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震地區的建筑物防震設計及措施
格式:pdf
大小:447KB
頁數:2P
地震災害是一種嚴重的自然災害,具有突發性和不可預測性,并且伴隨著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對人類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地震一來,災害無法避免,但是可以做好預防措施,尤其是加強建筑的抗震性能。本文從目前我國農村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現狀進行分析,對新農村的建筑提出了建議,并作出展望,以期為研究建筑防震者提供參考。
基于汶川地震建筑物破壞的抗震設防要求分析
格式:pdf
大小:1.4MB
頁數:9P
汶川8.0級地震給川西地區造成了嚴重的建筑物破壞與人員傷亡。通過大量對汶川地震災區的建筑物破壞情況實地調查,并根據現行建筑物抗震設防要求與建筑抗震設計規范,從建筑物選址、抗震設計及建筑施工等多個環節,對汶川地震中的典型建筑物破壞案例進行討論分析,探討破壞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為今后建筑物的抗震設防工作提供參考經驗與科學依據。
破壞性地震建筑物應急評估方法及對策研究
格式:pdf
大小:236KB
頁數:7P
4.6
首先,針對城市發生破壞性地震后建筑物的應急評估方法及對策進行闡述和研究,認為:震后建筑物的應急評估結果應根據建筑地震破壞等級和建筑應急危險等級綜合判定,并制作不同顏色的安全警示牌張貼于受災建筑上,同時規定限定人員進入的權限。震后建筑應急危險等級包括可以使用(綠色)、限制使用(黃色)和危險(紅色)3個等級。隨后,對建立震后建筑物的應急評估體系和對策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汶川大地震帶給建筑防震設計的思考
格式:pdf
大小:222KB
頁數:2P
4.4
5·12汶川大地震是1949年新中國建國以來最嚴重的災難之一.道路、橋梁、隧涵、城鎮、學校、房屋、通信等基礎設施損毀嚴重,估計直接經濟損失可達1500億元人民幣.震后政府管理部門、科研單位,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迅速組織抗震防災專家組進行震后調查本文對此次地震造成災難性后果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建議汲取日本具有豐富抗震經驗國家的做法,推動我國抗震建筑結構規范的修訂和完善工作.
高層建筑防震設計要點分析
格式:pdf
大小:211KB
頁數:2P
4.6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各種高層建筑層出不窮,這些高層建筑結構體系隨著社會發展逐步完善成熟,它不僅體現在材料與結構體系上,還體現在建筑的高度上.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防震設計被提到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而這也成為建筑工程師所面臨的迫切任務.本文就以高層建筑防震設計要點來進行淺析.
汶川大地震后陜南建筑物破壞特征調查與分析
格式:pdf
大小:877KB
頁數:6P
4.3
本文通過對震后漢中地區建筑物震害現象調查,歸納了各類建筑物的破壞特征,并結合建筑物結構形式、地形地質條件對震害特點進行了分析,從而總結出可以預防和減輕地震災害的措施,希望能為震后恢復重建和抗震設防工作提供幫助。
市政橋梁設計中的防震設計研究
格式:pdf
大小:164KB
頁數:2P
4.6
我國是地震高發國家,防震設計是市政橋梁設計中基本內容之一,其原理主要包括防震、隔震兩個方面,設計應遵循適應性、適用性、科學性原則,善用橋梁減隔震技術,科學分析橋梁易損性,同時為今后加固留有余地。當前,我國市政橋梁安全事故頻發,這固然與技術局限性有關,但更多因設計不夠科學、嚴謹所致,廣大設計工作者應積極積累經驗,嚴格要求,關注細節,提高自身設計水平。
市政橋梁設計中的防震設計研究
格式:pdf
大小:1.5MB
頁數:2P
4.6
參考大量國內外地震災害對橋梁的影響資料,分析出橋梁出現震害的幾種情況,提出市政橋梁防震設計的原理與原則,對市政橋梁抗震設計的主要實現途徑進行研究,包括橋梁減隔震技術、加固技術、節點抗震設計。
市政橋梁設計中的防震設計研究
格式:pdf
大小:127KB
頁數:1P
4.4
橋梁始終是我國交通的主要樞紐,且其還有利于兩地之間進行物質與金錢的交換,傳播并發展了各國的傳統文化.但近年來,受地震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橋梁也開始不斷出現問題,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威脅了人們的生命健康.為此,我國市政機構市政致力于尋找合理有效的防震技術,希望建造出防震的市政橋梁,最大程度地減輕人們的經濟損失.
