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貌特征的貴州省土地利用時空變化分析
格式:pdf
大小:498KB
頁數:7P
人氣 :78
4.3
基于1990年、2000年和2010年貴州省土地利用數據,運用CA-Markov模型模擬貴州省2020年和2030年土地利用狀況,并以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和2030年土地利用數據為基礎,研究了不同地貌類型的土地利用時空變化特征。結果表明:11990—2030年,貴州省土地利用變化表現出耕地和未利用地存量降低,林地、草地、水域和建設用地量增加的特點。研究區各地貌單元的土地利用變化也具有類似的特征。盆(壩)地的土地利用程度綜合指數先降低后增加,而其他地貌的土地利用程度綜合指數均呈下降趨勢。不同地貌的土地利用變化量和動態度差異都較為突出。2各地貌的穩定型圖譜面積和比例均最大;盆(壩)的穩定型圖譜和后期變化型比例大于其他地貌,而丘陵、低山、中山和高原的前期變化型比例高于盆(壩);各地貌的持續變化型和中間變化型比例均較小,盆(壩)地和丘陵的后期變化型分布優勢突出,低山、中山和高原分別具有前期變化型、中間變化型和持續變化型的分布優勢。3自然條件優劣、不同經濟發展速度和退耕還林還草政策是影響貴州省不同地貌土地利用變化差異的主要因素。
廣東省城鎮土地利用特征分析
格式:pdf
大小:67KB
頁數:3P
2018年3月,廣東省國土資源廳發布了《2017年廣東省國土資源綜合統計報告》。本文以其公布的相關數據作為研究對象,對當前全省城鎮土地利用結構特點進行分析,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建議,進一步促進廣東省城鎮土地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
廣東省城鎮土地利用特征分析
格式:pdf
大小:1.3MB
頁數:3P
2018年3月,廣東省國土資源廳發布了《2017年廣東省國土資源綜合統計報告》.本文以其公布的相關數據作為研究對象,對當前全省城鎮土地利用結構特點進行分析,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建議,進一步促進廣東省城鎮土地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
貴州省關嶺縣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及土壤侵蝕效應研究
格式:pdf
大小:808KB
頁數:7P
4.4
以貴州省關嶺縣為例,利用1987和1999年兩個時段tm影象和相關資料,分析研究區12年間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及其土壤侵蝕風險。發現:(1)研究區土地利用動態變化較大,年均土地利用綜合動態指數為1.36%;(2)旱地和草地互相轉化比例高,草地開墾為旱地和旱地棄耕為草地的動態變化幅度遠遠超過旱地和草地最終面積變化的幅度;(3)山區土地利用的空間變化主要體現在垂直方向;(4)研究區裸土面積下降,一部分被植被覆蓋,另一部分由于土壤流失殆盡,形成裸露基巖,故植被覆蓋率和基巖出露率上升;(5)石漠化程度加劇,其中旱地石漠化發展速度最快;(6)土壤侵蝕形勢嚴峻。
深圳市土地利用景觀格局特征分析
格式:pdf
大小:1.8MB
頁數:2P
4.6
以地理信息系統和景觀生態學為研究方法,以深圳市為研究區域,應用fragstats3.3軟件計算研究區各景觀指標,結果表明:林地是景觀的背景基質,其它景觀類型充當斑塊功能;交通運輸用地斑塊數量最大,破碎化程度最大;園地斑塊數量最少,板塊之間距離最大;林地景觀斑塊形狀最復雜,商服用地和園地比較簡單;研究區各景觀類型所占面積比例差異較大,景觀多樣性水平和均勻程度均較低.
