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鐵礦鐵門坎井下通風系統技術改造
格式:pdf
大小:264KB
頁數:2P
人氣 :82
4.6
針對大冶鐵礦鐵門坎采區通風外部漏風點多、漏風量大、內部風流短路、有效風量率低的問題 ,通過對通風網絡的計算 ,提出了適當的改進措施 ,改善了井下作業環境 ,得到良好的通風效果
大冶鐵礦井下通風系統改造設計
格式:pdf
大小:275KB
頁數:2P
針對大冶鐵礦井下通風系統存在的新風大量短路、采區污風循環、通風網絡復雜難調的問題,深入研究了該系統分區通風、多機站聯合運行的特點,對通風系統改造方案進行了優化設計,預測了通風效果。
大冶鐵礦鐵門坎采區深部開采地下水涌水量預測
格式:pdf
大小:257KB
頁數:4P
4.6
通過廣泛調查大冶鐵礦鐵門坎采區的水文地質情況,從水文地質條件、充水情況等方面研究影響鐵門坎采區地下水涌水量的因素,同時運用"大井法"計算礦坑-230m中段涌水量,結果證明了該方法應用的可行性。因此,運用"大井法"可以進一步對礦山深部開采-350m中段的涌水量進行預測,從而為礦山進行深部開采和防治水措施的施行提供了一定價值的參考意見。
蒼山鐵礦井下通風技術研究
格式:pdf
大小:585KB
頁數:3P
4.3
通過對蒼山鐵礦井下開采條件變化情況和井巷結構特點分析,采用通風網路、多機站優化設計技術等對通風系統主要井巷和作業中段風量分配、機站設置及風機優選、通風構筑物設置進行了綜合分析研究,對通風系統優化調整方案進行了模擬解算,預測了通風效果。
大冶鐵礦選礦廠技術改造
格式:pdf
大小:332KB
頁數:3P
4.6
大冶鐵礦選礦廠是20世紀50年代投產的老廠,原工藝與設備比較落后,生產成本高,難以適應礦山由露天開采轉入地下開采后供礦條件的變化。為此,采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和設備對選礦廠進行了全面的技術改造。通過改造,選礦廠工藝流程得到優化,設備達到大型化、高效化、節能化,并實現了生產過程的自動控制,取得了較好的技術指標和經濟效益。
聯合拉槽法在大冶鐵礦鐵門坎南采區分段空場采礦中的應用
格式:pdf
大小:479KB
頁數:4P
4.8
在大冶鐵礦鐵門坎南采區用分段空場法開采緩傾斜掛幫礦時,采用切割天井與出礦進路進行聯合拉槽,即以切割天井為自由面,在出礦進路中,打與切割天井平行的扇形炮孔,按礦巖實際邊界,逐排爆破崩落礦石,形成切割槽。根據礦山的實際開采條件,選擇切割槽的合適位置,合理布置炮眼,應用一炮成井技術,與“v”型切割拉槽相比,其切割工程量減少60%,切割成本降低50%
三山島金礦井下通風系統的研究與應用
格式:pdf
大小:295KB
頁數:2P
4.6
通過對三山島金礦礦井入、排風系統、自然分風的優化研究,并進行技術經濟論證,提出了通風系統的改進措施,優化了井下通風系統,達到了經濟節能的目的。
石門金礦井下通風系統優化技術研究與應用
格式:pdf
大小:1.7MB
頁數:4P
4.4
根據石門金礦井下實際情況,采用中央進風多井并聯回風的通風方式,充分利用上部中段廢舊巷道與采空區作為回風通道,有效地降低了回風段的通風阻力,提高了礦井進風量,保障了礦山的安全健康發展。
大冶鐵礦選礦廠技術改造方案研究
格式:pdf
大小:843KB
頁數:3P
4.3
大冶鐵礦選礦廠近年所處理的礦石主要是原生含銅磁鐵礦、少量混合礦和外購礦,隨著露天礦閉坑和坑內采場向下延伸,礦石性質出現了明顯變化。1礦石性質礦石類型除原有的磁鐵礦、磁鐵礦-赤鐵礦礦石外,還出現了磁鐵礦-菱鐵礦混合礦石;主要金屬礦物有磁鐵礦、黃銅礦、黃鐵礦、磁黃鐵礦(含鈷)、次生赤鐵礦、斑銅礦等;主要脈石礦物有方解石、白云石、透輝石、石榴石及綠簾石等。大多數金屬礦物與脈石礦物的分離粒度為0.01~0.1mm,金屬礦物可選性較好。
