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位升降對紅山窯水利工程膨脹砂巖地基變形的影響
格式:pdf
大小:306KB
頁數:4P
人氣 :87
3
地下水位升降對紅山窯水利工程膨脹砂巖地基變形的影響——通過對南京紅山窯水利工程膨脹砂巖脹縮變形的現場試驗研究,得到了試樣在不同荷載作用下脹縮變形隨時間的變化曲線以及地下水位升降對膨脹砂巖地基變形影響的一些基本規律,從而為確定紅山窯水利樞紐工程...
地下水位升降對紅山窯水利工程膨脹砂巖地基變形的影響
格式:pdf
大小:514KB
頁數:4P
通過對南京紅山窯水利工程膨脹砂巖脹縮變形的現場試驗研究,得到了試樣在不同荷載作用下脹縮變形隨時間的變化曲線以及地下水位升降對膨脹砂巖地基變形影響的一些基本規律,從而為確定紅山窯水利樞紐工程地基處理方案提供理論依據。研究結果表明:地下水位升降對膨脹砂巖地基變形所以有著強烈的影響,其根本原因是含水量的變化。膨脹砂巖的脹縮變形與試樣初始含水量及其含水量的變化密切相關,上部垂直壓力的大小對膨脹砂巖的脹縮變形也有著強烈的影響。
地下水位上升和降雨對樁-網軟弱地基變形特性影響研究
格式:pdf
大小:951KB
頁數:5P
基于非飽和土力學理論,結合bishop非飽和土強度公式,研究路基在地下水水位上升和不同降雨時長條件下變形特性,利用midasgts有限元軟件,以某路基為例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堆載預壓情況下路基墊層頂部沉降小,墊層底部沉降大,地基易產生空洞現象,并隨水位降低,加劇空洞效應;土工格柵兜提效應減少沉降12%左右;地下水位變化對路基總體沉降影響較小;降雨初期樁網地基表面會發生大幅度沉降,3h路基表面沉降可占降雨影響總沉降的70%,3h降雨樁端刺入量可達到穩定刺入量的84%,24h是路基表面沉降與樁端刺入量速率明顯分界點。
富水紅砂巖地質天然基礎的地下水位控制施工工法
格式:pdf
大小:1.8MB
頁數:4P
4.4
第三系粉細砂巖(又稱紅砂巖層或強風化砂巖層)為蘭州地區特有的不良地質,其在開挖暴露遇水后,強度急劇降低,同時其上覆的卵石層也限制了一些地下水處理方法的使用。以處于第三系粉細砂巖的蘭州\"鴻運金茂\"城市綜合體項目為研究基礎,通過采用輕型井點分層降水、分層開挖的施工工法,很好地避免了對紅砂巖的擾動,保證了施工質量,同時也節約了工期,獲得了良好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水位升降對粗砂地基豎向變形影響的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小:172KB
頁數:3P
4.8
分析地下水位升降對粗砂地基土上既有建筑基礎豎向變形的影響。通過模擬試驗測試和分析地下水位升降時不同基底壓力作用下基礎的豎向變形和土中應力變化特點;試驗證明,粗砂地基上的既有建筑基礎無論地下水位升和降都會產生較小的附加沉降。
地下水位上升對砂土地基承載力的影響
格式:pdf
大小:125KB
頁數:2P
4.3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地下空間被大力的開發利用。本文通過室內試驗模擬砂土地基上的天然基礎,通過靜載荷試驗等方法測試地下水位上升時,砂土地基的承載力、孔隙水壓力、有效應力以及基礎的沉降等的變化規律,為工程應用提供借鑒。
地下水位對地基強夯加固效果影響現場試驗
格式:pdf
大小:372KB
頁數:未知
4.6
黃河沖積平原區地下水位季節性變化大,對地基強夯加固效果造成影響。為研究地下水位變化對強夯加固效果的影響,確定強夯合理地下水位及施工參數,在濟(南)東(營)高速公路粉土地基段進行了現場試驗。試驗采用井點降水降低地下水位,通過觀測和分析不同水位強夯超孔隙水壓力變化及地面沉降,得出如下結論:地下水位較高時,強夯單位夯擊能引起的地面沉降量較小,單次夯擊超孔隙水壓力增量較小,夯后超孔隙水壓力消散時間較長,有效加固深度變淺;地下水位對強夯超孔隙水壓力的徑向影響不明顯,夯擊能為1500kn·m時徑向影響范圍為3~4m;地下水位越高,強夯時土體越容易出現液化,降低地下水位能夠有效減輕土體液化程度;為保證加固效果提高施工效率,地下水位較高時強夯宜采取少次多遍的夯擊工藝。
水利工程施工中地下水位控制分析
格式:pdf
大小:62KB
頁數:1P
4.5
我們發現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常常遇到的問題是地下水位過高,影響工程基礎開挖,如基礎較深的某水站工程、排水溝內的交叉工程、灌渠上較大型分水閘、進水閘工程等。如果水位控制達不到所要求的深度,就不能保證工程基礎施工的質量要求。根據我們多年的實踐體會,現對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地下水位的方法進行介紹、評價。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地下水位分施工導流、基坑排水、截滲降水三步進行。
芻議水利工程施工中地下水位的控制
格式:pdf
大小:70KB
頁數:1P
4.4