土地利用變化對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影響——以貴州省為例
格式:pdf
大小:350KB
頁數:5P
4.5
土地利用變化下區域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動態變化研究,為區域土地利用規劃、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提供了科學依據。近17a來貴州省土地利用狀況發生較大的變化,研究此條件下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變化,可為區域生態修復、治理、重建以及土地利用管理決策提供依據。本文對照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單位面積服務價值表,根據相應的土地利用類型劃分,估算了貴州各土地利用類型生態價值系數;利用4個時期的土地利用數據,在計算結果的基礎上分析了全省土地利用變化狀況。結合土地利用變化數據和各土地利用類型生態價值系數,測算了全省各類生態系統服務價值量和全省總生態系統服務價值量。結果表明,全省近17a來總生態系統服務價值量穩步增加,主要得益于林地的增加,農田的增加對生態系統服務價值量的增加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表明全省生態建設總體上取得了明顯成效,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有所好轉。
土地利用潛力分析
格式:pdf
大小:12KB
頁數:4P
4.6
一、土地利用潛力分析 (一)、土地適宜性評價簡述 1、土地資源適宜性評價方法簡述 我市第一輪土地資源適宜性評價是針對特定用途對土地資源性狀進行評估,從而分析土 地對農、林、牧等的適宜性和限制性。首先在分析我市土地資源特點和土壤類型的基礎上, 以土地資源狀況、土壤類型、農林牧生產的地域差異性、未來發展方向為依據,在綜合考慮 影響土地資源質量和開發利用方向諸多因素的基礎上,選定了對土地資源起限制作用的6個 主導因素:坡度、土層厚度、土壤侵蝕方式和侵蝕程度、土壤質地、土壤肥力、水源及灌溉 條件。并對6個限制因素與土地資源等級關系逐個提出評價標準或定量指標,詳見表4-1。 表4-1龍巖市土地資源開發利用主要限制因素及評價指標 ┏━━┯━━━━━┯━━━━━━━━┯━━━━━━━━┯━━━━━━━━┯━━ ━━┯━━━━━━━━┓ ┃等級│坡度(°)│土層厚度(厘米)│
山東省土地利用經濟效益分析及建議
格式:pdf
大小:117KB
頁數:4P
4.5
應用經濟學理論與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山東省各地區土地利用經濟效益狀況,根據各地區土地利用特點,提出了提高土地利用經濟效益的對策和建議。通過研究土地利用的經濟效益,為確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結構及布局提供基礎和依據,從而實現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基于土地利用結構的貴州石漠化綜合治理
格式:pdf
大小:191KB
頁數:4P
4.3
以典型巖溶區貴州省為研究對象,以2015年高分一號和資源三號衛星影像數據為數據源,分別解譯出石漠化和土地利用現狀,疊置分析貴州省發生石漠化區的土地利用結構。結果發現,貴州省石漠化面積為27956.63km~2,占國土總面積的15.9%,旱地、灌木林地、草地等6種土地利用類型是貴州發生石漠化的主要土地利用類型,而高達76.1%的石漠化面積分布在旱地、灌木林地和草地這3種土地利用類型。根據貴州石漠化區土地利用結構,貴州石漠化治理應以封山育林、經濟林和草地建設為主,輔以防護林建設,配套相應的農田水利工程及畜牧業工程,實現對石漠化的綜合治理。
河南省土地利用變化空間分布特征研究
格式:pdf
大小:143KB
頁數:未知
4.5
土地利用變化的研究是生態環境變化研究的重要基礎,也是調控人類行為的科學決策依據.以河南省為研究區,在arcgis技術支持下,利用幅度變化模型和馬爾科夫模型,對河南省1988—2008年20年間的土地利用動態變化進行分析,從不同角度揭示了土地利用變化及其空間分布特征.結果表明:①河南省耕地面積在不斷減少,建設用地面積持續增加,土地利用結構動態變化正由溫和型向加速變化型轉變;②在各類土地類型轉換中,耕地是參與轉換比率最小的類型,主要原因就是耕地為河南的主要利用類型,占據了總面積的65%左右;③未利用地類型雖然面積及其比例均最小,但卻是變化最為激烈的土地利用類型.
