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凍土區姜路嶺隧道施工水熱力數值研究
格式:pdf
大小:1.9MB
頁數:8P
人氣 :93
4.8
姜路嶺隧道地處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地區,其高海拔、高寒、缺氧環境下多年凍土及軟弱大變形圍巖的公路隧道設計施工技術屬國內乃至亞洲首例,也是共(和)玉(樹)高速公路重難點控制性工程。為研究姜路嶺隧道施工過程中的水熱力(變形)狀態及其演變,采用凍土工程水熱力耦合計算理論及數值仿真程序,模擬了該隧道三個關鍵施工步驟的水熱力分布規律,以此提出了隧道修建過程中的重點監測位置及注意事項。研究成果可為姜路嶺多年凍土隧道的設計施工提供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持,進而為類似寒區隧道工程的設計和施工提供參考依據。
高原凍土區隧道施工地下水防治探討
格式:pdf
大小:659KB
頁數:5P
通過對高原凍土區隧道特殊的工程、水文地質及環境條件分析認為,隧道施工對溫度場、應力場和地下水流場產生較大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提出采用超前地質預報、連通試驗等技術,并結合昆侖山隧道、風火山隧道、達坂山隧道等工程實踐,對高原凍土區隧道施工地下水防治措施進行了有益的探討。
蘭渝鐵路關子嶺隧道施工方法的數值分析
格式:pdf
大小:1.1MB
頁數:7P
以蘭渝鐵路關子嶺隧道工程為依托,針對大斷面隧道的施工方法進行數值模擬,分別對臺階式、雙側壁導洞式、全斷面開挖,以及導洞超前擴挖四種開挖方式進行計算,對比應力、位移和塑性區,得到較優的開挖方案。計算結果表明,雙側壁導洞式與導洞擴挖式開挖位移變化幅度較小,沒有出現拉應力,塑性區對稱分布,施工難度較小,且面積較小,優于其他方案。
姜路嶺隧道圍巖大變形規律分析
格式:pdf
大小:109KB
頁數:1P
4.3
以青海省共和至玉樹高速公路姜路嶺隧道凈空位移監控量測數據為基礎,著重研究了高寒地區炭質頁巖的大變形規律,并提出隧道圍巖變形的回歸曲線函數,旨在為高寒地區軟巖隧道施工提供一定的依據。
富水地層熱力暗挖隧道穿越城市主路橋區綜合施工技術
格式:pdf
大小:301KB
頁數:4P
4.6
北京朝陽北路熱力暗挖隧道緊臨白家樓橋基礎,針對下穿東五環路主路、白家樓橋加筋土、漿砌塊石擋墻和地鐵區間等風險源,采取深孔注漿止水帷幕、雙排水導管超前支護等技術措施,確保隧道在非降水條件下的無水作業,既保證了市政基礎設施的安全運行,又保證了施工安全.
凍土筑路技術研究成果通過鑒定并在G214線姜路嶺至清水河段施工中推廣應用
格式:pdf
大小:42KB
頁數:1P
4.3
不均勻永久變形累積可使半剮性基層板體下處 于脫空狀態,受力條件是極為不利的。因此, 盡管使用了半剛性基層,仍應對路基頂面的壓 應變有所控制并保證土基的水溫穩定性。 4.問題與分析——路面施工 本文僅就瀝青混合料碾壓、界面等問題做 一 些分析。 4.i瀝青混合料 瀝青混合料的拌和與碾壓工藝同樣是制約 材料性能的關鍵。拌和廠對集料級配和石質的 控制與瀝青質量和含量的控制應是同等重視 的。壓實標準對于瀝青混合料同樣是一個難 題。超壓可能破碎集料,改變集料級配(特別 是使用石灰石類集料)。施工過程中,空隙率 和壓實度的控制以最大理論密度為標準值,每 日施工除進行馬歇爾試驗等外,要測定瀝青混 合料的最大理論密度,有條件的應考慮用有效 瀝青含量作為控制指標。 42表面性能與結構強度 高速公路平整度是瀝青路面的關鍵使用性 能指標。
小區雨污水市政熱力道路等施工設計
格式:pdf
大小:477KB
頁數:71P
4.4
目錄 第1章、編制說明...................................................1 1.1、招標文件和編制依據.........................................1 1.2、本工程適用的規范、規程和標準...............................1 1.3、編制原則...................................................1 第2章、工程概況...................................................3 2.1、工程簡介...................................................3 2.2、主要工程內容................