弓長嶺井下鐵礦通風技術研究
格式:pdf
大小:591KB
頁數:4P
4.6
為解決弓長嶺井下鐵礦大主扇通風系統存在的諸多問題,設計建立了多級機站通風系統以取代大主扇系統。結合井下生產實際情況,對通風方案進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實施優化后的通風線路改造,提出了增加采區風井、使用空氣幕等切實可行的改進完善措施,并實施了臨時通風方案。實際測定結果表明,全系統的有效風量率達到75%,主要風機平均運行效率70%,徹底改善了井下通風條件,并取得明顯的節能效果。
喀礦二期工程井下通風系統的建立與完善
格式:pdf
大小:363KB
頁數:2P
4.8
井下通風系統與井下各作業點相聯系,對礦井通風安全狀況具有全局性影響,建立與完善井下通風系統是搞好安全生產,保護礦工安全健康,提高勞動生產率的一項重要措施。
金屬礦井下通風系統改造的設計方案
格式:pdf
大小:1.6MB
頁數:2P
4.4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中,對于能源需求也日益擴大化,促進了企業可持續發展。在礦井企業持續發展中,良好的、有效的安全措施是推動金屬礦井工作順利進行的前提,加強金屬礦礦井通風安全這是確保企業安全高效發展的一大保證。基于此,本文淺談了金屬礦井下通風系統改造設計方案,以供借鑒和學習。
存在地表塌陷坑的老礦山井下通風系統優化改造研究
格式:pdf
大小:186KB
頁數:4P
4.7
針對老礦山井下通風系統多受地表塌陷、空區影響的問題,基于某礦山工程實踐,探討了存在地表塌陷坑的老礦山井下通風系統的優化改造技術。通過多角度綜合分析,優化方案為總風量385.3m3/s、主扇風機效率為81%,該方案安全可靠、經濟合理、技術可行性。
某有色金屬礦山井下通風系統優化改造
格式:pdf
大小:245KB
頁數:4P
4.3
礦井通風系統的安全性是采礦系統評價的一項技術指標,也是保障礦井安全生產的一項關鍵工作。文章以可靠性工程理論為基礎,分析了某金屬礦山井下通風系統現狀,針對存在的問題分析,提出了優化建議。
西石門鐵礦通風系統改造
格式:pdf
大小:532KB
頁數:4P
4.7
西石門鐵礦北區回風斜井井筒坍塌,中區部分通風巷道被破壞,南區40m至80m中段原有的通風巷道全部被破壞,使得各采區通風效果逐漸變差。井下通風不暢,炮煙難以及時有效排出,威脅著工人的生命健康,嚴重影響礦山的安全生產。在科學測量鐵礦現有通風系統的井下風壓、風速、溫度、濕度及其巷道參數的基礎上,對鐵礦通風現狀進行了具體分析研究,繪制了通風系統圖和通風網絡圖,進行通風參數的計算,確定出通風改造方案。改造方案立足于西石門鐵礦目前的采礦生產和巷道布置的實際條件,同時充分考慮了深部開拓的規劃,便于深部通風方案與現通風方案的銜接,涉及巷道布置、通風系統、通風設施及設備、開采技術條件、開拓開采方法等現狀和礦井總體規劃、開拓開采計劃、接替計劃等因素。
五圩礦通風系統技術改造的實踐
格式:pdf
大小:377KB
頁數:3P
4.5
針對五圩礦通風系統存在通風線路過長、風流內部短路、漏風嚴重、采場通風條件差等問題,采取了降低風阻、縮短風路、封閉舊巷道等技術改造措施,使井下通風條件明顯改善,通風效果達到了安全生產要求。
大冶鐵礦選礦廠洗礦工藝改造實踐
格式:pdf
大小:2.0MB
頁數:3P
4.6
針對大冶鐵礦選廠原洗礦工藝因篩下粒度較粗、礦漿濃度偏高、體積流量大而影響選礦指標等問題,采用圓振篩+直線篩+濃密機組合進行洗礦工藝改造.結果表明,改造后水洗篩下礦漿-1mm粒級含量由75.01%提升至97.88%,礦漿濃度由12.49%~29.85%穩定至40.64%,礦漿體積流量降低到83.54m3/h,大大提高了礦漿流動性,避免管道和分礦箱堵塞,實現水洗篩下礦并入新磨選系統、停止運行老磨選系統的目的,技術經濟指標明顯改善.