爆破地震頻率對建,建筑物破壞的影響
格式:pdf
大小:102KB
頁數:3P
4.7
本文闡述了爆破地震對建,構筑物的破壞除與振動速度和爆破距離等因素有關外,還要考慮爆破地震頻率這一重要因素,以期對正確評判爆破振動的安全標準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評估預期地震時建筑物破壞的損失
格式:pdf
大小:113KB
頁數:未知
4.8
要預測強烈地震時建筑物破壞的損失,就要尋求一些比較簡單而可行的方法;當用貨幣來計算這種損失時,必須分析建筑物的新舊程度和建筑物的震害程度。這了在確定的物理狀態范圍內評估建筑的損失,研究了遭地震破壞的各種建筑物的結構和功能的重建、加固和修復部題;分析了地震和長期使用過程中損壞的住宅樓的修復部題。給出了不同地震時損失金額與地震烈度的關系表。
大同—陽高地震中農村建筑物破壞特征分析
格式:pdf
大小:179KB
頁數:未知
4.4
在大同—陽高地震現場考察的基礎上,對地震區幾種主要農村建筑物進行了分類,總結了各類建筑物的構造形式,并對各類建筑物在大同—陽高地震中的破壞特征進行了分析,進而提出各類建筑物存在的問題和在今后所需采取的措施。
關于超高層建筑防震設計的研究
格式:pdf
大小:49KB
頁數:1P
4.4
超高層建筑抗震工作一直建筑設計和施工的重點,概述超高層建筑的發展,對建筑抗震進行必要的理論分析,從而來探索超高層建筑的設計理念、方法,從而采取必須的抗震措施。為了避免短柱脆性破壞問題在超高層建筑中發生,首先要正確判定短柱,然后對短柱采取一些構造措施或處理,提高短柱的延性和抗震性能。
臺灣海峽7.3級地震建筑物震害分析與損失評估
格式:pdf
大小:275KB
頁數:11P
4.7
對臺灣海峽7.3級地震廣東境內建筑物的地震破壞進行了調查,對地震損失進行了總體評估,并根據當地的工程地質情況,建筑物的結構,用材和施工特點等,分析了各種地震破壞形態和破壞規律,為今后的建筑抗震設防提出了有閃斬建議。
地基對建筑物的破壞原因與處理措施分析
格式:pdf
大小:94KB
頁數:1P
4.8
地基對建筑物的質量和高度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和作用,探討地基對建筑物破壞的影響不僅能降低施工過程中不必要的損失,同時也是保證建筑物符合建設標準的根本要求.本文從地基對建筑物破壞的影響入手,探討了地基建設的具體措施及具體方法,對提高地基在建筑物的認識和改變傳統建筑方法具有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淺談公路橋梁的防震設計
格式:pdf
大小:564KB
頁數:2P
4.7
淺談公路橋梁的防震設計 作者:龔繼銑 作者單位: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交通工程測量設計中心,福建寧德,352100 刊名:科技資訊 英文刊名: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18) 參考文獻(3條) 1.范立礎現代化城市橋梁抗震設計若干問題1997(02) 2.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工業部gbj11-1989.建筑抗震設計規范1990 3.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jtg/tb02-01-2008.公路橋梁抗震細則2008 本文鏈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kjzx200918092.aspx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房建工程師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