如果水位控制達不到所要求的深度,就不能保證工程基礎施工的質量要求。根據多年的實踐體會,現對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地下水位的方法進行介紹、評價。
水利工程施工中地下水位控制分析
格式:pdf
大小:1.9MB
頁數:1P
4.5
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水利工程項目的數量在逐漸的增加,而在這類項目施工的過程中,常常會受到地下水位的影響,不利于水利工程的正常建設。因此,本文就對水利工程施工中地下水位控制進行了分析,首次闡述了地下水對水利工程帶來的影響,然后提出了地下水位控制的方案,以使水利工程施工時,更好的對地下水位進行控制,為水利工程正常的施工提供了保障。
某地下水封洞庫工程對區域地下水位的影響分析
格式:pdf
大小:1.2MB
頁數:6P
4.7
以某地下水封洞庫工程為例,對洞庫結構和研究區域水文地質條件進行概化,利用visualmodflow軟件建立三維地下水流數學模型,模擬地下洞庫周圍的地下水滲流場,并利用建立的數學模型模擬預測洞庫周圍地下水位變化及地下水降落漏斗擴展情況。
地下水位上升對附加應力和地基承載力的影響
格式:pdf
大小:170KB
頁數:3P
3
地下水位上升對附加應力和地基承載力的影響——以廣東梅州城區為例,分析了地下水位上升對土中附加應力和地基承載力的影響,指出了地下水位上升.使得土中附加應力減小.地基承載力大幅度下降。
地下水位對土質邊坡的影響研究
格式:pdf
大小:105KB
頁數:未知
4.5
土質邊坡的穩定與地下水位密切相關。一方面,地下水位升高,降低了滑坡體的有效應力;另一方面,地下水的長期浸泡,土體軟化,滑體及滑帶的力學強度降低,這兩方面的因素均直接降低邊坡的穩定性。地下水是影響土質邊坡穩定性的主要因素,若忽略地下水位變動對土體強度參數的影響,隨著邊坡內水力梯度的不斷增大,邊坡的穩定性將不斷減小。
基于GIS的再生水利用對地下水位影響的研究
格式:pdf
大小:794KB
頁數:4P
4.8
基于arcgis9.3應用軟件,系統分析了北京市大興區地下水時空變化規律及蓄變特征,比較了不同區域地下埋深的變化。結果表明:大興區的地下水埋深程逐年加大趨勢,地下水儲量逐年減少;2002年開始大量利用再生水以后,大興區南紅門再生水灌區的地下水位下降速度小于灌區以外的區域。
地下水位上升對上海軟土場地地震反應的影響
格式:pdf
大小:677KB
頁數:7P
4.8
根據工程地質勘探和室內外試驗建立上海軟土場地計算模型,采用biot動力固結理論,結合彈塑性邊界面模型,研究三向地震作用下地下水位上升對場地土層地震反應的影響。利用具有水平和垂直三向完整加速度記錄的taft波構造基巖輸入地震動時程曲線,分析三向地震作用下地下水位上升對土層豎向和水平加速度放大效應、豎向與水平加速度峰值比、地表加速度和反應譜特征以及沿土層深度最大孔隙水壓力和孔壓比的影響。計算分析表明:地下水位上升對水平向和豎向峰值加速度的放大效應影響差異顯著,同時對地表加速度及其反應譜特征具有重要影響。地下水位的上升,地表水平峰值加速度放大效應增大,豎向峰值加速度放大效應減小;豎向與水平向加速度峰值比減小;土層高頻濾波作用增強,長周期成分放大效應增大;近地表液化土層范圍增大,加劇砂土液化危害性。
地下水位變化對建筑物地基沉降影響的數值模擬
格式:pdf
大小:646KB
頁數:4P
4.6
地下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同時給地下工程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特別是針對建筑物地基而言,地下水位的上升和下降可直接導致建筑物的變形或進一步的嚴重破壞。因此,緊緊結合工程實踐,利用geo-slope巖土計算軟件進行地基沉降計算模擬,可以大致量化地基在不同水位情況下的沉降變化。
地下水位變化對黃土地基強度的影響及機理探討
格式:pdf
大小:353KB
頁數:5P
4.6
根據對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某黃土建設場地兩次工程勘察,考慮地下水位變化對地基強度的影響,分別采用標準貫入試驗和室內固結試驗對地基土的強度進行評價,并從微觀方面對含水量變化引起黃土地基強度改變的機理進行理論分析,結果表明:當地下水位升高時,地表以下固定深度范圍內土體的標貫擊數降低,土體強度明顯下降;飽和黃土的壓縮系數較非飽和黃土高;當土體的飽和度增加,顆粒的表面張力、基質吸力以及粒間膠結力、摩擦力均呈現下降趨勢,因此在考慮黃土地基的強度時不僅需要考慮黃土的濕陷性,還應注重土體的遇水軟化問題。
談泵站地基處理施工中地下水位的控制??
格式:pdf
大小:198KB
頁數:3P
4.8
在泵站地基處理施工中,地下水位過低或地下水位流動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泵站地基的處理效果,為了保證地基處理的施工質量,需要控制好地下水位.基于此,文章對泵站地基處理施工中地下水位的控制進行探討.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中級安全工程師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