小區雨污水市政熱力道路等施工設計 (2)
格式:pdf
大小:477KB
頁數:71P
4.6
目錄 第1章、編制說明...................................................1 1.1、招標文件和編制依據.........................................1 1.2、本工程適用的規范、規程和標準...............................1 1.3、編制原則...................................................1 第2章、工程概況...................................................3 2.1、工程簡介...................................................3 2.2、主要工程內容................
青藏鐵路多年凍土隧道施工技術
格式:pdf
大小:19KB
頁數:2P
4.5
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昆侖山隧道和風火山隧道位于青藏高原海拔4500m以上的多年凍土區,是目前世界上在高原多年凍土區這一特殊氣候及圍巖條件下修建的最高海拔的隧道工程。在高寒缺氧的高原環境下,隧道施工中保護凍土以及隧道的支護是本工程的技術難點本文通過對高原多年凍土隧道施工方案及施工技術的實踐研究,以期為高原高寒地區隧道建設提供施工參考。
高原凍土隧道施工技術(Word版)
格式:docx
大小:53KB
頁數:未知
3
高原凍土隧道施工技術(word版)——高原凍土隧道施工技術風火山隧道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隧道,地質條件和氣候條件均極為特殊,隧道的施工難度極大,施工中技術研究和科技攻關項目多,其特殊性及艱巨性在世界上獨一無二。本文從洞口施工、洞身施工、厚層地下冰施...
秦嶺公路隧道施工工藝
格式:pdf
大小:161KB
頁數:21P
4.6
秦嶺公路隧道施工工藝 一、洞口開挖 洞口施工是保證能否盡早進洞,確保施工安全的關鍵環節,因此,一 開工首先做好洞口地段施工場地的平整和風、水、電等臨時設施的準備工 作,為整個隧道的全面展開施工創造條件。 洞口開挖前先修建、拓寬施工便道,完成洞口段截水溝。之后以挖掘 機輔以松動爆破的方法自上而下分層開挖,邊、仰坡采用預裂爆破,減少 對邊坡的擾動,開挖后及時采用錨噴網做好邊、仰坡防護。 洞口段ⅱ類圍巖地段開挖前,首先對拱圈部位的堆積巖體進行管棚或 超前小導管預注漿加固,并做好洞口排水設施。 二、洞身開挖 隧道開挖中,根據圍巖地質狀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施工方法,保證施 工順利進行。洞口ⅱ類圍巖為堆積體,自承能力差,施工中采用超前支護, 短臺階法開挖。ⅲ類、ⅳ類、ⅴ類圍巖采用全斷面開挖,施工時區別不同 圍巖采用合理的進尺,選用合適的鉆爆參數,以達到既提高施工進度,又 能保證施工安全的目的。 (一)洞
閉式冷卻塔的熱力特性分析及數值求解
格式:pdf
大小:466KB
頁數:5P
3
閉式冷卻塔的熱力特性分析及數值求解——建立了順流式、逆流式閉式冷卻塔熱質交換的數學模型,采用四階rungekutta方法進行了數值計算,并將計算結果與實驗值進行了對比。模擬并分析了兩種不同運行方式下閉式冷卻塔內冷卻水溫度、噴淋水溫度以及空氣比焓的分布。
隧道塌方原因與處理技術——以通平高速公路姜源嶺隧道為例
格式:pdf
大小:165KB
頁數:4P
4.4
通過對一系列隧道施工中所出現的塌方事故進行了總結,分析了隧道塌方的原因、易塌方部位、塌方處理依據及塌方處理方法。并以通平公路姜源嶺隧道一處塌方的處理為例,針對具體處理技術和處理效果進行了分析和歸納。這些經驗對類似的事故中處理技術的選擇和制定有著一定的借鑒和指導作用。
多年凍土區隧道施工過程中圍巖溫度場研究
格式:pdf
大小:499KB
頁數:4P
4.6
隨著青藏鐵路建設工作的開展,寒區凍土工程日益受到重視。本文結合青藏鐵路沿線多年凍土的主要特點,利用ansys5.7大型有限元計算程序,對多年凍土區昆侖山隧道施工過程中地溫場進行了模擬計算,分析了高原凍土隧道施工過程中圍巖溫度場的變化規律,并據此對多年凍土區隧道施工過程中的有關問題進行討論,所得成果可供相應工程借鑒。
青藏高原永久凍土區隧道施工新技術
格式:pdf
大小:50KB
頁數:4P
4.6
結合正在修建的青藏高原風火山隧道的安全、優質施工技術,對高原永久凍土區隧道在嚴寒缺氧條件下的開挖、支護、襯砌、防排水、通風和機械化配套等施工新技術進行了總結,可為類似條件下的凍土隧道修建提供技術指導。
隧道施工數值模擬與監控
格式:pdf
大小:829KB
頁數:5P
4.7
以某公路隧道施工為背景,對隧道臺階法開挖方式進行了施工數值模擬和現場監測監控,分析開挖過程中的圍巖應力的變化情況,并將模擬結果與現場監測結果進行比較.結果表明:鋼弦式傳感器可用于圍巖應力監測;開挖下臺階時,圍巖的應力變化劇烈,下臺階遠離監測斷面后,監測點的應力變化趨于平穩;通過對監測數據的擬合,在開挖145d后圍巖已經趨于穩定,可以施作二次襯砌.