米村煤礦礦井通風系統技術改造
格式:pdf
大小:304KB
頁數:2P
4.8
通過對礦井通風系統的分析,結合礦井開采計劃,制定合理的通風系統改造方案,為礦井合理開采提供安全保障,對衰老礦井的可持續發展有借鑒作用。
地方煤礦礦井通風系統技術改造分析
格式:pdf
大小:167KB
頁數:2P
4.7
闡述了礦井通風系統對于地方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性,針對現階段地方煤礦礦井通風系統的技術難點提出了地方煤礦礦井通風系統技術改造的可行性建議,以期能夠為我國地方煤礦礦井通風系統技術的優化改進提供些許參考和幫助.
湖北銅綠山礦井下通風系統優化
格式:pdf
大小:104KB
頁數:3P
4.6
目前,銅綠山礦生產中段已延伸至-485m中段,開拓中段已延伸至-845m中段。由于開拓中段下降速度快,導致井下通風系統下部有效風量過小,放炮時排煙緩慢,為生產帶來了不便,使得井下生產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對該礦井下通風系統進行了優化,設計出了3種方案,方案ⅰ為統一進風,單元回風;方案ⅱ為上部單元進風,三期和深部統一進風單元回風;方案ⅲ為單元進風,單元回風。研究表明:相對于方案ⅰ、ⅱ,方案ⅲ更有助于改善井下通風效果,提高井下空氣質量,該方案實施后,通風系統中的機械通風動力可以分為3級,ⅰ級風機為-245m南主扇、-245m(-545m)北主扇、-365m北主扇、-365m東主扇(從東回風井回風)、-605m主扇;ⅱ級風機為各個需要增大風量的中段設置的不帶風墻的集污輔扇;ⅲ級風機為作業面的壁扇、局扇,有效保證了整個通風系統的使用效果。
小峪煤礦2~#井通風系統技術改造
格式:pdf
大小:163KB
頁數:未知
4.6
綜合分析了小峪煤礦2#井通風阻力偏高的原因,說明了系統改造的必要性,充分利用礦井原有系統巷道,提出了系統改造的方案。通過幾種方案在技術、經濟、安全方面的綜合比較,提出了實施礦井降阻的措施。
微電腦定時開停控制在小鐵山礦井下通風系統的應用
格式:pdf
大小:118KB
頁數:未知
4.4
本文針對小鐵山礦井下作業的通風系統的缺陷進行了改造。我們利用微電腦時控器來定時開停控制井下通風系統,這樣既保障了良好的通風性,又實現了節能降耗。
大冶鐵礦選礦廠洗礦工藝改造實踐
格式:pdf
大小:2.2MB
頁數:3P
4.4
針對大冶鐵礦選廠原洗礦工藝因篩下粒度較粗、礦漿濃度偏高、體積流量大而影響選礦指標等問題,采用圓振篩+直線篩+濃密機組合進行洗礦工藝改造。結果表明,改造后水洗篩下礦漿-1mm粒級含量由75.01%提升至97.88%,礦漿濃度由12.49%~29.85%穩定至40.64%,礦漿體積流量降低到83.54m~3/h,大大提高了礦漿流動性,避免管道和分礦箱堵塞,實現水洗篩下礦并入新磨選系統、停止運行老磨選系統的目的,技術經濟指標明顯改善。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BIM產品經理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