遼寧沿海土地利用變化的圖譜特征
格式:pdf
大小:1.2MB
頁數:7P
4.4
土地利用變化圖譜能夠充分反映土地利用變化的時空過程,近年來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本文分析了2000—2010年遼寧沿海地區土地利用變化的圖譜特征。結果表明:2000—2005年土地利用變化圖譜主要以耕地!建設用地和海域!濕地為主,分別占總變化面積的44.41%和18.16%;2005—2010年土地利用變化圖譜主要以海域、濕地和耕地的轉出為主,其中海域!濕地占總變化面積的23.43%,海域!裸地占22.69%,海域!建設用地占5.10%,濕地!建設用地占10.06%,耕地!建設用地占20.55%;2000—2010年土地利用變化模式圖譜以后期變化型和前期變化型為主,分別占總變化面積的70.34%和29.17%,說明遼寧沿海地區土地利用變化具有明顯的時間階段性特征,前期變化體現了城鎮化和海產養殖業的發展過程,后期變化體現了沿海開發和城鎮化的進一步發展過程。
山西省和順縣土地利用景觀格局特征及其破碎化分析
格式:pdf
大小:141KB
頁數:6P
4.5
以山西省和順縣為研究區,基于2015年的遙感影像數據,解譯了土地利用類型圖,運用軟件fragstats4.2,對其景觀格局的基本特征及破碎化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各組分之間的面積不均衡,草地、林地和旱地的面積占該區域總面積的96.86%,三者的周長占全縣的93.2%,這3種利用類型基本上控制了整個景觀,其中,林地的異質性最為強烈;林地是景觀面積最大的利用類型,破碎度最低,水域及水利用地破碎化水平相對較高,設施農用地、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的破碎程度最為嚴重;和順縣整體邊界褶皺水平較為復雜(分維數=1.6133)。
土地利用分類標準
格式:pdf
大小:285KB
頁數:12P
4.7
附件九:《全國土地分類》(試行) 一級類 二級 類 三級類 含義 編 號 三 大 類 名 稱 編 號 名 稱 編 號 名稱 1 農 用 地 指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土地,包括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及其他農用地。 1 1 耕 地 指種植農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開發復墾整理地、休閑地、輪歇地、草 田輪作地;以種植農作物為主,間有零星果樹、桑樹或其他樹木的土地;平 均每年能保證收獲一季的已墾灘地和海涂。耕地中還包括南方寬<1.0米, 北方寬<2.0米的溝、渠、路和田埂。 1 1 1 灌溉水 田 指有水源保證和灌溉設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用于種植水生作物的耕 地,包括灌溉的水旱輪作地。 1 1 2 望天田 指無灌溉設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用于種植水生作物的耕地,包括無灌溉 設施的水旱輪作地。 1 1 3 水澆地 指水田、菜地以外,有水源保證和灌溉設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
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國標
格式:pdf
大小:62KB
頁數:4P
4.5
土地利用現狀分類標準(gb/t21010-2007) 一級二級類含義 01耕地 指種植農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開發、復墾、整理地,休閑地 (含輪歇地、輪作地);以種植農作物(含蔬菜)為主,間有零星果樹、 桑樹或其他樹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證收獲一季的已墾灘地和海涂。 耕地中包括南方寬度<1.0米,北方寬度<2.0米固定的溝、渠、路和地 坎(埂);臨時種植藥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臨時改 變用途的耕地。 011水田 指用于種植水稻、蓮藕等水生農作物的耕地。包括實行水生、旱生 農作物輪種的耕地。 012水澆地 指有水源保證和灌溉設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種植旱生農作 物的耕地。包括種植蔬菜等的非工廠化的大棚用地。 013旱地 指無灌溉設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種植旱生農作物的耕地,包括沒有灌 溉設施,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02園地 指種植
土地利用分類體系
格式:pdf
大小:129KB
頁數:6P
4.3
附表1土地利用分類體系 耕地 農 用 地 林地 牧草地 其他未 利用地 園地 水田 設施農用地 旱地 水澆地 城市 農田水利用地 坑塘水面 農村道路 城鄉建 設用地 建 設 用 地交通水 利用地 其他建 設用地 田坎 采礦用地 農村居民點 建制鎮 獨立建設用地 鐵路 港口碼頭 民用機場 公路 管道運輸 水庫水面 水工建筑用地 風景名勝設施 鹽田 特殊用地 河流水面水域 未 利 用 地灘涂 沼澤 自然 保留地 灘涂 冰川及永久積雪 湖泊水面 沼澤地 荒草地 祼地 沙地 鹽堿地 其他未利用土地 附表1土地規劃分類及含義 一級類 名稱 二級類 名稱 三級類名稱 含義 編 號 名 稱 編 號 名 稱 編 號 名 稱 1 農 用 地 指直接用于農用生產的土地,包括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及其他 農用地 11 耕 地 指種植農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開發復墾整理地、休閑地、輪歇 地、
