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斷面隧道CD法和CRD法施工力學特性分析
格式:pdf
大小:4.2MB
頁數:4P
人氣 :55
4.5
文章以某四車道公路隧道為工程依托背景,分析了大斷面隧道的施工理念及施工工法,建立了反映大斷面隧道CD法和CRD法施工的動態模型。基于有限元的方法,分析了兩種開挖工法下地表沉降、隧道位移收斂值、掌子面擠出位移、襯砌內力等控制指標,得出了一些適用于大斷面隧道施工的重要結論,以期指導同類工程。
CD和CRD法施工下超大斷面隧道圍巖變形控制數值計算研究
格式:pdf
大小:893KB
頁數:5P
為研究超大斷面隧道圍巖變形控制機制,系統開展cd及crd開挖工法下不同支護方式的數值計算,研究了不同支護方案隨圍巖強度等級變化對隧道拱頂位移、圍巖塑性區應變的影響規律,明確了crd開挖工法下不同臨時支護拆除順序對隧道圍巖穩定性影響規律。通過對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可知:采用crd開挖方法比cd法、i22b型鋼拱架支護比i18拱架都具有更好的圍巖控制效果,且圍巖等級越差,控制效果差異越大;考慮到拱頂沉降安全值,采用i18型鋼拱架在經濟性和施工安全性及便捷性方面具有良好的可行性;采用先臨時仰拱,后臨時支撐拆除順序對整個隧道圍巖穩定性效果最好。
砂質黃土大斷面隧道CRD法施工技術
格式:pdf
大小:1.6MB
頁數:5P
砂質黃土大斷面隧道crd法施工技術 作者:原郭兵,王慶林,孟飛彪,李本 作者單位:原郭兵(中鐵三局鄭西客運專線工程指揮部,河南靈寶,472500),王慶林,孟飛彪,李本(鄭西 鐵路客運專線公司,西安,710043) 刊名: 鐵道標準設計 英文刊名:railwaystandarddesign 年,卷(期):2007(z1) 被引用次數:3次 參考文獻(6條) 1.梁文灝鄭西客運專線大斷面黃土隧道設計與施工技術要點2006 2.王曉州大斷面濕陷性黃土隧道施工技術2006 3.瀾云宏大斷面黃土隧道開挖支護技術[期刊論文]-鐵道建筑技術2005(06) 4.楊建民鄭西客運專線超大斷面黃土隧道支護參數研究2005(03) 5.賀廷西;蘇萬軍石太鐵路客運專線大斷面黃土隧道施工技術[期刊論文]-鐵道標準設計2007(04) 6.程剛大斷
砂質黃土大斷面隧道CRD法施工技術
格式:pdf
大小:626KB
頁數:4P
4.7
鄭西客運專線函谷關隧道為大斷面砂質黃土隧道,施工采用crd法施工,施工過程中臨時支護體系繁多,受力復雜。主要介紹crd法開挖支護以及臨時支護拆除的步驟、步長關系及其變形特征,并介紹crd施工過程中施工要點。
芻議大斷面隧道淺埋段CRD法施工工藝
格式:pdf
大小:180KB
頁數:未知
4.5
本文通過對某高速鐵路隧道crd法施工工藝的優化。并積累了crd法在施工過程中具體的實施經驗,對今后大斷面隧道的設計以及施工措施具有一定的指導借鑒意義。
大斷面淺埋偏壓隧道CRD法施工工序研究
格式:pdf
大小:502KB
頁數:7P
4.6
文章以良村隧道crd法施工為工程背景,布設了變形監測點及內力測試元件,分析了crd法施工隧道圍巖變形情況及結構內力特征,并對crd法施工隧道在不同開挖順序下的開挖過程進行了數值模擬,分析比較了不同開挖順序時的圍巖位移、應力變化情況。結果表明:crd法對各分部施工工序影響較大,且各分部對拱頂下沉的影響程度從大至小依次為1部、2部、3部和4部;隧道內側圍巖壓力大于外側,鋼支撐內力均為壓應力,且拱腰位置軸力大于其它部位。比較隧道開挖變形的差異以及結構的受力特點,結合數值分析結果,得出了山體外側先開挖方案無論在圍巖變形還是隧道結構受力方面相比于山體外側后開挖都較小,安全系數相對較高。因此,合理的施工工序應該是先進行山體外側開挖并施作初期支護,然后再在山體內側開挖施工。
