磨料的摩擦磨損系數為0.1649,耐磨性較好.結論超細氧化鋁顆粒經有機包覆后表面性質發生很大變化,但其物相結構沒有改變,氧化鋁顆粒與結合劑粘結力強避免了磨料在摩擦時的脫粒現象,減少劃痕增強其耐磨性.
納米磨料制備花崗石拋光磨具的研究
格式:pdf
大小:261KB
頁數:2P
4.7
以納米三氧化二鋁和納米二氧化錫等作為復合納米磨料,以酚醛樹脂為粘結劑在160℃和8mpa的條件下預壓,然后在硬化爐里硬化制備花崗石拋光磨具。磨削對比試驗表明:納米磨料花崗石拋光磨具的磨削性能、耐磨性能、耐水性能均優于普通磨料花崗石拋光磨具,前者的拋光光潔度達98度
光纖連接器端面的超聲/機械復合研磨
格式:pdf
大小:549KB
頁數:4P
4.6
介紹了一種引入超聲波研磨光纖連接器的新型研磨方式。對這種實驗裝置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并將這種研磨的結果和普通研磨的結果進行了對比和分析,結果表明這種研磨方式的研磨效率比普通研磨提高了4~8倍,平均表面粗糙度<3nm,平均回波損耗<-60db,平均插入損耗<0.1db。
探討影響復合材料孔機械加工的因素
格式:pdf
大小:207KB
頁數:未知
4.3
孔加工成為復合材料制品合格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機械加工是目前復合材料孔加工的主要手段。本文將重點分析復合材料制品孔成型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因素:結構、結構質量和原材料以及加工工藝的選擇,并對影響復合材料制孔質量的因素進行探討,主要有工裝、刀具、人為因素及維護。
復合材料機械聯接接頭的壽命估算
格式:pdf
大小:178KB
頁數:未知
4.6
以機械聯接接頭應力分布的解析解為基礎,以單向板縱向拉拉sn曲線為依據,按照孔邊一定范圍內逐層逐單元損傷直至破壞的物理本質,從宏觀唯象觀點出發,提出了一種壽命估算方法。同時,文中還給出了孔的永久變形與循環次數之間的擬合關系式。
不銹鋼表面復合拋光工藝研究
格式:pdf
大小:332KB
頁數:5P
4.8
闡述了不銹鋼表面復合拋光原理,研究分析確立了先進行前期機械拋光處理不銹鋼表面至ra0.2μm然后進行復合拋光,最后進行電化學光亮化處理的大面積拋光工藝路線,重點研究了前期機械拋光處理和復合拋光工藝參數,介紹了復合拋光技術特性指標和工業應用效果。
涂層對氧化鋁/耐熱鋼基復合材料磨料磨損性能的影響
格式:pdf
大小:481KB
頁數:4P
4.5
通過化學氣相沉積方法在氧化鋁顆粒表面分別獲得了ni、tin涂層.用不同涂層的氧化鋁顆粒制備了氧化鋁顆粒/耐熱鋼基復合材料,考察了復合材料在900℃下的磨料磨損抗力,結果表明:包ni氧化鋁復合材料的耐磨性是耐熱鋼的327倍,包tin氧化鋁復合材料的耐磨性是耐熱鋼的266倍.進一步的分析表明,包ni氧化鋁與耐熱鋼的界面結合強度可由無涂層時的067mpa提高到405mpa,而包tin氧化鋁與耐熱鋼的界面結合強度只提高到180mpa.較低的界面結合強度會導致氧化鋁顆粒整體從基體中脫落,而包tin氧化鋁/耐熱鋼基復合材料的界面抗高溫氧化性較差,也導致氧化鋁顆粒易從基體中脫落,這兩方面的作用是導致包tin氧化鋁復合材料高溫磨料磨損抗力低的主要原因.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給排水工程師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