土地利用規劃論文
格式:pdf
大小:22KB
頁數:6P
4.7
淺析我國土地利用規劃中總體規劃與城市規劃的脫節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國土地利用規劃實踐處于不相協調的狀態,集中體現在土地利用規劃中 總體規劃與城市規劃的脫節。由于管理體制導致的土地管理和城市規劃管理呈現分割狀態, 因此同一區域內的土地利用規劃往往會存在真空。在深入了解體制內導致城市規劃脫節的因 素后,指出可行的改善措施。 關鍵詞:土地利用規劃實踐不協調;城市規劃脫節 城市是以土地為載體的具有多種功能的人口聚集地,城市規劃也相應地與土地利用總體 規劃有緊密聯系。我國的城市規劃是根據城市的客觀條件因地制宜,在合理地統籌安排部署 下另各個方面均衡協調地發展,而土地利用中的總體規劃則主要關注了耕地數量的保護和城 鄉建設用地規模的控制,對于產業用地布局的有關規劃內容則分散在農業發展規劃、工業園 區規劃、旅游發展規劃等次要等級的規劃中。 正如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革發展道路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
土地利用規劃論文
格式:pdf
大小:28KB
頁數:8P
4.5
淺析我國土地利用規劃中總體規劃與城市規劃的脫節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國土地利用規劃實踐處于不相協調的狀態,集中體現在土地利用規劃中 總體規劃與城市規劃的脫節。由于管理體制導致的土地管理和城市規劃管理呈現分割狀態, 因此同一區域內的土地利用規劃往往會存在真空。在深入了解體制內導致城市規劃脫節的因 素后,指出可行的改善措施。 關鍵詞:土地利用規劃實踐不協調;城市規劃脫節 城市是以土地為載體的具有多種功能的人口聚集地,城市規劃也相應地與土地利用總體 規劃有緊密聯系。我國的城市規劃是根據城市的客觀條件因地制宜,在合理地統籌安排部署 下另各個方面均衡協調地發展,而土地利用中的總體規劃則主要關注了耕地數量的保護和城 鄉建設用地規模的控制,對于產業用地布局的有關規劃內容則分散在農業發展規劃、工業園 區規劃、旅游發展規劃等次要等級的規劃中。 正如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革發展道路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
安徽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格式:pdf
大小:64KB
頁數:16P
4.5
安徽省國土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規劃 來自:安徽省生態辦時間:2005-3-21 安徽省國土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規劃 (2003年—2020年) 第一章總則 一、目的和依據 《安徽生態省建設總體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提出,堅持用近20年的時間 將我省建成基本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生態省區,這是我省新世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是加快發展、富民強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宏偉工 程。 為落實《綱要》確定的有關任務,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 和國礦產資源法》、《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安徽省礦產 資源管理辦法》、《安徽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安徽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安徽 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和安徽生態省建設領導小組《關于印發安 徽生態省建設行業實施意見和市縣規劃編制指導細則的通知
湖南省土地利用綜合效益評價與建議
格式:pdf
大小:2.8MB
頁數:3P
4.7
本文以湖南省行政區域范圍內的土地利用結構為基礎,構建了土地利用經濟效益評價的指標體系和計算模型,并根據效益評價結果,提出了土地利用建議。
福建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格式:pdf
大小:441KB
頁數:66P
4.3
福建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2006-2020年) (征求意見稿) 福建省人民政府 二○○九年一月 i 目錄 前言...............................................................................................1 第一章土地利用現狀與形勢........................................................2 第一節土地資源現狀與特點..................................................2 第二節土地利用成效及存在的主要問題..............................7 第三節土地利用面臨的形勢...........................