大斷面淺埋偏壓隧道CRD法施工工序研究
格式:pdf
大小:502KB
頁數:7P
4.3
文章以良村隧道crd法施工為工程背景,布設了變形監測點及內力測試元件,分析了crd法施工隧道圍巖變形情況及結構內力特征,并對crd法施工隧道在不同開挖順序下的開挖過程進行了數值模擬,分析比較了不同開挖順序時的圍巖位移、應力變化情況。結果表明:crd法對各分部施工工序影響較大,且各分部對拱頂下沉的影響程度從大至小依次為1部、2部、3部和4部;隧道內側圍巖壓力大于外側,鋼支撐內力均為壓應力,且拱腰位置軸力大于其它部位。比較隧道開挖變形的差異以及結構的受力特點,結合數值分析結果,得出了山體外側先開挖方案無論在圍巖變形還是隧道結構受力方面相比于山體外側后開挖都較小,安全系數相對較高。因此,合理的施工工序應該是先進行山體外側開挖并施作初期支護,然后再在山體內側開挖施工。
大斷面暗挖隧道軟弱圍巖CRD法施工
格式:pdf
大小:178KB
頁數:未知
4.8
結合新建鐵路溫福線周倉嶺隧道的施工案例,介紹了大斷面暗挖隧道穿越軟弱土層的施工工藝,并從掘進、支護、圍巖量測等方面闡述了采用crd法施工的優越性,為該工法的推廣應用提供了技術支撐。
特大斷面隧道原位擴建的施工力學特性分析
格式:pdf
大小:385KB
頁數:6P
4.7
以金雞山特大斷面隧道原位擴建工程為背景,介紹了核心五步法的原位擴挖方案,并通過數值模擬與現場監測手段,分析了特大斷面隧道原位擴建的施工力學特性。結果表明:目標斷面附近掌子面右上、左上部圍巖開挖,以及臨時豎撐拆除、仰拱回填,使得拱頂沉降顯著增大。同時臨時豎撐的支承作用,使得作用在襯砌拱頂與拱底處的圍巖壓力較集中,而先右后左的擴挖方案使得襯砌右側圍巖壓力明顯大于左側。金雞山隧道原位擴建施工過程中,對目標斷面的拱頂沉降和水平收斂進行了長期跟蹤監測,其結果與數值模擬較為吻合。
特大斷面隧道原位擴建的施工力學特性分析
格式:pdf
大小:1.3MB
頁數:6P
4.3
以金雞山特大斷面隧道原位擴建工程為背景,介紹了核心五步法的原位擴挖方案,并通過數值模擬與現場監測手段,分析了特大斷面隧道原位擴建的施工力學特性.結果表明:目標斷面附近掌子面右上、左上部圍巖開挖,以及臨時豎撐拆除、仰拱回填,使得拱頂沉降顯著增大.同時臨時豎撐的支承作用,使得作用在襯砌拱頂與拱底處的圍巖壓力較集中,而先右后左的擴挖方案使得襯砌右側圍巖壓力明顯大于左側.金雞山隧道原位擴建施工過程中,對目標斷面的拱頂沉降和水平收斂進行了長期跟蹤監測,其結果與數值模擬較為吻合.
隧道CRD法施工方法、施工工藝
格式:pdf
大小:236KB
頁數:6P
4.7
(一) crd法 1.施工工藝 crd法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 右側超前支護施 拆除臨時立柱和支撐 右上臺階開挖 右上臺階支護 支設臨時型鋼橫撐 1.錨桿、鋼筋網準備 2.鋼架準備 3.噴砼準備 左下導坑開挖 左下導坑支護 完成臨時型鋼立柱 1.錨桿、鋼筋網準備 2.鋼架準備 3.噴砼準備 左側超前支護施 左上導坑開挖 左上導坑支護 1.錨桿、鋼筋網準備 2.鋼架準備 3.噴砼準備 支設臨時型鋼立柱及橫撐 監控量測 數據處理 信息反饋 仰拱澆注 防水層施工 襯砌施工 1.錨桿、鋼筋網準備 2.鋼架準備 3.噴砼準備 右下臺階開挖 右下臺階支護 crd法施工工藝流程圖 2.crd工法施工步驟及方法說明 序號圖示施工步驟說明 1 一、施作超前小導管 1.施打超前小導管; 2.超前小導管注漿。 2 ① 二、①部開挖支護 1.開挖①部土體
隧道淺埋大斷面坍塌區域CRD法施工工藝研究
格式:pdf
大小:377KB
頁數:5P
4.6
結合川藏鐵路成雅段金雞關2號隧道施工實例,介紹了該隧道出口淺埋段、大斷面位置坍塌區域采用的crd法、施工工藝以及質量控制措施等。
隧道淺埋大斷面坍塌區域CRD法施工工藝研究??