大相嶺深埋特長隧道場區高應力場三維數值反演
格式:pdf
大小:206KB
頁數:3P
4.8
大相嶺隧道屬特長深埋隧道,隧址區地應力高,斷裂構造發育,軟巖硬巖交錯分布,開挖中可能會出現巖爆大變形等現象,運用flac3d快速拉格朗日差分軟件采用數值三維多元回歸原理結合實測地應力資料對隧道場區高地應力場進行數值回歸反演,反演結果和實測結果吻合良好,能夠較好的從整體上反映場區地應力狀況,為地質超前預報以及超前支護和隧道結構設計提供較為可靠的定量分析資料。
大斷面黃土隧道施工及工后沉降數值分析
格式:pdf
大小:505KB
頁數:3P
4.8
通過有限元數值計算分析,以黃土區鐵路隧道開挖工程為實例,研究探討了大斷面淺埋黃土隧道采用cd法施工期間的襯砌變形與地面沉降,并考慮了襯砌施作時間對施工期間及工后沉降的影響。對于工后沉降分析采用擬靜力方法預測隧道在車輛動荷載作用下的沉降變形,所得結論可為黃土區淺埋地下隧道的設計與施工提供參考依據。
國道214姜路嶺至清水河段多年凍土工程地質特征
格式:pdf
大小:60KB
頁數:2P
4.4
國道214姜路嶺至清水河段是多年凍土最為發育的路段,本文對該路段多年凍土進行工程地質評價。為工程設計、施工及維護提供指導,減少凍融災害對工程的影響,并為保護凍土環境提供科學依據。
姜路嶺隧道圍巖大變形規律分析
格式:pdf
大小:109KB
頁數:未知
4.3
以青海省共和至玉樹高速公路姜路嶺隧道凈空位移監控量測數據為基礎,著重研究了高寒地區炭質頁巖的大變形規律,并提出隧道圍巖變形的回歸曲線函數,旨在為高寒地區軟巖隧道施工提供一定的依據。
熱力隧道暗挖工程的水平井降水施工
格式:pdf
大小:80KB
頁數:未知
4.3
北京市雙榆樹暗挖熱力隧道長320m,完全采用水平井降水,共施工水平孔32眼,埋設水平濾水管1530m。開挖證實,降水效果顯著,取得了良好經濟和社會效益。
蘭渝線木寨嶺隧道施工力學行為實測與分析
格式:pdf
大小:537KB
頁數:4P
4.4
結合木寨嶺隧道工程,對施工區域地應力進行測試,并對地應力場進行拓展分析。通過對隧道掌子面流變特性、變形速率與總變形量、圍巖壓力、支護壓力、錨桿受力、圍巖破壞范圍的測試和分析,提出高地應力、軟巖隧道的擠壓性變形具有變形量大、變形速率高、變形持續時間長、前后期均呈"來勁"等特征,以及圍巖壓力以形變壓力為主等結論,并建議取消拱部錨桿,加長邊墻錨桿,抑制隧道變形。
花久公路凍土路基及隧道施工關鍵技術
格式:pdf
大小:643KB
頁數:4P
4.4
以花久公路多年凍土路基施工為背景,詳細的闡述了凍土路基施工的特點和要點,并結合凍土隧道施工,講述了凍土隧道施工的特點,花久公路采用了本文所陳述的方法施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順利的完成了多年凍土路基及隧道的施工任務,可為類似工程提供借鑒。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BIM深化設計師(幕墻)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