湖南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格式:pdf
大小:211KB
頁數:48P
4.6
湖南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2006~2020年) (征求意見稿) 湖南省人民政府 二○○八年十二月 目錄 第一章規劃背景....................................................2 第一節區域概況........................................................................................................2 第二節土地利用現狀...................................................................................................3 第三節經濟社會發展態勢..............................
福建省土地利用規劃學科發展報告
格式:pdf
大小:89KB
頁數:未知
4.5
該研究從土地利用規劃學科平臺建設、人才培養、土地利用規劃體系建設及學科團隊建設等方面,對福建省土地利用規劃學科研究進展進行總結,對比分析國內外研究情況,并對福建省土地利用規劃學科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戰略任務進行分析,提出學科發展的對策。
基于信息熵的廣東省土地利用結構時空變化分析
格式:pdf
大小:928KB
頁數:6P
4.7
運用信息熵對廣東省1996―2008年的土地利用結構變化進行時間序列和空間差異分析,并對影響其信息熵變化的因素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①廣東省土地利用結構信息熵在研究期間呈逐年上升趨勢,均衡度逐年上升,優勢度逐年下降,說明廣東省土地利用系統的有序性在降低,結構性減弱,均衡度增加;②信息熵的空間差異大,其空間分異規律表現為由沿海地區向內陸山區遞減;四大區域的信息熵大小表現為東翼>西翼>珠三角>山區。運用spss進行相關分析可知:①廣東省土地利用變化主要表現為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地的減少及園地、其它農用地、居民點與獨立工礦和交通用地的增加,這直接導致其信息熵的變化;②廣東省經濟的發展,尤其是第二和第三產業的迅速發展,是其信息熵增大的根本原因;③總人口的增加、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與信息熵的增大有著密切關系。
基于RS與GIS技術的土地利用現狀專題分析
格式:pdf
大小:625KB
頁數:6P
4.3
基于rs與gis技術的土地利用現狀專題分析 卜曉翠1,王志新1,劉春霞2 (1.長安大學地質工程與測繪工程學院,陜西西安,710054;2.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測繪與 地理科學學院,遼寧阜新,123000) 摘要:遙感數字制圖的應用領域較廣,其中數字分類專題制圖是遙感制圖的重要領域。 利用2002年煙臺spot5遙感影像資料,運用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制作了煙臺市福 山區土地利用現狀專題圖并進行了專題分析。 關鍵詞:土地利用分類;現狀分析;數據庫 thethematicanalysisofcurrentlandusebased onthetechnologyofrsandgis buxiao-cui,wangzhi-xin,liuchun-xia (1.collegeofgeologyengineeri
鄱陽湖區土地利用動態變化分析
格式:pdf
大小:859KB
頁數:5P
4.4
對鄱陽湖區1985年、1995年、2000年和2006年4個不同時期土地利用的時空動態特征進行了定量分析。通過數學建模,利用土地利用變化率、面積變化速率和土地利用動態度模型對土地利用的空間分布特征及動態變化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表明:該地區主要的城鄉、工礦、居民用地面積增長迅速;水域和耕地較不穩定,雙向轉換較為頻繁。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木結構工程師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