格式:pdf
大小:339KB
頁數:5P
4.5
結合川藏鐵路成雅段金雞關2號隧道施工實例,介紹了該隧道出口淺埋段、大斷面位置坍塌區域采用的crd法、施工工藝以及質量控制措施等。
大斷面隧道長距離管棚鋸齒形CRD法施工技術
格式:pdf
大小:155KB
頁數:2P
4.8
1、工程概況\n中鐵十二局集團國際工程公司承建的阿爾及利亞東西高速公路貝佳亞至阿尼夫連接線高速公路sidiaich隧道,進口洞口常年有溪水淌過,進口的地質為堆積體和全風化泥灰巖組成,開挖后掌子面呈流塑狀,地下水豐富.隧道穿過區域緊靠居民區,施工風險極大.泥灰巖隧道開挖過程中,隧道除了容易發生沉降和橫向收斂外,縱向變形也極易發生.因此選用鋸齒形斷面結合大管棚超前支護的crd法施工,使得隧道的沉降、橫向收斂、洞身的縱向位移受到有效控制.
鐵路客運專線硬巖擴大斷面隧道CRD法施工
格式:pdf
大小:188KB
頁數:2P
4.3
通過對哈大客運專線臺山、筆架山隧道施工進行分析,對硬巖隧道crd施工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論述,提出了客運專線硬巖擴大斷面隧道施工的優化crd法,從而達到了保證施工質量、安全、進度的目的。
隧道CRD法施工指導性施工工法
格式:pdf
大小:360KB
頁數:21P
4.8
隧道crd法施工指導性施工工法 1前言 crd又稱交叉中隔法,在軟弱圍巖大跨隧道中,先開挖隧道一側的一或 二部分,施作部分中隔壁和橫隔板,再開挖隧道另一側的一或二部分,完成 橫隔板施工;然后再開挖最先施工一側的最后部分,并延長中隔壁,最后開 挖剩余部分的施工方法。主要應該于ⅳ級圍巖淺埋、偏壓地段以及ⅴ級圍巖 段的施工。 2工法特點 crd法施工是大跨度、軟弱圍巖隧道分部開挖、鋼架支撐、仰拱先行施 工方法的一種。crd法一般上下分3層、左右兩側共6部施工。先開挖隧道 一側的上、中層開挖及支護,施工橫豎中隔壁;待噴射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 等級的70%后,進行另一側的上、中層開挖及支護,施作橫中隔壁;最后開 挖左右側底部,完成初期支護和中隔壁,形成帶有豎向中隔壁和2層橫向中 隔壁的網格狀支護系統。最后,拆除中隔壁,施作仰拱、拱墻襯砌和填充。 crd法的每部開挖均形成環形封閉支
大斷面淺埋暗挖隧道CRD法施工安全性分析
格式:pdf
大小:640KB
頁數:4P
4.7
結合數值模擬和現場監控量測分析,對廈門翔安海底隧道陸域段軟弱地層大斷面淺埋暗挖crd法施工的初期支護安全性進行了研究,分析評價了各開挖部施工對初期支護安全性的影響。結果表明,crd法施工初期支護最為薄弱的是中隔墻上部與初期支護拱頂交接的部位。研究結果為廈門翔安海底隧道信息化施工和現場控制提供了依據,也為今后類似工程提供借鑒。
隧道CRD法施工指導性施工工法1
格式:pdf
大小:258KB
頁數:21P
4.7
隧道crd法施工指導性施工工法 1前言 crd又稱交叉中隔法,在軟弱圍巖大跨隧道中,先開挖隧道一側的一或 二部分,施作部分中隔壁和橫隔板,再開挖隧道另一側的一或二部分,完成 橫隔板施工;然后再開挖最先施工一側的最后部分,并延長中隔壁,最后開 挖剩余部分的施工方法。主要應該于ⅳ級圍巖淺埋、偏壓地段以及ⅴ級圍巖 段的施工。 2工法特點 crd法施工是大跨度、軟弱圍巖隧道分部開挖、鋼架支撐、仰拱先行施 工方法的一種。crd法一般上下分3層、左右兩側共6部施工。先開挖隧道 一側的上、中層開挖及支護,施工橫豎中隔壁;待噴射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 等級的70%后,進行另一側的上、中層開挖及支護,施作橫中隔壁;最后開 挖左右側底部,完成初期支護和中隔壁,形成帶有豎向中隔壁和2層橫向中 隔壁的網格狀支護系統。最后,拆除中隔壁,施作仰拱、拱墻襯砌和填充。 crd法的每部開挖均形成環形封閉支
淺埋暗挖隧道CRD法施工技術
格式:pdf
大小:326KB
頁數:2P
4.4
根據某隧道的襯砌類型及主要支護參數,采用淺埋暗挖法施工,介紹了淺埋暗挖法施工原則及施工工藝,并歸納了淺埋暗挖crd法施工工序,總結出淺埋暗挖法的適用條件及優缺點,從而為類似工程施工積累經驗。
平行小凈距盾構與CRD法黃土地鐵隧道施工力學研究
格式:pdf
大小:986KB
頁數:9P
4.4
西安軌道交通工程是目前首例在我國黃土地區修建的地鐵隧道,一號線棗園北路站至漢城路站k12+792.744~k12+889.899區間隧道為同時滿足雙線正常行車和右線停車線擴大斷面的功能需要,選取了左線小斷面隧道為盾構法與右線大斷面隧道為crd法相結合的施工方案。針對該地鐵隧道的施工過程,進行了三維動態數值模擬和施工力學分析,通過分析施工引起的地表變形、中間土體應力和圍巖塑性區的特征和規律,從而研究得出crd法與盾構法隧道先后施工相互影響的規律性成果:先行大斷面隧道采取crd法施工對后行小斷面盾構隧道上方地表沉降的影響較后者對前者的影響大;后行隧道的貫通使得先行隧道開挖形成的地表變形軸線向后行隧道側偏移了約0.5倍凈距,并且地表變形的橫向影響范圍和地表沉降量均有增大,主要表現在靠后行隧道一側;先行大斷面隧道的開挖較后者對中間土體應力影響大,對相鄰洞土體的影響在同掌子面處最為顯著。結合西安地鐵隧道工程實踐開展的數值模擬分析研究,可為今后在黃土地區修建地鐵隧道提供具有指導意義的研究成果和寶貴的工程實踐經驗。
土質淺埋隧道CRD法施工中隔壁變形監測與分析
格式:pdf
大小:518KB
頁數:5P
4.7
以天恒山隧道為工程依托,應用全站儀對邊量測原理,對土質淺埋隧道crd法施工中隔壁的變形情況進行現場監控量測,研究和分析了中隔壁的變形規律。研究結果表明:中隔壁的水平變形受crd法前3部施工影響較大,第1部和第3部施工使中隔壁產生收斂變形,而第2部施工使中隔壁產生擴張變形;中隔壁的豎向變形受crd法各部施工影響都較大,只有仰拱全部閉合后豎向變形才趨于緩和。
淺埋城市鐵路隧道CRD法施工引起地表變形分析
格式:pdf
大小:484KB
頁數:2P
4.6
龍廈高速鐵路石橋頭隧道進口段中dk2+525~dk2+625段,采用四部crd法進行施工。針對crd法施工引起地表變形是城市淺埋隧道施工中密切關注的關鍵問題。本文應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并考慮圍巖地質條件,時間、空間條件,對crd法施工引起地表變形進行三維數值模擬,最后利用實測數據結果與模擬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得出在城市淺埋鐵路隧道采用crd法各部施工所引起的地面沉降量占總沉降量的百分比:左上導洞施工占21.3%、右上導洞施工占45.5%、左下導洞施工占13.7%、右下導洞施工占15.7%、二次襯砌施工占3.8%。結果對以后類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超淺埋大跨偏壓隧道雙側壁導洞法施工力學特性分析
格式:pdf
大小:471KB
頁數:6P
4.3
超淺埋跨偏壓隧道由于跨度大、埋深淺、地形偏壓,加上施工期間各道工序的相互影響,圍巖的多次擾動等因素,導致施工過程中力學行為復雜,極易發生失穩乃至坍塌事故。利用有限元軟件abaqus建立三維模型,對超淺埋大跨偏壓隧道雙側壁導坑法施工過程進行三維模擬計算,分析了隧道圍巖在開挖過程中位移場、應力場及支護結構受力的變化特征。結果表明(1)同一斷面上地表沉降與拱頂沉降比值接近于1,深埋側地表監測點沉降大于淺埋側沉降;(2)開挖過程中,圍巖應力不斷變化,拱頂、深埋側拱腰及拱底部位主要承受較大拉應力,淺埋側拱腰以及左右邊墻承受較大壓應力;(3)當左右導洞下臺階開挖時,中導洞核心土會出現圍巖塑性貫通區。(4)初襯受力隨著開挖不斷變化,當全斷面閉合后,主要在拱底和拱頂出現拉應力集中現象,而二襯則在拱底會出現較小拉應力。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總工程師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